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图书馆
泰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泰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994条
基础文献
2条
析出资源
650条
图表
163条
人物
4条
事件
1149条
地名
10条
专题
16条
知识出处
全部
肥城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安年鉴
泰安年鉴2015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检索条件
与 “泰安市” 相关
共 1994 条
23
/
133
331
第四章 农机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曲辕步犁由2~3畜牵引,日耕地 2~3亩。耙地一直沿用铁齿木耙,效力低。播 种用木制耧,日播种10亩左右。
332
第一节 机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曲辕步犁由2~3畜牵引,日耕地 2~3亩。耙地一直沿用铁齿木耙,效力低。播 种用木制耧,日播种10亩左右。新式犁1950年引进,1952年达15540 部。次年始引进双轮双铧犁。
333
第二节 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1月6日,泰安地区拖拉机站下 放泰安县,县里始有农机管理机构。
334
第五章 经营管理与效益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04年成立泰安农桑 会管理农业。1909年改为泰安农 务分会。1916年改为泰安县农会。
335
第一节 经营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计划管理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计划 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结合本社的具体情况制 订。
336
第二节 效益与分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全市农业生产费用总支出1501 万元,占总收入的34.2%,其中生产费用 1459万元,占总支出的97.2%,管理费用42 万元,占总支出的2. 8%。
337
第六编 林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山岭连绵,河道纵横,具有发展林业的自然优势。泰山、徂徕山的次生林,历史悠久。自清末开始大面积造林营林,并推广群众植树。民国建立后,造林业续有发展。
338
第一章 植树造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以来,境内树种有银杏、油松、赤 松、黑松、侧柏、柞树、橡树、枰柳、桑、核桃、 桃、杏、等。计有木本植物68科,167属, 439种,其中乔木228种、灌木184种、藤木 27种。
339
第一节 种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群众采集 清末民初,树种全系群众自 采。泰山林场于1949年秋,采集侧柏、刺槐、 枰柳、黄楝、椿树、五角枫、松树、国槐、胡桃、 银杏等树种1866. 5公斤,其中侧柏种最多。
340
第二节 育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为发展林业,将南关演 武厅辟为苗圃,面积48亩,培育柏、榆、桑、 杨、核桃、刺槐、杏等苗木,供公、私荒山河滩 造林,为县内第一个苗圃。
341
第三节 造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官绅豪富开始在泰山、徂徕山圈地 造林。民国建立后,政府提倡绅民承领荒山、 荒滩植树造林,官有林和民有林并举。
342
第四节 林种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防护林境内防护林多分布于山区、大 汶河及其支流沿岸、路边、渠旁、村落四周,树 种主要有杨、柳、松、柏、榆、楸、栋、刺槐、泡桐 等。
343
第五节 造林效益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营造的各种林,对于改善环境,保护 土壤、防风固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泰山林场 营造的水源涵养林,占造林面 积的79%,有效地防止了泰山的水土流失。
344
第六节 林业区划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11月,县组成专门 班子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的全面区划 工作,把境内林业划分为7个区域。该区内林业用地259478亩、 有林地面积241251亩、宜林地13705亩。
345
第二章 林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
类型:
正文
1909年,省《推广种树办 法》,规定山河荒地有业主者归业主自栽;公 地劝令富绅集股栽植.收入以二成为地方公 益,八成归集股利息。艮国建立后.政府提倡 绅民承领荒山荒滩营造民有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