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山海经》的成书及作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69
颗粒名称: 六、《山海经》的成书及作者
分类号: K210.7
页数: 4
页码: 91-94
摘要: 《山海经·大荒南经》曰:“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经》曰:“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大荒西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之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上,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之行次。”吴姖:《虞楠放招赋》:“吴姖,晻昧日月所翳(yì)。”《广雅》:“雨师谓之〓(qiáo)翳。”《史记·司马相如传》“召〓翳”注曰“雷师也”。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研究 山海经

内容

《山海经·大荒南经》曰:“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经》曰:“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大荒西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之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上,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之行次。”吴姖:《虞楠放招赋》:“吴姖,晻昧日月所翳(yì)。”《广雅》:“雨师谓之〓(qiáo)翳。”《史记·司马相如传》“召〓翳”注曰“雷师也”。 绕了一大圈,才回到“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的正题上来。之前虽对“火炎昆冈”写了一点看法,现在看来太肤浅了,这是历史知识少得可怜的原因。在赵逵夫教授对夏朝历史的考证结论的启迪之下,我才重新阅读和比较了这段历史,对《山海经》中出现的有关描述战争的惨烈场面的字、词、句、段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对《山海经》的作者、成书年代、成书背景及为什么要写《山海经》等问题也有了一些浅显的理解。这部分要写入《山海经》。 李学勤先生在《周易溯源》——“《洪范》的成篇时代”中说:“箕子是商纣的诸父,见纣政治败坏,淫乱拒谏,佯狂为奴,被纣所囚。 武王伐纣,箕子得到释放。”又引《洪范·书序》说:“武王胜殷,杀受(即纣),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又引《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醜,故问以天道。”又引郭沫若先生曾提到《洪范》一篇说“《左传》三引其文以为‘商书’,《说文》六引其文亦以为‘商书’……”又引孔颖达说:“此篇箕子所作,箕子商人,故记传引此篇者皆云‘商书曰’,是箕子自做明矣。” 《书·胤征》“胤、侯、命掌六师”。《集解》孔安国曰:“胤,国之君受王命往征之。”郑玄曰:“胤,臣名。” 至此,可以探讨一下《山海经》的作者了。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山海经》前言说:“《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不详。过去认为是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到汉代初年楚、巴蜀、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 笔者有如下拙见: 第一,《山海经》应当是一部以记载地理为手段,以记史为目的的“史书”。 第二,《山海经》成书年代应当是始于尧、舜遣“鲧”治水,止于“夏启”初年或“帝仲康”时。 第三,作者应当是“伯益”而非“禹”。 起于“尧舜”的理由是:《夏本纪》载:“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四岳”不是一个人名,而是“群臣四岳”。“群臣四岳”之中,“伯益”应是其中之一。《夏本纪》又载:“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由此句看,“伯益”未被杀。 《夏本纪》又载:“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遂灭有扈氏。”《淮南子·齐俗》说:“昔有扈氏为义而亡。”高诱注:“有扈……以尧、舜举贤,禹独与子,故伐启,启亡之。”(赵逵夫教授释“启亡之”言启灭了有扈氏。) “伯益”虽为“群臣四岳”之一,但应当是文臣。他眼见得“鲧攻程州山”,“禹攻共工国山”,启“遂灭有扈氏”,几次残酷的战争,中坚力量已伤亡殆(dài)尽,权力光复已自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便放弃拼杀,“而辟居箕山之阳”。他把自己对“有扈氏”的眷眷情感,用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百科全书般的满腹才华,倾注在笔尖之上,倾注在对自己祖先历史的撰写上,著就了一部空前绝后的圣典《山海经》。 对于《山海经》的撰写,非亲临昆仑古战场者,写不出昆仑的山形水势,写不出两军对垒的惨烈战况;非“满腹怀经纶,笔间含露雨”者,写不出千年不解的千古奇书。“辟居箕山之阳”大概就是“伯益”撰写和续写《山海经》的时空所在。这就是《山海经》为“伯益”所作的理由。 那么,《山海经》非“禹”作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夏本纪》曰:“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说明启登帝位时,禹崩已三年。启“遂灭有扈氏”也是在“禹崩”三年后。已故之人如何晓得“遂灭有扈氏”之事?又如何写得《山海经》?这是《山海经》非禹作的绝对理由。 人同心,事同理,古往今来交战双方的战胜方,无不把侮辱之言加于对方。凡人争斗皆要标榜自己而诋毁他人。《山海经》中,虽未出现明显的诽谤之语,但充满着不满情绪。如:“鲧攻程州山”“禹攻共工国山”“孟翼之攻颛顼之池”“夏后启之臣”“孟涂见”“其衣有血乃执之”并“是请生”不允的暴烈场景。又有“鏖鏊钜山”“一臂国”“一臂民”“继无民”“无肠国”“女娲之肠”“夏耕尸”“铡头”“女子国”“无晵国”“不死国”“不死民”“不死山”“不死树”“一目人”“奇肱国”等不解之词,这是不是战争留下的创伤,不得而知,但“鏖鏊钜”是火刑,应当是肯定的。又“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羿与凿齿战于昆仑虚东”“夸父与日逐走”,应龙杀蚩尤与夸父必为虞夏战争无疑。这些战争不能理解为“禹”时,而当为“启”时及以后。这就是《山海经》非禹作的第二个理由。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