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951
颗粒名称: 卷八 工业
分类号: F402.2
页数: 21
页码: 155-175
摘要: 建国前,县内无专门工业管理机构。建国初,凡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管理,归口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地方国营工业兴办,由县财经委员会统筹。1952年4月,改属县合作事业管理科。 1954年8月,县合作科撤销后,县属集体工业由县供销合作联社经营管理,并设生产股组织集镇铁、木、篾、缝纫等行业加工,县办地方国营工业由各对口科、局主管。1954年10月,撤销县供销社生产股,设立县手工业管理科,以加强对手工业生产合作的领导。1956年6月,成立县手工业联社,管理全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改县手管科为县手管局,对手工业社实行计划管理和方针、政策领导。同时撤销县交通科,成立县工业交通局,主管县地方国营工业和交通运输业。1957年3月,县工交、手管、商业局合并为县工商交通局,统管全县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同年5月,分出手管局;次年4月,分设工交局和工商局,工业管理体制照旧。
关键词: 工业管理 工业体制

内容

第一章工业体制
   第一节管理体制
  建国前,县内无专门工业管理机构。建国初,凡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管理,归口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地方国营工业兴办,由县财经委员会统筹。1952年4月,改属县合作事业管理科。
  1954年8月,县合作科撤销后,县属集体工业由县供销合作联社经营管理,并设生产股组织集镇铁、木、篾、缝纫等行业加工,县办地方国营工业由各对口科、局主管。
  1954年10月,撤销县供销社生产股,设立县手工业管理科,以加强对手工业生产合作的领导。1956年6月,成立县手工业联社,管理全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改县手管科为县手管局,对手工业社实行计划管理和方针、政策领导。同时撤销县交通科,成立县工业交通局,主管县地方国营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1957年3月,县工交、手管、商业局合并为县工商交通局,统管全县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同年5月,分出手管局;次年4月,分设工交局和工商局,工业管理体制照旧。
  1958年,为适应“大办工业”、“大炼钢铁”的需要,9月分县工交局设县工业局;10月增设县冶金局和煤炭局,12月改为县冶金机械局和煤炭化工局。同年11月,撤销县手管局,农村手工业社改由人民公社管理。1959年1月,县工口各局并入市对口局。1961年9月,恢复县工交局和手管局,县属国营工业和集体手工业隶属关系如前。
  1966年10月,撤销县工交局和手管局,有关工业管理纳入县经济计划委员会。1968年4月,撤销县经计委,农村手工业社下放公社管理,县属国营、集体工业由县革命委员会抓促部工交组统辖。1969年4月,成立县工业公司,取代县抓促部工交组管辖工业。
  1972年1月和4月,先后恢复县手管局管理县属集体工业和县工业局管理县办地方国营工业的体制。1975年9月至1978年2月,县工业局一度改为县工业办公室。
  1978年10月,成立县社队企业管理局,农村社队工业企业划归公社,成为社队企业的组成部分,接受公社和社队企业局双重领导。县手管局则管辖城镇县属大集体工业企业。
  1980年3月,县手工业管理局改为县第二轻工业局;1984年4月,县社队企业管理局改称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同时撤销县工业局改设县经济委员会,各自原有管理权限不变。第二节经营体制
  私营建国前,县内私营工业多为手工业。多数手工业者以农为主,农闲务工,走村串户。传统的工匠有木、篾、懈、石、砻、窑、砌、银、铜、铁、锡、漆、机、皮、弹花和裁缝俗称“十六匠”。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从农业分离出合伙或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匠铺,也有雇用工匠开设工场、作坊。清末,全县有竹木铁器、金银首饰和皮件加工,酿酒、碾米、榨油和其他食品加工,石灰、砖瓦和陶瓷烧制,以及弹花、纺织、针织、缝纫、洗染、造纸、印刷、雕刻等50个行业。
  九江辟为通商口岸后,资本主义列强在倾销商品的同时,亦进行资本输出。同治二年(1863年),俄商率先开办丰顺、阜昌砖茶厂,光绪元年(1875年)增开新泰砖茶厂,利用机器生产砖茶,年输出总值最高达300万关平两,垄断了境内砖茶的制造与出口。受这种经济侵掠的刺激,浔商争相兴办新式机器工业。光绪二十五年涂子良首创荣昌火柴公司,二十八年又一家肥皂厂开业,三十二年黄奉国火柴公司、宛锡庚制蛋厂和黄钧小轮修理机器厂迭起,揭开了县境私营近代工业的序幕。“五·四”运动前后,在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下,九江私营机器工业又有新起步。截至1937年(民国26年),拥有火柴、皂烛、棉织、棉纱、针织、机械、纽扣、电气、陶瓷等行业工厂17家,职工2787人,较著名的企业有映庐电灯公司、久兴纺织公司、裕生火柴公司、松大仁皂烛厂、益成针织厂、涌利和荣集纽扣厂、光大瓷厂等。近现代工业的涌现,带动了手工企业的发展。光绪八年,县城茶叶粗加工场由同治元年7家增至344家;宣统二年(1910年),九江银、锡、食品等32个加工场、坊,选送135件产品参加江西省物产总会展。及至民国时期,手工织布遍及城乡。力江沦陷,民族工业遭受严重摧残,战后仍一蹶不振,几家有机器设备的工厂关的关、倒的倒,至解放前夕,除兴中纱厂、映庐水电公司外,只有2家面粉厂和4家小型碾米厂。手工业亦大量破产。1949年初,全县仅有手工企业(含专业户)800家,其中沙河街17个行业的坊、铺共48家,即木业9家、篾业2家、铁业4家,银匠1家、铜锡匠3家、白铁匠2家,缝纫7家,皮革、棉花(纱)和烟丝加工各2家,洗染、纸扎、雕刻各l家,糕点、豆腐坊各4家,面坊2家、炒坊1家。
  建国初,县内工业仍以私营手工业为主。据1951年7月调查,新港、姑塘、沙河、港口,马回岭镇有私营作坊(含个体手工业)314户,资本总额89.2万元。又据1952年5月统计,10个小集镇私营工商企业中有手工作坊179户,从业354人,资本226.17万元。1954年初,开始进行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全县808名个体手工业者全部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集镇私营作坊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个体手工业有所恢复,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批判。1979年起,实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多种经营体制并存的方针,城乡私营作坊和个体手工业重新活跃起来,有的还用机电生产。1985年,全县有户和联户办工业企业952家,从业2573人,年产总值672.9万元(1980年不变价),占全县“新口径”的工业总产值9.16%。
   集体县内集体工业起于建国后,包括县属大集体工业和乡镇集体工业。县属大集体工业又有县办和部门办之分。
   县办集体工业主要是由城镇手工业生产台作社逐步发展起来的。1954年2月,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试点中,先于第二区株桥成立铁业生产合作小组。至年底,各区集镇陆续建立铁、木、篾、缝纫、鱼钩等行业合作小组17个,其中转铁、木业合作社3个,加入社、组职工163人,自有资金10.31万元。1956年6月,实现手工业合作化,全县共建立手工业合作社42个,人社职工808人,年产总值128.5万元。各手工业社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由县手工业联社统一管理,是为县办集体工业的发端。
  1958年工业“大跃进”,手工业大并厂,2月先将县铸铁社、十里铁业社、株桥木业社和新港手工业社农机车间合并转为地方国营九江县农机厂,是冬又将其余手工业社并为28个厂划归人民公社,县办集体工业被取消。1961年11月,贯彻“手工业三十五条”,收回社办厂,改成县属合作工厂3个、合作社32个、合作小组7个。后几经调整,到1965年有县办集体工业企业37个,其中木、篾器厂各1个,木业社16个、金属加工社8个、缝纫社7个、其他手工业社4个,共有职工820人,年产总值114.28万元。
  1966年秋后,受“文化大革命”干扰,企业管理混乱。1968年,农村手工业社下放公社管理,城镇留下的木器厂、篾器厂、建筑社和油漆社于次年并为县建筑公司,1971年改为县油毡厂。1972年初,恢复原手工业社县属集体经济性质,相继新办一批企业。l974年底,有县办集体工业企业20个,即针织、油毡、铸造、工艺美术、被服、木器、木螺钉厂,新港、新塘农机和周岭、团结、城门、黄老门、马回岭农具厂,大桥五金、马回岭金属制品和狮子综合厂以及江洲、港口、永安手工业社。1978年11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县办轻工业发展”的指示,农村合作工厂(社)改社办,城镇集体工业归县属,有县办集体工业企业7个,职工739人,年产总值278.88万元。
  1980年起,县办大集体工业改称第二轻工业。1985年,有县属二轻工业企业10个,即针织厂、油毡厂、工艺美术厂、服装厂(被服厂改)、家具厂(木器厂改)、五金厂(铸造厂分出)、胶合板厂(铸造厂改)、篾器厂、皮革厂、农房预制构件厂,共有职工941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41.3万元,总产值597.4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12.21%、固定资产原值总额8.51%、年产总值9.8%(均按“老口径”和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
  部门办集体工业最早是供销系统的轧花厂。初为县属全民企业,1953年县供销社接管后,改行集体所有制,嗣后又三度改为地方国营,1978年恢复集体经济性质。50年代以来,县交通、水电、粮食等部门,为了自身企业需要和有利待业人员就业,也先后创办大集体工业企业。1985年,有部门办大集体工业企业8个,即县供销社江洲、永安、沙河、团结、港口轧花厂和县交通局航运公司船舶修造厂,县水电局塑料灯具厂、县粮食局振兴食品厂,共有职工553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0.8万元,总产值749.3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7.18%、固定资产原值总额8%、年产总值12.29%。
  乡镇集体工业在1984年公社改乡前称社队工业。50年代中期手工业合作化时,除县属集镇铁、木、篾、缝纫、棉织、皮革、鱼钩等行业外的农村手工业社、组,由农业社、队自行管理,即社队工业的萌芽。
  1958年“大办工业”热潮中,县内兴办大批社队工业企业,由于条件不成熟,不少企业旋即下马,经多次调整,1962年仅保留江洲工业综合厂、周岭草袋厂、大桥砖瓦厂、城门石灰砖瓦综合厂、六祖石灰厂和沙河石灰厂、砖瓦厂、机械修配站、边炮小组等9个企业,共有职工142人,年产总值11.87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倾路线束缚,社队工业徘徊不前。1978年冬,原县属农村合作工厂(社)下放公社管理,增强社队工业实力。1980年,贯彻“社队企业十八条”,进一步加强社队工业领导,加快发展速度。特别是1984年贯彻省委、省人民政府“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江西经济的战略任务来抓”的指示后,乡镇工业如异军突起,出现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驱动”的新局面,拥有建材、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竹木制品、农机具修造、机械、化工、麻纤、针织、羽绒、服装、家具、灯具、皮革、印刷、船舶修造、机电维修等行业,并涌现一批投资少,效益高的企业。据1985年第二次工业普查统计,年产值(现价)在30~50万元内有新合砖瓦厂、涌泉麻纤厂、沙河街建材厂、长山服装厂、江洲食品机械厂、新合小石草帽厂;50~70万元内有沙河泡花碱厂、江洲砖瓦厂、沙河街纸箱包装厂、永安爱国船舶修造厂;80~100万元内有新合化工厂、永安综合加工厂、江洲食品厂;120—150万元有新合制衣厂、狮子灯具厂;最高为沙河街羽绒厂,年产总值460万元。
  1985年,县内有乡镇集体工业企业80个(其中独立核算企业77个),共有职工3033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40万元,总产值1744.8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39.3%、固定资产原值总额20.94%、年产总值28.61%。另有村办集体工业企业175个,从业1335人,年产总值571.5万元,占全县“新口径”的工业总产值7.78%。
   国营解放前,县内公营工业企业惟光大瓷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名为政府接管,实则官僚把持,勉强撑至1948年倒闭。
  建国初,县内即着手兴办为人民生活和农业服务的机器加工业。1949年秋,用没收官僚资本的产业,在市区庐山路口开设县人民政府机米厂,1953年由九江专署粮食处接管;1950年,在十里铺开办榨油厂,次年迁新港;1951-1952年,在张家洲、大树下、新港、沙河、新塘新建轧花厂,在市区利用接管或价购旧设备改建食糖、染织、农具加工厂,均为县属全民所有制,先后由县财贸委员会、合作事业管理科主管,标志着地方国营工业在县内兴起。
  1953年初,轧花厂划归县供销合作联社改行集体所有制(自后厂家有减有增,并于1956年3月至1957年4月、1958年11月至1961年9月、1969年1月至1978年9月三度改为地方国营),其余加工厂改由各对口科、局主管,开部门办国营工业企业先例。后因避免同国家工业争原料、市场,陆续停办县农具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染织加工厂也于1957年底并入九江专区中百站,县内国营工业企业仅新港机器榨油厂。
  1958~1959年,在“以钢为纲”、“大办工业”的形势下,率先办起地方国营九江县钢铁厂和沙河、城门山、港口、江洲、新港、大桥钢铁分厂,开采城门山铁矿,同时创办农机厂、拖拉机修配厂、化肥厂、水泥厂、织布厂、造纸厂和新塘煤矿等县属国营工矿企业,还有商业部门的国营沙河酿酒厂、食品厂、煤球厂、棉絮加工厂、老马渡酱菜加工厂和农垦系统的国营赛城湖农机修配厂、岷山手工业分厂、新洲工业综合厂、回峰矶工业加工厂,粮食部门的公私合营沙河、马回岭加工米厂也转为国营,县内地方国营工业出现“全面跃进”。由于盲目发展,不少企业缺乏必要的条件,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均达不到要求,因而钢铁厂投产年余就下马,其他企业也于1961~1962年作了调整,除将县农机厂并人县拖拉机修配厂,保留部门和场属粮油、食品加工和农机修配企业外,其余厂矿都停办了。1965年,全县有地方国营工业企业8个,即县拖拉机修配厂、新港榨油厂、沙河粮油综合加工厂、马回岭制米厂、老马渡粮食综合加工厂、沙河综合食品厂、赛城湖农机配件厂、新洲轧花厂,年产总值526.31万元。
  1966年,县内开始制订和实施“三五”(第三个五年计划)工业发展规划,因“文化大革命”干扰进展缓慢。1968年起,根据中央提出的“五小”方针,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三年新建县属国营工矿企业Il个,头一年在市区建成化工厂、水泥制杆厂,分拖拉机修配厂为农机厂和农机修配厂;第二年在新城镇西北六角垅(含沙河街)开辟工业区,办起钢铁厂、水泥厂、砖瓦厂、印刷厂、自来水厂,在新塘重开东风煤矿;第三年又在赛城湖玉免山兴办化肥厂。1971年,分县制杆厂电机车间成立县电机厂,分县农机厂轴承车间成立县轴承厂。1972年,改县化工厂为县味精厂,改县农机修配厂为县油泵修理厂。至此,县内地方国营工业初具规模,且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当时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个突破”的影响,以致项目上的多,战线拉得长,资金、技术和企业管理都跟不上,因而钢铁厂被迫于1972年下马,不少坚持办下来的企业,也因产品质量不稳定,产量上不去而连年亏损。1976年,全县有国营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2个,共有职工2289人,年产总值1083.27万元。
  1979年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撤销六角垅工业区,调整国营工业布局,先后将县农机厂、轴承厂划归九江地区,化肥厂改办造纸厂,电机厂并入水泥厂,关闭东风煤矿,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创办赣北木材厂和织布厂,使县办地方国营工业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部门和场办国营工业企业也得到较好的发展。1985年,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24个,其中独立核算企业22个,即县办味精厂、水泥制品厂、水泥厂、砖瓦厂、印刷厂、自来水厂、油泵修理厂、造纸厂、赣北木材厂、织布厂;部门办粮食局油脂加工厂、粮油综合加工厂、马回岭制米厂、配合饲料加工厂,商业局沙河酒厂,交通局汽车修配厂;场办新洲轧花厂和赛城湖等离子喷涂厂、酒厂、粉丝厂、针织服装厂、加工(碾米)厂。共有职工3180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509万元,总产值3006.8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41.26%、固定资产原值总额62.55%、年产总值49.3%。
   第二章主要行业
   第一节建材
  境内烧制砖瓦、石灰历史久远。据考古资料获悉,马回岭荞麦岭出土过10余种东汉花纹砖,赛城湖马鞍洲至玉兔山一带采集到晋至南朝多种形制板瓦、筒瓦、瓦当和纪年、铭文砖瓦,明洪武年间城子镇砖窑产的砖被征调至南京修筑城墙。清宣统年间,县城九江有产销相联的李广记砖瓦、李献宾石瓦、冯同兴石灰等建材货栈。1947年(民国36年),城郊有砖瓦窑15座。县境西部也广泛分布砖瓦窑和石灰窑。
  建国初,以烧制砖瓦、石灰为主的建材业有所发展。据1956年统计,全县有砖瓦窑54座、石灰窑454座、砖瓦生产合作社1个,年产青砖567.1万块、青瓦71.2万片、石灰1908吨。1958年“大跃进”中,建县水泥厂1个、社队水泥厂13个,年产水泥482吨,因标号低作用不大,投产不久便陆续下马。在实施县“三五”工业发展规划中,兴建一批县属建材工业企业。1968年8月,专区水利电力施工队下放到县,10月改建为县水泥制杆厂。1969年,再次筹建县水泥厂和创办县砖瓦厂,分别于次年1月、7月投产,1971年改县建筑公司为县油毡厂。1972年,全县共产水泥电杆3506根、水泥1965吨,机制砖950万块、瓦3.9万片、石棉瓦l万片、油毡3.72万卷。
  1980年以来,社队建材工业发展较快。1985年,县、乡两级有建材工业企业19个,其中县办有水泥厂、水泥制品厂、砖瓦厂、油毡厂、农房预制构件厂;乡镇办有沙河街建材厂、水泥预制构件厂、白泡石加工厂,江洲砖瓦厂、油毡厂,城子镇建材厂,原种场水泥制品厂、砖瓦厂,新塘砖瓦厂、新合砖瓦厂、狮子石灰厂、岷山滑石粉厂、黄老门砖瓦厂、马回岭水泥制品厂。年产水泥4.81万吨、水泥电杆6837根、水泥预制构件1728立方米、油毡20.9万卷、机制砖6697万块、瓦1000万片、水泥瓦2万片、玻璃钢瓦9111张、石灰1.52万吨。共有职工2198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35.7万元,总产值966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28.52%、固定资产原值总额35.79%、年产总值15.84%。
  九江水泥厂,县办全民企业,址设沙河街镇双瑞路134号。1969年5月筹建,1970年利用原濠沟洼下马的县水泥厂0.9×1.8型球磨机,生产无熟料石膏矿渣水泥。1972年,新建西1.2×4.8M土立窑,转产矿渣硅酸盐水泥。1975年,扩大生产规模,改土立窑为2×8M半机窑。由于产品质量不稳,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因而连续九年亏损,共亏81.07万元。1979年,通过更新设备,狠抓生产管理,年产水泥1.36万吨,一举扭亏为盈,当年盈利3.67万元,被评为省工业先进单位。1980年,水泥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1982年和1985年,分别扩建两条年产7.5万吨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线(因资金短缺,第二条生产线未全部竣工),新建2.8×10m机立窑两座,新增2.4×8m水泥磨l台,扩建配电房,并在生料系统采取一系列新工艺,从而大幅度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1983年以来,连续三年评为全省“经济效益先进单位”。1985年,所产九江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获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现有职工407人,厂区占地8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6763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13.4万元,年产水泥4.81万吨,总产值251万元.实现利润64.7万元。
  九江县砖瓦厂,县办全民企业,原址设沙河街镇东方红村大王岭。1969年筹建,翌年7月投产。初有职工500余人,因设备陈旧,产品低劣,1971~1972年共亏损13.2万元。1973年,精简人员,改进设备,加强企业管理,年产机砖1235万块、瓦10.07万片,产值达38.32万元,当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5.18万元。1974年和1976年两次评为省“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1983年,因京九铁路建设计划征地,厂址迁至沙河乡石门村与冷水村相交的望家岭,占地140亩,改名九江县建筑材料厂。新建36门轮窑、12条道人工干燥室各l座,增添40和35型挤压砖机、破碎机以及420千伏安节能变压器各1台,1984年4月投产。1985年,有职工329人,生产用建筑面积7135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9.3万元,年产机砖2195万块,总产值95.5万元。建厂以来,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99.3万元,盈利104.01万元。
  九江油毡厂,县办大集体企业,址设九江市浔阳区老马渡。前身为县建筑公司一车间,1970年土法试产油毡成功,填补了九江地区建材生产一项空白。次年兼并县建公司,成立九江油毡厂,扩大生产规模,当年产油毡0.73万卷,总产值9.61万元。1973年,新装油毡和油毡原纸生产线,年产油毡5.61万卷,产品质量稳定。1985年,有职工444人,厂区占地6642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6508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6.6万元,年产油毡20.9万卷、油毡原纸3032吨,总产值367.6万元。1975一1985年,年均创利5.99万元。
   第二节食品
  清末,县城九江设有制作酒、酱醋、糕点、汽水(时称荷兰水)店坊和同兴制蛋厂等食品加工业10余家。民国时期,又兴办机器制米、制面厂10余家,梁义隆桂花茶饼、桂花酥糖,黄利源陈年封缸酒和环城马路面包公司面包久负盛名。农村土榨榨油、土架制面、铁锅熬糖和煮酒亦盛行。至解放前夕,县城只有小型碾米厂4家、面粉厂2家,散处集镇的酒坊、糖坊、面坊、炒坊、豆腐坊共约50余家。
  1949和1950年,先后办起县人民政府机米厂和县榨油厂。1952年7月,利用收购私营制糖设备,在市区大中路改建县食糖加工厂。年产糖200吨左右。1955年8月因原料供应不足停产。1958年,公私合营沙河加工米厂和马回岭分厂分别转为国营企业。1959年,创办县沙河纤维酒厂,后增设糕点生产线,改称县综合食品厂01965年,在沙河新建县粮油综合加工厂01966年,县榨油厂从新港迁江洲,并于1969年改称油脂加工厂。1972年正式建成九江味精厂。1979年,黄老门公社利用当地特产生姜为原料,试办姜片厂,生产麻辣香调味姜片出口。进入80年代,城乡粮油、食品加工业蓬勃兴起,并涌现出松花皮蛋、纯豆粉丝、腐竹、奶油饼干等拳头产品,1985年,县、乡两级有粮油、食品工业企业18个,其中县办有味精厂,县属部门办有油脂加工厂、粮油综合加工厂、马回岭制米厂、沙河酒厂、振兴食品厂,国营场办有赛城湖酒厂、粉丝厂、加工(碾米)厂,乡、镇、场办有沙河街膨化食品厂、江洲食品厂、棉花原种场面粉厂和油脂厂、长山加工(碾米)厂、狮子农副产品加工(食用植物油)厂、城门综合加工(碾米)厂、岷山加工(碾米)厂、黄老门姜片厂。年产味精412吨、加工糖460吨、酒566吨、粉丝143吨、糕点431吨(其中饼干112吨)、豆制品220吨、酱油268吨、麻辣香调味品47吨、碳酸饮料143吨。共有职工1098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39.3万元,总产值1412.7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16.25%、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3.45%、年产总值23.17%。
  九江味精厂,县办全民企业,址设九江市浔阳区白水湖路16号。原为专区农业局一家生产细菌肥料的小企业,1968年10月下放县办。初名化工厂,试产味精、肥皂和糖精,1972年定产味精,更名九江味精厂(1973年复名化工厂,1980年再改味精厂)。自后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品质量稳步上升。1975年9月,全国第二次味精行业技术交流会在此召开。在全省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80%小结晶味精1981年评为第一名,99%大结晶味精1983年评为第三名,并被推荐为轻化厅优质产品。1985年,有职工285人,厂区占地2.7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9764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53.2万元,5万立升发酵罐1只、2万立升发酵罐4只;年产味精422吨,总产值449.3万元。1972~1985年,累计创利117.03万元。
  九江沙河酒厂,县商业局属全民企业,址设沙河街镇双瑞路71号。前身为九江县综合食品厂,1985年改今名。60年代以生产白酒、糕点、酱油为主,1965年产酒22吨、糕点47吨、酱油44吨。70年代增加黄酒生产。1985年,新增碳酸饮料生产线,年产白酒21吨、黄酒43吨、糕点128吨(其中饼干10吨)、酱油197吨、碳酸饮料58吨。有职工63人,厂区占地6100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2202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7万元,年产总值38万元。
  赛城湖酒厂,赛城湖水产养殖场属全民企业,址设九瑞公路13公里处。1979年投产,以生产白酒为主,兼产腐竹和碳酸饮料。所产锁江楼牌一级腐竹,1984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有职工175人,厂区占地2.8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1.5万元,年产白酒204吨,碳酸饮料41吨,总产值94.5万元。
  赛城湖粉丝厂,赛城湖水产养殖场属全民企业,址设赛城湖玉兔山。1980年投产,主产粉丝和酱油。所产长寿牌纯豆粉丝,1982年评为省优质产品、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有职工145人,厂区占地2.6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3184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3万元,年产粉丝143吨、酱油71吨,总产值24.9万元。
  九江振兴食品厂,县粮食局属大集体企业,址设沙河街沿河南路19号。1984年投产:,主产糕点、碳酸饮料及豆制品,所产沙河牌奶油饼干当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有职工103人,厂区占地9333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3.9万元,年产糕点198吨(其中饼干102吨)、碳酸饮料35吨、豆制品220吨,总产值29万元。
   第三节轧花纺织
  轧花建国前,县内轧花多用木制手摇或脚踏轧花机。据<大中华江西地理志>载,民国初年,九江建有私营机器轧花厂。解放前夕,无机器轧花企业。
  1951年,由县人民政府投资,在张家洲、大树下、新港兴建轧花厂,统称九江县轧花厂。1952年春,县轧花厂依次分成第一、第二、第三轧花厂,9~10月间又于沙河、新塘分别建成第四、第五轧花厂。第一、二、三、五轧花厂当年投产,共加工皮棉510.1吨,总产值92.67万元。1956年,共有职工134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17万元,加工皮棉1795吨,总产值394.97万元。
  1961年,因城门湖汊筑堤,船运不通,新塘轧花厂下马,1964年,新建国营新洲轧花厂。1966年,分永安轧花厂成立团结轧花厂,全县6个轧花厂共有职工368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7.39万元,加工皮棉(含短绒)1938吨,总产值390.56万元。1981和1982年,先后成立棉花原种场轧花厂和港口轧花厂。1985年,县、乡两级有轧花厂7个,即县供销社办江洲、团结、永安、港口、沙河轧花厂和国营新洲垦殖场办轧花厂、棉花原种场办轧花厂,年加工皮棉4058吨、棉短绒528吨。共有职工495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84.6万元,总产值925.8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6.42%、固定资产原值总额7.1%、年总产值15.18%。
  江洲轧花厂,县供销社属大集体企业,址设江洲乡九号村。1951年建厂,初为县轧花厂一部分。1952年分设,改称县第一轧花厂(后更名江洲轧花厂),有职工86人,加工皮棉324吨。,1954年遭水灾停产。1957年起,增添锯齿轧花机,加工棉短绒。1965年,加工皮棉842吨、棉短绒81吨,产值171.45万元。1979年,加工皮棉1169吨、棉短绒140吨,产值238.61万元。1985年,有职工189人,厂区占地4.6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2.2万元,加工皮棉1879吨、棉短绒255吨,总产值571万元。1975一1985年,累计创利42.92万元。纺织县境新石器晚期遗址中,均发现陶纺轮,纺织历史悠久。清末,县城九江有装置铁木式织布机的织布厂。宣统二年(1910年),裕兴布厂所织柳条布、床毯、白纱布及家庭手工所织毛巾和白、紫色土布,参加江西省物产总会展。民国初期,出现机器纺织业,先后兴办公益织布厂、益成针织厂、久兴纱厂,1937年纺织企业发展到8家,共有工人2271人。九江沦陷,纺织业急剧衰落。1949年初,全县有个体手工纺织380户,其中沙河街有皮匠兼纺棉线、织棉纱带2户,现代机器纺织业仅兴中(原久兴)纱厂1家。
  1951年7月,第三、第六区政府分别在沙河街、马回岭接管两家公私合营小型织布厂。1952年7月,两厂合并,迁至市区丁官场重建,转为地方国营九江县染织加工厂,有职工70人,铁木式织布机26台,纺纱车32台,染坊1个,当年生产白市布5412匹。1957年并入九江专区中百站。
  1955年,沙河街12名个体手工业者组成皮革、纺织生产合作社,以纺棉纱、织袜子为主。1958年,转为沙河公社针织厂,生产罗布巾、围巾和袜子。1962年,因棉纱供应紧张而停产。
  1971和1982年,先后建成九江县针织厂和九江织布厂。1985年,涌泉苎麻纤维厂投产。至是,县、乡两级有纺织工业企业3个,年产棉布85.5万米、棉混布45.5万米、纱手套30.56万副、革皮手套0.65万副、精干麻28吨。共有职工322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2.6万元,总产值295.2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4.18%、固定资产原值总额6.05%、年产总值4.84%。
  九江县针织厂,县办大集体企业。原为新城镇草袋厂,址设沙河路,1969年改织棉纱手套为主。1971年,收归县工业局管辖,次年改属县手管局,并迁址于双瑞路121号。1978年,产棉纱手套40.37万副,产值16.18万元。1985年,有职工71人,厂区占地3333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753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6万元,是年增加革皮手套生产,年产棉纱手套30.56万副、草皮手套0.65万副,总产值17.4万元。
  九江织布厂,县属全民企业,址设沙河街镇冷水路39号,原名九江沙河织布厂,1983年9月改今名。1981年3月筹建,翌年7月投产,初织灯芯绒坯布,后因产品滞销,部分改织棉涤混织的卡波呢、派力司。1982年试织白平布6.32万米,次年产白平布28.94万米。1983年底,建成一栋长87米、跨度26米预应力结构车间,生产规模逐渐扩大。1985年,有职工223人,厂区占地5.28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9498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9.2万元,年产棉布85.5万米、棉混布45.5万米,总产值242.3万元。
   第四节造纸印刷
  造纸据清同治<德化县志>载,县境甘泉、白鹤乡出产草纸、钱纸。以稻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草纸、钱纸,多用于包装和祭祀,纸浆可调灰泥粉刷墙壁。宣统二年(1910年),县城洪化桂所造草纸参加江西省物产总会展。
   建国初期,县内草纸产地集中分布于第三区罗塘、河桥、石门乡。1956年,共造草纸30窖。1958年,建立沙河造纸厂,年产草纸3—4吨,1961年停产。1977年,马回岭造纸厂投产,1979年造草纸74吨,1980年歇业。与此同时,沙河乡少数个体造纸户由造草纸为主转产纸浆。
  1973年,县油毡厂自产油毡原纸。1980年,利用县化肥厂下马的厂房、设备和油毡厂闲置的造纸机,创办九江造纸厂。九江造纸厂,县内唯一的机制文化用纸厂家,县属全民企业,址设赛城湖玉兔山。1981年6月投产,当年产书写纸140吨,因产品积压,连年亏损。1983年3月,在县内全民企业中率先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改进筛选工艺,年产书写纸1195吨,销售1300多吨,扭亏12.5万元。1985年,产书写纸1869吨,盈利8.2万元,所产玉兔牌2#书写纸获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有职工285人,厂区占地8.5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8811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53.2万元,总产值280.3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3.7%、固定资产原值总额6.31%、年产总值4.6%。
  印刷据<九江指南>载,1932年(民国21年),县城有大小印刷所不下20余家,惟石印较多,铅印设备较全要数铸新日刷所,还有全昌印刷公司、伍文华印局,日_务、周瑞记石印局和浔江、华新、全美印刷所也有一定的承印能力。九江沦陷,多数关闭。至1947年,仅精诚、建成印刷厂和兴华、华兴、庆昌印刷所勉强开业。
  建国初期,县内无印刷工业。1969年.县级机关迁沙河街后,始建县印刷厂。1984年,沙河乡印刷厂投产。1985年,县、乡两个厂共有职工70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0.3万元,产印刷品2581万印,总产值30.7万元,创利8.4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0.91%、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5%、年产总值0.5%。
  九江县印刷厂,县属全民企业,址设沙河街镇德化路27号。建厂时仅有职工21人,利用4台四开圆盘机,印刷信纸、信封、簿记等简易品。通过逐年增添设备,改进技术,现有四开卧式机、自动圆盘机及自动装订机等主要机械19台,能承印各种书刊和版图,日报字能力650千字,为九江市重点印刷企业之一。1985年,有职工49人,厂区占地2399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101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1.9万元,年产印刷品2060万印,总产值24.5万元,.实现利润7.3万元。
   第五节服装家具
  服装建国前,县内农村人口衣着多由裁缝上门缝制。县城有缝纫店承接来料加工,也有“前店后坊”制作成衣出售。解放前夕,沙河街有个体裁缝7户,上门做工与来料加工结合。
  1954年以后,集镇个体裁缝陆续加人缝纫生产合作社。1956年8月,全县有缝纫合作社5个,内设分社、服务站13个,有职工123人、缝纫机65台。1965年,有缝纫社7个,年产总值27.52万元。
  1968年冬,县内服装行业职工大都下放农村务农,新城镇,马回岭集镇留下的部分人员组成两个服装厂。1974年,在新城镇服装厂基础上组建县被服厂;1977年,新合被服厂投产,并由来料加工为主逐步转以制作成衣为主。
  1979年后,城乡缝纫业有较大的发展。1985年,县、乡两级有服装工业企业10个,即县办服装厂,国营赛城湖水产场办针织服装厂,乡镇办新城服装鞋帽厂、九江羽绒厂,马回岭服装厂、制帽厂,新合针织服装厂、九江制衣厂,新塘服装厂和长山服装厂,年产羽绒服装10.11万件、长丝维纶服装1.25万件、纯棉及混纺布服装2.83万件、纯毛及混纺布服装1.91万件、纯化纤布服装0.42万件。共有职工596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7.7万元,总产值612.8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7.73%、固定资产原值总额3.68%、年产总值10.05%。
   九江县服装厂,址设沙河街镇沙河路38号,原为新城镇办服装厂,1974年收为县属大集体企业,改称县被服厂,1980年改今名。主要加工棉、毛及混纺服装,产品远销广西、四川、山西、山东、内蒙古等省(区)。1985年,有职工68人,厂房占地525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399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2万元,年产棉、毛及混纺服装1.13万件,总产值50万元。
  九江制衣厂,新合乡办集体企业,址设乡人民政府驻地易家埂。1977年建厂,初称新合被服厂,后改服装厂,1985年改今名。原加工纯毛和化纤布成衣,后增加羽绒服装项目,产品远销山西、内蒙古等省(区)。1985年,有职工153人,厂区占地1750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678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4.1万元,年产纯毛和化纤布服装0.19万件、羽绒服装2.59万件,总产值130万元,实现利润3.1万元。
  家具建国前,县内木、竹家具多由个体木、篾匠上门制作,或由木、篾器铺专业加工。1949年初,沙河街有专营木、篾器铺9家,以侯茅里木匠所作水桶、脚盆等圆木器精致,闻名四乡。
  1954年起,城乡个体木、篾匠陆续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全县共组成木、篾业生产合作社8个,有职工222人,当年产家具8.93万件。1958年,县内木、竹业生产合作社大都转产农机具。1961年分别组建县木器厂和篾器厂,1962年改为木、篾器合作社,1964年复为厂,1969年并入县建公司。1974年,重建县木器厂。1979年后,城乡陆续兴办一批木、竹、藤制家具企业。1981年,重建县篾器厂。次年,新建赣北木材厂。1985年,县、乡两级有家具工业企业14个,即县办家具厂、篾器厂、赣北木材厂,乡办城子镇木器厂、永安手工业社、洗心桥木器厂和篾业厂、长山竹藤厂、新塘家具厂和竹藤工艺厂、狮子综合厂、岷山竹木制品厂及以家具生产为主的马回岭、黄老门农具厂,年产家具5.55万件,其中木制4.51万件,竹藤制1.04万件。共有职工717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9.7万元,总产值289.6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9.3%、固定资产原值总额7.47%、年产总值4.75%。
  九江县家具厂,县属大集体企业,址设沙河街镇沙河路14号。1974年,在新城镇木器厂基础上扩建为县木器厂,1981年更名沙河家具厂,1985年改今名。以生产木质家具为主。1985年,有职工64人,厂区占地3876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2537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2万元,年产家具7619件,总产值31.2万元。
  赣北木材厂,县办全民企业,址设九江市十里大道87号。1982年建厂并建成刨花板生产线,次年4月试产成功,所产刨花板经检验在强度、抗弯及防潮、防腐等方面均达到国家技术标准,并提高木材利用率40%。1984年10月,成立赣北家具厂(与赣北木材厂并为一家),开始生产民用家具,主要产品有木质桌、柜、椅等。1985年,共有职工336人,厂区占地4.1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9万元,年产家具3049件、刨花板1245立方米,总产值207.1万元。
   第六节皮革塑料
  皮革据<九江指南>载,九江向无皮坊,制鞋所需皮料皆由沪、汉采办。1922年(民国21年),始由陶某、李某集资在一马路开设同泰皮厂,不久遭火灾。接着江某又在前纬路83号开设中华制革厂,亦因股东不睦拆股闭业。解放前夕,沙河街有个体皮匠4户,以制作钉鞋、木鞋及布面皮底鞋为主,有2户兼纺棉纱、织棉纱带。
  1955年,县内集镇有个体皮匠15尸,从业20人。1956年,沙河、新港分别成立皮(革)纺(织)、皮(革)缝(纫)生产合作社,共有职工40人。1961年,单独组成港口皮革合作社和沙河、新港皮革合作小组,共有职工22人,年产皮革制品350件。1963年,经过调整,仅保留港口、新港皮革组,职工6人,另有个体皮匠6人。
  1980年,建立县皮革厂和港口皮革厂。1985年,两厂共有职工39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4万元,年产皮鞋4726双、皮革箱1574件,总产值13.5万元,分别占全县职工总数0.51qo、固定资产原值总额0.16%、年产总值0.22%。
  九江县皮革厂,原系黄老门农机厂一车间,1979年组织部分工人经过庐山皮革厂培训后,试制皮鞋。次年单独建厂,转为县属大集体企业,称县皮革厂,并迁址于沙河街镇沙河路9号,主产皮鞋、革皮箱及其它皮革制品,当年产皮鞋380双。1985年,有职工32人,厂区占地1215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3万元,年产皮鞋3926双、革皮箱1574件,总产值12.5万元。
  塑料塑料工业为县内新兴工业。1984年,县水利电力局利用沙河水电站动力设备,购置塑料生产机械,试产日用塑料品。次年,正式建成九江县塑料灯具厂,为县属大集体企业,址设沙河街镇东方红村上张湾村,生产聚乙烯日用制品和塑料灯具。1985年.有职工42人,厂区占地4000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953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1.2万元,年产日用塑料制品108吨,总产值45.7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0.54%、固定资产原值总额0.53%、年产总值0.75%。
   第七节农机农具
  农机县内农机修造业始于建国后,1958年2月,以县铸铁社和十里、株桥、新港等手工业社部分工人和设备为基础,成立九江县农业机械厂,址设市区山川岭,有职工98人,从事翻砂和铁、木器生产。1959年并市后,迁址三里街,先后改称市通用机械厂、农机厂,开始生产农用水泵和维修柴油机。1961年9月,恢复县农机厂,有职工140人,当年产水泵175台,产值17.73万元。
  1959年,县拖拉机总站修配车间挂牌为县拖拉机修配厂,1962年4月县农机厂并入,1968年撤站分成县农机厂和农机修配厂,1972年改县农机修配厂为县油泵修理厂。1958年后,兴办一批社队农机修造企业。据1975年统计,全县有县办农机厂1个,社(场)办农机厂11个,年产农用水泵50台、脱粒机20台、饲料粉碎机7台、喷雾器配件15.31万件。
  1978年,赛城湖农机厂转产等离子喷涂设备。1980年,县农机厂划归九江地区。1983年,江洲农机厂转产食品机械。1985年,棉花原种场农机厂投产。至此,县内有乡办农机修造企业10个,即城子镇、新塘、涌泉农机修配厂和永安、棉花原种场、洗心桥、新合、沙河、黄老门、马回岭农机厂,年产农用水泵9台、农机配件13.89万件。共有职工259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9.7万元,总产值84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3.36%、固定资产原值总额2.240-/0、年产总值1.38%。
  农具县内传统的农具多为个体手工制作。1952年11月,九江市农具加工厂转交县办,有职工25人,利用基层供销社代收废钢铁,采取土法翻砂,生产铁质农具2.56万件,次年夏因原料缺乏停产。
  1954年,县内组织起来的铁、木、篾业生产合作社、组共产铁质农具8.82万件,木、竹质农具3700件。1965年,全县7个铁业社和21个木、篾业社、厂,共产铁农具8.7万件,木、竹农具3.56万件,总产值80.87万元。1975年,全县有农具厂及生产农具的手工业社8个,产铁农具13.99万件。木、竹农具9.37万件。
  1980年以来,随着个体手工业日趋活跃,大部分农具修造企业逐渐转产家具。1985年,全县以生产农具为主的乡办企业,仅有城门农具厂和江洲手工业社,共有职工37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2万元,年产中小农具12.18万件,总产值4.5万元,分别占全县职工总数0.48qo、固定资产原值总额0.13%、年产总值0.07%。
   第八节机械化工
  机械据清光绪末年编<江西农工商矿纪略>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黄钧等在县城龙开河畔开设修理小轮机器厂。民国初年,又有强中机器厂及瞿生昌、祥铝、兴昌、廷赖等小型机械修理厂相继开业。至1937年(民国26年),仅存机械修理业1家,工人9名。解放前夕,无机械工业企业。
  1971年,分县水泥制杆厂电机车间成立县电机厂和分县农机厂轴承车间成立县轴承厂。电机厂初产交流电动机,1980年转产凤凰牌电凤扇,1983年因连年亏损被县水泥厂兼并。轴承厂生产滚珠轴承,1980年划归九江地区经营。
  1972年,县农机修配厂改为九江油泵修理厂。1978年,赛城湖农机配件厂改为九江等离子喷涂厂。1983年,江洲农机厂改为江洲食品机械厂。1985年,分别年产拖内配件6.07万元、等离子喷涂设备29套、食品机械198台。共有职工443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31.7万元,总产值207.1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5.75%、固定资产原值总额5.78%、年产总值3.4%。
  九江油泵修理厂,县属全民企业,址设九江市东门外三里街。前身为县农机修配厂,1969年开始修理油泵,1970年培训援越修理工25名。1971年试制分配泵配件,1972年正式投产并生产油泵易损的精细配件转子、转套,由是成为全国油泵修理定点厂家之一,并改定厂名。1974年,经国家鉴定油泵修理质量达部优标准。1978年,有职工178人,年产拖内配件57.23万元。修理油泵6330台,总产值78.75万元,1977~1979年,连年评为全省“大庆”式企业,受到省委、省革委表彰;1982年,评为全国农业机械修理行业先进单位,受到农业部表彰。1985年,有职工166人,厂区占地2.13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6058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9万元,年产拖内配件6.07万元,总产值49.1万元。1971年以来,共盈利49.59万元。
  九江等离子喷涂厂,赛城湖水产场属全民企业,址设赛城湖阎家渡。原为赛城湖农机配件厂,1978年转产等离子喷涂、喷焊设备并改厂名,当年产等离子喷涂设备26套。所产6种型号产品,有4种分别获省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优质产品奖和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被列为全国“六五”、’七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之一。1985年,有职工212人,厂区占地1.57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3498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7.9万元,产等离子喷涂设备29套,总产值125万元。
  化工清光绪后期,涂子良荣昌火柴公司、九江肥皂厂、黄奉国火柴公司相继开业,为县境最早一批化工企业。民国初年,在提倡国货运动中,先后兴办裕生火柴厂及焕新、松大仁皂烛厂。至1937年(民国26年),九江城区仅有火柴业l家,职工345人;皂烛业l家,职工19人。解放前夕,无化工企业。
  1958~1959年,在“大办工业”热潮中,全县办起土化肥厂1035个,共产菌肥37吨,颗粒肥263吨,其它土化肥及土农药293吨,年余即全部停产。1959年,在沙河街建立县化肥厂,1961年有职工76人,年产硫酸225吨、钙镁磷肥84吨、农药25吨,总产值5.39万元,次年5月调整下马。1970年7月,在赛城湖玉兔山重建县化肥厂,1972年8月正式投产,1973年,产合成氨428吨,总产值28.3万元,1980年停产。
  1980年,沙河农药厂改九江泡花碱厂。1984—1985年,城门日用化工厂和新合化工厂先后投产。1985年,三个乡办化工企业年产泡花碱3205吨、无水氟化氢55吨、无机颜料73吨、护肤品2吨、磷肥1600吨,共有职工87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0.29万元,总产值162.52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1.13qo、固定资产原值总额0.76%、年产总值2.67%。
  九江泡花碱厂,沙河乡办集体企业,址设沙河街镇柴桑路2号一支巷。1972年建厂,时称沙河农药厂。1980年1月转产泡花碱,并一次试产成功,当年产泡花碱1368吨,获纯利5.9万元,由此更名九江泡花碱厂。1985年,有职工38人,厂区占地3307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2924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69万元,产泡花碱3205吨,总产值65.72万元。
   第九节车船修造
  清末至民国初年,随着九江港铁质小轮涌现,浔商开始经营小轮机器修理业。农村沿江滨湖有集股经营船场,修理和制造民用木船。但规模均不大,发展缓慢。
  1962年,县航运公司自办造船厂,为公司修理木帆船,后逐渐发展成为铁、钢质船舶修造企业。1978年,成立县汽车修配厂,为县内汽车修理、零配件供应定点企业。1984年,永安乡爱国村分别建成造船厂和船舶修造厂,修造木帆船和民用钢质货船。
  1985年,全县四家车船修造企业共有职工162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9.3万元,造民用钢质货船8艘,载货量1890吨,总产值161.1万元。其中县办两家企业有职工90人,固定资产原值42.5万元,总产值61.1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1.17%、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06%、年产总值1%。
  九江县航运公司船舶修造厂,县交通局属大集体企业,址设庐山区新港白石矶。1962年4月建厂,时称县航运公司造船厂,只有木工2人、锻工2人、家属工4人,只能修理木帆船。1966年,造出第一艘木帆船,载货量21吨;1971年造出第一艘机帆船,载货量18吨;1972年,造出第一艘铁拖驳.载货量39吨,1981年改今名。1985年,有职工46人,厂区占地7170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916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7.3万元,年造民用钢质货船2艘,载货量190吨,修船6艘,总产值38.3万元,实现利润3.6万元。
  九江县汽车修配厂,县交通局属全民企业,址设沙河街镇东风村。原为县汽车运输队修理车间,1978年5月单独建厂,初因零配件供应紧张,业务量小,以致连年亏损。后实行浮动工资制,职工“找米下锅”,业务量不断上升,1983年总产值12.1万元,创利3.2万元,1985年,有职工44人,厂区占地1.32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051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2万元,总产值22.8万元,创利3.2万元。
   第十节矿冶电力
  采矿主要是开采铁矿和煤矿。据史料记载,县境中偏北部城门山,早在宋代就是一个铁矿开采点,明代亦有零星挖掘。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县令施谦指定城门山矿区金鸡岭、大城门、小城门三矿点为县属,后被湖北汉阳铁厂价购并开采。1912年(民国元年),江西都督李烈钧令由省政府实业部收买,立碑为界,并将矿产品加工成金属制品。1941年,日“华中矿业服务有限公司”技师夏井一郎到城门山考察,挖地质槽,取样化验。1958年大炼钢铁时,成立九湖钢铁战区总指挥部城门山分部,组织群众开采铁矿石。1960年,转由南昌钢铁厂投资经营,1963年3月在工业调整中停产。1970年1月,复由南钢重建城门山铁矿,到1971年8月有露天采矿场4处,基本形成日产矿石250吨的生产能力,1972年南钢主炉停产,铁矿石无销路,遂于1973年3月宣布下马。
  1958年,江西省地质局赣西北勘探队在评价城门山铁矿时,发现矿区上部是铁帽,下部是铜硫矿体。1978年9月,国家计委将城门山铜矿列为规划开发项目,1980年3月划归江西铜业公司,从此进入铜矿开发的前期准备时期。
  县境西部烂泥垅一带,储有无烟煤。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两江查矿局曾派人勘察,时有兴国人在此挖煤烧石灰。建国前后,当地农民为了肥田和建筑需要,亦合伙挖煤烧石灰。1958年9月,江西省公安厅赛湖劳改农场组织两三千人在此建井采煤,办新华煤矿,次年停产。1961年移交县办,更名新塘煤矿,有职工300余人,年产原煤3912吨,总产值4.06万元,1962年7月被调整下马。1969年复矿,改称东风煤矿,为县属全民企业。1970年招收矿工500多人,用电灯照明,机械通风,土法上马,简易投产。1978年产原煤3.61万吨,为缓解县内用煤困难作出贡献,被评为全国“工业学大庆”企业。但因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文资料不清,兼之综合生产能力差,因而企业亏损严重,1971-1982年累计亏损147.1万元。尤其不幸的是1983年1月31日,矿井恶性穿水,发生15名矿工遇难事故,因之不能继续开采,被迫闭矿。1981年起,黄老门、新塘、岷山、涌泉等公社先后开办采石场,开采花岗岩矿石。1985年,四场共有职工57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4万元,年产矿石4万余吨,总产值9.7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职工总数0.74%、固定资产原值总额0.26%、年产总值0.16%。
  冶金1958年冬,在“大炼钢铁”运动中,首先在赛城湖办起县钢铁厂,接着又成立沙河、城门山、港口、江洲、新港、大桥等钢铁分厂,加上部分社队钢铁厂,全县共建各种炼铁高炉70个、土炉600个,鉴于炼出的铁大都是废品,浪费不少人、财、物力,1959年底至1960年初陆续停产。1968年2月,在市区县水电局仓库试办一个以轧钢丝为主的红旗钢厂,因原料不足年内即停产。1969年底,在沙河新工业区重建县钢铁厂,建有7立方米冶炼高炉和炼焦炉各1座,1970年冬投产。1971年,有职工306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6.08万元,年产生铁120吨,产值1.8万元,亏损29.08万元,因之次年9月停产。
  火力发电1917年(民国6年)2月,在九江城区龙开河西创办映庐电灯公司,初有50匹马力单缸柴油发电机1台,发电能力36千瓦小时。20年代初,发电能力增至666千瓦小时。县城沦陷,日军将其与久兴纱厂发电设施合并,成立“华中水电公司株式会社九江出张所”,为其侵华战争服务。1945年日军投降后,由汉口既济水电公司代管。次年8月,映庐复业,改名九江水电公司,不久又更名映庐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解放后属市。
  建国初,县内无电力工业。1958年,国营岷山综合垦殖场使用柴油机发电,首创县内农村电灯照明。1961年,沙河公社建小型发电厂,装有60匹马力柴油机1台,发电能力为44千瓦小时。1965年,港口机米厂、马回岭农机厂使用柴油机发电,年发电总量为3.71万度,沙河发电厂为6.08万度。此后,县内柴油机发电渐被输变电电源所取代。但仍有一些全民工业企业和服务性单位,自备火力发电设备,供电网停电时自用。
  输变电工程1963年,县内首建长岭变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伏安,输电线路35千伏安,线路长6.6公里,次年5月投入运行,后相继建立港口、新港、沙河变电站(所)。1965年,从新港白石矶至江洲洲头长江水底三回路电缆工程竣工,电缆总长3600米,1982年增建江洲变电站。1985年,县境有沙河、洗心桥、江洲输变电站3座,装机总容量2.1万千伏安,装有变压器109台,总容量18130千伏安,年供电880余万度基本满足了城乡生产、生活用电的需要。
  沙河变电站,址设沙河街镇新城村许家塘畔。1969年由县水利电力局承建,装机容量1000千伏安,负荷800千瓦,接赛阳输电线路并人九江电网。1970年2月,成立九江县供电所,管理输变电工作,1971年增容1800千伏安,1972年所、站转属九江供电局。1985年,输电线路由建站初10千伏增至35千伏,有10千伏配电线路5条,装机总容量7800千伏安。
  洗心桥变电站,址设洗心桥乡洗心桥村,1965年建站时称港口变电站,1984年改今名。35千伏输电线路接九江电网。装机容量初为3600千伏安,1985年增至8200千伏安。
   江洲变电站,址设江洲乡人民政府驻地。35千伏输电线路通过长江水底电缆接九江电网。1985年,装机容量5000千伏安。
   第三章经济效益
   第一节主要产品产量
  清光绪后期,县内工业产品主要有手工制作的土布、茶叶,土窑烧制的砖瓦、石灰和机制火柴、肥皂及以银制品为主的金属加工品等,其中荣昌火柴公司日产火柴10余箱九江肥皂厂年产肥皂1000余箱。宣统二年(1910年),涂茂兴制作的银器继在美国赛会得奖后,又在江西省物产总会展夺魁56件作品全获一等奖。
  民国初期,随着民族工业发展,新增产品主要有机纺棉纱,机制茶叶、纽扣、蜡烛和机械配件、火力发电等。据1936年(民国25年)编<江西年镒>载,九江日产棉纱51大件、火柴200余箱、发电700度,年产土布5万匹、茶叶1437箱、肥皂2500合、蜡烛4500箱、纽扣10万余担。沦陷期间,县内民族工业遭受严重摧残,战后亦未能复兴,至解放前夕,现代工业产品仅机纺棉纱和火力发电。
  建国初,县内工业基础薄弱,产品种类少,且以手工制品为主。1956年,年产青砖567.1万块、青瓦71.2万块、石灰1908吨、棉布8770匹、铁制农具4.9万件、打谷机280台、木制家具8.93万件、土纸30窖,加工皮棉1846吨。
  1958~1960年兴办的工业企业,坚持正常投产的不多。据1961年统计,新增主要产品产量为低标号水泥1302吨、化肥84吨、无烟煤3912吨、农用水泵175台、拖内配件12万元、1962年,随着企业调整大1970~1985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量统计部分停产。
  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后期,在实施“,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陆续开发一批新产品。1978年,新增主要产品产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8085吨、水泥电杆3328根、机砖3192万块、油毡12.89万卷,味精113.61吨、原煤36145吨、合成氨320.15吨、滚珠轴承13.01万套、等离子喷涂设备26套。
  1979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根据市场和资源情况,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逐渐形成以建材、食品、纺织、造纸、服装、家具、机械、化工为支柱的门类齐全并具地方特色的工业产品体系。1982年始,先后有长寿牌纯豆粉丝、沙河牌奶油饼干、九江牌425#硅酸盐水泥、玉兔牌2#书写纸、火炬牌LP -60Z等离子喷涂设备等产品,分别获省或部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新增主要产品产量为机制纸1869吨(含纸板为4889吨)、棉(混合)布131万米、塑料制品108吨、羽绒制品9.57万件、皮鞋4700双、硅酸钠3205吨和钢质民用货船8艘,载重1890吨(其中村级6艘,载重1700吨)。
   第二节产值
  1949年6月,九江市、县分治,县无现代工业企业。195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0.26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只占工农业总产值1.68%,而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3.25%。
  “一五”计划期间,除1954年水灾轧花停产影响产值外,县内工业产值呈上升趋势,且国营工业占主导地位。195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69.89万元,其中国营工业为74.96%,集体工业为25.04%。
   “大跃进”期间,虽然兴办大批工业企
  1950~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统计业,但生产成本高,效益差。196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下降50.29%。通过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产值逐步回升。196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06万元,比“二五”期末的1962年增长1.16倍。
  “文化大革命”初期,经常停产“闹革命”,工业产值急剧下降;后来办厂又只讲政治意义,忽视经济效益,因而全县工业总产值直至1974年才与1966年持平。
  1979年以来,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整顿,县内工业产值获得持续稳步增长。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098.3万元(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35.81%.比1957、1966、1978年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7.48、3.69、2.11倍;其中国营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49.3%,二轻集体工业产值占9.8%,县属部门集体工业占12.2g%,乡镇集体工业占28.61%。
   ’第三节劳动生产率
  50~60年代,县内工业生产仍以手工或半机械操作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低。1956年,县属集体工业全员劳动生率为1590.35元。1962年,社办集体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仅835.92元。
  70年代后,随着机械设备和管理能力的增强,县内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1978年,县属集体工业为3773.75元,社镇集体工业为2223.97元。县办国营工业略高,1971年为2909.5兀,1976年为4732.5元。
  1985年,全县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912.68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其中国营工业人均9455.35元,二轻集体工业人均6348.57元,县属部门集体工业人均13549.73元,乡镇集体工业人均5752.72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在1万元以上、2万元以内的企业有江洲食品厂、九江味精厂、狮子灯具厂、永安手工业社、涌泉麻纤厂、县塑料灯具厂、九江织布厂、九江泡花碱,一,2万元以上、3万元以内的企业有新合化工厂、九江羽绒厂(以上不含粮、油、棉、饲料加工企业)。
  1980~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统计第四节税利
  50年代初,县内工业生产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盈利微薄。“大跃进”中盲目兴办的企业大都亏损。1962年,经过调整,国营独立核算企业实现利润1.85万元。1965年,实现税金7.25万元,利润13.22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内国营工业企业盈亏由县财政包干,养成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弊端,企业亏损严重。1971年,县钢铁厂和东风煤矿两家亏损40.02万元。1972~1978年,县化肥厂共亏损357.74万元,年均51.11万元。1976年,22家县办国营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就有8家亏损,亏损总额达140.33万元。
  1979年后,县内开展工业体制改革,推行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2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7.22万元,其中国营企业115.83万元。1983年,国营工业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8家,实交利税总额109.46万元。1985年,县、乡两级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48.7万元,其中国营企业372.9万元;国营工业企业实行第二步利改税19家,实交利税总额371.1万元。
  1971—1985年全县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税金利润统计
  第四章省市驻县企业
   第一节省属企业
  南昌钢铁厂住岭采石矿南昌钢铁厂自办,全民企业,址设狮子乡住岭村。1960年建矿,开采石灰石,以供南钢炼铁之用。1985年,有职工180人,矿区占地31万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37.7万元,年产石灰石10.58万吨,总产值52.9万元,实现利润、税金12.5万元。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综合厂省农牧渔业厅属棉花研究所自办,全民企业,址设永安乡爱民村。1973年建厂,以加工棉花为主,兼制粉丝。1985年,有职工66人,厂区占地2.09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4632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9.4万元,年加工皮棉435.7吨,产粉丝102吨,总产值128万元,实现利润、税金3.7万元。
  江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机修厂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自办,全民企业,址设沙河街镇东方红村。1978年建厂,维修、制造建筑机械设备。1985年,有职工125人,厂区占地21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8287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51.3万元,年产卷扬机5台,总产值63.2万元,实现利润、税金2.8万元。
   第二节市属企业
  九江轴承厂九江市机械工业公司属全民企业,址设沙河街镇双瑞路21号。1971年从县农机厂分出,时称九江县轴承厂。1980年划归九江地区,更名九江轴承厂,1983年地、市合并改属市。主产机械轴承。1985年,有职工219人,厂区占地2.1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3493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71.4万元,年产轴承47万套,总产值145.8万元,实现利润、税金38.5万元。
  九江铜硫矿九江市冶金煤炭工业公司属全民企业,址设洗心桥乡茶岭村。1972年建矿,为有色金属铜矿(含硫铁)采选业。1985年,有职工649人,矿区占地13.15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1.23万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22.7万元,年产铜精矿(实物量)4948吨(其中含铜量638吨、含金量4.13公斤)、硫铁矿(实物量)2.16万吨(折合量1.86吨),总产值381万元,实现利润、税金83万元。
  九江市赤湖啤酒厂市水产局属赤湖水产养殖场办,全民企业,址设城子镇乡彭湾村。1978年建厂,主产啤酒。1985年,有职工247人,厂区占地2.67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80.2万元,年产啤酒8200吨,总产值369万元,实现利润、税金180万元。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九江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荣昌火柴公司
相关机构
宛锡庚制蛋厂
相关机构
久兴纺织公司
相关机构
裕生火柴公司
相关机构
松大仁皂烛厂
相关机构
益成针织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