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峰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317
颗粒名称: 仙峰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7
页码: 303-309
摘要: 仙峰村位于寿宁县犀溪乡南面,距西浦村约十里。仙峰村周围有五座山,形似五头大象,时人有“五象落槽”之说,故名象峰。当地方言“象”与“仙”谐音,后来,这个村庄就被叫做“仙峰”。当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村头聚居董氏族人,其时人丁兴旺,某日,一个衣着褴褛的人前来乞讨,他手拿碗筷,边敲边念:“快搬!快搬!他日空筐。”行乞者言毕消失,众人不以为然,不料,翌日村中房舍尽遭火焚,家园化为一片废墟,村人始觉遇仙,悔不听信这人之话。所以这村又叫“仙峰”。仙峰并非血缘村落,几百年来,村中居住着缪、叶、吴、范、谢、陈、江、朱、王、刘、吕、董十多个姓氏族人,有文字记载就有700多年历史。据说,最早入迁者是董氏,此后,又有蒲、胡、陈三姓入迁该地。
关键词: 宁德市 历史文化 仙峰村

内容

仙峰村位于寿宁县犀溪乡南面,距西浦村约十里。
  仙峰村周围有五座山,形似五头大象,时人有“五象落槽”之说,故名象峰。当地方言“象”与“仙”谐音,后来,这个村庄就被叫做“仙峰”。当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村头聚居董氏族人,其时人丁兴旺,某日,一个衣着褴褛的人前来乞讨,他手拿碗筷,边敲边念:“快搬!快搬!他日空筐。”行乞者言毕消失,众人不以为然,不料,翌日村中房舍尽遭火焚,家园化为一片废墟,村人始觉遇仙,悔不听信这人之话。所以这村又叫“仙峰”。
  仙峰并非血缘村落,几百年来,村中居住着缪、叶、吴、范、谢、陈、江、朱、王、刘、吕、董十多个姓氏族人,有文字记载就有700多年历史。据说,最早入迁者是董氏,此后,又有蒲、胡、陈三姓入迁该地。董氏家族因火毁村落,无处安身,只得携家带口,徙居他处,今已无从稽考。史载,原居犀溪村可洋的缪姓约于公元1279年也迁入这里,随后,又有许多姓氏相继入迁,其中,谢姓始迁祖富一于元朝初年由西宅山头洋迁入仙峰赤路尾,今传23世。范姓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春入赘缪氏家中,今传21世。吴氏始迁祖吴志久明永乐元年(1403年)由寿宁岱阳村迁入仙峰村坑底,今传23世。叶氏始迁祖维禄、维霖二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犀溪村迁入仙峰下池,今传10世。叶氏入迁后,在月山下一带大规模垦田造屋,繁衍极快,在不上百年间,家族不断兴盛壮大。这时,很早迁入的蒲、胡和陈三姓氏却日趋衰败,于是他们分别转徙福建福安、福鼎及浙江钱塘(杭州)。这应了堪舆先生“来龙繁杂,后来者昌”之说。江氏祖籍云南进康,其20世孙江世利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5)由浙江泰顺迁入仙峰,居数年后又辗转寿宁南阳,肇基官洋,其后裔江文厚一支最后再由官洋回迁仙峰聚宝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再由聚宝洋迁入仙峰村,现传9世…… 仙峰村地处山间盆地,三面崇山环抱,北面山势较低,东南方向的东洋溪和西面的西洋溪在村中汇合,将村子一分为三,民居建筑分列河岸,整个村子基本上呈“品”字形格局。
  由北进村,首先看到在村子水尾河上雄跨着一座古老廊桥。这座桥叫升仙桥,是一座八字撑木廊桥,它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长26.7米,宽4.1米。关于桥名的由来,当地另有一段传说。宋初,有一位名叫罗应的大仙自东海而来,经浙入闽,路过这里,驻足小憩,举目环顾,周围群山连绵,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心中喜不自禁,哈哈一笑,迈步踏岗升天而去。后来,这里建了廊桥,因当年有仙人涉足,便取名为“升仙桥”。
  走向东岸桥头,登上五级台阶,来到桥上,只见两侧挡风雨板上饰有圆形、扇形及钟形镂空窗洞。正中上梁墨书寿宁正堂王和渔溪司兼捕厅石捐奉建造,下梁墨书建桥时间,西岸第三开间梁上墨书绳墨李文富、吴若正两位工匠的名字,捐款人名及金额等许多人文资料,桥上南侧中间一段没有挡风雨板,作为窗户,与之相对的北侧设有一个神龛,内祀观音佛祖等塑像,神龛内有壁画。在寿宁,大凡建在村中或村旁的廊桥几乎都有奉祀神佛的设施,并且神龛方位也有讲究,都透过桥窗面对村庄或水流上游,升仙桥也不例外。这座古桥造型别致,古色古香。在双坡顶的中间突起牌楼式歇山顶。最上层檐下板壁上墨书“升仙桥”三个繁体行书大字,远远就能吸引住过往行人的眼球。升仙桥错落有致的牌楼屋顶,起翅飞扬的歇山式檐角,上下两端圆滑柔美的屋檐线条,雕刻精致的多组悬鱼,是它构造上的精华。升仙桥桥身美丽,它和周围的环境配搭也十分得宜。两岸桥头约植于明代树围逾8米的三株古樟高大挺拔,枝杈横斜,荫盖石路,构成了仙峰村口一道独有的风景线。有诗记之:“岁月悠悠伴古樟,风姿依旧历沧桑。甘于负重何其贵,荣辱兴衰放眼量。” 过去,升仙桥是寿宁经仙峰往泰顺县城的要津,如今,当地许多村民上山劳作还常常走过这里。
  与升仙桥紧邻的东岸桥头有一座古老宫庙。那是仙峰村吴、范、缪、谢四姓族人在清康熙壬午年(1702年)合力鼎建的永乐宫,村上最为古老的崇祀建筑。永乐宫和升仙桥地处村子水口,正合堪舆书《雪心赋》中所述“坛庙必居水口”的选址要求。水口就是村落自然环境里诸水汇集流出的地方,一般来讲,水口忌直露无碍,不教人见到去水。村民将永乐宫、升仙桥修建于此,并在两岸桥头分别种上巨大古樟,不仅增加层次,还使村口形成三道屏障,以其“关锁内气”,“藏风趋吉”,这反映了堪舆风水术在我国古代乡村规划建设中的运用。
  永乐宫坐北朝南,面迎村庄,正面两侧夯土墙体各向外突出一米,进入大门就是前殿,看不到什么陈设布置,上部为双坡屋顶,正脊饰有彩色浮雕,虽然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沧桑,色彩仍比较鲜艳。前殿之后,是一个用条石镶边的天井,旁边建有两庑。右庑有一个土筑灶台,那是祭祀时做饭用的,后殿筑在高约1米的台基之上,其规模大于前殿,以强调主次。后面有三个神龛,正中的大神龛内奉八尊菩萨,神龛绘有壁画,神像后面绘的“双龙戏珠”引人注目,上方藻井上还绘有一对赏花锦鸡。两侧有一副对联:“威灵称母德,厚泽佑凡民。”左边和中间藻井的壁画都是后来重新绘制的,右边神龛的藻井留有原来的壁画,绘着鸟类、荷花等动植物题材,画工精湛,后殿两侧各题一首吟咏山川的七律古诗。
  据当地老人讲,当年元宵节期间,永乐宫中热闹非凡,村上各姓族人备上供品纷纷前来祈福降祥。前后大殿的供桌摆得水泄不通。不过,因是吴、范、缪、谢四姓所建,他们自然享有优先权,供品可以摆在奉祀神像的后殿,其余姓氏族人可以在前殿设坛摆供祭祀。如今,永乐宫极少有人前去“问津”,显得十分冷落萧条,不知何时才能重现往日生机。
  永乐宫在有限的空间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难免让人们感到许多不便。后来,叶氏一族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另辟蹊径,在离升仙桥不远的月山下另造一座仿祠建筑。这座建筑背山面水,前面有一块宽阔的场地。是当地人节日里演狮舞龙的场所,这座建筑为五开间,三进院落,正面门楼形制简洁,两侧砌有凹形土墙,门内建有一个大戏台,戏台上方为歇山顶形制,戏台不设藻井,梁枋柱头有一些雕饰,但不施色彩。太师壁后侧用木梯与庑的二层相连,那是演出时的化妆间和休息室。戏台前的天井与后殿紧连,在殿上可望见戏台歇山顶上层檐下书就“国族长聚”四个大字。后殿当中一间没有二层明厅,因此显得高大宽敞,上方高悬一块红底金字叶有挺“进士”匾。
  叶有挺(1618-1675),字贞孚,号果庵,寿宁犀溪村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他是寿宁明景泰六年(1455年)建县后的首位进士。康熙十三年,耿精忠据福州,要在籍的士绅限期赴耿部供职,叶避于江西,佯称已死。第二年,因怀念其母,潜回老家,为耿的属下官员所知,又持檄文促其应召。叶不从,削发为僧,寺里不敢接纳,后自缢于山中。至康熙二十二年,叶由公举祀乡贤。《清史稿》将其生平事迹收入“忠义传”。于是,叶氏后裔在殿内悬挂该匾,并以此为荣。
  该殿两侧二层设有房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作为村委会办公场所,如今闲置。这座建筑没有太多的雕饰和陈设,以用为主。众厅落成之后,在元宵期间,永乐宫和这里同时举行迎神祈福活动,大大缓解了当时在永乐宫做元宵的拥挤局面。这座建筑虽为叶氏一族独建,但长期以来,各姓族人都在这里举行迎神祈福或议事娱乐活动。其实成了公共建筑,这大概就是“众厅”这一名称的由来吧。直至今天,每逢元宵佳节,村中各姓族人都一致到这里设道场,或许愿,或过关,或做清醮等等迎神祭拜活动,祈保村境太平。据当地老者讲述,每年元宵节前夕,各片各姓首事就大忙起来,给众厅打扫卫生,装饰神轿,张贴对联,悬挂灯笼,准备供品,到了正月十五日,用神轿迎来“社主”和宫中神佛,按惯例游村一周后接入众厅,请道士通宵达旦诵经念咒,直至次日方罢。尤其那些还愿、过关、求子、求寿人家更是极尽虔诚。这座众厅除了元宵期间大派用场之外,在过去又是乡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人们常常扶老携幼前来这里观看乡村人喜爱的木偶戏,古装剧或流动电影。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前,这里的人们往来都需越岭翻山,运送货物必得肩挑背驮。那时,南北交易多靠人力运送货物,仙峰南连寿宁县城和古镇斜滩,北接泰顺县城和洲岭乡村,路程约为40华里,恰好是挑夫一日行程。而往返两地大都要在仙峰留宿才能完成。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精明的仙峰人便瞄准这一商机,大兴旅店服务业。当年,在月山边众厅上下的沿河路边大开客栈,鼎盛时期高达36家之多。当然,入住者也不是清一色的挑夫,还有那些往来闽东浙南的小商贩及远道走亲访友的客人。
  从众厅坪沿溪边小路上去不远,就看到一座跨溪而建的小石桥,桥上建有单坡屋面的亭子,这座“溪心亭”靠下游的一侧,架设横木板凳和美人靠,上游一侧另有一座二层店铺式建筑。路到这里分成两头,往南而去是下池和上方,向西是洋当头。从过去到现在,这里一直都有村人经营小卖部,过去更是商业、交通、信息和休闲的中心。现在从白天到夜晚,木凳上常常坐满休息闲聊的村民,许多老年人十分依恋此地,他们象似要寻觅孩提时代失落的梦,更是要安享桑榆暮年的美好时光。
  桥下的西洋溪源自罗角山下的岭兜。溪上游河边建有一座榨油坊,如今业主是叶坤寿和其堂弟叶柏坤等三人,这座油坊是他们祖父辈创办的。左侧原有一架水车,后面安着一台巨大碾盘,如今每年还在榨油,只不过传统的工具已和现代的设备互相结合使用。
  油坊向西不远就是岭兜。村口建有一座平梁木廊桥,其外观虽不很起眼,但历史却较悠久。这座古桥长29.5米,宽4.2米,桥屋面为双坡顶,两端引桥很长。南面桥头有一堵碑墙,内镶石碑四通,碑文曰:“从来川泽阻则路必达,道路阻则桥必建。敝处仙峰村,南通闽省,东接瓯城,为四方商旅要冲。洋头水陆交会间有桥焉,创自乾隆十九年,古号岭兜桥,因其地而命名也……但历年久远,霾雾侵蚀,人畜残踏,瓦毁梁坏,遂有倾圯之虞,倘任其残废,令行者歌蹇……爰发倾力,纠同志募建是桥,基址仍旧,而规制更新……咸丰丙辰(1856年)秋九月经始,越丁巳春三月落成……”其余石碑记述村民捐款情况,桥内原有神龛,后来拆除。桥西岸有一条蜿蜒而上的石径叫董家岭,过去,它是仙峰经南阳进寿宁县城的古道。沿岭兜溪的石路西行,只见座座房舍依坡临涧而立,这里古民居数量可观,营造也很考究。几百年来,这片小地方世代居住着缪氏族人。历史上曾出过一位名叫缪刚的杰出人物。缪刚,字处仁,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贾安宅榜进士。他一生任过十余种官衔,其中有任南安主簿,温州、瑞安58都同池奉使,南海知县,广东提刑……,缪刚为官清廉,深得黎民拥戴,朝廷器重。据约修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的岭兜《缪氏宗谱》记载:缪刚中堂府位于仙峰上宅(即今上方),中堂府前有石马墩,后有饮马槽,这些早年废圮。缪刚后裔由上宅迁岭兜,并为他立碑于岭兜桥头,碑曰:“钦授提点史缪刚第。”过去,文武官员经此都下马落轿,到缪刚府上参拜。初时,缪刚后裔家道昌盛,尚能接纳,后因生活变化,难以应酬。于是,他们将此碑移至村头路边,免招麻烦。如今,石碑尚在,只是由于长年风侵雨蚀,一些字迹难以辨认。
  仙峰村民居布局比较分散,往南过溪心亭叫下池,前面的小溪叫东洋溪。对岸原有一座水碓房,那是当地村民加工大米的作坊。当年,水车驱动四门水碓,加工效率很高。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座水碓房仍在使用。后来,随着电力的引进,村民逐渐告别传统作坊,这座过去一直默默奉献的水碓已完全淡出人们的记忆。如今,碓房依旧,车碓无存。现在,下池这片地方还保存有不少古民居建筑,从建筑格局到梁枋雕饰还能感受到往日的辉煌历史。
  紧连下池的地带叫上方,那里有一条叫吴厝弄的胡同,附近有一座吴氏宗祠。仙峰虽然多姓共居,祠堂却极为鲜见。吴氏宗祠是村中唯一的礼制建筑,这座祠堂曾毁于大火,现在见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原址重建的建筑。进入大门,是一片空地,院墙还是当年风貌,后面是寝堂,双坡面屋顶正脊两端有立体鱼状雕饰,堂内神龛供奉吴氏始迁祖吴志久牌位,此外,并无其他陈设。
  上方前面的东洋溪上有两座石板桥连接对岸前宅,那里房舍鳞次栉比,而过去只有两座清代古宅,现在尚存的一座却被许多高大的现代楼房簇拥其间,真有点像“鸡”立鹤群。其他民居几乎是建国后所建。
  上方路尽头的道下有一座油坊遗址,如今只见残垣断壁,其他设施荡然无存,距油坊几十米,是一座建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的吴三宫。这座崇祀建筑规模不大,形制简洁。门内有一块空地,后面是祭殿,神龛正中供奉“吴三公”等神像。吴三何许人也?缘何被人们尊为大神?据传,吴三是浙江庆元县人,兄弟七个,排行第三,故名。幼年师从闾山派真人学法,成为道教武师,他为人坦直,善长擒妖拿怪,捕鬼拘神,更爱为民驱瘟逐疫,镇煞除魔。他逝后显灵为圣,仍为人们乐行善事。民国末年,山上野兽肆无忌惮地为患田间作物,村民深受其害。这时,村里好事者提议请来“吴三公”,果然灵验。一夜间,野兽销声匿迹。于是,村民便在这里建宫塑像崇祀。
  吴三宫东侧是两条溪涧汇合处,两水交汇间地形酷似“犁头”,村人为了镇煞避凶,在这里修建驸马宫。传说这位驸马,因其妻难产而故,便痛不欲生。后来,矢志拯救孕妇助产。逝后,皇帝亲自御笔,将他敕封为“驸马神君”。于是,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为他建宫庙,塑真身,敬香火。驸马宫与吴三宫相邻并列,中间有一座小桥连接。虽然驸马宫规模较小,但修建时间却比吴三宫早了二十年。门内也有一小块空地,其后是殿宇,两侧为“火”字形山墙,神龛内主奉驸马神,塑像前置一青石香炉,正面刻“有求必应”四字,炉内满插燃剩的香杆,不难看出,当地敬神者之众。前几年,当地人又在驸马宫对面不远处的田野里新建一座砖木结构的临水宫。
  仙峰神宫庙宇之多,崇祀对象之众,信仰历史之久,这些无不折射出当地乡民信仰宗教的思想。
  驸马宫前是叉路口,向西约一里是坑底,那里过去有十多座房子,如今只有零星的二三座旧瓦房,前些年还有吴氏人家居住,如今户迁楼闲,无人守望。往南走过一座小石桥,就到赤都尾,那里的四五座老宅依山临涧,“一”字形排开,现在仍有叶、谢两户人家居住,别的先后迁入仙峰村内。其中一座叶氏五溜古宅保存完整,建筑精美,但因多年无人居住,地面杂草丛生,右边天井里那棵桃树,正含苞欲放,看来它也只有“孤芳自赏”了。
  洋头底位于赤都尾南面山麓,右边山坡上有一小片竹林和几株参天古树,这是那里的风水林。连接石拱桥的小路将这个小巧玲珑的村子分成上下两片,路上方三四座老宅参差错落,房门紧闭;路下方有一溜古宅,原来还有一座七溜大豪宅,如今只剩一溜,其余部分不知何年拆去。这里环境十分幽美,没有车马喧嚣,却见不少斑驳残缺的墙基,满目沧桑,涉足其间,真有时光倒流的感觉。据说,过去这座七溜古宅的主人是位姓谢的富庶人家。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话:“十八杆秤下渔溪。”(渔溪指的是今天的寿宁南阳一带),说的是他当年拥有大量田地,多数租给别地贫穷人家种稻,每到收获季节过后,就要派十八个长年前去为他收租。如今,洋头底各宅举家外迁,物是人非的景象让人感慨颇多。
  物以“稀”为贵,村以“古”为珍。面对日渐消失的古村落和古建筑,面对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创造的灿烂乡土建筑文化,面对时时刻刻闯进乡村的现代文明,抢救它们谈何容易?任其消失何等可惜!让我们多多倾听历史的深沉呼唤。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

相关人物

缪福森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