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对小学读书年龄的划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58
颗粒名称: 朱熹对小学读书年龄的划判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3
页码: 352-354
摘要: 古者有小学、大学之分,自秦始皇焚书之后,圣人经籍不全,无由可考古人为学之次第。作为教育家的朱熹,熟悉古代的教育体制,将人生接受学校教育划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提出了明确的分阶段的教育纲领。这也说明朱熹重视小学教育,把小学阶段的教育当作大学教育的根基。朱熹在《谕诸生》中云:“古之学者八岁而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十五而入大学,学先圣之礼乐焉。”由此可见,朱熹认为十五岁以上进入青春期的就是属于成人阶段了,而八岁到十四岁则是孩童阶段。朱熹认为,“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此,小学与大学的教育是一贯的,不能截然分开。可见,朱熹的蒙学教育,重在对人从小就开始正面塑造。
关键词: 朱熹 小学 教育阶段

内容

古者有小学、大学之分,自秦始皇焚书之后,圣人经籍不全,无由可考古人为学之次第。作为教育家的朱熹,熟悉古代的教育体制,将人生接受学校教育划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提出了明确的分阶段的教育纲领。这也说明朱熹重视小学教育,把小学阶段的教育当作大学教育的根基。
  朱熹将人生所能在学校接受教育分为两个阶段,通俗地解释应是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以十五岁的年龄作为分野,八岁至十四岁的孩童接受七年的小学教育,十五岁阴阳备,成童志明便可接受大学教育。按当今教育分段,即将五年制的小学和二年制的初中教育归结为小学教育(大约七年时间),高中以上的教育归结为大学教育,其概念和内涵与现今的教育又有所区分。朱熹在《谕诸生》中云:“古之学者八岁而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十五而入大学,学先圣之礼乐焉。”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由此可见,朱熹认为十五岁以上进入青春期的就是属于成人阶段了,而八岁到十四岁则是孩童阶段。并把孩童教育——蒙学教育,纳入其教育体系中。按现代教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每个人从进入幼儿园开始至初中阶段,属于人生记忆的黄金时节,是记诵儒家文化经典的最佳时期。
  朱熹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接触各地教育工作者,讲学于许多私立学校,又与众多的士子、士大夫接触,对当时的官办教育机构进行研究探讨,对当时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特别是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以及私塾的教育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童蒙教育思想,形成一套童蒙教育思想体系,即以学“眼前事”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主要教给学生“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就是说要学习文字等知识,学习日常生活伦理之事。朱熹认为,“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孩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主要分别就是识别道理的能力。由于认知能力所限,孩童在小学阶段只能够“直理会那事”,至于事情背后的潜在道理,就要等待他们成人以后,认知能力提高了再来穷究。小学与大学的教育目的,前者要达到理事,后者要达到明理,前者属基础教育,后者属提高阶段,并依照“古之学者,终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的教育目的进行人才培养。如果简单地理解士是读书人和上层领域中的人,是具有一定道德修养和智能的人,那么圣人就是道德智能极高的人,是能引领芸芸众生向着美好未来进取的人。因此,小学与大学的教育是一贯的,不能截然分开。
  小学教育的目的虽然主要在于给孩童提供行为上的准则,但是,小学教育的精神却在于从小就培育孩童的道德之心,从而让他们的性命得以渐渐滋长。因此,小学所教的种种待人接物的事情,除了要训示规矩以外,最重要还是要培养孩童对人对己的一种敬意。
  朱熹说:“敬是彻上彻下工夫。虽做得圣人田地,也只放下这敬不得。如尧舜,也终始是一个敬。”所谓“彻上彻下”也就是小学与大学一贯之所在。朱熹曾经说过:“大抵人之一心,万理具备,若能存得,便是圣贤,更有何事。然圣贤教人,所以有许多门路节次,而未尝教人只守此心者,盖为此心此理,虽本完具,却为气质之禀,不能无偏。若不讲明体察,极精极密,往往随其所偏,堕于物欲之私而不自知。是以圣贤教人,虽已恭敬持守为先,而于其中又必使之即事即物,考古验今,体会推寻,内外参合。盖必如此,然后见得此心之真,此理之正,而于世间万事、一切语言,无不洞然了其白黑。”小学专注的就是事,小学要孩童在日常起居的诸事中磨炼,让他们学会“即事即物”、“恭敬持守”。通过在具体实事中规范性的磨炼,孩童就可以渐渐避免受“气质之禀”而固执一己个性所求的偏颇之理。
  朱熹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朱熹把小学教育比喻成“打坯模”的阶段,“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了,但未有圣贤许多知见,及其长也,令入大学,使之格物致知,长许多知见”。打好圣贤坯模,至关重要,大学只须在上面加工,不断增长知识,不断磨砺,就可成为圣贤。
  朱熹主张“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入之言为主。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续怀桔,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只如俗说,便晓此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
  可见,朱熹的蒙学教育,重在对人从小就开始正面塑造。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