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黄瑀” 相关
共 17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章详细描述了黄榦的出身和家族传承,包括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的事迹,还介绍了黄榦的家乡青山村和福州的历史背景。文章还提及了黄榦的早期教育和受到的启蒙,以及他父亲黄瑀在地方任职时的廉政治绩。
2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榦的身世背景和成长经历。文章通过讲述黄榦的童年故事,展示出他聪颖过人、好学勤奋的一面。
3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黄榦的成长经历和父亲黄瑀对他的教育,以及黄瑀作为官员的廉洁和勤政。文章还介绍了黄榦在福州城的学习经历,以及他与潘滋等人的交往,并引用了黄榦的诗作来展示他的才学。
4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章详细描述了黄榦的出身和家族传承,包括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的事迹,还介绍了黄榦的家乡青山村和福州的历史背景。文章还提及了黄榦的早期教育和受到的启蒙,以及他父亲黄瑀在地方任职时的廉政治绩。
5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黄榦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和为官清廉,以及他对父亲黄瑀的怀念和为父亲守孝的经历。文章还介绍了黄榦的哥哥们回乡丁忧守制的情况,以及黄榦专心攻读、守墓庐读的经历。文章通过描述黄榦在守孝期间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他对父亲的怀念和对学问的...
6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章描述了黄榦在石门酒库务监任上的努力改革和恢复,以及他在临川县令期间的勤政务实和为民造福的举措。文章还提及了黄榦的一些铭文和朱子学思想的传播。
7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黄榦在建阳的学术活动和贡献,包括他创建和主持的环峰书院,以及他对朱子学的传承和发扬。
8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他生平事迹、学术贡献以及影响。文章描述了黄榦继承朱熹理学衣钵,讲学书院的建设和影响,特别提及了福州高峰书院作为他讲学书院之一的重要地位。
9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1152—1221年),字季直、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福州闽县人。曾从乡先生李泳学辞赋、古文。淳熙二年,其兄黄杲任职吉州,黄榦从行,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于朱熹。其家法甚严,乃以白母,即...
1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黄榦(1152—1221),字季直,一字直卿,号勉斋。福州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区)人。父黄瑀,宋高宗时曾官至朝散郎,任监察御史,甚有政绩。逝世后,朱子应黄榦之请为撰《朝散黄公墓志铭》。 乾道四年(1168),黄榦十七岁时,曾游学闽县学者淡斋...
11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时代: 不详
黄干(1152—1221) 黄干,字季直,一字直卿,号勉斋。世居长乐县,后徙居闽县。父黄瑀,曾任朝散郎、监察御史,甚有政绩,逝世后,朱熹应黄干之请为其撰墓志铭(《文集》卷九三,《朝散黄公墓志铭》)。 淳熙二年(1175),其仲兄黄东官吉州,...
12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时代: 不详
黄东(?—1200) 黄东,字仁卿,黄干仲兄。以父黄瑀遗泽补将仕郎,历官沙县丞、抚州乐安知县(黄干《仲兄知县墓表》,《勉斋集》卷三五)。《道南源委》卷三于黄干传末云:“兄东,字仁卿,亦受业朱子。” 黄东于何时始学于朱熹已不可考,《文集》中卷...
13
知识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 时代: 南宋
黄榦,闽县(今福州)人,字直卿,号勉斋,父亲黄瑀——朱子任职同安时,奉檄往永春,曾造访永春县令黄瑀。黄榦天资聪颖,少年之时勇猛有力,敢于担当,有任重道远的决心。黄榦的兄长黄东在吉州当官,黄榦也随兄长到了吉州,因而认识了朱子的学生刘子澄。 特...
14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时代: 南宋
黄榦,字直卿,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福州人,学者称勉斋先生。黄榦自幼聪颖,其父黄瑀去世后,淳熙二年(1175)往见刘清之求学,清之奇其器,引荐于朱熹,淳熙三年(1176)成为朱熹门人。刘清之与...
15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时代: 北宋
黄杲(1140—1179),字教卿,黄瑀长子。生有奇质,警悟过人,既长从学于朱考亭之门,益自植立,优于文学,端详典雅,有非一时文士所及者。登绍兴三十年(1160年)庚辰科梁克家榜进士,拜宣教郎,擢江西提刑司检法,风节惠爱,著闻于时。著有《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