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53条
析出资源
227条
图表
26条

检索条件

共 253 条 15 / 17
211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七都村,旧称峬源、峬村,系先人迁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峬城而得名。隋朝谏议大夫黄鞠弃官携眷南下入闽,后定居霍童。传旧时村在现村址北边的定美洋,宋代宁德县设三乡十里,七都地属安东乡临海里。七都属城关区,后设七都示范乡和七都乡。1979年析为大厅、黄...
212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北临七都溪,溪河两岸有良田二千多亩,宜植荔枝、龙眼、柑橘等果树和茶树;溪海汇合处有万亩浅海滩涂,盛产鱼、虾、蛤、蛎等水产品,千亩油菜开花时香飘四野和万亩海滩涨潮时鱼翔浅底的壮美景象: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任宁德县主簿时。同在峬村啖荔枝“水质肥美,...
213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七都村不仅“地灵”,而且“人杰”。建村千年来,村民具有勤耕崇儒的好民风,所以人才辈出。早在宋代,村里就建有“六经讲堂”,传说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授课讲学。据史料记载,宋、元、明初,埔源村是“三家一酒店,十里有书斋,富教甲一邑”的地方。宋代...
214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七都村由于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崇儒重教,文风颇盛,所以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有:林聪故居、林陈氏(林聪母)墓、少保祠、冠英坊、圣旨一道、《林聪奏议》八卷、六经讲堂、同圣寺佛塔。
215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七都村,山、海、溪兼有,四周山水相映,风景名胜颇多,尤以“峬源八景”为著。这八景是:五峰夕照、三岛春潮、南山积翠、东观晓锺、北溪晚渡、西崦飞云、付岩时雨、暘谷甘泉等。
216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仙峰村位于寿宁县犀溪乡南面,距西浦村约十里。仙峰村周围有五座山,形似五头大象,时人有“五象落槽”之说,故名象峰。当地方言“象”与“仙”谐音,后来,这个村庄就被叫做“仙峰”。当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村头聚居董氏族人,其时人丁兴旺,某日,一个衣着...
217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平溪的历史还可以向前追溯的更久远。1999年8月,在平溪村上游100多米的犀牛山出土了3件石锛、石戈,证实了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平溪是寿宁境内最早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平溪”原名“驻马”。“驻马”村名始于何...
218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寿宁县鳌阳古镇座落在这座美丽的鹫峰山里、寿宁县中部,东经119°30′,北纬27°27′,海拔752米,蟾溪顺地势自西北流向东南,穿镇而过,将镇区自然分割为东西二块。鳌阳镇唐属长溪县。五代属宁德县关隶镇。宋政和五年(1115年)关隶镇升政和...
219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寿宁县鳌阳古镇座落在这座美丽的鹫峰山里、寿宁县中部,复因自城北镇武山俯视,鳌阳镇唐属长溪县“遂析福安、政和县地置寿宁县,选定杨梅村为寿宁县治,辖蟾溪、大同、敖东、梅溪、升平和北凤6个社区居委会及茗溪、横埕、安章三个村民委员会,寿宁县南阳、大...
220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最早跟这块小盆地发生人文关系的是陈姓族人,福建陈氏迁自河南固始。始祖随闽王王审知入闽。辞职迁居现寿宁县茗溪村,这便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开发杨梅村即鳌阳镇之人了,读书致仕思想根深蒂固,陈家就培养出了寿宁境内第一位进士——陈洪轸,吴、叶、柳、范等...
221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寿宁现存19座贯木拱廊桥,6座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4座就分布在鳌阳镇区内的蟾溪河面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廊桥群,分别是:飞云桥、升平桥、仙宫桥和登云桥。飞云桥位于后墩村,曾名“步云桥”,当地人称“后墩桥”。鳌阳镇城区的蟾溪不到二公...
222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鳌阳镇山青水秀,主要景观有廊桥、三峰公园、烈士陵园、梦龙公园、城隍庙、西山顶、六六溪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环抱于城区的主要有北山、飞凤山、半月山、笔架山等,古名真武山,与镇区南面的飞凤山对峙,民国时期在其山顶建有炮台一座。飞凤山位于镇区南。...
223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寿宁北路戏在这里滋生、发展、壮大,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北路戏的唱腔除极少数具有高腔曲牌体特征外,北路戏都以手、眼、身、法、步等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形...
224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寿宁是个山区农业县,自然资源保护较好,虽然改革开放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丰富了物质生活,但代表寿宁的鳌阳人的许多饮食习惯并没多大改变,特别是近年来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人们渐渐垂青于鳌阳的一些乡闾美食,因为这些美食源于自然,原始加工,是绿色食品。
225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鳌阳镇作为全县的一面旗帜,农业是鳌阳镇的重头戏,积极创办综合农场,建立蔬菜、水果、养殖、小径竹、速生丰产林等基地,初步形成多业并举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特色农副产品有花菇、茶叶、马铃薯、中华猕猴桃、反季节蔬菜、花卉等。鳌阳镇在注重农业的同时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