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18 / 171
25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建州前,境内交通运输业务统由省交通运输部门管理。所有公路建设工程亦由西北公路局和甘肃省交通管理部门及专业建设队伍会同地方党政部门协商办理。建州初期,交通运输工作仍由省交通厅统管。1956年6月,中共甘南工委在工作机构中始设工业交通部,指...
25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3月17日,甘南州人民委员会将夏河、旧城两个养路段合并组成甘南公路段和旧城公路分段,分属甘南州人民委员会、临潭县人民委员会领导。甘南公路段有职工135人,设立养路工区7个,负责管养兰郎公路土门关至郎木寺2183公里路段,代养郎木寺...
25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在五十年代,甘南州先后成立了夏河、旧城养路段、甘南公路段等3个干线公路管养机构,管养全州509.5公里路段。
25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至1989年,甘南公路总段经过7个春秋的反复试验,终于在1990年使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应用获得成功,大量生产利用。通过使用观察分析.具有整体性能好,不泛油,能有效地防止油路网裂(龟裂)和老化磨损,抗滑性能好,节约砂料和油料等优点...
26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交通监理所经常开展安全宣传工作,每年都选择适当时期,普遍开展“百日无事故”竞赛和“安全月”、“质量月”等活动。交通监理部门采取专业人员路查与有车单位自查相结合,经济制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等措施,全面治理和整顿了交通秩序。同时,到有车单位和...
26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建立初期,甘南各级政权机构刚刚建立,百废待举,但落后的交通运输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背畜驮的运输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1975年5月,省交通厅制定了《甘肃省民间运输管理办法》,民间运输转入正常发展轨道。中共十一...
26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境内的民间运输业在自治州成立前,主要围绕生产生活物资的交流开展的,输入商品有粮、盐、茶叶、布匹和过境丝绸等,输出则以畜产品、林产品和药材为主。运输方式以骡、马、牛驮运及木轮大车拉运为主,人力运输的工具主要有背斗、背夹等。水路运输有马拉...
26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民间运力按不同地形区域形成不同的自然分布。夏河、碌曲、玛曲大多属草原丘陵地带,且以牧为主,主要靠牦牛驮运;迭部、舟曲多属高山峡谷地带,主要靠人背肩扛,畜力驮运;临潭、卓尼属较平坦的丘陵地带,主要靠畜力驮运和全木大车、包胶车...
26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境内通往相邻地区的驮运路线共23条。主要起点有临潭旧城、夏河拉卜楞、合作等,向西南通青海省的玉树、果洛、黄南等地,向南通往四川省的阿坝、松潘、红原等地。
26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曾是汉族割据政权以及羌、氐、吐谷浑、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长期角逐的地方。军队调遣频繁,军需运输繁忙,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运输方式。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年),陇右节度使统兵7万人,战马...
26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至1990年,在运输市场不景气,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承包责任制和改善经营机制,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成为微利企业。运输工具逐渐减少。截止1990年底,甘南汽车运输公司拥有...
26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历来是个粮食调入区,粮食一直是汽车运输的主要物资。五、六十年代,每年所需的1.5一3.5万吨城镇和牧区供应粮食,全部依靠国家调拨供应救灾物资运输是公路运输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采取统一组织、统一调度、集中运力,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完成运输...
26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上半年,甘肃省运输公司在夏河县拉卜楞成立了夏河运输站,开始经办汽车运输业务。同年10月1日,首次开放了兰州至夏河的客运班车。从1954年起,开通了临夏至夏河、岷县至夏河、夏河至玛曲及岷县经舟曲至武都的定期客运班车,同时开放了夏河至...
26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至1990年,甘南运输公司继续推进经济责任制,在治理、整顿中,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拓宽经营渠道,完善经营机制,实行承包经营,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1990年企业实现利润31.5万元。
27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邮电业发展情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