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143 条 138 / 2343
2056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前一种原因形成的城市,王权文化是其主流,可能在时间的流逝中因功能变化而失去优势甚至衰落;后一种原因形成的城市,商业文化是其主流,只要自然环境不出现大的变化,城市功能一般不会消失。台儿庄在明清时期作为运河商贸城市出现,放置在历史长河中衡量,尽...
2057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战前的台儿庄,有72座庙宇,被誉为“佛城”。事实上,在台儿庄,不仅佛教深人人心,道教、伊斯兰教和各种民间宗教同样兴盛。20世纪初,又接纳了基督教,使台儿庄成为多种宗教并存的城市。
2058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泇运河开通之前,台儿庄一带的居民以农为主。这里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适宜种植各种作物。人们在容易起涝的低洼地块,种植水稻、莲藕;在平地上种植谷子、高粱和黍稷;在山坡地种植芝麻和杂粮;在汛期可能遭遇水灾的地段种植大麦、小麦和豌豆,赶在...
2059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枣庄矿山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煤窑阶段。这一阶段,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到19世纪末。二是中兴公司阶段。三是接受红色文化滋养阶段。
2060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历史上在枣庄开煤窑的窑主和采煤工人,最初都是农民。在一定的条件下,身份改变并不意味着观念也随之改变,所以,枣庄历史上的煤窑文化带有明显的农耕文明底色。由于鲁南一带特殊的地理条件,这里发生过多次战争和自然灾害。明初的大移民,许多山西人迁人枣庄...
2061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柳琴戏剧目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传统的“篇子”演变而来。二是艺人自创。三是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如柳子戏、五音戏、茂腔、花鼓、京剧等。四是移植改编其他曲艺的段子而成,如大鼓、评词、渔鼓、扬琴等。五是根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传奇小说改编...
2062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柳琴戏的传统代表性小戏有:《打干棒》《小姑贤》《小放牛》《小书房》《张五姐落凡》《七装》《芈建游宫》《王小赶脚》《王小过年》《喝面叶》《拾棉花》《走娘家》《捆被套》等。柳琴戏的著名演员有苏友刚、卜端品、华觉义、杨思河、相瑞先、吴学勤等
2063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主要流行于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两岸,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农民四处逃荒要饭。为了谋生,一部分人开始拜师学艺,以演唱大鼓的形式来讨饭。台儿庄运河两岸的渔鼓艺人在渔鼓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润色、提高,逐渐形成今天的运河大鼓,因此,有“大鼓自渔鼓发...
2064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冠世榴园历经2000年的沧桑巍然屹立至今,并且规模不断壮大,完全是由于石榴的食用、药用等实用价值,及其多子多福的吉祥含义和奇崛的生命力象征。石榴能够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繁衍,启发了枣庄人强烈的求生欲望,对石榴的食用和药用贴合了枣庄人求实务效的...
2065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峄城万亩石榴园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据传,系2000多年前由东海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汉元帝丞相匡衡从上林苑带得榴种发展而来。它北靠曲阜,南通徐州,西邻豫皖,东望大海,处于名山抱犊圍、大泽微山湖、战地台儿庄、古城兰陵的怀抱之中。在枣庄市峄城...
2066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石榴兼具实用和象征两种功能。前者满足于百姓日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习俗,后者潜移默化于百姓思维,塑造了根深蒂固的民俗心理和民俗观念。当这种心理和观念通过行为表现时,某些民俗仪式发轫,如人生仪礼的仪式和节日仪式;当这种心理和观念呈现为艺...
2067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结合当地的历史事件、名人轶事,再将石榴的造型特点、生物特性、口味、来历等揉合其中,创作出了很多情节跌宕、扣人心弦的石榴传说和生动形象、清新活泼的石榴谜语、歇后语等石榴民间俗语,及朗朗上口、诙谐有趣的石榴歌谣。...
2068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峄城石榴园,规模庞大,景色绮丽,自然成了当地乡贤游览吟咏的对象。他们借助于生花妙笔,为我们创作了许多描述石榴园美景的作品。
2069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台儿庄是山东省的南大门,徐州的东北门户,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1938年,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战使台儿庄一夜之间名扬四海。台儿庄成为中华民族的扬威不屈之地,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兵燹之后,美丽富饶的台儿庄古城变成一片废墟。但是经此一役,也给我...
2070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台儿庄坐落在平原沃野,秦汉时期,这里已经形成村落,西汉时先后地属分封国楚国武原县和彭城郡武原县,东汉时属于彭城国武原县,明代归兖州府峄县辖制。由于人烟辐辏,至迟在明代中期便设为集市,称为“台庄集”。台儿庄遂发展为水旱码头和商业重镇,人口剧增...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