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46 条 5 / 364
61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智顗圆寂后,灌顶奉智!遗书及《净名经文疏》至扬州见晋王杨广。晋王“五体投地,悲泪顶受”,随后派司马王弘送章安大师等回天台山,为智者设千僧斋,建国清寺。仁寿元年(601)寺宇初成,灌顶为首任主持。曾应诏带《法华玄义》及《净名经文疏》至长安,缮...
62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天台宗的要旨,要在“三谛圆融”,一念三千。北齐慧文证“一心三观”,盖因读《大智度论》“一心中得”之文,而悟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之三智,实一心中一时得。道种智,即差别之智;一切智,即平等之空智;一切种智,即中道之智。三者即假、空、中。慧文...
63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鉴真大师,俗姓淳于, 广陵江阳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 后又赴长安从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的弟子弘景律师受具足戒,学习戒律和天台教义,是灌顶的再传弟子。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邀请,鉴真赴日传佛。天宝十二年(753),鉴真第...
64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九祖湛然,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人。在儿童中超然有迈俗志。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17岁的他游学浙东,十八年从学左溪,习天台宗教义。38岁在宜兴净乐寺出家,又从会稽律宗名僧昙一学律。他显扬宗风,对抗诸宗,使天台宗复兴于世。有人称赞“荆溪不...
65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最澄,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日本近江国滋贺郡人。日本天台宗创始人。又称睿山大师、根本大师、山家大师、澄上人等。十五岁补国分寺僧缺而得度, 二十岁受戒。师行表,乃唐归北僧道璿的弟子。又师事禅宗第六祖、北宗禅之祖大通禅师神秀的弟子华严寺普寂大师...
66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从唐遗则法师开始,禅宗在天台山逐渐兴起,且不断发展。遗则善属文,其著作主要有《宝志释题》、《南游傅大士遗风序》及诗歌数十篇。《天台山方外志》云: 佛窟遗则禅师遂南游天台,隐于瀑布之西岭。元和中慕道者日至,有弟子可素,遂筑室庐,渐成法席。佛窟...
67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随着时代的演变,道教在天台山不断地生息繁衍发展,直到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形成了第一个高峰。高道如王远知、王轨、叶法善等。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司马承祯来天台桐柏山,创立浙东仙派,使天台山道教名扬天下。
68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司马承祯,字子微,自号白云子、天台白云子、白云道士、中岩道士、赤城居士。承祯少年好学,精通诗书,但薄于仕途,致志学道。乾封二年(667),二十一岁的司马承祯,居嵩山,师事潘师正。司马承祯道成,即拜别师父,遍游名山大川,后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
69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司马承祯的修道理论自成体系,成就了一个道派,人称“天台派”,为日后天台山道教的兴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世道教的修炼和北宋理学“主静去欲”理论的形成都有较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道教著作以及前人的道经一起收入藏经殿内,这就是桐柏道藏的雏形。
70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孙绰《游天台山赋》撩开了天台山神秘面纱后,南北朝入隋、唐,更多的名人雅士慕名来天台山,络绎不绝,至唐代形成高峰。
71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唐代诗人到过天台山的,确切人数,很难统计,据说有三四百人。因此,从杭州、绍兴到天台山形成了一条唐代诗人的旅游线路,被今人称为“唐诗之路”,而天台正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这些莅临天台山的唐代诗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任台州或者天台县以...
72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在诸多游览天台山的唐人中,李白就是其中代表者。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漫游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唐开元十四年(726),李白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天台山,写下了《天台晓望》诗: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73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除了李白,孟浩然也是数次莅临天台山,留下许多诗篇。孟浩然(689— 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盛唐时期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他与王维合称“王孟”,其清淡、自然的诗风在唐诗中...
74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天台宗在湛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与信仰天台宗的著名学者梁肃、李翱、柳宗元有关。尤其是梁肃,系天台宗的俗家弟子,对弘扬天台宗教义作出重要贡献。
75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柳宗元特别偏好天台宗,如在《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中说:“佛道愈远, 异端竞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说。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③ 柳宗元认为,天台宗思想之所以在佛教各宗中最值得推崇,是因为它深得“中道”之义。他认为通过“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