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17 / 171
24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乡镇企业原称社队企业。社队企业萌芽于农业合作化时期,至人民公社化时期得到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社队企业发展的需要,1978年2月27日,经中共甘南州委批准,甘南州社队企业管理局正式成立。在此以前,甘南州社队企业的业务由州手工业管理局承担。...
24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社办、队办企业转化为乡办、村办企业。1978年,全州共有乡镇企业787户,从业人员4787人,总产值为653万多元,总收入580多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0万元...
24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经历了一个由管理薄弱到管理逐步走上正规的转变过程。随着经济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1988年至1990年,全州乡镇企业又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截至1990年底,在全州乡(镇)、村两级企业中,已有90%的企业实行了承...
24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乡镇企业的收益分配,经过几年的改革,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职工的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把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岗位责任制紧密联系在一起,较合理地体现了等量劳动所取得的等量报酬。
24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根据中共中央1984年4号文件精神,乡镇企业在税后要提取1%的扶助基金,上交给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统筹使用。1985年以前,甘南州乡镇企业的利润分配,部分企业缺乏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互相攀比分配水平,追求高分配高奖金,一些乡村要求企业上交利润过...
24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公路交通发展情况。
24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境内的古代道路历史悠久。大量出土文物证明,距今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域就有人类居住。随着人类生息繁衍和生产范围的不断扩大,在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中,一些原始的道路就已经在今临潭、卓尼、舟曲、碌曲、夏河等地区...
24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境内的古代道路历史悠久。大量出土文物证明,距今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域就有人类居住。随着人类生息繁衍和生产范围的不断扩大,在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中,一些原始的道路就已经在今临潭、卓尼、舟曲、碌曲、夏河等地区...
24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西汉至唐宋,为甘南地区道路的开拓和形成时期。由于军事征战和军事运输的需要和商业贸易互市的兴起,推动甘南道路交通向周边地区的拓展。东经岷州、陇西、天水,越陇山而至长安、洛阳;南经武都、松潘入蜀;北通河州与西域古道相接;西经河南道可达青海、西藏...
25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公路建设情况。
25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干线公路建设情况。
25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县乡公路建设始于1953年。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依靠地方、依靠群众、普及为主”的指导思想,采取“民工建勤”、“以工代赈”等方式,大搞县乡公路建设,截止1990年底,共筑公路23520公里。特别是1985年以来,国家以工代赈公路建设投资(...
25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林区公路建设是开发森林资源的首要条件。多年来,公路战线和林业战线的职工,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入深山密林勘察设计,开辟道路,为林区公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截止1985年,全州林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509.32公里,有大中型桥梁38座。仅林...
25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干线公路桥梁、县乡公路桥梁及渡口隧道 建设情况。
25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建州前,境内交通运输业务统由省交通运输部门管理。所有公路建设工程亦由西北公路局和甘肃省交通管理部门及专业建设队伍会同地方党政部门协商办理。建州初期,交通运输工作仍由省交通厅统管。1968年州革委会成立后,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由革委会生产指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