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公路技术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25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公路技术改造
分类号: F540.342
页数: 3
页码: 684-686
摘要: 1984年至1989年,甘南公路总段经过7个春秋的反复试验,终于在1990年使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应用获得成功,大量生产利用。通过使用观察分析.具有整体性能好,不泛油,能有效地防止油路网裂(龟裂)和老化磨损,抗滑性能好,节约砂料和油料等优点。同时能改善施工条件和减轻劳动强度,其优越性、经济效益都比较显著。
关键词: 公路管理 公路技术改造

内容

—、油路铺筑
  (一)兰郎公路
  兰郎公路的油路铺筑始于1971年,由当时甘南州成立的临时机构“战备油路办公室”领导。5年中铺筑土门关到扎刹梁间94.1公里,科才沟口至碌曲桥头间12公里。自1976年开始,油路的铺筑由甘南公路总段负责,到1982年底,7年间完成了扎刹梁至科才沟口、碌曲桥头至郎木寺岔路口共125公里的铺筑任务,使国道兰郎公路甘南境内231.1公里实现了油路化,前后累计投资585.52万元。后因贡巴至郎木寺岔路口13公里路段,地质条件差,油路病害多,其中86公里改铺成泥结碎石路面。截止1990年末,兰郎公路甘南境内铺渣油路面222.5公里。(二)王夏公路
  王夏公路是甘南州主要旅游交通干线,由合作公路段承担油路铺筑任务。1982年5月21日至8月6日,完成12.5公里的铺筑任务。1983年5月1日至8月2日,采用下灌上搅方法完成了其余22.5公里的铺筑任务。两年投资115.49万元,使王夏公路实现了油路化。
  (三)两阿公路
  1973至1975年由甘南州“战备油路办公室”负责省道两阿公路油路的铺筑。3年共铺油路47公里,其中有花园至旺藏21公里,尼什峡口至益哇沟口26公里。铺筑时均先改善提高铺筑路段技术状况,进行路面底层补强后,采用人工路拌方法铺筑渣油路面ol976年至1977年,甘南公路总段采用机械撒铺方法又铺筑了代古寺至花园17.8公里路段。1981年由玛曲公路段铺筑了两阿路311公里处至玛曲县3.4公里路段。共铺渣油路面68.2公里,占全程的30%,累计投资185.89万元。
  (四)岷代公路
  岷代公路油路的铺筑由迭部公路段负责,自1977年开始至1979年结束。3年累计投资85.31万元。主要铺筑了代古寺至腊子道班间22.8公里路段,占管养里程4807公里的49.5%,其余23.27公里,因铁尺梁山高坡陡,回头弯道多,为保障雨季和冬季行车安全,未铺筑渣油路面。
  (五)徐合公路
  省道徐合公路油路的铺筑由临潭县公路段负责施工,于1976年至1977年期间,先从范家嘴起,穿越临潭县城至干布塔共19公里。在原路基上进行整修补强后,铺筑了渣油路面。1985年合作公路段铺筑了和兰郎公路接头处的2.5公里路段。两段共铺筑油路21.5公里,累计投资74.64万元。
  (六)碌曲卓尼支线
  碌曲县城至桥头4公里路段,由碌曲公路段于1976年铺筑渣油路面,投资9.7万元。
  徐合公路卓尼梁至卓尼县城支线的油路,是由临潭公路段对这段路基经整修补强后,于1981年采用机械撒铺方法,铺筑渣油路面5.7公里,投资23.33万元。
  二、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和旧油皮再生利用
  1984年至1989年,甘南公路总段经过7个春秋的反复试验,终于在1990年使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应用获得成功,大量生产利用。通过使用观察分析.具有整体性能好,不泛油,能有效地防止油路网裂(龟裂)和老化磨损,抗滑性能好,节约砂料和油料等优点。同时能改善施工条件和减轻劳动强度,其优越性、经济效益都比较显著。
  1990年,省公路局下达旧油皮再生利用推广科技项目5000平方米。在国道213线两个地段,实行铺筑阳离子乳化沥青旧油皮再生利用5208平方米/840米。经济效果较好,省工、省料。油路铺筑后未发现泛油现象,稳定性较好, 粗糙度适宜。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