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代学者对昆仑的考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58
颗粒名称: 二、历代学者对昆仑的考证
分类号: K210.7
页数: 10
页码: 63-72
摘要: 本文概括了昆仑在河西走廊之说、昆仑在西域之说、昆仑是东岳泰山之说、昆仑在周都正西之说等。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研究 昆仑

内容

1.昆仑在河西走廊之说
   安京先生在《山海经新考》中说:“对于‘帝之下都’的昆仑,古代学者明指其地在今甘肃,但毕沅说:‘(昆仑)山在今甘肃肃州南八十里。’……《地理志》云:‘金城临羌西北之塞外,有西王母石室,昆仑山祠。又云敦煌广至县有昆仑障。’《十六国春秋》云:‘凉张骏、酒泉守马岌(jí)上言,酒泉南山有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即谓此,山有石室,王母堂。又山丹西河名云弱水。’……《括地志》云:‘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具见《史记正义》。唐以为在吐蕃,云即紫山。元以火敦脑(儿)为河原,云是朵甘思东北大雪山,皆非此昆仑也。’毕沅已否定此学说。”安京先生认为昆仑在甘肃东南部的推论应当是准确的。
   2.昆仑在西域之说
   《史记·大宛列传》云:“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此学说明显是错误的,因为该学说思路一开始就是错的。错误的思路导致了错误的行动,错误的行动带回了错误的结果。(图35)这种思路的产生是根据《山海经》“河水出(昆仑)东北隅”及“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二句而来的。但西王母所居的不是“玉”山,而是“王山”。《六书精蕴》曰:“帝王之王一贯三为意,三者图35 帕米尔高原天、地、人。中画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玉之玉三画相均,象连贯形,俗书不知帝王字中画近上之义,加点于旁以别之。”《类篇》释玉:“隶始加点,以别帝王字。”
   王山居的是西王母,有其母必有其子,其子是谁呢?《西山经》钟山回答:“其子曰鼓。”“鼓”又是谁呢?《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回答“鼓其腹”之“鼓”。“人面而龙身”与“龙身而人头”,并无本质的不同,由此看,钟山=玉山=昆仑山,此仅为“昆仑”一山多名中的三名而已。对于“昆仑”“玉山”“钟山”的张冠李戴,安京先生在其《山海经新考》中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记载:‘或问,《山海经》夏禹及益所记,而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如此郡县不少,以为何也?答曰:史之阙文,为日久矣,加复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籍错乱,匪止于此。譬犹《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zī)、冯翊(yì)等郡县名……皆由后人所羼(chàn),非本文也”。这就是给“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的最好的否定。(图36)
   3.昆仑是东岳泰山之说
   何新先生在其《诸神的起源》中说:“我们可以确凿无疑地论定,古昆仑山其地望与今日西北的祁连、昆仑二山毫无关系。实际上,它就是华夏民族一直视为神圣之山的泰山。”又说:“这就是古称中岳,也被看作位于天地之正中的泰山——上古人心目中的昆仑山。”还说:“写此书时,我注意到历史学家何幼琦先生在《海经新探》一文中根据对古昆仑山的地理方位的考察,得出了和我相同的看法。他也认为古昆仑就是今日泰山。”何先生自有其根据,但过于勉强。(图37)
   4.昆仑在周都正西之说
   《逸周书》卷七《王会解》载明:“成周之会(chán)上,……天子南面立……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殷公夏公立焉,皆南面……伊尹朝,献尚书……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为献;正南……为献;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巳、闟耳、贯胸、雕题、离丘、漆齿(孔晁注云;九者,西戎之别名也。闟(xī)耳、贯胸、雕题、漆齿等亦因其事以名之也),请令以丹青、白旄、纰(pī)罽(jì)、江历、龙角、神龟为献(孔晁注云:江历珠名。龙解角得也);正北……为献。汤曰:善。”
   这里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正西昆仑”。
   成周之会是在“成周”召开的,“成周”就是“正西”的坐标(亦可解为“镐”为坐标,因为“成周”与“镐(gǎo)”在东西一条线上)。所以“昆仑”就在“成周”之“正西”。
   “正西”有先秦发祥地“礼县大堡子山”,大堡子山西南角为“龙王山”。龙王山下即龙王山乡(简称“龙山乡”),1984年改称“雷王乡”。历史上,龙王山上建有老龙王庙(现无存),山前正南约4公里处为古昆仑山及雷神庙,庙内有雷神。事实上雷神就是老龙王,老龙王就活动在龙王山一带。此“龙王山”即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之“龙山”。
   安京《山海经新考》引裴松之注《三国志》的一段考证曰:“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西有西王母,西王母西有修流沙……四国有黑水,所传闻之西极矣。”论文的其他概念在“河水”一章有详注,此处仅解“四国有黑水”一句。“四国”为“四图”之误。此之误,应当是后来整理时有意更改,因为“四图”一名比较古怪,整理者或编辑者以为作者的别字而以“国”易“图”。事实上,古昆仑山下就有“四图”,山上的“八蟠村”即“四图”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四图”所居的马姓人,亦是伏羲的后裔。“四图”是龙王山“九图十八寨”之一图。“四图有黑水”是指古昆仑山(即八蟠嘴)上流出之黑水,南向流经四图东侧汇入沔水,所以说“四图有黑水”。因昆仑有黑水,所以《山海经》又有“黑水之山”,这“黑水之山”的“黑水”“黑土”就是“雨师妾……其为人黑”、“黑齿国”、任姓始祖神“庖爷”神像“黑面”“三头六臂”的由来。“黑齿国”的这个概念较怪,因为世界上的黑种人通体皆黑,唯牙齿是白的,按理说这个“黑齿国”是不存在的。但是2012年6月14日财经频道播出了一期《三朵金花成就美丽梦想》的节目。节目中“金花”们喂养的红腹锦鸡,“只有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红土,喂养的红腹锦鸡毛色才会更加红亮、鲜艳。”根据这个道理,古昆仑山上有大量的黑土、黑水,在“黑水之山”生存的“雨师妾……其为人黑”“三头六臂”的“庖爷”黑面就不难理解了。
   伏羲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伏羲文化发源于古昆仑,所以对古昆仑的考证必须是极其严肃的,实事求是的。“古昆仑”的失传是历史造成的,并非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人的责任。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