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5条
作品
14条
实物
1条

检索条件

共 15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玛瑙”就是民间常吃的“麻什子”饭。这种饭的作料成份比较复杂,除了面粉以外还要配以洋芋、萝卜、豆腐、肉类和诸多的干菜如干豇豆、干大豆瓣、干茄皮等,凡下锅的面菜都必须切成方形的丁丁块块。
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捋面,也叫“皮条”,即扁形的拉条面,这是正月初二必须吃的一顿早饭。这顿饭不论穷家富户都是汤吃,叫做“连汤捋面”,是取细水长流之意。
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臊子面,历史悠久,其中也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鸡蛋等,做法简单。在《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这里的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
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在肃州,有条件的人家正月十五吃元宵,更多的人家都在蒸“面老鼠”。介绍"面老鼠"的做法。
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到了十五还要蒸面灯。一般都是婆婆媳妇,早上就开始揉面准备,下午两三点钟就开始做。蒸灯的习俗,据说在抗战前很普遍。通常用麦面和黄豆面和在一起,揉成面团,捏成窝窝,蒸熟即成。晚上点灯时,灯窝里插上灯芯,倒上植物油即可点亮。所蒸面灯,都在元宵节晚...
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煎饼,是二月二必做的食品。煎饼,是用面粉和玉米粉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而成。肃州人则多用细面粉调成糊状,将适量面糊舀入平底锅摊匀,烙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薄饼。煎饼,起源甚早,是传统食品之一,种类较多。从原料上看,有小麦煎饼、米面煎...
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芽面包子,是“清明节”必用的食品。就是将发了芽的青棵或小麦、谷子磨成粉用滚水烫成团状成馅,包成包子蒸熟,专门在清明这天祭奠祖先和供家人食用。
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在端午节,肃州人则以吃米糕为主食。端午一到,无论穷富人家都要购买糯米、红枣、葡萄干做米糕,也叫粽糕。米糕的做法是分别把糯米和红枣煮熟,把葡萄干泡软,然后将熟米糕和红枣、葡萄干分层交替压在盆中,俗话叫“压米糕”或“压粽糕”。食用时加糖或熬制的...
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在肃州民间,每逢中秋将临,农村妇女们便忙碌起来。她们和发面、蒸葫芦、借烧锅子,成天半日地忙着烧锅盔。其中有甜水面锅盔、硬面锅盔、葫芦锅盔等。妇女们在烧制锅盔之前,先要在而饼上用绣花针剁出一些精美的图案,诸如猴子玩月、嫦娥奔月、吴刚砍树或荷花...
1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重阳糕,也叫花糕或重阳花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香甜可口,人人爱吃,故重阳糕又叫“花糕”、“桂花糕”。
1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麻腐包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加入葱花、蒜片、姜末、香油等佐料制成馅。包子皮用面粉调成面团,一半加酵母成大发面,另一半和成水面,两半面揉在一起,放碱揉拌均匀擀制,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吃时佐以香醋、香油、酱油、油泼辣子,其味独特,回味无...
1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杏壳喽,就是通常说的“杏皮面”,现在的面店里又叫“猫耳朵”,是冬至节的固定食俗。
1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腊八粥原料是大米、小米、红豆、核桃仁、红枣、红糖、花生仁、桂花等,相当于现在的“八宝粥”。腊八作为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都作浴佛会,举行诵经仪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最早的...
1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灶干粮子”是在兑好的发面里卷上香豆面子或其他佐料,烙成像小点心那样的圆饼。
1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其他
希吉来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希吉来历分太阴历和太阳历两种,现在回族多用太阴历计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