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书院会讲制度之先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52
颗粒名称: 二、开书院会讲制度之先河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3
页码: 325-327
摘要: 自唐代开始创立的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书院,早期是皇室编校、典藏图书的地方,即为皇家的图书馆。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一般说法始于五代。至北宋,书院已有相当发展,但这时,书院还是独家之说,往往带有一种“门户之见”色彩,没有开展不同学派在书院自由讲学活动。书院会讲制度始于南宋,作为一种教学形式,由于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张栻等人的努力而趋于成熟。这种教学模式对其后七百多年的书院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朱熹 制度 书院

内容

自唐代开始创立的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书院,早期是皇室编校、典藏图书的地方,即为皇家的图书馆。清代袁枚说:“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一般说法始于五代。周予同先生在《中国学校制度》一书中说:“南唐升元中,因庐山白鹿洞建学馆……于是含有学校性质的书院才开始出现。”至北宋,书院已有相当发展,但这时,书院还是独家之说,往往带有一种“门户之见”色彩,没有开展不同学派在书院自由讲学活动。书院会讲制度始于南宋,作为一种教学形式,由于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张栻等人的努力而趋于成熟。这种教学模式对其后七百多年的书院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秋八月,朱熹与其门人范伯崇和林择之不远千里从福建崇安前往潭州,访当时著名理学家张栻。朱、张岳麓书院会讲的中心是“中和”问题,并涉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察识持养之序及太极等。这次会讲十分热烈,据侍行的范伯崇说:“三日夜而不能合。”朱、张会讲所展开的“中和之辨”,以朱熹接受湖湘学派的“性为未发心为已发”、“先察识后持养”等观点而结束。朱熹在《有怀南轩呈伯崇择之二首》诗中写道:“忆昔秋风里,寻朋湘水旁。胜游朝挽袂,妙语夜连床。别去多遗恨,归来识大方。惟应微密处,犹欲细商量。……”诗中肯定了会讲的学术成果,又承认有须进一步讨论的分歧。实际上,这次朱、张岳麓会讲,是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与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两大学派之交汇。
  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邀请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兄弟俩在信州鹅湖寺进行学术讨论。“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辨,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这次鹅湖之会就教学的道路、方法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朱熹的观点是要“先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而陆九渊的意思是要“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朱、陆“道问学”、“尊德性”的分歧。这次会讲的结果是各执己见,最后不欢而散。然而,鹅湖之会的影响远远超过其本身,它在中国哲学史、教育史上,以及学术思想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
  淳熙八年(1 181年)二月,朱熹邀请十多年的论敌——江西学派代表人物陆九渊——前往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陆讲的《论语》喻义章,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发论,当时听讲的人中有的感动得掉下了眼泪。朱熹认为陆九渊讲得很好,称之“切中学者隐微浑痼之病,盖听者莫不竦然动心焉。熹犹惧其久而或忘之也。复请子静笔之于简而受藏之”。他请陆九渊将讲稿手写下来,以便刻石久存,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堂讲义》。陆九渊这篇讲义,后来成为理学家具有纲领性的文件。
  从以上三次会讲来看,朱熹打破了书院传统的“门户之见”,为不同学派在书院自由讲学开了先例,促进了书院学术研究的繁荣。以后,逐渐形成了一套会讲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