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骚人墨客纷至沓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070
颗粒名称: 3.骚人墨客纷至沓来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7
页码: 49-55
摘要: 孙绰《游天台山赋》撩开了天台山神秘面纱后,南北朝入隋、唐,更多的名人雅士慕名来天台山,络绎不绝,至唐代形成高峰。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孙绰《游天台山赋》撩开了天台山神秘面纱后,南北朝入隋、唐,更多的名人雅士慕名来天台山,络绎不绝,至唐代形成高峰。
  (1)唐人登临天台原因唐代诗人到过天台山的,确切人数,很难统计,据说有三四百人。因此,从杭州、绍兴到天台山形成了一条唐代诗人的旅游线路,被今人称为“唐诗之路”,而天台正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这些莅临天台山的唐代诗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任台州或者天台县以及台州属县官员,故来管辖地游玩,顺理成章。
  如李敬方、张嘉贞、陆质、罗虬、郑薰、柳泌、郑虔、元稹、来济等。
  二、登天台山拜师求道学佛,且长时间隐居在天台山,有的则终老在天台山,成为天台通。如司马承祯、徐灵府、叶藏质、遗则、皎然、行满、杜光庭等。
  三、慕天台山之名,来天台山游览,或访友,或寻仙,或考察。此类在入天台山的唐代诗人里占多数。如李白、孟浩然、任翻、牟融、方干、许浑、皮日休等。在诸多游览天台山的唐人中,李白就是其中代表者。
  此外,还有崇仰天台宗的俗家弟子,也许与隐居在天台山的释子、道徒为方外友。他们来未来过天台山且无定说的,但是都与天台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或撰文颂天台山之胜,或弘天台宗之教,或扬天台山浙东仙派,或为高僧大德纂碑记等等,如颜真卿、梁肃、李华、柳公权等著名人士。
  (2)李白飞腾直欲天台去在诸多游览天台山的唐人中,李白就是其中代表者。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漫游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唐开元十四年(726),李白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天台山,写下了《天台晓望》诗: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天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安得生羽毛,千秋卧蓬阙。① 李白在华顶筑室读书,在石桥游览采琪子,在赤城攀登揽霞。因此,又写下了《早望海霞边》诗:“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全唐诗》卷一八〇)神奇的天台山,令李白留连忘返,尤其是他的仙踪之友司马承祯在天台山坐忘修真,更使他着迷,产生了“好道心不歇”,也想学他“服药炼金骨”,“千秋卧蓬阙”。
  他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写道: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② 李白在诗中提到“国清”、国清周围的“五峰”以及通往国清路上十里松,还有“灵溪”、“华顶”、“石梁”、“赤城霞”等等,足见李白对天台山的一往深情。此外,李白还在《赠僧崖公》诗里提到“天台”、“石梁桥”,称天台山绝景没有不经历的。诗云: ……启闭八窗牖,托宿掣电霆。自言历天台,搏壁蹑翠屏。
  凌兢石桥去,恍惚入青冥。昔往今来归,绝景无不经。
  何日更携手,乘杯向蓬瀛。③ 天宝元年(742)秋,因道士吴筠推荐,李白奉诏从天台山入朝,玄宗召见于金銮殿,命待诏翰林。但因文章风采,名震天下,遭权贵排斥,在京三年就弃官。
  天宝六年(747),四十七岁的李白重游吴越,再次登临天台山。重游旧地, 感慨万千的他挥笔写下了《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另作《同友人舟行》)诗。诗有“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①之句。
  这次,李白除了到华顶、石梁之外,还到过百丈坑,那喷涌而出的百丈瀑布,那陡峭的四壁,那长满青苔幽绿的深潭,使他请求崔山人画了一幅《百丈崖瀑布图》,并赋《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诗一首。
  李白重游天台山的游踪,亦见于天宝十五年(756)所作的《赠王判官》(亦题《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诗云“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② 他在诗里明确告诉朋友王判官,在天台山上想念你,“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他的《送杨山人归天台》中的“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③形象描绘出他登高历险情趣。
  (3)孟浩然天台访石桥除了李白,孟浩然也是数次莅临天台山,留下许多诗篇。孟浩然(689— 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盛唐时期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他与王维合称“王孟”,其清淡、自然的诗风在唐诗中独树一帜,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出生于书香之家,颇富诗才。孟浩然早年一直住在襄阳砚山附近的涧南园,偶然隐居鹿门山。后进京赶考,无缘仕途,返归故里。
  开元十八年(730),孟浩然辗转南下吴越,经临安、钱塘、剡溪,溯流至天台石梁,有《舟中晓望》诗为证: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① 孟浩然在临安时,写有《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一诗。诗曰:“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② 天台丹丘,即晋孙绰《游天台山赋》“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是也。
  茶圣陆羽的好友、唐诗僧皎然(704—785)的《饮茶歌送郑容》云“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③,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又云:“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并在小序中记载:“《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茗,服之使人羽化。’”④皎然所说的丹丘指天台山。
  孟浩然在越中时,有《寻天台山》诗: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⑤ 石梁之水,是剡溪的源头之一。孟浩然称友人太乙子居住在天台,行走在石梁、华顶、赤城间,在溯流而上时,抬头仰见高高的翠微里,石梁桥横空中。
  他登上石梁,经华顶,到国清、赤城、桐柏。在桐柏时,孟浩然写下了《宿天台桐柏观》诗。他的《桐柏宫》诗: 上尽峥嵘万仞巅,四山围绕洞中天。
  秋风吹月琼台晓,试问人间过几年?⑥ 孟浩然在游览天台山后,还去温州永嘉找友人张子容,由于张子容弃官北归,孟浩然只好从原路返回,离开天台山,回越中,有《越中逢天台太乙子》、《寄天台道士》等诗。
  相传今街头镇的孟湖岭即孟浩然来天台山徒经歇息之地,故名。① (4)陆羽品鉴紫凝瀑布陆羽(733—804),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陆羽因避安史之乱来到浙江湖州,与僧皎然结成忘年交,和灵澈、李冶、孟郊、张志和、刘长卿等友善。
  陆羽为了撰写《茶经》来天台山华顶、紫凝瀑布等地考察,品尝煮茗的水质。他的《茶经》撰成于公元765年,那么他来天台山当在760年前后。
  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还载称陆羽:“此二十水,余尝试之。”可见,陆羽在天台山生活过一段时间。
  他在天台山的时候,友人刘长卿有《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 怀天台陆山人》诗怀念之: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② (5)梁肃撰《修禅道场碑》文天台宗在湛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与信仰天台宗的著名学者梁肃、李翱、柳宗元有关。尤其是梁肃,系天台宗的俗家弟子,对弘扬天台宗教义作出重要贡献。
  梁肃(753—793),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人,曾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等。大历(766—779)、贞元(785—805)时期的复兴古文运动,以他为最渊奥。他的佛教思想直接来自天台湛然。唐建中二年(781)梁肃奉湛然之命撰的《修禅道场碑》云: 盖尝谓肃曰:“是山之佛陇,亦邹鲁之洙泗,妙法之耿光,先师之遗尘, 爰集于兹。自上元、宝应之际,此邦寇扰,缁素骇散,而比丘法智实营守塔庙。庄严佛土,迥向之徒有所依归繄,斯人是赖。汝,吾徒也。盍纪于文言,刻诸金石,俾千载之下,知吾道之所以然。”小子稽首受命。故大师之本迹,教门之继明,后裔之住持,皆见乎辞。① 梁肃撰《维摩经略疏序》云:“肃尝受经于公门,游道于义学,虽钻仰莫能, 而嗟叹不足,故序其述作之所以然。” 湛然对梁肃寄予厚望,希望梁肃能“纪于文言,刻诸金石”,使传千古。梁肃很好地肩负起护法使命,以弘传天台道统和天台教义为己任。《天台法门议》由湛然口述,梁肃撰文。很明显,湛然的中兴天台,得力于如梁肃这样的高层士大夫居士。
  《佛祖统纪》载: (肃)尝学天台之道于荆溪,深得心要,执弟子礼甚恭。以《止观》文义弘博,乃删定为六卷,又述《统例》以系于后,谓《止观》是救世明道之书。
  又为《大师传论》,备叙传教之大统。世谓:论其文则雄深雅健,语其理则明白洞达。御史崔恭论之曰:“知法要,识权实,作《天台禅林寺碑》(即《修禅道场碑》);达教源,用境智,作《荆溪大师碑》。”② (6)柳宗元偏好天台宗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二十一年(805)参加王叔文为代表的政治革新运动,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为永州刺史。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有《河东先生集》。柳宗元与天台吴姓始祖吴武陵友善,有文章提及。
  柳宗元特别偏好天台宗,如在《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中说:“佛道愈远, 异端竞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说。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③ 柳宗元认为,天台宗思想之所以在佛教各宗中最值得推崇,是因为它深得“中道”之义。他认为通过“统合儒释”可以佐世安民,达到理想的社会效果。
  他还以为佛教的戒律可与儒家的礼乐相比,佛教也倡导与儒家一致的孝道。
  他主张吸收佛学中与儒学相通的内容,以改造和丰富儒学。他对道教也表示认可,认为道教亦孔氏之异端也。他从统合儒释,而进入到三教融合。如张成权所说:“柳宗元、刘禹锡在学术上都善于博采各家思想,特别是糅合儒、道、佛思想。所以他们对儒家以外的思想都采取了兼容的态度。”① 正是梁肃、李华、李翱、柳宗元、柳公权等一批士大夫的特殊身份和文坛上的领袖地位,帮助天台宗走出历史的困境,并使之在唐代中叶获得中兴。湛然之后这段时间正好是寒山子隐居在天台山,其由儒入道,由道入释,亦儒亦道亦释的行为思想就不足为奇了。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