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公路养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2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公路养护
分类号: F540.342
页数: 4
页码: 681-684
摘要: 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在五十年代,甘南州先后成立了夏河、旧城养路段、甘南公路段等3个干线公路管养机构,管养全州509.5公里路段。
关键词: 公路管理 公路养护

内容

一、干线公路养护
  全州干线公路总长度为826.05公里,其中国道公路231.33公里,省道公路584.72公里,县道公路10公里,均由甘南公路总段及所属各县公路段、道班管理养护。
  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在五十年代,甘南州先后成立了夏河、旧城养路段、甘南公路段等3个干线公路管养机构,管养全州509.5公里路段。因人员少,当时均采取流动抢修方式,养护管理公路以维持通车。1961年公路养护采取分期管理,按照“切实整顿、加强养护、积极恢复、逐步改善”的养护方针,结合甘南公路技术状况,制定了“全面安排、普遍养护、重点改善”的管养原则,建立了总段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技术负责责任制,制定下发公路小修保养措施。到1961年底,全州公路里程已增至1584公里,配备专业养路道工381人,仍采用流动抢修形式维持通车。
  七十年代,甘南公路总段对全州干线公路桥涵进行了永久性大中修改造建设,在条件允许路段铺筑了油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遵照“全面规划、积极改善、重点发展、科学管理、保证畅通”的养护方针,总段在合作、碌曲、临潭、玛曲、舟曲、迭部6个公路段、机车队、工程队及38个养路道班,制定下发了各种管养制度,严格职责范围,建立了岗位责任制。经过多年精心养护管理。到1990年末,总段管养的全州826.05公里路线中,达到“部颁”二级公路技术标准的有199.25公里,等外公路245.9公里;有次高级路面3787公里,中级路面39835公里,低级路面49公里。桥涵基本实现了永久化。全线公路基本做到了路面平整、排水良好、路容整洁、设施配套的要求。
  二、县乡公路养护
  全州县乡公路养护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
  1.临潭、舟曲、卓尼3县采取设立道班、集体承包、个人分段养护的方法;
  2.玛曲、碌曲、夏河、迭部4县采取雇用民工或动员群众民工建勤进行季节性养护的方法;
  3.在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公路沿线群众分段承包养护(即养路承包户)的方法;
  4.在各林区实行养护队与生产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法。
  三、公路灾害处治
  甘南的公路因受特定自然环境的影响,路基排水不良,公路翻浆成为主要病害。每到春融期间,严重的公路翻浆成为造成交通阻塞的原因之一。广大养护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养护工作中,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加厚砂砾层、挖深加大边沟、加大路拱、修建盲沟、提高路基,在地形低洼地段增设小桥或涵洞等办法。经预防和治理后,翻浆路段逐年减少。从七十年代起,因公路翻浆问题引起的交通阻塞基本消除。
  四、公路水毁抢修
  甘南干线公路水毁路段,主要出现在国道土门关至合作、省道两河口至郎木寺之间。
  1958年9月,唐东昂一带大夏河洪水冲毁路基2公里;1959年土门关至合作被冲走头道河、香拉等3座木便桥,冲断路基9处,驳岸13处,淹没路面8处,大塌方6处。1964年7月,土门关至合作冲断路基5处5150立方米,涵洞2道,驳岸1处,塌方2处1800立方米。每次水毁阻断交通后,在沿线政府和群众配合下,公路职工及时抢修恢复通车。如1964年7月23日兰郎路段被洪水冲毁后,总段机关干部和夏河段职工顶风冒雨,两天开挖便道250米,筑起长42米的防护堤坝,沿线群众配合道工修建驳岸2处,共长110米.修复水毁路基9000立方米,7天时间恢复了交通。
  1962年7月26日,白龙江沿岸发生数十年罕见的大暴雨,洪水泛滥成灾。两阿公路两河口至洛大段塌方1.04万立方米,洩流坡山体滑坡堵塞白龙江,淹没公路4公里。洛大至电尕寺路段冲毁桥梁8座,涵洞5道,塌方达3.29万立方米,1.3公里路基被埋没,230米路基整体滑入白龙江中。电尕寺至郎木寺段冲毁桥梁17座,冲垮路基1.27公里,塌方土石3110立方米,9.57公里路基路面被冲涮毁坏,两郎公路全线交通阻塞。解放军驻甘南某部抽调3个连,后增至4个连,协助迭部公路段职工突击抢修,到8月28日郎电段初步通车。省交通厅拨款1.5万元,州财政投资3万元,由舟曲县人委抽调劳力,抢修两河口至洛大水毁路段,至1963年1月通车。洛大至电尕寺路段由省政府拨款20万元,迭部县征调民工400余人,于1963年11月开工抢修至次年8月恢复通车。1964年7月6日和24日,白龙江两次发生洪水,冲毁桥梁10座、涵洞4道,路基23处6088米,淹没公路14处2740米,塌方19处1682立方米。交通中断后,迭部公路段、甘南公路总段工程队全体职工和抽调的迭部县民工100余人,分3段突击抢修,于12月8日使郎电段全线通车。
  为保证两阿公路的畅通,自1966年起,由国家林业部、甘肃省交通厅、七九二矿总计投入近千万元资金,进行了改建和桥涵防护设施的永久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两郎路段雨季水毁阻车问题基本解决,但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淤埋公路灾害时有发生。1986年至1988年,舟曲县南峪地区,连续发生大型深层山体滑坡,成为这条公路难以治理的灾害。虽经有关专家考察、论证,但还未找到从根本上治理的有效途径。
  五、公路绿化
  (一)干线公路绿化
  甘南各族人民历来就有配合养路道工栽植公路行道树的优良传统。到1966年,甘南州干线公路上共有成材行道树3.09万株,其中兰郎公路上有1.34万株,两阿公路0.7万株,徐合公路0.7万株,完夏公路0.36万株。在十年“文革”中,甘南公路总段广大养路职工和沿线各族人民,虽在全州干线公路上栽植行道树22.33万株,但由于管理不善,人畜破坏现象严重,成活率很低。到1976年统计,全州干线公路共保有成材行道树2.5万株;公路绿化标准路段仅有16.64公里。为改变这种状况,加快干线公路绿化工作,1977年3月5日至7日,甘南州召开了全州“干线公路绿化工作”座谈会,草拟下发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干线公路行道树管理办法(试行稿)》,对公路绿化方针、政策及具体实施办法作了明确规定。沿线各族人民和养路职工掀起了绿化公路的热潮。经过10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州历年在干线公路上共栽植行道树累计95.606万株。到1990年底,全州221.8公里宜林路段保有成材行道树25.6万株。国道兰郎、省道两阿、徐合、王夏、岷代等干线公路宜林路段上已杨柳成行,绿树成荫。
  (二)县乡公路绿化
  为了改善路况,提高公路质量,各级政府和公路部门都十分重视公路绿化工作,每年春季,各县发动群众和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大搞植树造林活动.已形成惯例。据统计,全州地养县乡公路2044.88公里,其中有宜林路段279.78公里,不宜绿化路段215.11公里,自然绿化里程达到1549.39公里。截止1990年,全州县乡公路绿化里程89.43公里。绿化树木总蓄积量11.886万立方米,约23万株。
  为了制止人畜损害行道树,在实行公路养护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实行了道班、生产合作社养护管理行道树的目标责任制,在邻近城镇地区还组织专人保护路旁植树。司法机关及时处理乱砍乱伐行道树的违法活动,并加强护林宣传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群众保护栽植行道树的自觉性。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