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延平” 相关
共 138 条 3 / 10
31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四贤”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
32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与朱子授受之主要特征进一步加以探讨。
33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教学的主要特征分为学方法“循序渐进”,实践工夫“事上体认”,终极境界“洒落气象”。
34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四贤”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其后继者朱熹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奠定了基础和铺平了道路。
35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四贤”从祀孔庙始末从祀孔庙代表了古代学人的至高无上的荣誉。
36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书院宋代福建第一所官办书院与朱熹生前的书院情结有密切的关系。
37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对陈宓创建延平书院的再认识随着此后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增多,发现此说有误,主要是在创建时间上不够准确,故有此“再认识”。
38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宓与延平书院不仅反映了他倡导“恤民”,推行礼义忠信,重教兴学的主张,而且还反映了他努力实践的过程。朱熹言传身教,陈宓一脉相承,在南剑州任上继承导师依钵不遗余力。虽然朱熹和陈宓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39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宓创建延平书院时间,游石佛山、溪源峡谷并留下纪年崖刻。
40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借助《八闽通志》、《嘉靖延平府志》、《南平县志》、《南平市志》、《南平地区志》等较为常见的文献典籍为蓝本,以期对朱熹和李侗在南平九峰山的行踪做一基本考辨。
41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平地方典籍中与朱熹和李侗有关且与九峰胜迹有关的相应记载,我们可以得到朱熹和李侗在九峰山、磐陀石、盘砣石、延平书院、天趣园及育德泉的有关信息竟然是彼此矛盾、表达错乱。
42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和李侗有关且与九峰胜迹有关的正确解读,朱熹游嬉了那个在他仙逝之后才建成的延平书院和书院附近的“天趣园”。
43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延平书院对传承和发扬理学文化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学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书院的重建是弘扬理学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是对理学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具体行动,对进一步展现九峰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延平“理学名邦”、“海滨邹鲁”的...
44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作者杨学礼所做的杨时与延平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延平是杨时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之一。
45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作者杨思浩杨邦盛所作的杨时与南平玉屏山、九峰山两座山的渊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