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九江县人民政府” 相关
共 37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卷主要介绍了九江县的水利情况,具体包括塘堰、水库、 圩堤、涵闸、排灌站、 港渠、灌溉、防洪排涝、水力发电、水利管理、 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水土治理等内容。
2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卷主要介绍了九江的林业情况,包括森林占有、林种分布、孑遗古树、 采种育苗、 植树造林、 抚育更新、营林基地、封山育林、防火护林、防治病虫害、木竹、柴炭、 经济林产品、林政管理、机构设置、山林权属等内容。
3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卷主要介绍了九江的畜牧、水产情况,具体包括畜禽种类、良种繁殖、疫病防治、畜禽饲养、捕捞、养殖、 渔政管理等内容。
4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县内无专门工业管理机构。建国初,凡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管理,归口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地方国营工业兴办,由县财经委员会统筹。1952年4月,改属县合作事业管理科。 1954年8月,县合作科撤销后,县属集体工业由县供销合作联社经营管理,并...
5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县内无专门工业管理机构。建国初,凡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管理,归口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地方国营工业兴办,由县财经委员会统筹。1952年4月,改属县合作事业管理科。1954年8月,县合作科撤销后,县属集体工业由县供销合作联社经营管理,并设...
6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县内无专门工业管理机构。建国初,凡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管理,归口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地方国营工业兴办,由县财经委员会统筹。1952年4月,改属县合作事业管理科。
7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轧花建国前,县内轧花多用木制手摇或脚踏轧花机。据<大中华江西地理志>载,民国初年,九江建有私营机器轧花厂。解放前夕,无机器轧花企业。
8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古道早在秦始皇开辟岭南新区时,便有从咸阳至南粤的驰道经由境内。唐代中叶起,即京广驿道必经之地,同时以县城所在江州(今九江市浔阳区)为中心,有大道东至宣州(今安徽宣城),东南至饶州(今江西波阳)、信州(今江西上饶),南至洪州(今江西南昌),西...
9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古道早在秦始皇开辟岭南新区时,便有从咸阳至南粤的驰道经由境内。唐代中叶起,即京广驿道必经之地,同时以县城所在江州(今九江市浔阳区)为中心,有大道东至宣州(今安徽宣城),东南至饶州(今江西波阳)、信州(今江西上饶),南至洪州(今江西南昌),西...
10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古道早在秦始皇开辟岭南新区时,便有从咸阳至南粤的驰道经由境内。唐代中叶起,即京广驿道必经之地,同时以县城所在江州(今九江市浔阳区)为中心,有大道东至宣州(今安徽宣城),东南至饶州(今江西波阳)、信州(今江西上饶),南至洪州(今江西南昌),西...
11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九江县城,原设今九江市浔阳区。始建于唐,屡有兴废。据史料记载,明代中叶,城区内、外主要街道有8条,即城内十字东街通福星门,十字西北街通九江门,十字南街通德化县(九江县前身)治,十字西街通湓浦门,十字西南街通迎恩门;城外丁字东街通湓浦门,丁字...
12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九江县城,原设今九江市浔阳区。始建于唐,屡有兴废。据史料记载,明代中叶,城区内、外主要街道有8条,即城内十字东街通福星门,十字西北街通九江门,十字南街通德化县(九江县前身)治,十字西街通湓浦门,十字西南街通迎恩门;城外丁字东街通湓浦门,丁字...
13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城镇建设,长期缺乏规划指导,建筑各行其是,布局杂乱无章。 1969年9月,成立县城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率先将新城镇的规划列为县施政重要内容。1971年7月改设镇革委会建设规划办公室,1973年7月升格为县革委会新城建设规划办公室,...
14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唐代中叶,九江便是舟楫云集、来商纳贾大商埠。近代,九江辟为通商口岸,南浔铁路相继通车,成为全省茶叶、粮食和景德镇瓷器重要出口处与集散中心,被誉为全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民国初期,城区私营商店曾发展到千数百家。进入20世纪30年代...
15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唐代中叶,九江便是舟楫云集、来商纳贾大商埠。近代,九江辟为通商口岸,南浔铁路相继通车,成为全省茶叶、粮食和景德镇瓷器重要出口处与集散中心,被誉为全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民国初期,城区私营商店曾发展到千数百家。进入20世纪30年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