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18 / 3354
256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朱熹制定学规与审视科举制度。
257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作出不朽的贡献。书院制度从唐末至清末存在一千多年之久,在这一发展过程之中,朱熹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朱熹对古代书院制度的贡献,大体可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本文对之进行阐述。...
258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南宋淳熙六年三月,朱熹以秘书郎权知南康军州事。他抵南康后,接二连三地张榜、行牒,广为询究白鹿洞学馆遗事往迹,并派军学教授杨大法、星子县令王仲杰等筹措兴复之事,同时向朝廷呈报《申修白鹿洞书院状》。翌年三月,白鹿洞书院初步修复,朱熹率领军、县官...
259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自唐代开始创立的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书院,早期是皇室编校、典藏图书的地方,即为皇家的图书馆。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一般说法始于五代。至北宋,书院已有相当发展,但这时,书院还是独家之说,往往带有一种“门户之见”色彩,没有开展不同学派...
260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孙复、石介、孔安国研究《春秋》,司马光、王安石、张载、程颐为《易》作注,特别是王安石于《诗》、《书》、《礼》三经之注疏成就最高,被称之为新学。学者们把“五经”推为儒家的典范。朱熹经过反复研究“四书”,准确地看出“四书”体现了孔孟的基本思想。...
261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法从教育史的演化过程中考察,学导式教学法是孔子在春秋时期改革教育、创办私学的实践中创造的。然而,这一良好的教学方法在汉、唐、北宋以来,因为官学与选官制度的合流,教育制度的腐朽而没有得到广泛的推行。朱熹在谈到官学和科举的弊病时沉痛地说:“今上...
262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前面已经讲过,朱熹是位罕见的天才,至少说是个难得的通才,其平生学术涉足哲学、历史、文学、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书画、音乐、农学、医药学等领域,且有很高的成就,其讲学内容广泛,认为历史、礼乐、兵谋、刑法、制度、地理、天文之类,“皆当世...
263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朱熹的小学、大学及女子教育。
264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熹有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小学教育思想体系和大学教育思想体系。小学教育,即孩童时期的教育,朱熹将其称为童蒙教育。童蒙教育简称为蒙学,学习内容是以识字、习字为主,同时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接受教育者,自小就得到人类伦理、社会...
265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古者有小学、大学之分,自秦始皇焚书之后,圣人经籍不全,无由可考古人为学之次第。作为教育家的朱熹,熟悉古代的教育体制,将人生接受学校教育划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提出了明确的分阶段的教育纲领。这也说明朱熹重视小学教育,把小学阶段的教育当作大学教...
266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熹受家塾教育:两宋时期,上自帝王,中为士大夫,下至地方大族,皆重视教育。中央有太学,州有州学,县有县学,各乡村也有私人自办的私塾、义学,故其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开放、发达。朱熹是个早慧的孩子,进士之前,几乎都在私立学校里接受传统教育。绍兴四年...
267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两宋时期,上自帝王,中为士大夫,下至地方大族,皆重视教育。中央有太学,州有州学,县有县学,各乡村也有私人自办的私塾、义学,故其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开放、发达。朱熹是个早慧的孩子,进士之前,几乎都在私立学校里接受传统教育。绍兴四年,朱熹五岁,随父...
268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朱熹从事教育活动,多年留意儿童教育,在崇安五夫紫阳书堂、武夷精舍、建阳考亭沧洲精舍都附设私塾以课子孙,也亲自对子孙辈施教,如朱塾、朱埜、朱在、朱鉴、魏孝伯、魏恪、魏椿、祝穆、祝癸等人多在自家塾馆中读书,接受朱熹的教育。朱熹对儿童的教育,有因...
269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作为教育家的朱熹,一生有关教育的著述甚多,而尤重于蒙学教育,亲自编著儿童启蒙教材。自隆兴二年开始至淳熙十四年,先后编写三本教材,即《训蒙绝句》五卷、《童蒙须知》一卷和《小学》六卷,朱熹将这些教材作为塾馆课徒之用。此书又称《训蒙诗》,有诗98...
270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淳熙十四年,朱熹的门生程端蒙和董铢针对小学教育制定了一套《学则》,内容如下: 凡学于此者,必严朔望之仪。其日昧爽,值日一人主击板。始击,咸起,盥漱、总栉、衣冠。再击,皆著深衣或凉衫,升堂,师长率弟子诣先圣像前,再拜,焚香,讫。师长西南向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