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上清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大上清官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198-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大上清宫位于上清镇东陲约0.5公里处,距龙虎山12公里。是历代天师阐教说法、传道授箓及举行重大醮仪的最大宫观,为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素有“神仙所都”和“百神受职之所”之称。
关键词: 大上清官 地理位置 龙虎山

内容

大上清宫位于上清镇东陲约0.5公里处,距龙虎山12公里。是历代天师阐教说法、传道授箓及举行重大醮仪的最大宫观,为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素有“神仙所都”和“百神受职之所”之称。
  上清宫的前身是东汉和帝时(89 - 105)道教祖师张陵在龙虎山结炉炼丹时所建的“天师草堂”。原址位于龙虎山正一观处。汉末,第4代天师张盛承启祖教,从汉中迁回龙虎山建传箓坛。唐会昌年间,武宗召见第20代天师张谌,赐帑银在龙虎山传箓坛址建道观,并赐额曰“真仙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天圣年间(1023-1031)迁龙虎山之南。元桔元年(1086)第28代天师张敦复重修之,贾善翔为之记,其所现已不可考。崇宁四年(1105)第30代天师张继先请于朝,宋徽宗命拨赐米万余斛(一斛十斗),由江东漕臣在龙虎山丈量土地,重建上清观于今址一直未变。政和三年( 1113)宋徽宗恩准上清观升为“上清正一宫”。“时宫中学道者常数百人。”南宋时,统治者对上清官进行了扩建。宋理宗赵昀于端平年间委派正一派道士易如刚对上清宫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兴建。建置为6殿(即三清殿、真风殿、吴天殿、南斗殿、北斗殿、琼章殿)、2阁(即皇帝景命阁、宝奎阁)、1楼(即琼音楼)、3馆(即宿云、蓬海、云馆)、2堂(即斋堂、正一堂),堂之左为方丈,东西建道院数百楹。景定年间,宋理宗命张闻诗创建上清官门楼,榜曰“龙虎福地”。随后又命道士毛允中在上清官内增建紫微阁,理宗御书匾额以赐。
  元朝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赐帑银重修上清宫,23年后,元武宗也赐帑重修上清官。后三年,上清官遭火灾,武宗又再次赐帑修复如故,并改“上清正一宫”为“大上清正一万寿宫”。元仁宗嗣帝位后,于皇庆二年(1313)对上清官重加修葺。在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上清宫又因火灾被毁,15年后,即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赐帑修复。元至正十一年(1351),又因“不戒于火”烧毁。17年后,到明朝才予修复和扩建。
  明初,上清宫一片废墟。第42代天师张正常用明太祖朱元璋所赐金币作“三清殿”,其余无暇顾及。直至第43代天师张宇初嗣教,才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奏请重建上清官。重建费用主要是贵族、官僚捐助,朱元璋也亲赐宝钞5000贯。重建工程自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动工,二十六年十月告竣。苏伯衡《重修上清宫碑文》载曰:“嗣汉四十三代天师张公宇初,请于今上皇帝作大上清正一万寿宫,庆成于洪武二十六年十月告完。公以谓首尾四载,而兴起三纪之废坠。昔者云屯雾蔽之区,今也丹台璇室之炳焕。昔者猿吟鹤唳之境,今也金声玉振之砰訇。岂吾之所能为哉,国家之威灵也。”其规模:“中为阁,阁之上为玉皇殿,下为经堂,其前为真风殿,真风殿者,祖师祠也。祠之前有三清殿,又前为玄坛,复以重屋。坛之前为三门,门之前为虚皇坛,坛之前为棂星门,而东西各属以周庑,表以层楼,左楼悬大钟,右楼悬大鼓,东为东庑,内外方丈,上下库司,玄坛祠、蓬海堂、宿云堂在焉;西为西庑、寿星堂、玄帝殿、斋堂、藏室、上下官厅在焉。而钟台又在其东,通为间,若干为楹。规制悉如其旧,而雄杰壮丽视昔有加焉。”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又于永乐元年(1403)赐缗钱修葺。十四年再修,其殿宇建置和名称也有改变。易紫微阁为正一堂。钟楼下增置雷祖祠,鼓楼下增建五岳圣帝祠、元坛祠。北有吴天殿、真风殿,东有福地仙宫殿,稍南有三宫殿,西有留侯殿,又南,为十二真君殿,真君殿西北有南斗殿。方丈东有提点提举所,又有法堂在方丈南。真君殿在法堂东。而旧时虚皇坛、寿星堂、元帝殿则无有矣。明正德三年(1508),第48代天师张彦预奏修上清宫。同年六月十二日,明武宗朱厚照敕遣内官太监李文会同江西镇巡等官监修。正殿曰寥阳殿,东西通廊,东庑配殿曰三官,曰元坛;西庑配殿曰四圣,曰文昌。寥阳殿之后曰真风殿,真风殿之后曰玉皇阁;东曰雷祖殿,西曰高真殿,皆南向。寥阳殿前日龙虎殿,旧时正一玄坛殿也。南曰门屋,东西二楼钟鼓之所在,楼之北建二碑亭;楼之南棂星门。又南折而西曰下马亭。亭之西南曰门楼。临街东西二坊,左曰崇福,右曰广教。崇福东曰碑亭,立元时二碑。钟楼东北为提点所,北边为库楼,鼓楼西南为官厅。
  嘉靖十一年(1532)提点张定汉题请,敕遣中官董修。万历三十七年(1609)被水毁,五十代国祥真人重修,规模一如旧制,礼部尚书施凤来为之记。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圣祖御书“大上清宫”匾额。五十二年(1713)特赐帑金,命江西巡抚佟国勃、杭州织造孙文成修葺。
  清雍正九年(1731)世宗皇帝恩赐帑银10万两重修大上清宫,遣大银台宫詹翰林学士留保和原直隶臬司浦文焯会同署理大真人印务张昭麟协同监修,次年八月告竣。当时的建制是:宫门南向,面临大溪,溪北为横街大路,街北建三脊四柱牌坊,坊北东西竖两根幡杆,叠石为基,中以巨石铺路,东西缭以朱垣。楼七间,重檐丹楹,檐际悬康熙皇帝御书“大上清宫”匾额。南往云林,琵琶诸峰,奉真武大帝于楼中。楼东西祀灵官元坛。楼下东偏小屋司香灯及守门人居住。进阙,左右绕以朱垣,乔木森列,逶迤三折。北至下马亭,西向过亭折北曰“棂星门”,凿石为之,中设朱栅。棂星门之北有龙虎门,乃望阙朝贺之地。门外,苍松二株,古樟二株,皆高数百尺。门内,东西向祀雷部六帅。门之南,东西碑亭各一,碑勒明时修大上清宫的敕谕。钟鼓二楼在两碑亭南门之旁。东西角门各一。门之北为甬道,又北为台阶,白石陛三重,上周以石栏,凿莲花为柱饰。北为玉皇殿,旧之寥阳殿也。凡殿皆以所祀神像更名。玉皇殿北后殿,旧之真风殿也。又北为三清阁,旧之玉皇阁也。阁下祀九宸,东西列三十六雷神。龙虎门以北,东西周廊共44间。玉皇殿之东西配殿曰三官,曰三省,旧之元坛文昌殿也。后土殿之东西配殿曰五岳、曰四渎,旧之三官、四圣殿也。三清阁旁,东曰文昌殿,又东曰天皇,旧之雷祖殿也;阁西曰关圣殿,又西曰紫徽殿,旧之高真殿也。四殿俱南向,以上皆彤壁朱扉,金铺铜沓冒。正殿重檐丹楹藻井,间以金碧,饰以云龙,三清阁覆以碧琉璃瓦,皆因宫之旧增修。
  玉皇殿东南为碑亭,覆黄琉璃瓦,重檐丹楹,藻井金饰,雕石为基。内供世宗宪皇帝御制碑文。
  龙虎殿前,从西侧门向北,循墙行新建之斗姆宫。殿七间,正南向,覆以黄琉璃瓦,重檐罘瓦。中祀斗姆像,东西列从神四,南为穿堂七间,覆碧琉璃瓦,以黄琉璃瓦饰檐,磨砖铺地,凿中道为云龙形,瞻祀者由左右拾级而上。东西为短垣,上为朱牖穿堂。南为前殿五间,碧瓦罘沿,一如穿堂。前祀真武,旁列从神四,后祀王灵官铜像。又南为朱门三,金铺铜沓冒,前檐悬世宗宪皇帝御书。斗姆宫额门旁,东西角门二,前殿东西配殿各三间,东祀太岁,西祀送子。正殿东西修房各五间。房南,东西亭各一。凡殿俱朱牖、丹楹、彤壁、藻井间画云龙。门外照墙,以碧琉璃瓦为盘子龙形,饰中央。四角龙虎门。自东侧门向北而人为提点司。门屋1座,堂3间,后仓房7间,前后东西厢房8间。又斋堂3间,南向厨房2间居其侧。前门屋1所。四周围墙为醮坛斋食之所。由提点司过西向北而上为虚靖祠,正南向,门屋5间。正祠3间,祀虚靖公像。中有石刻祖天师像,四方墨摹者即此。东西庑阁3间,从祠过东,则炼丹处也。即宋御赐书名靖通庵。以前为菜园,复后易以八角台阁,朱牖、丹楹、窗琉通达。松篁藤树,周遮掩映,今砌以石龛,盖近修也。其前则为鹤归亭,雅素幽深。亭西竖靖通庵歌墨刻。
  在龙虎门东为道院8所;曰三华、东隐、仙隐、崇元、太素、士华、郁和、清和。
  在龙虎门西为道院16所,曰崇禧、崇清、繁禧、达观、明远、洞观、栖真、混成、紫中、清富、凤栖、高深、精思、真庆、玉华、迎华。参差环向,如星罗棋布,每院门屋1所,正厅3间,左右丹房共4间。后楼房3间。左右耳房各1,周遭绕以短垣,各为院址,共24院。以宫中之法官居焉。
  上清宫还拥有历代皇帝恩赍的香田、膳地、山林、水塘约70余顷(每顷100亩),年收租谷9000余石。
  民国19年(1930)上清宫发生火灾,2宫24院均受延烧,殿字楼阁化为灰烬。尔后,辟为上清宫林场。迨至民国38年5月,只存福地门、下马亭、午朝门、钟楼、东隐院等破败建筑。
  195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上清宫遗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9年,上清宫的残存建筑全遭摧毁,屋基甬道条石被用作上清大桥桥墩,砖瓦木料等被上清各机关单位瓜分使用。其后,国营上清林场一直在此处办公,并建有办公楼。
  2000年,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启动对大上清宫进行重建,至2001年第一期工程告竣,已经恢复的有:
  福地门2层,歇山顶式结构,在原址依原样重建,重檐朱楹,巍峨壮观。楼上有一大屏风,屏风前画有太上老君、张道陵、天师和真武大帝神像,屏风背面画有大上清宫图,正殿抱柱书有楹联,道气儒风,使人赏心悦目。
  甬道巨石铺地,逶迤三折,一依旧制,人至此皆有深不可测之感。甬道两边墙上,刻有日月功曹,栩栩如生,庄严肃穆。
  下马亭钢筋水泥仿木结构,雕龙画风,气势雄伟。亭外有塑雕马。宽阔的通道上,饰以天罡北斗图案,凸显道门奥旨。
  灵星门又称午朝门,仿古结构,比过去更为雄壮,门内原为朝圣之所,现辟为广场,饰以八卦图形。广场两侧钟鼓楼亦已恢复,一依原样,更为壮观。
  放生池原为30代天师虚靖真君所建,后圯。现以钢筋水泥重砌。放生池四周,植以花草树木。池旁两株千年古树,相传为东汉张道陵手植,现已得到很好的保护。
  东隐院在古树之后,依原样重建,内供清三品通议大夫、妙正真人娄近垣像,前厅饰以字画,古朴典雅,再现明清时的岁月。
  伏魔殿在东隐院之南100步。重檐丹楹藻井,其建筑一如旧制,殿内,四周绘梁山108将画像,镇妖井置殿中,仍为宋代遗物。井旁,品质驮牌,碑上大书“遇洪而开”四字,亦为旧时遗物。人至此处,便可体会到《水浒传》中“洪太尉误走妖邪”的意境,殿后小山,松柏成荫,有小径置凉亭,供人小憩。
  2005年9月,经江西省民族宗教局批准,大上清宫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张金涛。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大上清宫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