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墓守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973
颗粒名称: 庐墓守孝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4
页码: 016-019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黄榦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和为官清廉,以及他对父亲黄瑀的怀念和为父亲守孝的经历。文章还介绍了黄榦的哥哥们回乡丁忧守制的情况,以及黄榦专心攻读、守墓庐读的经历。文章通过描述黄榦在守孝期间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他对父亲的怀念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清廉为官的追求和敬仰。
关键词: 黄榦 成长经历 家庭教育

内容

乾道四年(1168年),由于积劳成疾,黄瑀最终累倒在任上。宦海一生的他,傲视权贵,执法不阿,刚正廉明,两袖清风,周济贫穷,赈救饥乏。一生“为文不追求时好,为吏一心营职,其清苦之操,非人所堪,而聪明仁爱,所以惠于民者,亦非人之所能及也”。知永春时,他四时勤于指导农事,颇有政事,永春县百姓感激黄瑀的功德,立生祠纪念。去世后入祀名臣、乡贤二祠。朱熹撰写了《朝散郎黄公墓志铭》一文祀之:
  始予试吏泉之同安,闻旁邑永春,有贤令尹曰黄公,公廉强介,察见防隐,吏不能欺而民不忍弊,它县民有冤讼,率请诿公以决,其条教科指,操验稽决,人皆传诵以为法。间尝以檄书案事,涉其境,道旁小民称说令尹不吝其口。其禁令要束,大抵皆敦礼义、厚风俗、戢吏奸、恤民隐之意,其言明白简切而其达之也。远近幽隐,无不暨焉,过门入谒,则公方危坐堂上,阅学宫弟子程课,庭中阒然无人声。问公所以为此者,公不鄙告语甚悉,恨所案事有程,不得久留,听公语也,泉之士大夫,为予言,永春自故司谏江公民表为令,有善政,民称思之,以为无能继者。今黄君节守,殆无愧江公,而吏事精密,有过之者……
  平生一以直道自任,未尝小降辞色,以希荐宠。为御史时当病甚,临安守赵公子潇,亦以廉节著,被旨视公家事,见其箧椟萧然,衣无兼副,俯仰叹息者久之。卒日,家无余财,凡此皆人之所甚难,独公之所甚易。
  人固多能言之,顾中犹有大于此者,不幸未试而人亦莫之知也。盖公在台时,与殿中侍御史杜公莘老雅相好,每以节义相勤勉,一日杜以公疾来问讯,连呼不应,乃大呼曰:“吾今日击去王继先矣!”公矍然起坐曰:“君能任职,吾不病矣!”探枕中片纸示之,乃疏继先罪状,甚悉继先者,以医得幸,罪恶盈溢,公意盖有待也。居无何,杜以论宦者张去,为不效求去。公就与别,喟然太息曰:“君厚自爱,吾亦从此逝矣。”即日上疏请去,以此视公之志,岂但欲为其所,已为者而止哉!是宜伐石刻辞,以告后世之君子,乃为之序其事,而铭之。
  铭曰:
  我观黄公,古人之风,其刚方而洁廉者,义之操;其慈爱而惠利者,仁之功。其仁虽仅得施于十室之聚,其义则未及折乎百,王之锋遽抱其余,以息乎此,尚有以启,厥后于无穷。
  对于黄瑀的离世,家人悲痛欲绝。唯一庆幸的是,他的四个儿子黄杲、黄东、黄查、黄榦,从小受到严格家庭教育,都大有作为,与他们父亲一样,个个名重儒林,为官时恪守本分,为民时淡泊守志。
  据《长乐县志》载,黄杲(1140—1179),字教卿,黄瑀长子。生有奇质,警悟过人,既长从学于朱考亭之门,益自植立,优于文学,端详典雅,有非一时文士所及者。登绍兴三十年(1160年)庚辰科梁克家榜进士,拜宣教郎,擢江西提刑司检法,风节惠爱,著闻于时。著有《辛亥问答》诸书行于世,事迹列入史志儒林传。
  县志又载,黄东(1143—1200),字仁卿,黄瑀次子。质敏而简默,学优而早著,师事朱紫阳先生,经业进士,官从政郎,南剑州沙县丞,转文林郎,监衢州税务,转承直郎改秩通直郎,知吉州万安县事,无大小寮属咨焉,廉取诸人,恩待弟妹,不以其道之,贫安之,若将终身。授乐安县令,著《春秋大旨》诸书行世,列史志儒林传,勉斋公(黄榦)为其撰墓表,这是后话。
  话说中国古代,父母死了是三年之丧,就是说要守孝三年。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得多大,凡遇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就会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
  此时,黄榦的三个哥哥从任上回乡丁忧守制,特别是年仅17岁的他要求单独为父亲庐墓守孝。所谓庐墓,是指古时候父母或师长过世,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草屋居位,守护坟墓。
  尽管如此,黄榦仍然不忘专心攻读。他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累了还不去休息。
  峰峦叠嶂、千峰滴翠,秀竹繁茂、鸟语花香。每天夜幕降临,一座坟墓旁的茅屋前,溪水流淌的声音和山谷里的风声渗入骨髓。天黑了,皎洁的月光照射进来,大山雀轮番鸣叫。
  在茅屋里都能听见外面水声,蒙在灵魂上的灰尘仿佛也被冲洗得干干净净。大山的夏夜屋里有时也闷热难忍,黄榦最爱做的一件事便是拿着书走到飞瀑似的月光下读书,他一页一页地翻着,一点也不动声色。
  清澈的月光如流水一般,从夏日的夜空潺潺地流淌下来,在茅屋周围慢慢地蓄积盈满,荡漾起一个月光的池塘。黄榦在躺椅上乘凉,手中的蒲扇轻轻一摇,欸乃的舟楫一般,晃动起旁边的一丛芬芳的花草,飘浮起花草下唧唧的虫鸣,似乎吸引驻足的仙女流连忘返。
  黄榦很喜欢这样的氛围,当月亮慢慢地走动着,他拿着书也随着月光一边走一边看,一直到月光消失为止。
  每当抬头追慕乘风而去的先贤隐士,手中的卷册似乎化作缕缕青丝盘旋逸飞。黄榦生怕惊扰了流萤,却发现它们互相追逐起来,难道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吗?讶异片刻,恍然而起地拊掌絮语:“书中的美,书中的韵,书中的灵魂,这才是读书的万妙所在啊!”诚然,书里有纤毫毕现,有煽情落泪,有气势恢弘,有博大精深,世间万物又有多少可以不羁在外呢?至于黄榦嘛,可他还为之动容,付之涕泗横流,感慨至深。顾视两无言,书中可自现。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清廉一脉,儒林门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志坚思苦,勤奋为本;尊师崇儒,理学为宗;学以致用,力行为上;自励教人,持恒以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榦
相关人物
黄瑀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朝散郎
相关人物
王继先
相关人物
黄杲
相关人物
黄东
相关人物
朱紫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江西提刑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
同安区
相关地名
临安区
相关地名
沙县区
相关地名
衢州市
相关地名
吉州区
相关地名
万安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