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45条
析出资源
135条
图表
110条

检索条件

共 245 条 3 / 17
31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火炎昆冈·昆仑失传、历代学者对昆仑的考证、《山海经》所载之昆仑、昆”“仑”“山”训诂、“阊”“阖”之辨析、“喇嘛”之辨析、关于“火炎昆冈”的前因后果等。
32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山海经》形成千古之谜的原因、《山海经》以昆仑为坐标点等。
33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昆仑在河西走廊之说、昆仑在西域之说、昆仑是东岳泰山之说、昆仑在周都正西之说等。
34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对《山海经》中出现的昆仑丘、昆仑虚、海内昆仑之虚、昆仑西王母、西王母及其他权威性典籍对“昆仑”的考证文献,逐条逐句地进行了探讨和比较,并结合到现实(笔者认为的古昆仑)中,不同程度地找到了相应的对应点。
35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昆”“仑”“山”训诂的研究。
36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阊”“阖”之辨析的研究。
37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喇嘛”之辨析的研究。伏羲久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太极八卦之形的地理山水之中,又经长期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38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山海经》与其他古籍中有关“鲧”的记载、古籍中有关“禹”的记载、古籍中有关“启”的记载、古籍中与“太康”有关的记载、古籍中与“仲康”有关的记载、《山海经》的成书及作者、积石山、会稽山等。
39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山海经·大荒北经》鲧攻程州山:“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尧时洪水滔天,尧求治水者,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这“负命毁族”是否指“鲧攻程州山”之事无考。但有据可考的“虞夏”之间的斗争可能即始于此。
40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古籍中有关“禹”的记载。 “禹”被委任治水工程后,《夏本纪》曰:“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qiáo)。
41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赵逵夫教授说:“古代文献中说,禹年老之后在部落集团会议上提出继承人的问题,大家推举皋陶,但皋陶早死。后又推举了益。其实这时推举帝的继承人在禹来说,只是因袭旧制度与习俗进行的一种形式而已,因为他将天下传于自己儿子启已经是水到渠成,只需交接的过...
42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古籍中与“太康”有关的记载的研究。
43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夏本纪》曰:“太康崩,弟仲康立,是为帝仲康。帝仲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孔安国曰:“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时之官。太康之后,沉湎于酒,废天时,乱甲乙也。”郑玄曰:“胤,臣名。”
44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山海经·大荒南经》曰:“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经》曰:“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大荒西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之山,天枢也...
45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 类型: 正文
《山海经》所言“积石山”“禹所积石山”“先槛大逢山”是同一座山。虽然其被分述于《西山经》《海外北经》《大荒北经》中,但应当是西汉校书时才分经的,并非原作者的本义。因为“积石山”和“不周山”是同一座山,同样要与“嶓冢导漾”结合起来解释。俗话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