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西南重镇平溪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318
颗粒名称: 寿宁西南重镇平溪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2
页码: 310-321
摘要: 平溪的历史还可以向前追溯的更久远。1999年8月,在平溪村上游100多米的犀牛山出土了3件石锛、石戈,证实了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平溪是寿宁境内最早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平溪”原名“驻马”。“驻马”村名始于何时,史籍无从稽考。从《过平溪作》一诗和村中名叫大石坂的古官道上曾建有“驻马长亭”来看,大概因为唐、宋、元以来,这里是联接福安县与政和县的必经之道,往来官吏商旅和传邮信使中途要在这里驻马食宿而得名。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驻马”之村名被“平溪”二字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1989年编修的《平溪乡志》在介绍平溪村名演变时,只能无奈地虚晃一枪:“平溪因溪流平缓而得名。”
关键词: 宁德市 历史文化 平溪村

内容

“立马溪边唤渡船,绿杨烟暖向波悬。高峰碍日疑天近,阴壑犹霜觉地偏。处处鱼盐间草市,家家鸡犬类桃源。隔溪茅屋门孤掩,重忆杨雄草太玄。”这首载入明朝永乐二年编修的《政和县志》的《过平溪作》七言律诗,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描述平溪山水风情的诗句。早在距今600多年的明朝永乐初年,平溪就是诗人(如明朝永乐二年《政和县志》主编、浙江绍兴诸暨人郭斯垕)向往的“桃花源”。
  平溪的历史还可以向前追溯的更久远。1999年8月,在平溪村上游100多米的犀牛山出土了3件石锛、石戈,证实了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平溪是寿宁境内最早有人类生存的地方。
  “平溪”原名“驻马”。“驻马”村名始于何时,史籍无从稽考。从《过平溪作》一诗和村中名叫大石坂的古官道上曾建有“驻马长亭”来看,大概因为唐、宋、元以来,这里是联接福安县与政和县的必经之道,往来官吏商旅和传邮信使中途要在这里驻马食宿而得名。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驻马”之村名被“平溪”二字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1989年编修的《平溪乡志》在介绍平溪村名演变时,只能无奈地虚晃一枪:“平溪因溪流平缓而得名。” 平溪村一水中流,宽达100多米的溪流将村庄分为南北两岸,村中心一座大石桥紧紧维系着两岸村民的生产生活。两岸七条涧水汇聚,四周巍巍青山环耸。北岸上游的犀牛山和下游的松涛坂象一个巨人伸出双手将村庄紧紧搂抱。村中盆地面积2.3平方公里,两岸人口约5000人,是寿宁县最大的乡镇所在地。1949年以后,平溪相继设过区政府、乡政府,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1984年又改社为乡。虽然行政建制、名称多番变更,但平溪作为寿宁西南重镇的地位始终不变。
  平溪村位于寿宁县西南部,在东经119°19′,北纬27°20′交点,海拔550米。东接斜滩镇,西通政和县,南毗周宁县,北界浙江省庆元县,距离寿宁县城66公里。寿宁建县前,平溪隶属政和县。自明景泰六年(1455年)寿宁建县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寿宁县属建宁府管辖,平溪是寿宁县城通往建宁府治的必经官道,也是政和、寿宁两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沿海的食盐、鱼虾等海产品经平溪运往建宁府的各个山区县,内陆山县的各种山珍野味也从平溪销往福安、霞浦、宁德等沿海县。明代平溪村有7个甲,是政和里中人烟稠密的村庄。村中建有社仓和公馆,每天内外官司往来,舆马仆从咸萃,道不尽的繁华与喧嚣。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春,贵州普安人张鹤年由建宁府治经平溪赴寿宁任知县,见平溪公馆年久失修,“不堪食宿”。遂重修大门、堂宇、寝室,粉刷墙壁,还新建文昌帝君亭一座。邑人叶仁左撰有《重修平溪公馆记》,文曰:“平溪公馆在县治四十里,往返所必宿也。后枕平田,前临溪流,左环石马,右列犀牛,又溪有神鲤潜藏,喷浪时则雨辄至……”。北岸溪边那条铺着规整鹅卵石的老街,每一家店铺的前面都有凉亭,家家凉亭相接形成一条长达数里的既能遮阳又可避雨的长廊。凉亭的临溪一侧建有“美人靠”,“美人靠”既供来往行人憩息,又兼护栏保护行人安全。沿街百多家经营各色山货海产品的店铺都是前店后宅,街上一天到晚人流如织生意繁忙。在明清两朝的那一段黄金岁月里,平溪经历了近280年的繁荣兴盛。早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这里就设过平溪镇。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平溪的生态环境十分优美。葫芦门旁边的苦楮坪和下坝一带(现卫生院附近)郁郁葱葱,满野都是清一色的楮树。数百棵有着近千年树龄的楮树,每一棵都需二、三人甚至三、四人方能合抱。在这片原始楮林中,葱茏浓密的树冠遮天蔽日,裸露地面的树根盘根错节。秋天,林中地上随处可以找到一颗颗象刺猬一样的果实。剥开带刺果壳,椭圆形的栗果不仅光洁可爱,还可以食用。在鼎当的清坡岭山涧边,十几棵百年柳杉象排列整齐的士兵,英姿飒爽。挺立在峡口的6棵腰大数围的千年风水树——柳杉,就象那久经沙场的将军,威风凛凛地驻守峡口,忠实地护卫着千年古村。在老街王家店铺一带的溪边,有十多株桑树亭亭如盖,青翠欲滴。沿溪两岸,株株垂柳依依摇曳婀娜多姿。溪水清澈碧透,成群结队的鱼儿在快乐地逐浪嬉波。平溪村民自古以来就将溪中鲤鱼敬若神明,立下村规不准伤害严禁捕食。在经年累月的精心呵护下,溪潭中随处可以看见悠然游动的大鲤鱼。鱼儿们视人类为朋友,毫无戒惧之心,村姑少妇在溪边洗菜宰鸡杀鸭,每每群鱼聚集争食驱之不去。
  1949年,一支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经过平溪,看见溪中鲤鱼如此之多,纷纷投弹炸鱼,溪中鱼儿几无幸免。从此以后,溪中养鱼禁渔的良风美俗不再延续,人鱼同乐之美景不复存在。1958年大炼钢铁,那片珍稀原始楮林横遭劫难,被刀砍斧剁连根刨起用来烧炭炼钢,只留下那徒有其名的“苦楮坪”地名让后人遥想追怀。1969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又将两岸桑树、柳树尽皆席卷荡尽。1973年,修筑平溪至屏峰公路,峡头柳杉也被全部砍伐。这些天灾人祸,使平溪生态环境悉遭破坏,令人扼腕叹息。
  平溪两岸村落自古统称平溪村。村尾水口处悬崖高耸,河道逼仄,形成堪舆学上的“捍门”,村中地形广敞方圆,河流平缓宽阔。封建时代官员多习《周易》,粗知风水之学。相传,来往官员见此地形,认为平溪藏龙卧虎不敢轻慢,因此总是文官下轿武将下马步行进村以示尊重。宋元年间,在水尾一棵古松旁建有廊桥——“卧龙桥”。当年,行人由北岸经卧龙桥到达南岸,沿溪直上到“大腹岩”狐狸潭上的“飞虹桥”,再回到北岸方可前往政和县城。清廪生周绍濂在《寿山石桥记》中写道:“宋建屋桥二,其上曰飞虹桥,废于水;下曰卧龙,废于火。”并赋《环溪卧龙》诗:“环流带水响淙淙,中构危桥比卧龙。题柱于今追往事,低徊古岸一株松。”清道光年间(1821~1850),“卧龙桥”被夜宿桥内的乞丐失火焚毁后,在北岸险嘴岩凿岩筑路直抵平溪村。光绪三年(1888年)7月10日,洪水冲毁“飞虹桥”,只好在现在的“平溪桥”处临时搭建简易木桥以通南北。1889年,周尚颐为首的建桥董事会募集银元8000圆建造大石桥。当资金不济时,周尚颐变卖家产使工程得以继续。先后历时三年,终于精雕细琢建成三孔两墩石拱“寿山桥”。桥长66米,宽5米,溪中两个石墩迎水向的突出部设计成三角形,以减缓水流冲击力,上雕凤首,造形十分精巧美观。周绍濂赋诗赞曰:“鞭石桥成助有仙,一轮月色印长川。中流砥柱擎天峙,锁住春光占大千”。清源贡生卓观澜依韵唱和:“人言出险籍神仙,我道无仙也济川。请看眼前驱石辈,谁资月殿斧三千。”1969年农历八月十六日下午二时许,骤然间天降倾盆大雨,倾刻里溪涌滚滚波涛,平日间低吟浅唱如婉约少女的平溪河水,在短短的3个多小时里暴涨了近9米,一直淹到老街店铺的二层楼。只见惊涛浊浪肆虐翻卷,千年古村顿成汪洋泽国。由于两岸河堤被湍急的洪波淘空,致使建成使用了80年的“寿山桥”被洪水轰然卷走。1972年,黄登三等村民从溪流中捞回桥石,在大桥原基础上重建石拱桥,并在溪中两礅的旁边加砌6个小拱,在南北两岸增砌了两个旱拱,使原来的三孔变成了11孔,并更名“平溪桥”。1988年,又将北岸桥头的李典康和南岸桥头的李典昌两家店铺拆迁,原来的桥头石阶改为贯通两岸的公路。2008年,乡政府将桥面拓宽两米增设人行道,改石栏杆为铝合金圆管栏杆,并在桥上安装6根铝合金圆管路灯灯柱,每根灯柱上安6盏路灯。每当夜幕降临,36盏路灯与溪水交相辉映,成为村中一道亮丽风景。
  1971年,在村头上游修建一座长60米的拦河大坝。在溪中砌16座石墩,在两墩之间以30度斜坡铺厚松木枋成坝蓄水。渠道全长920米,既能灌溉下游310亩农田,也大大方便了南岸村民生活用水。2008年,平溪村委募集资金16万元,在平溪大桥下方百余米处修建拦水坝,蓄起一湖碧水。村民们往溪中投放鱼苗,仅仅半年多时间,溪中游鱼已成村中一景,常有游人买来饼干向溪中投放,观赏群鱼争食。
  平溪村现有周黄王刘萧李吴等20多个姓氏,通用本地方言——属政和语系的平溪话。周姓是平溪第一大姓。周氏始祖周理(1156~1240),字正玉,经浙江庆元松源周墩徙居平溪,在刺坪墩(现名厝坪当)开基创业,至今播衍37世,定居平溪的有3000多人。刘姓始祖刘振源清朝康熙年间由托溪村迁平溪下坝。黄姓始祖黄高瑞清朝光绪年间由芹洋村迁居平溪大桥上方的临溪老街。清末、民国年间,黄高瑞和黄士寿、吴丹梅夫妻二代人,数十年如一日免费为过往行人供应茶水,义务抚养孤儿周光寿、黄登春,这些善举义行赢得乡邻钦敬,至今传为佳话。现黄氏后裔大多陆续迁往寿宁县城和三明、厦门、澳大利亚等地发展。萧姓始祖萧高印清道光元年(1821)由周墩萌洋迁居平溪。王姓始祖王爱昌清朝道光十九年由福安县穆阳迁居平溪下坝。吴姓始祖吴亨嘉清咸丰九年(1859年)由尤溪村迁平溪。蔡姓始祖蔡珩梁道光九年由下党槽坑迁平溪。谢姓始祖谢俊华光绪五年(1879年)由汀州畚箩岗迁平溪。
  平溪诸姓先祖均由北方先后辗转南迁而来。周姓是《爱莲说》作者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宋庆元四年(1198年)由江西南康县徙浙江庆元再迁平溪定居。黄姓先祖黄隆,隋朝时官两都留守、左班大学士。黄隆娶7妻,生21子。第20子黄威官南昌刺史,其后裔一支徙武夷山五夫里(现为五夫镇)。越数世,一支再迁政和县暖溪村。元朝时,黄元二由暖溪徙芹洋村,其20世孙黄高瑞再迁平溪村肇基。虽然屡经迁徙跋涉,历经岁月更迭人事沧桑,但平溪节庆风俗与其他地方大体相同。据《平溪周氏宗谱》载,平溪古时一年四季风俗为: 春节早起焚香,先拜天地君亲,次及家长亲族,更相庆贺为礼。春节七天,俗谓“一鸡二狗三羊四猪五牛六马七人”。
  元宵合村于奶娘殿庆祝上元。生子之家,点天炬,一枝高数丈,祈儿长寿。
  清明插柳门前。备茶酒菜肴祭扫先人坟墓,烧冥钱、挂纸而归。前一日,染青、精饭食,谓之寒食。
  端午明景泰六年(1455年),闽浙都御史刘广衡檄同福建按察副使沈讷,率领官军征剿占据官台山黑风洞的郑怀茂,征募了一批乡勇协同作战。芹洋村黄昌永率儿子黄继黑、黄普焕、黄普耀,侄儿黄周七等响应官府征召军前效命。五月初四日提前过端午节,初五日混入山寨与官军里应外合一举剿灭贼巢,为寿宁建县立下不朽功勋。朝廷敕封黄继黑、黄普焕、黄普耀等13人为“义勇大夫”,奉祀县城“报功祠”千秋祭奠。为缅怀英雄,纪念寿宁建县,从此以后寿宁人民提前一天过端午节。五月初四日家家挂菖蒲、艾草于大门,饮雄黄酒以辟邪;裹糯米为粽子,备酒肴祭祀英烈、先祖,数百年来相沿成习延续至今。
  七夕备酒馔供奉祖先。妇人陈瓜果于庭,以祀织女乞巧织锦。舂桃仁炒食,免头疾。
  中元剪楮衣,列先祖名号,具酒馔祭之。并焚纸钱金银以献祖考,即是秋祭。
  中秋制月饼,备茶酒,亲族欢饮,玩赏明月。
  重阳饮茱萸菊花洒。登高,儿童放纸鸢为戏。
  冬至用秫米作粉丸,焚香化币,用以祀祖先。
  除夕黄昏备酒牲,供天地后奉祖先,谓之祀年。放鞭炮,谓之驱傩。儿童于夜点灯照年,谓之守岁。祈一家长寿,宿炊黍谓之隔年饭。天将明放鞭炮,谓之开正。
  平溪历史悠久,历代文物古迹众多。但由于“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时的毁灭性破坏和1969年的特大洪灾洗劫,文物古迹大多遭受破坏。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有葫芦门、碇步、平水大王庙和肖家大院。重新修复的有仙殿、上方庵、奶娘宫、仙崖庵、灵岩寺、林公大王庙等。
  葫芦门约建于宋末元初。当时社会动荡兵荒马乱,周氏族人为了家族安全,依据“厝坪当”地形修堡筑寨,以资自卫。因“厝坪当”形似一个硕大的葫芦,故将堡门命名为“葫芦门”。葫芦门高3米,宽2米,厚3米,状如城门。堡墙用河中卵石垒砌,堡门以雕琢方整的青石环拱。门楣上浮雕楷书“葫芦门”三字,笔画圆厚稳健,雕工精致细密,历700余年风风雨雨仍完好如初。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葫芦门每当子夜时分便会自动闭合,至凌晨又自动分开。一赌徒因屡屡夜归被拒之门外,怨恨不已,就将一只白狗放在葫芦门宰杀,用狗血淋门,此后葫芦门就再也不会自动关闭了。
  平溪碇步是寿宁县最长的碇步。这条长85米共115齿略呈波浪形碇步的建造,数百年来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平溪村没有桥梁联结两岸,村民们只能靠船只往返来回,生产生活很不方便,常常望河兴叹。建造桥梁工程浩大资金筹集困难,村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决定在渡口附近修建碇步以交通南北。所谓碇步,就是在溪流平缓处以块石间隔,立石为磴,稍露水面,一步一块的水上便桥。每一齿碇步都由一高一低两块长条青石组成,这样既可稳固碇步,又能让来往行人在中途相遇时相互避让通行。因其形似琴键,人们美称其为琴桥。
  村民们说干就干,大家募捐筹款组织劳力工匠拦河砌石,经过数月努力,碇步顺利完工。孰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暴雨,一阵洪峰,一夜之间刚刚建成的碇步就被洗刷贻尽。乡亲们强忍悲痛重整旗鼓集资再建。谁知,重新修建的碇步没走多久又被洪水冲垮。如是者三番五次,但总是屡建屡毁。村民无奈,只好在河滩摆上三牲五果燃香点烛祈求河神护佑。当天晚上,首事者梦见仙人指点:某日某时有一只山麂从河中涉过,按照山麂走过的路线修建碇步,就不会被洪水冲毁。大家将信将疑。谁知到了那日那时,真的有一只山麂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渡口附近从容涉水过溪。村人惊异,认为是神仙显灵指点,就按照山麂走过的脚迹修建碇步。由于山麂脚迹略呈波浪型,所以依麂迹修建的平溪碇步不象别处碇步那样笔直。这就是平溪碇步不走直线,而是略呈波浪形的缘由。清朝平溪乡贤曾赋诗《平溪碇步》:“长溪滚滚水漫漫,古岸无船泊钓潭。莫道石矼多利济,樵渔每怕路艰难。” 平溪碇步有二奇:一是数百年来,平溪碇步来往行人难以胜数,却从无一人在此不慎落水溺亡。二是平溪碇步屡遭险波恶浪冲击,一直砥柱中流坚如磐石。特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969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六日),平溪发生肇基历史以来千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平溪流域十几座木拱廊桥、石拱桥被冲垮。平溪两岸防洪堤被全线冲毁,数百座房屋淹没倒塌。平溪水电站大坝被夷为河床,电站厂房成了一片乱石滩。碇步南岸护坝也被洪水冲垮一截,而115齿碇步就象生了根一样,仍安然无恙傲然屹立溪中。
  平溪碇步特别令后人称道赞赏的是碇步与水库、水渠和水碓完美结合的科学设计,它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治水技术和先进的设计建筑能力。平溪碇步两岸各修建一段长约10多米的护坝与岸堤相接。护坝有三大功能:一是保护碇步;二是方便行人行走和便利村姑们洗洗刷刷;三是蓄水入渠推动水碓运转。北岸水渠较短,修建在护坝上方,这里是村姑闺秀们浣衣洗菜.数说家长里短的场所,一天到晚叽叽喳喳非常热闹。坝下的碓楼里安有5孔石臼,渠水冲击直径达6米的木质水车轮,带动直径80公分的水车滚轴转动碓米。南岸水渠在护坝下方,沿着防洪堤一直修建到“寿山桥”下,既为村民的饮水用水提供了极大便利,又推动那高高的水车日夜转动。南岸护坝上方水库的岸堤上栽种着一排数十株百年垂柳,低垂的柳枝在波光云影里摇曳着曼妙的身姿。每当夏秋时节,那清澈透底的水库里,一天到晚扑腾着一群光屁股的孩子。当夕阳西下,月上柳梢,蛙声鸣唱,护坝上常有少男少女消暑纳凉。也有对对恋人选一方碇步,惬意地把双足淹浸在哗哗流淌的溪水里,枕一弯明月,沐一溪清风,在这里呢喃低语倾吐心曲海誓山盟。那隔河两岸一南一北两架水车一天到晚悠然地转动着,咿咿呀呀地吟唱着,给古老的村庄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碓房里的水碓有节奏地起起落落着往石臼里舂着稻谷,村妇们在水碓旁扬扬扫扫忙碌着,古老的碓房洋溢着一派浓郁的田园农耕生活气息。令人深感痛惜的是两岸水渠水碓均毁于1969年的特大洪水,现仅存一片废墟供后人追怀凭吊。
  仙殿在平溪北岸下游水口的临溪突出小山上,内塑马、柳、杨、倪四位女神及元帅像,始建年代不详。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村民用五乘轿子将五仙抬去游街。一路彩旗飘扬鼓乐喧天龙狮欢舞鞭炮轰鸣,一直游行到村头的奶娘宫,斋醮三日后再送驾还宫。
  上方庵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曾延请福州南台天宁寺高僧到此传经弘教。庵僧砚玲能诗,镌“江上片云”于上村岭尾石壁。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知县赵信城为之匾曰“诗品绝尘”。上方庵坐北朝南,庵后来龙蜂腰鹤膝,庵前青龙白虎层层环抱,前方朝山重重叠叠,一方圣地颇值游览朝拜。邑人周光钦赋诗赞曰:“拾级上方拓大观,台阶六百似龙盘。西山碧梧栖奇凤,南郭红霞绕紫峦。指甲花开香客至,小池水涨锦鳞欢。莫言此处非斯岸,洗尽红尘心事宽。”1958年大跃进时庵堂被毁改为畜牧场,后又改为养鱼场。1997年重建万象更新。2009年5月,住持释题高又募资四万多元,用长1.2米,宽28厘米的条石,将691级上村岭砌成规整石阶。现庵内僧尼数人,香客络绎不绝。
  平溪社仓修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位于葫芦门岭边(1950年被粮站占用,1985年拆毁),积储粮谷备为荒年赈济之用。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社仓内的稻谷布满蛀虫,眼看存粮将毁于虫害,村民着急万分。适知县杨中迪来到平溪,村民告以社仓蛀虫为害。知县听后,立即沐浴斋戒,备办三牲之仪,具文祷告平溪村社庙,祈求神灵除虫灭害。次日清晨,知县人等到社仓一看,仓内蛀虫无影无踪。杨知县感激社庙大王除虫之恩,亲自书匾“佑此一方”悬之社庙,题联:“山色灵光同普照、溪声惠泽共长流”张于庙柱。杨知县意犹未尽,又挥笔写下《社主记》详载此事。文曰:“平溪土主之坛,设在水头,官仓坐其东北。余因公诣乡,启视仓谷,剩谷发蝗,欲除无策。适乡绅请会,皆言其乡之土主,灵验极神,凡乡间之瘟疫瘴疠,豺狼虎豹,螟螣蟊贼之属,为民物害者,诣庙祷祝,无不即除。余因沐浴焚拜驱蝗。越翌日起视,仓蝗果灭,不知何来何去。积谷虽稍毁,依然无害无伤,苟非神功浩荡,何以灵验至斯也。故为记。寿宁县知县杨中迪拜撰。”返回县衙后,杨知县又具文申报朝廷,奏请皇帝降旨敕封平溪社庙大王为“平水大王”。
  平水大王庙位于萧家大院后面的官道旁边,始建年代不详。庙内有清同治元年(1862年)寿宁知县来裴所题庙联:“降其永祥,功藏灵迹;受斯茂祉,乐极休成”。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咸丰十年(1860年)寿宁教谕宋际春题联:“黍谷景风回凤律,桑田灵雨渥鸿麻”。教谕柯寅斗题联:“福缓比屋隆金岫,德惠编氓普玉溪”。该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邮电所占用。1983年村民重塑大王金身神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庙内那株有着近千年树龄,需数人方能合抱的枫树王因内部中空朽倒。令人惊奇的是那么高大的枫树王,它的枯朽倾倒既没有伤及一人一畜,也没有损坏一砖一瓦。就象一位阅历千年的慈祥长者,宁静安祥地告别人世,留给后人的是那无尽的景仰与怀念。
  奶娘宫位于肖家大院后面的官道旁,后更名临水宝殿,2002年又易名莲花宝殿。大殿为上下二厅,中间一池供采光养鱼。池两边走廊各宽1.3米,走廊旁是二层厢房,有宽2.8米、长3米房间各二个。上厅正殿中央塑陈、林、李三位夫人宝象,左右两边为王、袁二将军。正殿两侧塑36婆神、72婆姐。下厅有长8米,宽6米戏台,戏台后面是演员化妆间。“文化大革命”以前,这里是平溪文艺活动中心,平溪剧团、外地戏班、杂耍、晚会和电影等都在这里演出。“文革”中,佛象被毁,戏台被拆,奶娘宫被公社农具厂和发电厂占用面目全非。1980年后村民集资重修,除戏台外,基本恢复原貌。
  仙崖庵位于村南,元大德三年(1299年)僧觉圆始建。明洪武元年(1368年),僧正宗重修。弘治元年(1488年)僧本空再次重建。民国以后,香火零落遂成一片废墟。1986年村民募资重建,2007年大雄宝殿落成,正殿八根圆形石柱昂然屹立,殿右僧尼楼房,殿前水泥广场,庙貌庄严。
  灵岩寺始建于宋宝祐二年(1254年),位于南岸上游的林公大王庙右上方。明朝年间为寿宁三大寺之一,也是平溪十景之一。传说,该寺兴旺之时,就是对岸周家衰败之际。康熙年间灵岩寺毁于火,有人说是周家所为。1986年募资重建佛殿、膳厅、宿舍楼。寺后有塔,山门入口处有亭。
  林公大王庙位于南岸村头,始建年代不详。“文革”破“四旧”时被毁。当年推倒大王塑像之人,几年后挑薪柴回家时失足跌落距大王庙附近10余米的“大腹岩”下摔死,有村民说是大王显灵。“文革”结束后,村民重修大王庙。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五做清醮三天,村民云集。平时求神问签、求财祈福、求功名保平安者不绝,每日香烟燎绕烛光闪烁鞭炮声盈耳。
  萧家大院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平溪北岸碇步上方的溪边,是平溪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居建筑。大院长66米,宽24米,占地面积约1586平方米。当年萧进泰财大气粗,两栋宅院同时联建,两宅中间有一门相通。厅堂陈列石鼓,每个天井的井沿都用整条青石砌成,每条青石重达千斤十多人方能移动。大院上方的偏门处有一三角形鱼池,原规划为制茶厂,后因战乱频仍而中止。大院中心有一块面积约300平方米的空地,原规划建宅院,后改为花园,当年这里一年四季姹紫嫣红花果飘香。为防匪御盗,大院围墙高耸,四角建有四座碉楼,由大门进入主楼需经过七道门。第三道门是厚重的闸门,要用铁链滑轮方能升降。大院大门朝东,第一道大门裹以铁皮。为防火攻,可从门上放水浇熄门口大火。肖家大院开门即能看见碇步和碓房水车。据说当年择此建房,图得就是门前水车能将流去的溪水上扬,象征财如流水去而能返。
  “中流一石最为奇,宛似乌纱献水湄。料是此间多杰士,故教大造铸朝仪。”在平溪碇步下方有一岩石屹立溪中央,形状酷似宋明时代的官帽,人称“纱帽岩”。据说,只要“纱帽岩”全部露出溪滩,平溪就会文教昌盛人才倍出。平溪村民对“纱帽岩”倍加爱护。“文革”期间,一外地石匠抡起大锤要把“纱帽岩”凿为修桥石料,被退休干部黄登林看见喝止,并迅即涉水过溪夺下大锤。在两岸围观群众的愤怒斥责声中,石匠只好连声道歉拎起工具狼狈离去。现在,“纱帽岩”上的凿痕已依稀淡化,但历经千年历史人文积淀遗传的功名情结,仍将会在平溪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上苍赐予平溪的神灵之石——“纱帽岩”,将永远寄寓着这一方人民的美好愿望,世世代代受到平溪人民的钟爱与保护。
  元、明以来,私塾是平溪学龄儿童受学的唯一场所。一般民众仅求孩子会识文记数,富户殷商则企盼子女能读书致仕。私塾形式多样,有的是一人牵头,聘请先生坐馆,就读者每年以一定数量谷子为学费,俗称“束佾”。有的以家族名义延聘塾师,专供族内孩童入学。少数富有者则聘一塾师在家专门教自家孩子。初学者课本是《三字经》、《百家姓》、《五言杂字》之类,高级的是《大学》、《中庸》等。私塾学规森严,塾师常年“手提一片无情竹,打你蒙童书不读”。
  平溪教育事业的转折点是清嘉庆年间(1796-1820)。这期间,平溪修建了第一座文昌阁,供延师讲学和文人墨客聚会。学生在此精读古文经史,并涉猎书画诗赋和经济学问。三馆读完,学生可参加县试,求取功名。安微合肥人、嘉庆二十四年至道光元年(1819~1821)寿宁知县胡效曾撰《文昌阁序》,云:“……余因公诣平溪之乡,见夫阁势高骧,题以文昌,询其巅末,乃周生衔等20余人所建也。……”该阁位于村子上游,后人称为上文昌阁。清同治四年(1865年),为了扩大教学规模,村民又在东瓜洋的松涛坂修建文昌阁,因其位于村子下游,故称之为下文昌阁。清朝光绪七年(1881)周承烈为首重修。1885年拔贡郭鸿翔撰《文昌阁赋》,云:“环溪之东,有文昌阁焉。村居行里许,有地半月,势不甚高,里人建阁其上。其间石涧飞泉,禽声上下,溪流环出其旁,西望云树苍茫中,隐隐有人烟数百,亦天地奇观也。”并冀望学子们“竹简一篇,坐青毡而昼读;篝灯四照,腾红焰而更阑”,“借文阁以修文,好爱梓潼之泽;居月山而咏月,定成苜蓿之盘。”该阁在1958年“大跃进”时被拆毁。
  民国元年(1912年),周芝仙募集资金建校舍2座。民国四年,周铎、周温文创办“第三区公立国民学校”,这是平溪第一所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学校废止“读经”,逐步推行语体文,1925年起,学校开始招收女生。民国二十六年,位于平水大王庙后面的“第三区县立平溪中心小学“建成(全县仅3所),教师7人。民国二十八年12月,全县统一举行四、六年级国语科测验,平溪中心小学荣获四年级、六年级团体优胜。民国三十年,校长周孝钦为使校园布局更加合理,大胆创新,运用滚木原理将整栋教学楼后移30米,并抬升50厘米至上坪,腾出原基址辟为操场。此举令当时的人们大开眼界叹为观止。1952年春成立“农民业余学校”。1958年开办农业中学,设一个班级,借用平溪小学教室上课,仅一个学期即停办。1970年创办平溪公社中学。1971年开始招收高中新生,学制2年,1973年停招,1976年又恢复招收。
  随着文教事业的发展,平溪村人才辈出。历代以来,学优而仕,走出大山的有宋朝北直广平府同知周海、江西滁州通判周之冕。元朝处州青田县令周禄、元至正三年举人、处州缙云县典史周学文。明朝浙江永嘉主簿周良、河源县长吉里巡检周文海、浙江瑞安县训导周世明、广东博罗县训导周虎、浙江江山县训导周文鸾。清朝同治年间诰封朝议大夫周大模、周济川。咸丰九年武举周则波、同治元年武举周步高。千总周尚绪。卫千总周尚文、周继虞、周继驹、周继述。清末廪生周绍濂,祖父庠生,父增生,子贡生,福建提督赐“四世书香”匾以资嘉勉。清末廪生周郁文民国七年任福建省议会议员,次子周锋任罗源县长。周庄毅任国民政府第49师146旅参谋长、代旅长。清太学生周树恩自幼爱好医学,道精歧黄,撰《霍乱辨要》一书。民国八年建瓯县霍乱流行,研制经验灵通万应丹,治愈患者无数,誉满杏林。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平溪村更是人文蔚起,精英迭出。刘美森,1977年考进福建农学院,现任寿宁县政协主席,先后主编《时光掠影》、《廊桥流韵》等书。柳经纬,1978年考进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厦大法律系教授、政法学院副院长。黄翔,1999年高考全县文科状元,周琨,2001年高考全县理科状元,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文科状元黄翔的曾祖黄士寿,理科状元周琨的先祖周尚颐,都是平溪一带远近闻名的积善之家。村民们说这是“天道酬善”。此外,还出过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立云
责任者
周光钦
责任者
黄立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