第四章 沿革 流派 经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4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沿革 流派 经典
分类号: B956.2
页数: 27
页码: 133-159
摘要: 本章包含了关于正一天师道的沿革、流派和经典的内容。介绍了正一天师道的历史沿革过程,涉及了正一天师道的主要流派,这些流派在宗教实践和思想理论上可能存在差异,讨论了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这些经典对于教派内部的教义、仪式和修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正一天师道 沿革 流派

内容

正一天师道简称天师道,此道派作为中国道教的主要流派在龙虎山地区已扎根1900余年,影响很大,传播范围很广。要写龙虎山,必然要写正一天师道。这里山离不开道,道离不开山。本章概括记述正一天师道的创建和发展脉络,使人们了解正一天师道的基本面貌。揭开正一天师道给龙虎山披上的这层神秘面纱,更增添了龙虎山的仙踪风貌和引人魅力。
  第一节 正一天师道的沿革
  正一天师道自东汉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创建道教以来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其沿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汉魏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汉魏时期是正一天师道初创时期。该道派始创至第3代天师张鲁掌教,曾建立了政教合一政权,雄据巴汉近30年。由于它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又是中华各民族自创的唯一宗教,因而不仅受到了汉族广大民众的信仰,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崇拜。天师道的创建者张道陵早在宫崇诣阙献书之前,就开始了他寻仙访道、创建道教的一系列活动。他不仅三辞朝廷征聘,远离京师宫阙,而且长期活动于我国名山大川,将道教之根深深地扎在普通民众之中。
  张道陵创建中国道教,主要有以下几点贡献:一是飘游全国名山大川,寻仙访道,收集天文、地理、图书、谶纬之秘。尤其是他与弟子王长上江西龙虎山炼丹,为这座道教名山开创了基业。也为中国道教日后在江南地区的传播、发展与兴盛奠定了基础。二是倡导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并要求道徒们经常诵习。三是以普通民众为教民,组建了庞大的天师道教团,“弟子户至数万”。不仅建立了二十四个教区,而且设立了祭酒等道官以管理道民,初步形成了条理简明的天师道教规。四是初步形成了一套天神地祗体系。除太上老君外,还包括天、地、水三官、东西南北中五帝、日月星君、风伯雨师、诸山神、诸水府等神。又奉燧人氏为灶神、祝融氏为火神、西王母为诸女仙之尊神等。
  张道陵创建的天师道,是一个独特的宗教组织体系,他初建二十四治(即二十四教区)时,葛洪在《神仙传·张道陵》中就说:“弟子户至数万”。后又增设四治,共二十八治,以应上天二十八宿。因“三张”政行宽惠,此间关西又有数万农户因战乱逃避而来。连当时的少数民族“夷”(责人或板楣蛮)也纷纷前来投奔教区落户。这样,到了张鲁掌教时,道民户数至少已经超过10万。巴蜀山区和陕西汉中一带大多成了天师道的辖地。
  如此庞大的天师道教团,张道陵祖孙是怎样管理的?除了盟威和清约之外,一年三会的宣令科戒,行德施功和考核功过,当为天师道管理教民的主要制度。陆修静《道门科略》云:“令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一年三会。民各投集本治。师当改治录籍,落死上生,隐实口数,正定名簿。三宣五令,令民知之。其日天官地神咸会师治,对校文书。师民皆当清静肃然,不得饮酒食肉,喧哗言笑。会竟,民还家。当以闻科禁威仪,教敕大小,务共奉行。”《犹龙传,度汉天师篇》云:“又三会日,以正月七日名举迁赏会,七月七日名庆生中会,十月五日名建功大会。此三会日,三官考核功过,受符箓契令经法者,宜依日斋戒,呈章赏会,以祈景福。”由此可知,一年三会的主要内容是:(1)核定户口;(2)对校文书;(3)宣令科戒;(4)考核功过;(5)建功升迁。道民中有功德者将被授予箓阶,有过错者将罚修道路或在静室思过,以哀求神的宽恕。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一方面由于张鲁在汉中的政教合一政权被曹操攻破,教团瓦解,教徒四散,原来的传道秩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又因张盛南迁龙虎山与众弟子分头传道,正一派系出现了龙虎宗和李家道、清水道、杜子恭道团以及南北天师道等新的道派。这些道派自立教团,大胆整顿,力图革新,促进了正一天师道在大江南北的广泛传播。
  道教龙虎宗与天师道一脉相承,乃天师道之别名。它以张道陵4代孙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为标志,道派名称与龙虎山的山名有关。张盛千里迢迢迁还龙虎山以后,不仅修治了祖天师当年的法坛和丹灶故址,而且承前启后地坚持三元日向信徒传道授箓。这对“天师”名号的代代承袭乃至整个江南地区道教的传播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南北朝时期,是正一天师道经历整顿改革的重要时期。首先公开提出改革五斗米道的是北魏道士寇谦之(365-448)。他为了“政可为帝王师”,于神瑞二年(415年)自称太上老君亲自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命他以此来改革天师道。于是他宣布“除去三张伪法”,改为“专以礼拜求度为首”。其实,他除去的所谓“伪法”,只不过是五斗信米和男女合气之术,但仍然要信徒交纳纸30张,笔1管,墨1锭,价值与汉末的五斗信米相差无几。他又宣布不再用“宅治”之号,旨在取消三张时期的二十四治。其实蜀汉二十四治随着张鲁政权的垮台早已名存实亡。至于道教科仪中的礼拜求度,早期天师道已经推行,且已粗具规模。此外,寇谦之在改革天师道的过程中,还主张以儒家之“礼”为标准,以“忠孝”为原则,甚而提出废除“天师”尊号的世袭制,以便使自己名正言顺地戴上“天师”桂冠。寇谦之改头换面的“新天师道”,后人称之为“北天师道”。虽然在北魏王朝的支持下,该道派曾一度得到兴盛发展,但一俟北魏王朝灭亡,北天师道亦随之衰微,此后只有少数道士在民间行寇之法。
  与北朝寇谦之相比,南朝刘宋时期的陆修静(406—477)对早期天师道经典的总结与改革,就显得比较扎实,也比较理性。他祖述三张(张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葛玄、葛洪),将天师道与金丹道汇归一流,形成了道教经箓派。学术史称“南天师道”。他广集道书,撰定《三洞经书目录》,为后来《道藏》的“三洞”分类奠定了基础。
  陆修静多次提到正一盟威之道。所谓“正一盟威”,其实就是早期天师道授箓科仪的总称。包括道教法事中的立坛、威仪、盟誓、斋醮、符法、戒律等系列仪程。它既源于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现象,又是天师道独具特色的文化奇观。但古代天子或诸侯间誓盟缔约,除凿方形土坎杀牲外,通常还筑有誓盟方坛。张道陵继承了这一遗风,在道教法事中也采用了誓盟的仪式。不同的是,古代天子或诸侯誓盟为的是各自利益而缔结盟约;张天师的盟威清约之仪则是为信徒授箓或为道民治病、消灾、劝善、祈福。不仅要与天誓盟,与地誓盟,与人誓盟,还要与神鬼誓盟。另一个不同点是不杀牲,不歃血。盟书也不入藏室留存,而是对天一烧了之,名曰:“焚章”。所行威仪则供奉众多天神,周悬灵符道旗,加之法坛上下香花灯烛,法曲仙乐,以及众道士的诵、白、吟、唱,且配之以剑舞踏斗,比之古代诸侯誓盟又多了几分神秘气氛。
  南北朝的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从思想内容、组织形式到斋醮科仪,对五斗米道所作的改革、整顿,使处于涣散、衰颓中的道教得以重振,正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宗教,并向官方化蜕变,跻身于统治集团上层。而此时上清河畔的张天师却是“居龙虎山中,岩栖谷隐,修炼以自寿”(张宇初天师语)。但南北天师道的改革、发展成果后来被龙虎山天师道所充分吸纳,并与儒家经典融合,提出“忠、孝和佐国佑民”的宗旨,主张诚敬,并发扬祖传斋醮符箓的独特优势,向更加完备、成熟的官方道教发展,从而能得到历代帝王的赏识,特别是形成天师承袭须经朝廷批准制度,使天师道在封建社会得以长久兴盛绵延。
  隋唐五代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中国道教历来以符箓派为主流。进入隋唐时期,道教从发展走向了鼎盛。虽然这一时期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天师道在道教界还没有显示应有的祖庭地位,但由于正一天师道建教时间最早,传道时间最长,其教理教义又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故正一法箓的传授在隋唐至五代时期一直被奉行。
  隋唐时期的道教界普遍认为:经戒法箓是无上元始天尊传授的,是“道之宗尊”。戒和律在教门内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戒条主要以防范为目的,律文则主要以惩罚为手段。律文是根据戒条而建立的,所以道士法师除了遵循戒条外,还要熟悉律文规则。在道教诸派中,正一派是唯一吸收教外儿童人教的,封为男生、女生、箓生弟子。16岁以后,授受戒法箓法,称作正一弟子或盟威弟子,正式出家后,才可以称作正一道士。
  正一派以法箓为主体,除了传授给友出家并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道士外,还注重向儿童、妇女、甚至奴婢、下人、四夷等人广但箓牒,在民众中广开法门,给以种种方便,这是正一派经法箓牒得以深人民众,有较好的社会基础的保证,也是民间道教未成为官方御用道教时的特点之一。
  龙虎山正一天师,自第四代张盛至第十四代张慈正,为远离政治,挣脱世网,一直采取隐居修道,定期授箓,绝俗避世,屡征不赴的超然脱凡态度,坚持在民间传播祖天师所创之教,直到唐玄宗当朝,正一天师才开始走出山谷,活跃玄坛,并逐渐与封建王朝交往。唐皇帝姓李,尊老子为始祖,因而崇奉道教,超越先朝。唐高祖曾到终南山谒老子庙,高宗追赠老子“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自始至终地崇奉道教,从而把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期间,玄宗还在长安召见了15代天师张高,“命即京师置坛传箓,赐金帛,免租税”。天宝七年( 748),玄宗册赠后汉天师张道陵为“太师”,并御制《祖天师赞》:“邈矣真仙,孤高峻节。气贯穹冥,元元示诀。落落神仪,亭亭皓月。诛邪斩精,魅驱鬼彻。汉代盟威,流传奕叶。”唐肃宗除了降香帛,命第15代天师张高建醮于龙虎山外,亦御制《祖天师赞》:“德自清虚,圣教之实。或隐或显,是朴是质。静处琼台,焚香玉室。道心不二,是为正一。”唐朝后期的崇道活动,在政治上较有影响的是唐武宗和唐僖宗,这两位皇帝对正一天师亦曾召见和赐封。如唐武宗曾于会昌中( 841-846)召见第20代天师张谌,赐龙虎山传箓坛额曰:“真仙观”。僖宗则于中和四年(884)封汉天师张道陵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
  宋元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宋元400年间,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天师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改革阶段,是以符箓为主流的中国道教又一个繁荣时期。正一天师道在这一时期的繁荣昌盛,植根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土壤。期间宋辽金元交相陵替,汉族政权羸弱不振,空前尖锐的民族矛盾纵贯这一时代。战乱、天灾、饥荒、瘟疫及横征暴敛、贪官污吏、民族仇隙等,沉重地压在人们头上,在苦难中呻吟挣扎的民众,不得不寄一线希望于冥冥中的神灵。以符箓祈禳祓除、度亡济死为职事的符箓道教便盛行于民间,活跃于朝野。正一、上清、灵宝三大符箓道派在继续传衍中派生出天心、太一、东华等支派。神霄、清微、净明等新符箓道派硬先后应运而生。这些林林总总的道派,五花八门的符法,在经过200多年的传衍,至宋末元初则统统汇集于以张天师为教主的正一道,并由此形成正一、全真两大道派。
  宋朝正一天师道的兴盛,与封建统治者的扶植利用密切相关。北宋自真宗开始仿效李唐,推尊道教以神化皇权。如唐代尊奉老子李耳为皇室宗祖,而宋代皇帝姓赵,自然不能将老子李耳当祖宗供奉,于是便抬出了一个道教神仙赵公明,即世俗所称的“财神菩萨”或“赵公元帅”。正式追封赵公明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由此,宋皇室所崇奉的神仙与张天师所宣扬的神仙,也就达到了统一与吻合的境地。宋代崇奉道教还有一个重要政治原因,就是边境屡屡遭到侵扰。但宋真宗不修武备,却与枢密使王钦若定计:大兴祥瑞以“夸示外国”。这样一来,道教也就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诏召24代天师张正随至阙,赐号“真静先生”,为其在京师立授箓院。此后宋朝历代皇帝都赐封正一天师为不同名号的“先生”。如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诏召第25代天师张乾曜,赐号“澄素先生”,张请蠲赋役,诏从之。绍圣四年(1097),宋哲宗对江南三大符箓道派颁发敕命:“敕江宁府句容县: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灵宝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这便是江南道教著名的三大符箓道派,又称“三山符箓”。但“三山鼎峙”的局面至多只维持了一二十年,徽宗崇宁年间(1102 -1106),三山符箓(或曰“三山经箓”)又混之为一。直到南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赐封第35代天师张可大“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至此,江南三大符箓道派(龙虎正一、茅山上清、阁皂灵宝)才正式宣告属龙虎山张天师统领。
  宋代正一天师道的地位之所以迅速上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第30代天师张继先(号虚靖天师)颇能顺应时代思潮,广摄儒释道诸家之学,全面革新并发展了正一天师道的传统学说的结果。在他的主持下,龙虎山道教由一般而进入中兴时期。虚靖天师亦被誉为中兴教主而为后世道众所敬仰。
  张继先撰《大道歌》曰:“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损筋骨。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术则易知道难悟,既然悟得不专行,所以千人万人学,毕竟终无一二成。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此歌有题序曰:“(宋徽宗)大观元年( 1077)丁亥,遣使问道要,且言神仙可学,长生可致。乃作是歌,授之以进。”皇上既然遣使问道,全国各地的信道者自然纷至沓来。他们或朝拜,或学道,或相互交流道法,或在福地建造道观。但更多的修道者则希望能得到天师授予的“正一盟威箓”。虚靖天师在《开坛法语》中说:“吾家法箓,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动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死生。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祸。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堕。”由于当时道教界视天师的“正一盟威箓”为秘宝,授策必举行盛大科仪。故修道者一旦授予“正一盟威箓”,顿时就会身价百倍。
  因此,这一时期的龙虎山,高道频访,弟子秀异,一派兴旺景象。其中著名者有:神霄派雷法创始人之一的王文卿、全真道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等常年在龙虎山访仙研秘。虚靖天师弟子中则有王道坚、石自方、祝永佑、萨守坚等精雷法。又有王袭明精内丹,李钰习金丹,李德光精修炼,吕惟一炼丹砂,王洞章博经史,薛洞真精符药,徐处尚善占卜等。稍后还有留用光及其弟子蒋叔舆通科仪。这一时期还有许多文人雅士前来龙虎山游览观光。他们或赋诗,或著文,或作记传,进一步丰富了龙虎山道教文化。
  正一天师道的兴盛虽始自宋代,但正一道真正发展至鼎盛却与蒙元政权关系极大。据《元史·释老传》和清《龙虎山志》等古文献记载:早在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率蒙军攻宋之鄂州(今湖北武昌),战前曾派遣王一清为间使潜至江西贵溪龙虎山,请第35代天师张可大预卜统一大业。张可大审时度势,纵横推测之后相告:“善事,尔主后20年当混一天下。”到了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忽必烈基本统一了中国,为收拾民心,答谢张可大天师当年预测的灵验,特遣武略将军、兵部郎中王世英与武略将军、刑部郎中萧郁赍诏至龙虎山,礼请天师赴京。时张可大已故,其子张宗演嗣任第36代天师。朝廷优诏礼请,世祖近臣相迎,天师自然不便推辞。遂于当年秋八月携法官张留孙等数十随从赴京觐见。世祖命坐赐宴,特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赐二品银印,命主江南道教。又颁制封张宗演为36代天师,演道灵应冲和真人。准其自行给牒度人为道士。命路设道箓司,州设道正司,县设威仪司,皆置天师属下。世祖还命京师创建正一祠,赐额曰“崇真万寿宫”,供天师进京朝觐时居住,日常则由天师驻京法官张留孙主之。至元十八年和二十五年,天师张宗演又两次赴阙觐见。
  此后,元朝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是按元世祖忽必烈之例赐封张天师的。但真正圆满完成对“天师世家”封典的当属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的大赠封。这次赠封对“天师世家”而言,可谓千年夙愿得以实现。唐代虽然对“天师世家”有过两次赠封,但仅限于第1代天师张道陵。宋代自真宗开始赐天师以“先生”号,此后诸帝沿封,但也只限于宋代的12位天师。到了元代,36代天师张宗演首先得到元世祖敕封,此后元代诸帝对天师相沿封赠。元贞二年,元成宗又首封天师夫人,武宗则首封第2代天师张衡和第3代天师张鲁。但第4代天师张盛至第23代天师张季文的封号千百年来一直空缺,这对“天师世家”说来就不能不算是一大缺憾了。元顺帝至正十三年的这次大赠封,不仅授当时的第41代张正言为天师、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和江南道教事,而且自第四代张盛至第34代张庆先一律封为“天师”并追加“真君”号。也就是说,除了元成宗和元武宗对东汉创教初期的“三张”诰封外,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时期的3l位天师都得到了元顺帝的赠封。此等殊荣除山东曲阜的“孔子世家”外,南方则仅有“天师世家”,这在我国宗教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元代龙虎山道教的另一件盛事是正一道的正式形成。该道派的组建与形成以元成宗封张与材“正一教主”为标志。《汉天师世家》卷三云:元大德八年( 1301),成宗加封38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箓”。当时正一道所属道派主要有: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以及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天心派、净明道、太一道等和上述道派的支系,包括全真道在南方的修道者亦无例外地属张天师管领。
  如此众多的道派归属于正一道,张天师不仅成了江南道教各派的首领与共主,也使龙虎宗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条件。各道派之间相互交流和参与融合,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天师道的道法,也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品位,由此造就的效应是:龙虎山的魅力越来越大,龙虎宗的向心力越来越强。“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元代陈旅的这两句诗,由衷地表达了当时江南各道派和修道者向往龙虎仙山,敬仰正一天师的心声。与此同时,各道派为了朝拜祖庭,宗事正一,学习和交流道法,也纷纷在龙虎山择地建观。据史料记载,宋元以来,龙虎山区前后建有10大道宫,81座道观,36座道院。这些宫观道院,除了一部分是龙虎宗自建外,其余皆为人流道派新建。道教福地龙虎山因此被誉为“昼夜常明羽人国”。
  明清时期的正一天师道
  明代道教地位不如宋代,而且从整体看,道教在明代只处于继承阶段,甚至出现了衰微的趋势。但朱元璋称帝前后,为了提高汉族地位,以激发汉族的民族自尊心,对汉族为主的道教,尤其是对龙虎山张天师还是比较尊重的。早在元顺帝至正辛丑年(1361),朱元璋克南昌,旋称吴王,就曾悬张“招聘榜文”,访求天师,礼请入山,依前主持道教。
  同年五月六日,第42代天师张正常晋见吴王,朱元璋喜曰:“捧至笺文,并奇香素罗之献,诚意甚厚,足见名山文物之盛。”又对天师道法大加称赞:“吾闻汉祖天师道德,……得鬼神之助,一嘘一吸间,天道为之晦冥,雷霆诸神莫不受命。”当时由于战乱多年,庶民百姓长期惶惶不安。至正丙午年(1365),南京的庶民百姓听说天师抵京且樓息于朝天宫内,每日都有成千庶民上门求符。张天师一双手如何画得了这么多符?宫门侍卫遂关闭大门,但仍然不能阻止蜂拥而来的求符者。朱元璋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命天师作巨符投入朝天宫水井,并立亭井上,号“太乙泉”。庶民闻讯,又蜂拥而争汲符水,须臾,井水枯竭,连井底带土的泥水也有许多人争抢。没有汲到井中符水的仍不甘心,竟日夜守侯在井旁,盼望天师再施符水。朱元璋见庶民百姓如此信奉天师符水,只好准予天师辞归江西龙虎山。
  此后,吴王朱元璋多次召见天师张正常,言谈之中对祖天师充满倾慕之情。他称帝以后,命张正常永掌天下道教事,赐号“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给银印,秩视二品。并御制第1代至20代天师像赞,又赐白金十五镒修建龙虎山天师府第。谕曰:“卿乃祖天师有功于国,所以家世与孔子并传,以迄于今,卿宜体之,以清静无为辅予至治,则予汝嘉。”所谓“北孔南张”,两大世家,概出于明太祖之口。也是他对待道教的第一手:尊重与褒扬;他对道教的另一手则是:检束与控制。洪武元年(1368),天师张正常人贺太祖登极,太祖曰:“天有师乎?”遂改授张正常为正一嗣教大真人。这样,元初所赐封的“嗣汉天师”尊号,连同他在“招聘榜文”中使用的“访求天师”的称谓便一概被他否定了。只是在“真人”的前面加恩赐了个“大”字,算是比一般道派的首领略高一头。他还在礼部设道箓司,以检束天下道士品行。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授张宇初嗣任第43代大真人。所颁制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朕闻上古之君天下者,民从者四,曰士、农、工、商而已。始汉至今,率民以六,加释道焉。”这就是说,无论佛教徒还是道教徒,都是皇上的臣民,都必须隶于帝王的统治之下。朱元璋以下的明朝历代皇帝对道教和张天师的政策,大都是按太祖之制行事的。
  第43代张宇初是一位在道教学说和内炼思想方面颇有造诣的教主。明代流传至今的《正统道藏》就是由这位天师及其弟、第44代天师张宇清奉旨主持编纂的。在明代,编纂《道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浩大工程,不仅卷帙十分浩繁,而且内容包罗万象。特别是经过元代两次焚经(第一次焚经在元朝统一中国前的元宪宗时期,第二次焚经为元世祖至元十八年),道书已大多被毁或散佚,连宋元时期的道书印板也已经被烧得荡然无存。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首先是搜集道书,其次是确立分类编排方法。张宇初总结南北朝以来编纂道教丛书的经验,为保持道教文化的传统,决定仍采用“三洞四辅十二类”方法编纂,并用“千字文”编号。
  张宇初披阅道书前后达8年之久,但没有能完成《道藏》的编纂。永乐八年( 1410),张宇初仙逝。遗命其弟张宇清嗣任第44代天师(大真人),奉诏继续主持《道藏》编纂。清《龙虎山志》说:宇清“博通儒经子史,与兄无为真人相倡和,为诗文,得其指授。”然而,张宇清辛勤编纂10余年,虽基本完成这部大型道教丛书的编纂,但未及校订,便于宣德元年(1426)中秋仙逝,《道藏》编纂和校订一度中断。到了正统年间,明英宗决定对《道藏》继续增修校订,并诏令通妙真人邵以正督校。经大致一年之努力,终于在正统十年( 1445)刊校印刷完毕,定名《正统道藏》。计480函,5305卷。以“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号至“英”字号)。每函各若干卷,由朝廷分赐国内各名山道观珍藏。
  继《正统道藏》刊行后,龙虎山第50代天师张国祥又奉神宗朱翊钧之命,续修《道藏》32函,计180卷。仍以“千字文”为函目,自“杜”字号刊至“府”字号或“将”字号,名《万历续道藏》。这样,明代的正、续《道藏》共计5485卷,512函。是我国现在得以保存的最大的一部道教丛书。
  《正统道藏》,远溯黄老,以道为主,兼综百家。其中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都是研究了解道教教义及其历史的重要文献。《道藏》中收入的诸子百家著作,有些是久已失传的古籍,但《道藏》保存下来了,可供研究古代学术思想的学者参考。此外,《道藏》还有大量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著作。如医药养生之书,内外丹著作,天文历法著作等,对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原始化学、气功人体、天文历法等,都是极其珍贵的史料。
  清代是正一天师道的衰微时期。由于满清贵族对道教本无信仰,人关之初便对以汉族为主的道教和文化习俗实行系列高压。尤其是清兵攻下江南后,重颁雉发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屠刀政策,激起了汉族广大民众的反抗。期间,南明残余势力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权。由于龙虎山毗邻福建,江西副总兵王德仁怀疑天师走福建,从隆武。竟然带兵前来上清,企图屠杀张氏宗亲和信道民众。然而出乎意外的是,王德仁的兵马离上清还有20里,张天师却早已在路边迎候这位副总兵了。王德仁很惊奇,问道:“君犹在此耶,何缘预知我来?”显然,这位总兵大人以为张天师有先见之明,也对自己的鲁莽而不知所措,只好随张天师同来上清。刚到天师府门前,又见一位老道鹤发童颜,神态翩翩,携杖出来迎接,这便是第52代天师张应京的父亲清素真人。王德仁一见这位神仙般的老道,不知是出于对神仙的崇拜还是对自己的鲁莽失悔,竟然倒身下拜,口称弟子。预谋的上清大屠杀也由此而幸免。
  清世祖福临统一中国后,一方面想利用张天师的这块老牌子为其服务,并按明朝例赐张天师以一品爵位,另一方面对张天师也存有戒心,故敕谕张天师继续执掌全国道教的言词相当严厉,告诫天师“统率族属,务使异端方术不得惑乱愚民”。并要张天师“申饬教规,遵行正道”,“悉听纠察,此外不得干预”,也不得“无致生事”。但张天师自然也有一套办法,没过几年,就使清王朝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首先,他对“皇朝定鼎”表示臣服。其次是“禳皇子疾,疾瘳”(由此可见,历代张天师及其神职人员在医学方面长期积累的验方、秘方、药物和心理疗法等是很有价值的)。顺治八年(1651)清世祖福临正式封第52代天师张应京为“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此后,康熙、雍正二帝亦按世祖例对张天师赐封。到了雍正九年,清世宗胤祯特发内帑银10万两重修和扩建了太上清宫。这时,张天师的地位和声望又似乎像有明一代那样显赫了。然而,由于儒、佛、道三教长期相互诋毁,朝廷中反对张天师的也大有人在,至乾隆十七年( 1752),左都御史梅珏成(清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之子》抓住第56代天师张遇隆一次过失,弹劾天师。当时乾隆帝出于安定边境之需要,已正式定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为国教,而道教为汉族宗教,张天师的爵位也由清初的一品级而降至正五品。
  从一品降至五品,张天师及其道众自然很不愉快,历来儒、佛、道三教的鼎立局面因此便失去了平衡。乾隆三十一年,第57代天师张存义因“祈雨有应”,便乘晋见皇上之机奏请恢复故封。乾隆权衡利弊,于同年八月敕谕:
  “……念其自宋元以来承袭已久,世守道教,即遇有过愆亦应抵其人以罪耳,不应议其世袭也。然旧例一品未免大优,遽降五品又未免过于贬损。且其法官娄近垣现系四品,而伊品秩转卑,亦觉未协,今正一真人既来朝进京,着加恩视正三品秩,永为例。”
  此后,清王朝一律按乾隆例封张天师为“通仪大夫”,视正三品。张天师的妻妾也由原来的“一品夫人,而改封“淑人”。
  乾隆以后,张天师虽然争得了一个三品级的“通议大夫”,但这仅是个虚头衔,并不食朝廷俸禄。嘉庆十九年(1814),第59代天师张珏奏请朝廷拨款修理龙虎山的道教官观,嘉庆皇帝虽然答应给银2万两,却要张天师签字画押写借条,而且规定每年要还1000两,20年内还清。张天师银子到手,一拖76年,分文未还。此时已是光绪十六年(1890),慈禧太后当朝,由于要向外国侵略者大量赔款,国库空虚,于是顾不得神仙还是菩萨,要藩司出面向张天师讨还这笔旧债。借银的59代天师早己故去,当时的61代天师张仁最无奈,只好变卖田产还清了这笔陈年老债。
  大清帝国垮台后,民国元年( 1911)江西都督府宣布取消“天师”称号及清廷所赐的一切特权。洪宪复辟,袁世凯于民国五年(1916)又恢复了“天师”封号,发还了天师府所有田产,并授62代张元旭“正一嗣教大真人”,赐三等嘉禾章及“道契崆峒”匾额。民国八年(1919),张元旭被推为“万国道德会”名誉会长,九年(1920)又被推为“五教会道教会”会长。此后,吴佩孚召之于洛阳,孙传芳延之于江宁,天师之势复振,行踪常在京津沪等地。民国十三年( 1924),第63代天师张恩溥嗣位掌教,面临的则是更加猛烈的革命风暴。由于农民运动及反神权运动迅速兴起,身居龙虎山区的张天师和所奉神祗自然也就成了革命对象。1927年,江西农民运动领袖邵式平会同贵溪农运代表江宗海等人一举烧毁了天师府万法宗坛神像,并将张恩溥押送至南昌省农民协会拘禁,不久获释,旋居上海梅兰坊8号数年,并在上海、苏州、杭州一带开展道教教务。与此同时,南京国民党政府也在制定宗教祠庙存废标准,这个标准虽然也将画符念咒的道教视为“不善的宗教,故应废除。”但1928年公布的道教有关神祗,依然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三官、天师、吕祖、关帝、岳飞以及风雷雨神等,作为祠庙留存的神祗,准予奉祀。期间,张恩溥曾谒见蒋介石,受其召问,待以客礼。抗日战争时期,他隐居于龙虎山,并不时举办斋醮,追祭抗战英烈。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发起筹备上海市道教协会,提出“宗教为重,团结为重”,和“研究玄学,阐扬教义,刷新教规,联系道友感情,发展宗教事业”的办教宗旨,又计划创办“道学研究院”,进而筹备“中华民国道教会”。但此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已经四分五裂,风雨飘摇,行将灭亡。张恩溥天师遂于1949年初春离开道教圣地龙虎山,辗转而去了台湾省。在台期间,他积极将天师道的教理教义传布到东南亚一带,使道教这株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在海外开放。
  退出宫廷的民间天师道
  道教从宫廷的历史舞台退出后,在民间仍然长盛不衰。由于道教渊源于民间,千百年来影响深远,它在中国大地土壤中的根基很深,有广阔的市场。道教的民族认同感一直在炎黄子孙的身上体现出来,道教的痕迹贯穿在一年四季的岁时风俗之中。诸如求财神、拜城隍、送灶神、朝拜关羽、祭王灵官、贴天师符、万寿宫庙会等等,都披上了道教浓重的色彩。人死了,必请道士,大户人家7天的斋醮,热闹非凡,普通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请道士超度亡灵。降福消灾、寄托未来是中国民众的一种心理依托,加之封建迷信思想厚重,因此,在民间的斋醮祈禳、禁咒符箓、印剑镇妖、占卜、扶乩、求雨止风、镇宅镇基、驱邪除病,择土安葬等道教活动不断。穿插张天师或道人降魔捉妖的《封神榜》、《西游记》、《画中人》、《聊斋》、《追鱼》等等戏曲,受到民众的青睐。明清时期,佛、道两教混融十分明显,道士与和尚常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宫观香火旺盛,而且在民众自发建造的寺庙里,塑有佛祖和道长的偶像,各路菩萨和神仙同坐圣坛,接受百姓顶礼膜拜。
  第二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流派
  天师道
  全称正一天师道,始自东汉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肇基。因创教者自称太上老君封其为“天师”,并授予他“正一盟威之道”,其所创之教被称为天师道,亦名正一道。又因创教之初信其道者需交5斗信米,故天师道又有“五斗米道”之别称。张道陵仙逝,后其子张衡嗣任天师道教主。掌教20余年,不仅使二十四治得到巩固和发展,天师道还开始传人益州官府。张衡仙逝后,其子张鲁嗣任天师道第3代教主。尊张道陵为第1代天师(称祖天师),张衡为第2代天师(称系师),自称第3代天师,号“师君”。张道陵创建的天师道,尊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除《道德经》外,尚有《老子想尔注》《老子五千文》《太清金液神丹经》《太平洞极之经》《正一盟威妙经》《女青鬼律》以及系列经典《正一法文》等。宋代,天师道进入了兴盛时期,尤其是第30代天师张继先掌教后,颇能顺应时代思潮,吸收当时禅宗和金丹派南宗的心性说,熔道教传统哲学的“道”与佛教禅宗的“心性”于一炉,建立其唯心主义的宗教哲学体系。在道法上,张继先在传统符箓的基础上熔进了“雷法”,并撰写《明真破妄章颂》阐述雷法理论,使天师道的道法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至宋末元初,以龙虎山为中心,以天师道为主干,并由历代正一天师担任教主的道教正一派正式形成,数十个新老符箓道派汇集于天师门下,使正一天师道的地位在道教界愈加显扬。
  五斗米道
  正一天师道早期的俗称。俗称由来,一说因人道者须交信米5斗(汉时1斗约合今2升),另一说因天师崇拜五方星斗和斗姆而得名。五斗米道信奉“太清玄元”为主神,以《老子五千文》为祖经,以济世救人、长生成仙为宗旨,教人奉道守诫,诚信为善。其道术主要是召神劾鬼,符咒驱邪,兼及导引、行气、房中、炼丹服药等。建安二十年(215),张鲁投降曹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同时大量道徒随张鲁北迁,五斗米道发展到中原地区,随后更向东南传播。两晋时期世家豪族也纷纷加入,如王羲之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建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的新天师道,称北天师道;在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道教经书,编著较系统的道教斋教仪范,称南天师道。至此,“五斗米道”之俗称不再使用。
  龙虎宗
  正一天师道延续至西晋时的新名称,以第4代天师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307-313)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为标志,是江南地区道教的中心道派。此后,历代正一天师皆居龙虎山修道传教。宋绍圣四年(1097),哲宗“敕江宁府句容县: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宋徽宗当朝期间,第30代天师张继先执掌龙虎宗,他顺应时代思潮,对东汉以来天师道传统学说和祖传符法进行了重大改革。不仅使龙虎宗的传统学说和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而且出现了天心派等正一新支派。“三山符箓”也由原来的“三山鼎峙”变为以正一为首。南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赐封35代天师张可大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从此取得了统领符箓诸派的地位。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敕命36代天师张宗演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给二品银印。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在诰封38代天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的基础上,特加封其为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箓。从此全国道教皆分属正一、全真两大道派。而龙虎宗作为正一道的本部和主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李家道
  魏晋时期传人江南地区的一个道派。由蜀人李宽传人,属天师道(五斗米道)支派。关于此人的来历,《抱朴子·道意》云:吴主孙权在位时(222-252),蜀中李阿,穴居不食,善以颜色占吉凶,号称八百岁公,后不知所在。后来有道士李宽,到吴国而操蜀语,能祝水治病,信奉者颇众,以为李宽即蜀中神仙李阿,就共称他为李八百。李宽创立的李家道,开创了修道斋戒之室,称之为庐。其道法与五斗米道相似,有祝水及三部符导引日月行炁,服食神药,吞气断谷等。时信奉李家道的公卿官吏,云集其门,避役吏民为李宽弟子者近千人。后李宽弟子“转相传授,布满江表,动以千计”。至晋代,李家道传人李脱,亦自言800岁,自中州至建邺(今南京),以道术为人疗病,发展道众,署人道职,信奉者颇众。影响及于社会上层,教徒布满江南地区。其妹李真多,也随兄修道。它是巴蜀五斗米道在江南的发展,是魏晋时期有一定影响的道派。李家道东晋以后即不见活动,徒众大多融入天师道。
  杜子恭道团
  东晋最有影响的五斗米道组织,由信奉五斗米道世家的钱塘杜氏家族传播。开始主要有两人,一为杜炅(字子恭),一为杜呙(字叔恭)。按炅、呙二字相通,皆为光明之义,而杜子恭道团的创始人后被道民称作杜明师,故后人认为二者当为一人。杜子恭仙逝,接替他掌教的是晋代另一奉道世家琅琊孙氏。他一面在下层民众中传道,一面继续向上流社会扩张势力。晋安帝隆安二年(398),王恭、桓玄、殷仲堪等发动叛乱,五斗米道首领、新安太守孙泰见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乃煽动百姓,私集徒众,三吴士庶多从之。会稽内史谢辅发其谋,会稽王司马道子令其子晋中领军司马元显杀孙泰。孙泰兄子孙恩逃于海,聚合徒众,得百余人,志欲复仇。隆安三年(399),孙恩白海上袭击会稽,杀内史王凝之,有众数万。于是会稽许铖、吴郡陆环、吴兴丘旭、绍兴许允之、临海周胄、永嘉张永,及东阳、新安等凡八郡,一时俱起,杀长吏以应之,旬日之中众数十万。起义时间之长前后历时13年。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晋腐朽的门阀统治,导致了晋王朝的覆灭。但参加起义的一些奉道家族也同归于尽。至于下层普通道民战死、饿死或被迫自杀的,更数以十万计。至南北朝时期,五斗米道称呼就很少出现了。
  上清派
  由正一天师道道徒杨羲、许谧、许翔于东晋时始创。尊奉上清经系。以天师道女官祭酒魏华存(即南岳魏夫人)为第1代宗师,杨羲为第2代宗师。杨羲以下依经法传授次序为:第3代许谧、4代许翔、5代马朗、6代马罕、7代陆修静、8代孙游岳、9代陶弘景。陶弘景齐梁时居茅山传上清经法,开创了茅山宗,上清派由此被茅山宗所承袭。该派以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为最高神灵,其最具特点的修炼方法是存思。认为通过存思,天地之神可以进入人体,人体之神与天地之神羔混融,即可长生不死,飞登上清。上清派的存思、服气、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对道教斋醮仪式影响甚大。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著录上清经186卷,有127卷流播于世,其代表性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上清派宗师大多出身江东士族,其造作和传播的上清经,使道教理论更趋成熟。故上清派是东晋南朝江东地区最有影响的道派。
  茅山宗
  以茅山为传道中心的道派。它宗承上清派,以原天师道女官祭酒魏华存为第1代宗师,至第8代宗师孙游岳、第9代宗师陶弘景以后,历代宗师多居茅山传教布道,茅山由此成为该派本山,上清派亦因此而被称为“茅山派”。但茅山宗的真正开创者当属上清派第9代宗师陶弘景。南齐永明十年(492),陶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继承杨羲、许谧、许翔所传上清经,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上清经诀真迹,编纂《真诰》、《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200余卷道经,弘扬上清经法。经数十年苦心经营,这座西接金陵,东望太湖,山形曲折,自古号称“养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的茅山,遂成为六朝时江东神仙道教圣地。此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影响日益扩大,至隋唐时走向兴盛。唐代最显要的道士多来自茅山,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茅山高道极受唐皇朝的尊崇。宋代茅山历代宗师多得皇室所赐“先生”称号,至刘混康任嗣法第25代宗师时臻于极盛。哲宗绍圣四年(1097)敕命“江宁府句容县: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南宋以后,茅山宗渐趋衰微,但仍承其旧绪,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元大德八年( 1304),成宗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茅山上清宗坛归属于正一道。但仍以小宗单独承传,直至近现代。
  北天师道
  天师道派系之一,由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寇谦之(365-448),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早年爱好仙道修张鲁之术。于神瑞二年( 415)自称太上老君亲自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命他以此来改革天师道(五斗米道),提出“除去三张伪法,”改为“专以礼拜求度为首”。又用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举措,获得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学术界称之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
  南天师道
  天师道派系之一。在寇谦之改革北方天师道后,刘宋道士陆修静也对南方天师道进行改革和整顿。他“祖述三张(张道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葛玄、葛洪)”,意在将天师符法与金丹道汇归一流,从而形成了道教经箓派。他总结整顿天师道的主要措施有两点:一是整顿蜀中的24治,健全“三会日”制度和“宅箓”制度;二是严格执行道官论功升迁制度,从而加强和完善道教组织。陆修静对天师道的整顿和改革,扩大了道教的影响,使道教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术界称之为南天师道。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逐渐合流,至元代均归入以龙虎山为中心,以张天师为教主的正一道。
  净明派
  全名“净明忠孝道”。宋元间在南昌西山兴起的道派,净指不染物,明指不触物。该派以“净明忠孝”为宗旨,尊奉东晋道士许逊(许旌阳)为祖师。其实,东晋许逊以后,西山道教的焚修之士本不绝如缕,其“孝悌之教”北宋时期曾受到统治者的狂热信奉。但由于该道派传承体系时断时续,一直难以形成大宗。北宋灭亡后,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政权,但金兵仍不断南侵。在此民族危亡关头,西山道士何真公(一说周真公)倡导“净明忠孝大法”,借许真君降世授经之名,鼓吹忠君孝亲,捍卫国家。至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刘玉宣告净明之教将兴,尊许逊为净明道师,号“旌阳公一传”,他自称为净明扬教,为旌阳公二传。三传黄元吉得第39代天师张嗣成举荐,被元王朝敕封为“净明崇德弘道法师”。值此,以“净明道”命名的道派正式形成,西山净明法坛之法箓亦盛行于世。该派的特点是融汇道、儒、释,倡导三教归一。认为道教的净明,儒教的忠恕,佛教的大乘,三教之旨,殊途同归,具有浓厚的理学特色。其派嗣法宗师与龙虎山张天师关系密切,是元明时期一个颇具影响的道派。
  洞渊派
  早期天师道支派,东晋末金坛马迹山道士王纂得《洞渊神咒经》,开洞渊道派。该派常以“木子弓口”(李弘)出世的谶语号召民众。经文与早期天师道宣扬太平治世的谶言,和以符水禁咒治病禳灾的传统道法如出一辙。洞渊派至唐代曾一度兴盛。唐代著名道士韦善俊、叶法善、尹悟等,皆为洞渊派道士。洞渊派道士受洞渊三昧法箓,其法上辟飞天之魔,中治五气,下绝万妖。相传叶法善曾在龙虎山区的云台山修炼过道法。
  天台派
  原上清派支派,后融入张天师正一派。南北朝上清派以茅山为本山。至唐代司马承祯,又开天台山道派和衡山道派。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法号道隐。年二十一,拜茅山宗师潘师正为师,正式出家于嵩山。他初学仙时,每日百刻,课经百卷,如此勤苦。所以备受潘师正的赏异,对之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方法,至汝四叶矣。”亲口传授司马承祯《金根上经》,三洞秘箓和许真君的行事,陶弘景修道的微旨,并继承了潘师正的符箓、辟谷、导引、服饵等道术以及道教经典理论研究的宗旨,成为陶弘景正一法统的三传弟子。司马承祯学成后,访道遍游各大名山,后构庐定居于浙江天台山紫霄峰。武后慕其名,召至京师。与当时的达官显贵、文人名士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间、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交往甚密,被誉为“仙宗十友”。晚唐时,东阳道士应夷节曾人天台山,师事冯惟良,参习上清正一法派,并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诣龙虎山从张天师授受三品大都功。天台山由于高道辈出,文人频游,文化氛围十分浓郁。
  天心派
  宋初出现的新符箓道派,属正一派下产生的新支派。据邓有功《上清天心正法序》云:宋太宗淳化五年(994),临川县吏饶洞天受神人指点,掘地得“玉箓天心秘式一部,名曰正法”。这样,饶洞天遂被称为“天心初祖”。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43称:至“绍兴之初,路真官再编天心法”,天心道法也由此盛行起来。天心正法原重符印,传至路时中,亦汲取当时流行的内丹学,强调作法者须重内炼,以内炼为本。认为作法时,只要“使内炁以合外炁,外神以符内神,则一瞬之间报应如响矣”。至南宋,又有廖守真传天心正法,并形成了一个天心支派。此后天心正法分东南、西蜀二派,元末合流于正一派。
  东华派
  北宋末由灵宝派分化出来的一个支派。创建者为宁全真。据《灵宝领教济度全书》载:宁全真通真达灵,飞神谒帝,名振京师。后遭靖康之变,奉母到南方,得杨司命所遗灵宝玄范四十九品、五府玉册符文,从此道业大进,门徒甚众。绍兴十六年( 1146),高宗召他祈晴,后又召他人宫祈禳金兵南侵之患,敕赐“洞微高士”,继进“赞化先生”,常主典朝廷醮祭事。至南宋末,温州人林灵真又绍开东华之教,蔚为一代真师,人元后,被38代天师张与材命为温州路玄学讲师,继而升为本州道录。东华派主修斋醮祭炼,但也融进了不少内丹、雷法之术,表现出了与旧符箓派的不同特点。林灵真之后,东华派祖师由龙虎宗的董处谦担任,再后为第39代天师张嗣成兼任。说明元代后期东华派已逐渐融合于正一派。
  神霄派
  北宋末出现的新符箓道派,由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始创。第30代天师张继先和当时的“金门羽客”林灵素对神霄派的创建亦有所建树。据王文卿自称:宣和年间(1119-1125),他遇火师汪君于扬子江边,授以飞神谒帝之道;又遇老妪(据说乃是电母)于野泽,授以雷书数卷。此法以符箓咒术为基本内容,结合内丹术,并以内丹修炼为主,符箓咒术为辅,号称“五雷正法”。神霄派的传承大致如下:一是王文卿传承派系。其中最显者为临川谭悟真,“人不敢称其名,但谓之谭五雷”;二是虚靖天师传承派系。著名弟子当数萨守坚,此人自称汾阳萨客,撰有《雷说》《内天罡诀法》《续风雨雷电说》等阐述雷法,门下弟子从游者数百人,其法裔流衍至后世,称西河派、天山派,当属神霄支派。此外,北宋新符箓道派奉行的“地祗法”亦与雷法有关,并由此产生出关羽、温琼、张巡等忠孝义烈之士为主将(元帅)的道法科仪。三是全真道南宗兼传神霄雷法派系。该兼传派系始自四祖陈楠及其徒白玉蟾。神霄派自北宋末创始以来,其名师高徒大多行法于民间江湖,苏州玄妙观为神霄派的活动据点之一。自宋末以来,神霄派高道如王文卿、莫月鼎、张善渊、周玄真等曾先后寓居此观。元代,神霄派最著名的传人为莫月鼎。至清初,又有施道渊一系住此传承雷法。道渊字亮生,别号铁竹道人,年十九,从龙虎山徐演真受五雷法。传说能驱役百神,除祟疗病。后主持玄妙观,法裔流衍至清末。宋末元初以来神霄雷法作为一种道法被列入天师府“万法宗坛”。
  清微派
  宋代出现的新符箓道派。该派名称出自道教三清境之说,谓三清境的最高层为清微天玉清境。奉唐末道士祖舒为清微派创始人。其道法传至第9代南毕道。毕道悉心授道法于第10代黄舜申。《清微仙谱序》称舜申“覃思著述,阐扬宗旨,而其书(指清微法经)始大备。”他门徒甚众,且门下得其法者皆立石题名。《万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黄雷渊传》称:“立石之前者30人,立石之后者5人而已。前者各得一法,后者尽得其传。”而“尽得其传”的五人又分为两支,分别向南、北两路传播:一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传行于南,由舜申弟子熊道辉所传。另一支则以湖北武当山为中心,传清微雷法于北。后人称之为“武当清微派”或“新武当派”。明清时期,北京东岳庙还有另一清微支派在传衍。所尊之第1代禹黉当为此派在东岳宫之开祖,之后,依次立牌,直至第21代,说明直至民国时期,该清微支派仍在东岳庙承传。清微派亦主张将雷法与丹法相结合,而以内炼为主,符箓为辅。历史上,清微派与天师正一道的关系比较密切。第30代天师张继先的《明真破妄章颂》说:“万法本来归一处,何分正一与清微”。人元后,清微派正式成为正一天师道的下辖道派,其道法也成了天师府万法宗坛的一部分。
  西河派
  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亦称萨真君西河派。北宋末萨守坚得30代天师张继先以及林灵素、王文卿的雷法之传所开之派。《龙虎山志,萨守坚传》载:萨守坚,蜀西河人(一说山西西河),少有利物心,尝学医,误以药杀人,遂弃医。闻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道法,步往从之。至峡口,囊资已罄。见一道人,问守坚何所往,告以故。道人曰:“天师羽化矣。”守坚方怅恨,道人曰:“今天师道法亦高,吾与之有旧,当为作字,可往访之。”抵信州,见天师投书,乃虚靖手书也。嗣天师遂授以秘要。后寓泉州,以道术名世,门下弟子从游者数百辈,称西河派。闾山三奶派
  正一派分支,但与净明派有较深的思想渊源,为民间道派。该派出自陈靖姑(奇仕妈)的民俗信仰。相传她曾从许真君和张天师学道,得斩妖宝剑。南宋时福建一带建有奇仕妈宫、临水夫人庙。泉州奇仕妈宫祀陈、金、李三夫人,为授胎、护产、育婴之女神,并以妈祖配祀,至今尚存。福州的三奶夫人为陈靖姑、林淑靖(林九娘)、李三靖(李三娘);古田顺懿祖庙中祀顺天圣母(陈靖姑),左祀江夫人(俗称虎奶)、右祀石夫人(俗称二奶)。台湾有16座临水夫人庙多属正一派系,其中乌头司公为天师道,红头司公为闾山三奶道。
  玄教
  正一天师道支派,始自于元初,因元代皇帝命张留孙掌玄教院而得名。该派创始人张留孙,字师汉,江西贵溪人。幼从伯父张闻诗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后以所学游江淮。至元十三年(1276),随第36代天师张宗演赴京而留侍阙下。张留孙作为玄教创始人,从担任玄教宗师起,就不断从龙虎山选调道士至京,或委以京师道职,或派至各地任各级道官,从而以他们为骨干,逐渐组织起一个规模庞大的教派,即正一天师道支派——玄教。玄教在数十年的传承发展中,组织规模是很大的。其宫观或办事机构除少数在北方外,大多遍布于南方。计有:镇江路、常州路、杭州路、扬州路、平江路、龙兴路、抚州路、临江路、袁州路、信州路、天临路、惠州路等。该派组织领导体制为:最高首领为玄教大宗师,居大都崇真万寿宫,负责全教派的领导和指挥之责。其副手是玄教嗣师,辅助大宗师工作,又是日后大宗师的合法继承人。大宗师之下,设江淮荆襄都提点,为大宗师指挥各路道教的直接助手。其下的各级地方道教组织,根据元代行政区划进行设置:行省设都提点,路设道录、道判,州设道正、道判,基层各宫观设住持、提点、提举。玄教从成立至元末,先后承传5代掌教。第1代张留孙,掌教43年;第2代吴全节,共掌教25年;第3代夏文泳,掌教4年;第4代张德隆,掌教5年;第5代于有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嗣教直至元亡。关于玄教大宗师的承传制度,即继任掌教接任时,必须以张留孙遗留下来的大宗师印和宝剑(元世祖赐张留孙的那具剑)相承传,作为传承凭证和教权象征。玄教所行道法主要为正一天师道的符箓咒术和祈禳之法,同时兼习神霄、清微、天心雷法和内丹术,具有宋元新符箓派之特点。该派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符箓诸派汇集为正一大派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由于玄教大宗师长期居住京师崇真万寿宫,兼有江南道教首领和历代天师驻京代表的职能,故江南众多道派的不少事务,往往通过玄教大宗师便能解决(有些须请示天师)。因此玄教大宗师对沟通江南道教与元室的关系,沟通道教各派之间的关系,加强各派的团结,促进正一道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玄教组织的发展,又大大增强了正一天师道的力量。也为正一大派的最终形成,作了必要的组织准备。
  武当派
  兴起于湖北武当山,崇祀“真武大帝”的道派。武当山原称太和山,道教在武当源远流长,魏晋时期即为道士修真之地,有“仙室”之称。唐贞观年间(627-649),武当山道士斋醮祷雨有应,太宗敕建五龙祠。五代时,高道陈抟隐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20余年。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敕封武当真武神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武当道教影响日甚,武当道士道术已显名于世。元代武当山已有9宫8观,著名道士叶希真、张守清、鲁洞云、汪真常、张道贵、叶云莱、刘洞阳、胡道玄等在武当山开宗传派,授徒数千人。明代是武当道的鼎盛时期,明成祖、明世宗先后大营武当宫观,历时数十年。新建成8宫、2观、36庵堂、72岩庙、39桥梁、12亭台的庞大建筑群。道派有:武当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等。明洪武初,张三丰人武当修炼,更扩大了武当道教的影响。武当道派内家拳技,相传即创始于张三丰。张三丰嫡传弟子之一、后为正一道士的孙碧云,永乐初被43代天师张宇初命为武当南岩宫主持,后又被尊为武当榔梅派祖师。“榔梅派”以奉祀玄帝为主,亦称武当本山派,乃正一支派。明代武当道场成为“皇室家庙”,天下高道汇聚武当,武当道地位日高,取代阁皂山,与龙虎山、茅山合称三山新符箓。
  榔梅派
  又称武当本山派,始自正一道士孙碧云。道派名称出白明成祖朱棣的“榔梅敕”。敕云:“敕正一嗣教真人张宇清:武当天下名山,真武成道灵应感化之地。元末宫观悉毁于兵,遂使羽人逸士修炼学道者无所依仰。朕积诚于中,命创建宫观,上以资荐皇考皇妣在天之灵,下为天下生灵祈福。天真感格,灵应屡臻,圆光烛霄,榔梅垂实。臣下绘图并以榔梅来进恭以荐。先须赐廷臣用昭神贶。兹特遣人斋图及榔梅百颗赐尔,尔其钦受之,故敕。”同年同日,成祖还命第四十四代天师、掌天下道教事张宇清从龙虎山等道教名山选择高道担任武当山宫观住持。孙碧云便是由正一天师选择并任命其担任武当山南岩宫住持的。
  第三节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早期以祖天师张道陵所著的道书和经他改造后的符书为代表,不少高道对天师道早期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作出过重大贡献。其传世之作《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为正一天师道早期的主要经典之一。在龙虎山炼丹期间,张道陵又获得神虎秘文、制命五岳檄召万灵等灵图秘籍。此后他“客蜀”传道,与其子张衡,孙张鲁等所著的道书皆托名“太上”亲授。《云笈七签》卷六载“汉末有天师张道陵,精思西山,太上亲降,汉安元年(142)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7月7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该卷又载:“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144卷。今此经流亡殆将欲尽。此之二经,并是盛明治道,及证果修因、禁忌众术等也……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师,流传兹目。”《魏书·释老志》亦载:“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此外,张道陵天师(一说张鲁)还著有《老子想尔注》2卷。该书为中国道教第一部以神学原理注述《老子》的经典著作,在早期道教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
  魏晋时期,正一天师道所传之教理教义,仍然以“三张”时期所著的经典为主。但因汉末社会大动乱和晋代的八王之乱,天师道的早期经典遭受严重毁坏和散佚,三张时期建立起来的24治(教区)亦纷纷瓦解。至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界新道派的鹊起,南北天师道首领对三张时期的教团组织和教理教义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故收入明代《正统道藏》的天师道早期经典,大多为南北朝时期重新辑录的残卷。通过这次整顿和对早期经典的重新辑录和编纂,也使正一天师道的法箓更适应于道教各派传授和斋醮礼仪之用。因此,隋唐以来,道教界对天师符箓和咒术依然十分推崇。他们坚信太上老君所传之法箓,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天师符箓成了道士们辅正驱邪,治病救人,助国禳灾的主要手段。
  宋以后,正一天师道经典主要以第30代天师张继先和第43代天师张宇初的著作为代表。张继先,尊号“虚靖天师”。所著《心说》《大道歌》《开坛法语》《橐籥歌》《明真破妄章颂》等篇章,大多为修道理论和修炼方法。其中《心说》论述修心之法;《大道歌》咏叙驭神住气为修道之要;《开坛法语》论述修道者之得失在于克服恩情魔阻、名利障杂;《明真破妄章颂》则以七言绝句咏述道教雷法的宗旨,认为人身三宝(元精元气元神)皆先天一炁所化,与上天雷神“同祖同宗”,修道者以我身与天仙同诸一蕉,以心合神,即可发动“雷机”,叱咤元神,召唤百万雷兵,左右晴雨。由于虚靖天师在祖传符法的基础上又融入雷法,正一天师道的法术由此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明初张宇初天师的《冲道》《慎本》《太极释》《先天图论》《河图原》《广原性》等篇章,集中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其著作大致以老庄虚无思想为本,参合宋儒性理之学,亦兼采佛氏之言,敷述天地造化,万物本源,心情修养,以及山川人物,礼乐制度等。这二位著名天师的主要经典分别汇集于《虚靖真君语录》7卷和《岘泉集》20卷,被编入《正统道藏》。
  正一天师道的主要经典和张宇初天师的理论造诣,还表现在《道藏》编纂方面。明代流传至今的《正统道藏》,就是由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第44代天师张宇清奉诏主持编纂的,计280函,5305卷,为我国现存的最大一部道教丛书。
  以下为正一天师道主要经典简介:
  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
  该经之序为张道陵撰写,弟子王长、赵升作了注解。内言服食行气,内修守一之术。序言叙述了金丹的玄妙神奇和功效后云:“陵后生不达,未接高会,漂浪无涯,遂迄千载。神师秉拽,拯我险津,越自困蒙,仰窥玄路。垣然天关,而不可开,非不可开,弗能开矣。诸弟子密视玄根,揽拔其键钥焉。弟子赵升王长,乃顾影抚心,慨愧交集,灵鉴罔极,乃遘渊人。玄朗内镜,卓然先拔,钻研所通,殆则上圣之奥。侧闻其义,辄傍以为解。复率其管窥,志诸所见,标较高旨,而斟酌之焉。”
  老子想尔注
  全名《老子道德经想尔注》,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或以为是张道陵之孙、第3代天师张鲁撰写。原书2卷,明《正统道藏》未收。但《道藏缺经目录》作了著录。现有敦煌发现的南北朝残抄本一件( S6025),保存原书上卷,亦即老子《道经》第三章至第三十七章之注文。20世纪50年代,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据敦煌抄本整理而成《老子想尔注校笺》一书。全书正文分为十部分:(1)解题,叙述《想尔注》的源流并考证其作者与撰写概况。(2)录注,将敦煌原卷的经文与注文依《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分章次第,分别录出,加以标点。(3)校议,将《想尔注》写卷经文与其他各本互校,以定其异同。(4)笺证,对其中的重要术语名词,如道真、道诫、守一、自然、太阴、地官、尸人等,分别加以解说。(5)《想尔注》之异解,标出其故意改动经文之处,并说明其因改字以致不成文义和成其特殊见解者。(6)《想尔注》与河上公《注》,考定《想尔注》应出河上《注》之后。(7)《想尔注》本与索洞玄本比较,将二本文义之异,分为九类,详加比勘。(8)《想尔注》与《太平经》,探明《想尔注》大部分即以《太平经》解《老子》。(9)《想尔注》佚文补。(10)张道陵著述考。该书认为,“道”是有意志的最高神灵。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教导信徒要奉道守诫,认为按道的意志行事,可以致国太平,长生成仙。故注文宣称:“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书中又批评世间邪道伪伎,强调炼形长生。总之,神化老子之道,强调奉道守诫,追求长生仙寿,是此书的主要特点。据《传授经戒仪注诀》称:汉末,系师张鲁曾以此书教化蜀土民众。南北朝时期,天师道规定此书为教徒必须传授修习的经典之一。《想尔注》是第一部完全用道教神学原理注解《老子》的经典。
  老子五千文
  道教传授的《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一。相传,汉末张鲁将河上公注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删去虚字,定为5000字,用以教化正一天师道徒众。因其中“三十辐共一毂”句写作“卅辐共一毂”,所以实际字数为4999字。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授讲习之《老子》版本,多用五千字文本。此外,汉末魏晋南北朝至唐代部分道士注解《老子》,亦采用五千字本。如敦煌所出《老子想尔注》、S4430号注本残卷、成玄英《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李荣《老子道德经注》等,其经文皆采用五千字本。
  正一法文
  早期天师道科仪和法术类经典。著作者乃张道陵假托太上亲授之名而撰写。至南北朝时期,该经由孟景翼重新辑录为100卷,凡为10帙。但北宋孙夷中《三洞修道仪》则云:辑录“正一法文经一百二十卷”。因原书早己散佚,故明代的《正统道藏》仅收入《正一法文》残卷9种。即:《太上正一法文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正一法文经章官品》、《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正一法文修真要旨》、《正一法文法箓部仪》、《正一法文十箓召仪》、《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历代道书对《正一法文》的佚文常有引用。
  太上正一法文经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为南北朝时期重新辑录本,1卷。所言皆消灾获福之法。经文称:世人欲消灾获福,应常行善事,诵经修道,忏悔受戒,烧香设斋,布施穷乏,写经造像等等,方可解脱厄难。为早期正一天师道之经典。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此经为天师道早期经典,源于祖天师张道陵所作的《正一法文》系列,并经过张鲁系师等补充,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书中辑录五篇天师道戒科教令。即《老君戒经》、《大道家令戒》、《天师教》、《阳平治》、《天师五言牵三诗》。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4卷,又名《千二百官章经》。内载正一天师道道士上章召请的1200天官之名,按所请天官主治某种疾病灾害分类。卷一有收土公、军兵收怪、主利宅舍、收官事等24条;卷二有收万精魅、收癫痫、收目病、诸毒立瘥等26条;卷三有主斩草、收葬、送冢墓鬼等11条;卷四有主蚕桑、主六畜、主鱼捕、主贾市等16条。认为凡一切灾害疾病,皆因精鬼作祟,或有恶人作为,而各种灾病亦有神主治之。故世人若有灾病,即应上章召请某类天官收鬼除妖,治病消灾。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
  此经世传乃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言醮祭江河湖海与水宅龙神之法。谓国家动乱、家门不安,皆可设此醮仪,祭祀龙神。如此可使国安民丰,家中富溢。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此经源于祖天师张道陵所作的《正一法文》系列。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为南北朝时期重新辑录本。所录修真要法十余种。包括服日月光芒法、孟先生暮卧法、恶梦吉梦祝、明耳目诀、青牛道士存日月诀、栾巴口诀、服食忌并治法、服气诀、导引法、察候疾病法、行禁治病法等。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载10种早期天师道法箓。各种箓文格式相似,皆记述某人生辰八字,应受某位神君召。此经典盖用于召神护卫,拘制魂魄。正一法文法箓部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载4种盟仪。即:《黄素三盟登坛仪》《太一黄素三盟仪》《太一登坛黄素三盟逆刺付授仪》《太一三盟付授议》。四种盟仪皆用于道士受度太一三盟法箓。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载正一道士传授的初级法箓之仪法。其中有《五种女人受要箓》,叙处女、出家女、嫁归女、寡归女、归居女等5种女人受箓之仪法。又有《下人四夷受要箓》,叙奴婢和夷狄羌戎等受箓之仪法。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
  此经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收入《道藏》正一部,1卷。内言传授都功版文之盟信科仪。所谓“都功版文”,实为正一道士受任或迁升二十四治职官之任命书,第4代天师张盛由汉中迁还龙虎山依然遵循。
  天师治仪(上)
  原题“十三世孙梁武陵王府参军张辩撰”。所谓“十三世孙”,即张道陵天师的第13代孙,梁武陵王则为南朝梁代的萧纪,封武陵王,天正二年(552)曾一度代理朝政。据此可以认定,《天师治仪》的撰写年代在天正二年前后,收入《道藏》正一部。
  正一修真略仪
  经典撰写人不详,从内容看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初。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论述传授及修行三洞符箓契卷之科仪阶次。认为箓乃“检劾三界官属,御运元元,统握群品,鉴骘罪福,考明功过,善恶轻重,纪于简籍,校诫宣示之文。”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此经箓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撰写,南北朝隋唐天师道经书皆称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太上道君于蜀郡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为早期天师道之符箓。原书卷数不详,明《正统道藏》本6卷,收入正一部。用于召神驱鬼,护卫身家。
  四斗二十八宿天帝大箓
  早期天师道重要法箓。撰经人不详,从内容和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时期的正一道士编集。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书纂集四种符箓,其中“黄神越章”,在早期天师道法箓中极为重要。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
  世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所传之经。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时期重新录辑。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据说此经能荡除一切鬼孽,使家家平安,饮食丰饶,田蚕倍收,五畜兴旺。经文中有天师五言颂咒一首,无上天师神符一道。
  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
  顾名思义,此经当为祖天师张道陵所作,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此经出自南北朝时期,收入《道藏》正一部。张道陵天师授弟子赵升口诀时称:因原佩带黄老箓职之人更相鄙毁,浊乱清文,贪财聚敛,故太上老君又出“太玄九光万称生符”,重新甄别种民。
  太上老君经律
  该经律约出自南北朝时期,原不题撰经人。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本书为早期天师道戒律汇编。据编首目录,原书有《道德尊经戒》、《老君百八十戒》、《太清阴戒》、《女青律戒》、《道德尊经想尔戒》等5种戒律。现《道藏》本仅存前两篇。
  女青鬼律
  早期天师道戒律类经典。原不著撰经人,从内容看,当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出。原本8卷,《正统道藏》本6卷,收入洞神部戒律类。书中并以太上老君和张天师之名劝导信道男女行持戒律,念诵鬼名,如此则可趋吉避凶,“万鬼不干,千神宾伏。”书中又有男女合气之术。
  玄都律文
  早期天师道重要戒律之一,约出于南北朝后期,原书卷数不详,有8卷、15卷、25卷之说。今《道藏》本仅存1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残本辑录道教戒律,分为六品,即《虚无善恶律》、《戒颂律》、《百药律》、《百病律》、《制度律》、《章表律》。律文主要宣扬善恶报应观念,劝导道教信徒遵守道门律例,行善济世,去除恶行。
  正一论
  原不题撰经人,从内容文字看,当出于南北朝时期正一道士之手,疑即南齐道士孟景翼所作。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篇假设主客论辩,认为教化民众之法应随俗而变。文中还论及“宿命”与“教化”问题。
  正一指教斋仪
  早期天师道斋法,源出东汉“三张”创教之时。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重新辑录。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斋法称:“谨依汉中旧典,奉建指教斋仪”。原书包括《宿启仪》、《清旦行道仪》2篇。斋仪主要记述正一道士为人行斋祈禳,上启太上及天师、嗣师、系师,求其消灾降福。“宿启仪”在夜晚开坛,“清旦仪”于清晨行道。
  正一敕坛仪
  本篇为早期天师道醮仪之一,源出东汉“三张”创教之时,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重新辑录。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叙正一道士建立坛场时净坛之仪式。
  正一解厄醮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撰写者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叙述人逢厄难,灾患不宁时,可请正一道士依法设醮,转祸为福,度灾之物,随贵贱而丰俭。
  正一出官章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撰写者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叙述正一道士为人上章,祈请老君、天师,出身中“五体真官功曹”及各种神官神吏,以求消灾解厄之醮仪。
  正一醮宅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该醮仪何人所撰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指出:住宅选择不当会导致多种灾祸,诸如家宅虚耗,牛马死失,田蚕不熟,人口婴害,或有五瘟时气,狗鼠虫蚁作怪,财利散亡等事,当以王相之日请道士醮宅,即可转凶为吉。
  正一醮墓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该醮仪何人所撰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云:“凡人如有墓山年久失修,或有崩坏,须得补葺。或时凶衰地气,致令子孙贫耗遭祸,百事不利者,须请道士飨祭坟墓之山川土地神祗,安稳亡灵,即得子孙平安,所向吉利。
  赤松子章历
  源于东汉正一天师道初创时期,无编著人姓名。原书卷数不详,载于《正统道藏》的6卷本已有残缺,收入洞神部表奏类。书言汉魏六朝天师道书符上章仪法。
  太上金书玉牒宝章仪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正一道士所作,但未著撰写入姓名,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分4章,即:谢过祈安章、言都功章、保护婴儿章、斩恶破鬼章。
  正一威仪经
  该经相传由太上亲授天师张道陵,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天师道经典。1卷,何人编撰不详,载《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载正一道士人道受戒、日常修行及衣食起居等各方面必须遵行的规章仪范,共计有30种,132条威仪。
  受箓次第法信仪
  正一天师道箓仪,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或唐代。书中未书编撰人姓名,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记载正一道士授度法箓治职之次第。《正统道藏》收入该箓仪时,后附《天师治仪》一篇。
  老君变化无极经
  此经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徒所作。1卷,未书编撰人姓名,收入《道藏》正一部。所作经文为七言韵文,首先赞颂老君之道合乎自然,学道者当修身洁已,慎勿贪淫。其次叙述老君变化易形,西化胡人;西汉时传道张陵,设二十四治等神奇故事。
  洞玄灵宝五感文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该卷前半篇为《五感文》,言修炼涂炭斋法。涂炭斋乃早期五斗米道斋法之一,其法“以苦节为功”。后半篇为《众斋法》,论述道教斋法要旨及其种类。
  陆先生道门科略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卷言东晋南朝天师道“立治置职”,以道官祭酒统制道民之法。陆修静《道门科略》续云:太上“授天师正一盟威之道,禁戒科律,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万通,诛符伐庙,杀鬼生人,荡涤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罢诸禁心,清约治民,神不饮食,师不受钱。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
  老君音诵诫经
  又名《太上老君乐音诵诫》或《乐章诵诫新法》。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按《魏书·释老志》称:北魏初道士寇谦之假托太上老君降临嵩山,授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使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本书内容与《释老志》所述略同,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为寇谦之所造作。
  三天内解经
  原题“三洞弟子徐氏撰”。此人系南朝刘宋时五斗米道信徒。2卷,收人《道藏》正一部。上卷主要论述太上道君化生及降世传道故事。内称:中国奉无上大道,胡国奉佛道,楚越奉清约大道。又称魏晋时有清水道,为张天师家奴所传。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唐张万福撰,2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内容分两大部分:首先简述传授道教经戒法箓之阶次,并解说其要旨,谓道士初人法门,先受持智慧诸戒,以防患止罪:其次受佩正一符箓,以制妖保神;其次受五千文,以明道德生化源起,其次受洞神三皇文,渐登下乘;再其次受洞玄灵宝真文,进升中乘,转神入慧;最后受洞真上清经箓,炼景归元。全书最后叙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玄宗先天元年(712)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在长安大内归真观两次接受道教法箓之盛况。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唐张万福撰。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斋醮仪法,从中可见隋唐道教所尊奉之主要神灵和符箓。
  三洞法服科戒文
  唐张万福编录。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本卷系抄录早期天师道经典《天师请问法服品》而成。经文假托太上授天师张道陵法服、法具,为之解释各等仙真所穿法服之区别。太上又为天师说科戒46条,规定道士穿戴、脱去、制作、放置法服之规章禁戒。
  太上妙始经
  此经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时期。为正一道士所作,但未署撰经人之姓名。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首先论述宇宙天地万物之起源,即所谓“妙始”。篇末叙老子化胡及授张镇南正一法等事。
  太上三元飞星冠禁金书玉箓图
  此卷未署撰经人姓名,从内容文字看似出唐宋间。1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所叙乃假托太上老君传授张道陵“存神冠星之法”,书中有冠五星法、冠七斗法、冠二十八宿法。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原题“广成先生杜光庭删定”,系唐末道士杜光庭据早期天师道法策改编。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列举正一道士佩箓中所载诸功曹、使者、将军、吏兵之员额职司,并叙简阅佩箓之醮仪。
  太上宣慈助化章
  原题杜光庭编集。5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玄部表奏类。书中纂集汉魏六朝天师道上章范文23通,其章文格式及用语,大致与《赤松子章历》相同。
  鬼谷子天髓灵文
  此文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代。未录编撰人姓名,2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上卷为鬼谷子《秘密天文》,内载隐形藏体符、驱神入室符、魂游三界符、火假四大符、五假符等10余种符文。下卷为《混天移地法》,内载天地人、龙虎风云、金木水火土等12种印图。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
  简名《虚靖真君语录》,北宋末第30代天师张继先撰述,明初第43代天师张宇初编集。7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张继先诗文集,收录文论9篇,诗词歌颂200余首。内容大多为论述修道理论和修炼方法。
  心说
  第30代天师张继先撰述,是《虚靖真君语录》一书中的单篇文论,收入《道藏》正一部。《心说》一文为论述修心之法,旨在将道教传统哲学的“道”与当时宗教界流行的“心性说”融为一炉,是张继先对正一天师道传统学说的一次全新发展。
  开坛法语
  第30代天师张继先撰述,是《虚靖真君语录》一书中的单篇文论,收入《道藏》正一部。所论主要有两点:一是修持方法,二是破魔阻障杂。所谓“魔阻”便是恩情;所谓“魔杂”便是名利。
  大道歌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是《虚靖真君语录》一书中的一首修道歌,收入《道藏》正一部。《留侯天师世家宗谱》辑录这首修道歌时有题序一则:“宋徽宗大观元年丁亥,遣使问道要。且言神仙可学,长生可致,乃作是歌,授使以进。”《大道歌》歌咏驭神住气为修道之要,融内丹之学于祖传符法,是虚靖天师革新正一天师道传统教义的又一论点。
  橐笛歌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载于《虚靖真君语录》,收入《道藏》正一部。橐簽,古代冶炼用以鼓风吹火的装备,犹今之风箱。此歌所咏为作者的内丹学思想。《橐籥歌》否定房中术,强调内丹之药乃自身的精气神。
  答林灵素书
  这是虚靖天师张继先答林灵素的书信。载《虚靖真君语录》一书,收入《道藏》正一部。林灵素是北宋末年正一派的著名道士,自称汉天师张道陵曾亲授其道法,被宋徽宗封为“金门羽客”。
  金丹诗四十八首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所咏皆内丹之学。载《虚靖真君语录》一书,收入《道藏》正一部。《金丹诗四十八首》所咏之法,大略以人体为鼎器,以身中的精、炁、神三宝为大药,炼精化炁炼炁化神而结成金丹。同时通过心性修养,达到虚寂无为,返本还原,与道体合一之境界,故又称“性命双修”。
  明真破妄章颂
  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赞颂类。本章颂以老子道生天地人之说为根据,用七言绝句诗咏述道教雷法宗旨。认为人身三宝(元精、元气、元神)皆先天一炁所化,与上天雷神“同祖同宗”。又认为万法归于道,法即是心,心外无法。修道者把握自身之神,心静神定,即可通天体道。张继先顺应时代思潮,将祖传符法与内丹之学的雷法和心性修养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正一天师道的道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张继先咏道诗
  张继先是正一天师道的第30代天师。一生创作诗词歌赋数量极多,43代天师张宇初为其辑录的《虚靖真君语录》,就收入其诗词歌赋200余首,其中48首为金丹诗,余为咏道、写景、抒怀之作。
  上清天心正法
  北宋邓有功编。《通志·艺文略》著录作3卷,不题编撰人。今《正统道藏》本7卷,收入洞玄部方法类。编首载邓有功序,谓北宋淳化五年(994),江西临川县吏饶洞天受神人指点,掘地得“玉箓天心秘式一部,名曰正法”。5传至邓有功,重加删定而成此书。
  上清北极天心正法
  原不录编撰人,但本法引述虚靖天师(张继先)之语,当出于北宋末或南宋。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天心派是由正一龙虎宗派生而来的。本卷首载天心正法中三道重要符箓,即天罡大圣符、黑煞符、三光符及有关法事。其次概述天心正法源流及施行原理。所述较《上清天心正法》一书大为简略。
  太上正一咒鬼经
  撰经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元间。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该卷经文假托天师所说,内有神咒十余条。道教认为:咒乃天神所颁,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故认为咒语念动起来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威力。《太上正一咒鬼经》云:“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
  太上大圣朗灵上将护国妙经
  撰经人不详,1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假托义勇武安王崇宁至道真君关羽登坛演说,宣扬因果报应及儒家纲常伦理,劝人作忠臣孝子,为善去恶,省身寡过,不可利己损人。而关羽以神名出现并被敕封,又与第30代天师张继先解州盐池治蛟有直接关系。
  五斗经
  原不题撰经人。据南宋道书《道门科范大全集》卷63称:“宋兴之初,成都有灰李,置一阁奉事真君(真武)香火。真君降于其家,传以《五斗经》行于世。”经文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但《道藏》本将原书分作6篇,即《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
  太上消灾祈福醮仪
  此仪未录撰写人姓名,但内称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应出于宋代。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醮仪所叙为正一道士祈福消灾所行之仪,有禁坛、存念、宣咒、出官、发炉等仪式和程序。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
  南宋蒋叔舆编撰。本书原名《灵宝玉检》,系蒋叔舆根据其师留用光(龙虎山道士,贵溪人)所传灵宝斋法仪轨,考证诠次而成。今《正统道藏》本57卷,为正一道斋仪之巨著,收入洞玄部威仪类。
  三洞群仙录
  南宋初正一道士陈葆光撰集。书成于绍兴甲戌年(1154)。20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道教神仙人物传记集。作者辑录上古至北宋1000余人得道成仙之故事,汇集成编。
  地祗上将温太保传
  南宋道士黄公瑾校正并补遗。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本书记叙的是地祗上将温太保事迹。据称温太保名琼,字子玉,温州平阳人。曾为唐朝名将郭子仪部下猛将,后遇神仙指点,化为东岳太保。宋宣和年间(1119-1125)虚靖天师张继先为之作“地祗一司正法”及符箓咒诀,使统领鬼兵,佐虚靖天师等仙真行法济世,专司斩妖伏魔,杀鬼驱瘟等事。为宋代正一道所奉神将,与华光帝君、赵公元帅、关圣帝君统称为天界“护法四神”。
  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
  此经未录撰经人姓名,从文字内容看,似出于宋元时期。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宣称:人生宿命因缘,各有五行正气,各有五斗所管。劝导世人或持斋戒,或作善缘,服饮五方真文神咒,随力章醮。尤其应向五斗星君、本命元辰许纳本命钱。太上元阳上帝元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
  此经编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元时期。1卷,收入《万历续道藏》。该经文所说“火车王灵官”,乃道教所奉诸神之一,龙虎山大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亦有其神像供奉。传说他赤心忠良,铁面无私,不顺妖邪,方断魔鬼,剪除凶恶,“专治不忠不孝、违背君亲师友诸事”。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第39代天师张嗣成撰写。约成书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2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训颂皆用韵文,以四、五、七言为句。主旨则以理气性命诠释《老子》之道。
  道法会元
  原书未题编撰者姓名,从内容看约成书于元末明初。全书凡268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是一部道法汇编的大型丛书。共收入宋元时期道教各派法术著作150余篇,以南方清微、灵宝、正一、净明诸派道法为主。其内容庞杂,涉及雷法、炼度、章奏、符箓、咒诀等各种道法。“会万法以归元”,故名《道法会元》。书中署名之作者近百人。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宝忏
  宝忏编撰人不详,但内有元成宗加封张道陵天师之尊号,应成书于元明之际。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宝忏称:正一派弟子当法依三八谢罪之仪,志心皈命三清上圣、玉皇上帝等神灵,忏悔杀生、偷盗、邪淫等三业十恶之罪,断恶修善。勉而行之,当可渐入仙宗,升于天路。
  三官灯仪
  编撰者姓名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元代或明代。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三官信仰起始东汉天师道初创时期,而灯仪则源于我国古代祭仪中的火祭。
  梓橦帝君化书
  此书撰写入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元代。4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号称梓植文昌帝君传记,所述托形显化故事,多为编造之神话,大致以宣扬忠孝伦理,善恶报应为主,书中说教及故事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教义。
  清河内传
  该传撰写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元明之际。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撰写人假托文昌帝君自述所录之传记。文昌亦称梓橦帝君,又称“文曲星”。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本书在文昌自传之后,附载“天封圣号”一节,辑录宋元朝廷加封文昌尊号之诏书9篇。又有元朝至正元年(1341)赵延之撰《行祠记》1篇,文昌帝君《劝敬字纸文》、《戒士子文》各一篇。
  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
  此宝箓撰写人不详。书中提及明初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人,应出于明代。3卷,收入《道藏》正一部。内称文昌神主掌司禄、定贵、进贤之职。凡文儒贤士欲求功名而被妖魔障碍者,受此文昌宝箓,可以“增进才华,开明鉴识,断除魔障,斥逐妖邪,显擢科名,进登禄位。”此书揭示道教信仰与科举制之关系。此外,《文昌帝君阴骘文》还以文昌帝君名义颁行劝善书。
  汉天师世家
  明洪武年间第42代天师张正常撰,永乐年间第43代天师张宇初删定,万历三十五年(1607)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全书4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张天师家谱。书中收集史书、道书、外书及传说资料,编成一部历代正一天师之家族世系史。上起张氏始祖西汉留侯张良,东汉祖天师张道陵,下至明代第49代天师张永绪,皆逐一记述其生平履历、奉道事迹及有关著述。并且记述历代皇室之封号及有关册封之制诰、赞文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明初第43代天师张宇初注集。4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太极妙化神灵混洞赤文之图》、《河图象数之图》等6幅图像,以内丹家图书《易》学原理阐述本书注经旨要。
  岘泉集
  明初第43代天师张宇初著,书成于永乐五年( 1407)。20卷,收入《道藏》正一部为12卷。此书为宇初天师的诗文集,共辑录各类散文杂著百余篇,诗词歌赋二百多首。全书精义见于第1卷,集中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第2至7卷所收传纪序说等散文,涉及不少道教史实,可资参考。
  冲道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哲学论文,收入《道藏》正一部。在《冲道》一文中,张宇初充分发挥老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似万物之宗”的思想,阐述了“实”与“虚”的关系。
  问神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卷一的单篇论文,收入《道藏》正一部。在《问神》一文中,宇初天师用当时通行的理学思想来解释道教之“神”。又以儒书论证鬼神实有,以对付儒者中无神论的责难。
  慎本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论文,收入《道藏》正一部。融儒于道是《慎本》一文的主要思想,并视儒家六经为学习之根本。篇名《慎本》意即要慎重地选择这一“根本”。
  玄问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哲学著作,收入《道藏》正一部。《玄问》所论大致以老庄的虚无思想为本。认为:“为道之宗,莫过精神专一,澹足万物,去健羡,黜聪明为要,是以虚无为本也。”在阐述这番道教理论时,又掺合了宋儒的性理之学。
  太极释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为《岘泉集》一书中的单篇哲学著作,收入《道藏》正一部。此篇的哲学思想贡献以太极统二气五行为模式,以儒道融合为特色,表现出向理学靠拢的倾向。
  先天图论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随《岘泉集》一书被收入《道藏》正一部。“先天学”为北宋邵雍的学说,他根据《周易》和道士陈抟的道教思想,制定出一幅世界构造的“先天八卦图”。主要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变化。
  道门十规
  第43代天师张宇初撰。作于明永乐四年至八年(1406-1410)间。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全书分10节,依次为:《道教源流》《道门经箓》《坐圜守静》《斋法行持》《道法传绪》(二节)、《住持领袖》《云水参访》《立观度人》《金谷钱粮》《宫观修葺》,全书立论严谨,条贯清晰。太上元始天尊说月光皇后圣母孔雀明王经
  简称《孔雀明王经》。编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代。3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系正一派道士所作。据书末所载正一天师张国祥跋语称:此经原在武当山,由太和紫霄宫李提点从舍身崖洞里寻得。经文内容大多为正一道士持诵此经之礼忏祈禳仪式。上卷为孔雀经“启白”,下卷载孔雀经“白文”。三卷经文内容连贯,大抵皆为念诵此经以求消灾延寿,护国济民。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
  此经未署编撰人姓名。但书中有明永乐七年( 1409)敕封天妃之尊号,当成书于明朝。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按天妃即海上女神妈祖,宋元以来,福建及东南沿海各省民间多奉祀妈祖,求其佑护。官方及佛道二教亦崇奉此神,尊之为天妃。本卷为道教奉祀天妃之经典。
  金箓斋十回度人三朝转经仪
  原未署撰经人姓名,但从内容文辞看,当为明代编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分3篇,即《金箓十回度人早朝转经仪》、《金箓十回度人午朝转经仪》、《金箓十回度人晚朝转经仪》。盖为明朝正一派道士所行科仪。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明宋宗真,赵允中等奉旨编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卷首载洪武七年(1374)《御制玄教斋醮仪文序》,书中首列建三日度亡醮之仪文。科仪节次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原未题编撰人姓名,从内容看似为明永乐中道士奉旨编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此书辑录三种道教斋醮乐章,即《醮坛赞咏乐章》、《洪恩灵济真君乐章》及《玄天上帝乐章》。每章包括颂神曲词数首。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原未题编撰人姓名。书中提及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皆于明初执掌全国道教。故可认定《杀鬼箓》当为明代正一派道士编撰或辑录。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内容为伏魔杀鬼之法。
  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
  第44代天师张宇清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本书记述明初修建武当山宫观始末。书末附录永乐十三年明成祖御制《真武庙碑》一篇。
  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
  编撰者不详,书中提及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皆明初正一天师。故《延生保命策》应产生于明代。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书中列举金刚力士名额、符图、神像,以及授箓盟信、法词等。
  太上正一解五音咒诅秘箓
  该秘箓编撰人不详。但书中提及明初正一道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道教首领,可知秘箓当出于明代。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托名太清天中老君授秘箓于正一真人。道士受得此箓,即可“解释咒诅,荡禳厌祷,消灾度厄,延寿长年”。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此经未署编撰者姓名。但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明代。1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内容为诵经念咒,请求三官赐福消灾之法。
  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
  原不署编撰人姓名。但箓文中提及正一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皆明初道教首领,应为明代正一派道士所作。此书叙述传度真武将军符箓之法。据称依法得受此箓,可以“保命护身,延生度厄,辟除魔魅,断灭不祥”。
  大明道藏经目录
  简称《道藏经目录》。4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即明代《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之目录,刊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由第50代天师张国祥奉旨编校。
  萃善录
  该书原未题编撰人。但书中提及第50代天师张国祥,当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2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此书辑录宋元明三朝天师道之青词数篇,系道士举行斋醮时上于皇天神祗之祝词。其中最晚者为《张国祥荐父终七词》,故此书疑即张国样选编。
  皇明恩命世录
  第50天师张国祥编辑付梓。9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明朝九位皇帝御制的赞文、诰敕及圣旨,皆与道教有关。其中卷一为明太祖赐第1代至第20代天师赞词。卷2为吴王朱元璋对第42代天师张正常的招聘榜文及诰敕。余为明成祖和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给历代天师的诰敕、谕旨、手书、祭文等。从中可见明代皇室对正一天师道之赏赐、册封、免除徭役、资助建醮祭祀等情况,可谓恩宠备加。
  关帝觉世真经
  以关圣帝君名义颁行的劝善书。关羽封号始自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由第30代天师张继先启奏而封。但关羽封号晋升为帝则在明代万历末年。清以后,关羽更加受到朝廷崇奉,在民间的地位亦愈益提高,故有托名关帝的劝善书行世。
  明代帝王崇道文
  见《皇明恩命世录》1至9卷。载《万历续道藏》。所谓明代帝王崇道文,主要包括御制赞词、授诰、谕祭文等类型。
  黄箓科仪
  清正一道士娄近垣增删编辑。12卷,为清代正一派道士通用之斋醮仪文。其中卷1至卷9为发奏、建坛、宿启、拜表、早朝、午朝、解坛、设醮等各项科仪,卷10为总圣位科、卷11为通用文检,卷12为符秘手诀,坛图印式,步虚散花,乐谱赞文。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