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43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种子
分类号: S789.7
页数: 1
页码: 160-160
摘要: 群众采集 清末民初,树种全系群众自 采。泰山林场于1949年秋,采集侧柏、刺槐、 枰柳、黄楝、椿树、五角枫、松树、国槐、胡桃、 银杏等树种1866. 5公斤,其中侧柏种最多。
关键词: 种子 林副产业

内容

群众采集清末民初,树种全系群众自采。泰山林场于1949年秋,采集侧柏、刺槐、枰柳、黄楝、椿树、五角枫、松树、国槐、胡桃、银杏等树种1866.5公斤,其中侧柏种最多。1954年实行林业合作化,县政府贯彻“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方针。推动了树种采集。三年调整时期共采种20万公斤,其中国营林场采种4万公斤。1970-1976年全县采种86.43万公斤。1982年后采种较少,至1984年共采种21.37万公斤。
  外地调入1922年,泰山森林种苗交换所成立,经营国内外苗木种子,每年出售2~2.5万公斤左右,供育苗造林之需。1948年4月,境内解放区开展造林,由专署贷来树种0.75万公斤。1952年,从山西调入油松、刺槐、紫穗槐,从黑龙江、内蒙古调入蒙古栎,从胶东调入赤松等树种。蒙古栎曾在泰山林场、徂徕山林场大量播种,因条件不适停止引用。
  基地育种自60年代始,建设育种基地,培育当地树种。1962年建母树林5处,成片种子基地12处。1963年采收树种5.3万公斤。1964年采种3.24万公斤。1965年采种达11.5万公斤,其中紫穗槐种最多,松类、刺槐次之。70年代初,扩大母树林面积,并新建一批种子园。1973年泰山林场划定母树林1005亩,其中落叶松105亩、黑松120亩、油松376亩、刺槐100亩、侧柏200亩、华山松100亩;在桃花峪建种子园250亩,其中落叶松150亩、刺槐50亩、黑松50亩;徂徕山林场建种子园84亩,其中刺槐20亩、落叶松44亩、油松20亩。1981年,泰山林场与徂徕山林场建种园试验林77亩、优树汇集区170亩。
  母树林的亩常年产量约为落叶松10~15公斤、黑松250公斤、油松500公斤、侧柏500公斤、刺槐500公斤、华山松400公斤。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