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上的煤窑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49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历史上的煤窑文化
分类号: K901.6
页数: 8
页码: 433-440
摘要: 历史上在枣庄开煤窑的窑主和采煤工人,最初都是农民。在一定的条件下,身份改变并不意味着观念也随之改变,所以,枣庄历史上的煤窑文化带有明显的农耕文明底色。由于鲁南一带特殊的地理条件,这里发生过多次战争和自然灾害。明初的大移民,许多山西人迁人枣庄定居。泇运河开通之后,各地商人、船家、工匠、艺人汇集台儿庄寻求发展空间,带来了各地的文化元素。
关键词: 枣庄 煤窑文化

内容

历史上在枣庄开煤窑的窑主和采煤工人,最初都是农民。在一定的条件下,身份改变并不意味着观念也随之改变,所以,枣庄历史上的煤窑文化带有明显的农耕文明底色。由于鲁南一带特殊的地理条件,这里发生过多次战争和自然灾害。明初的大移民,许多山西人迁人枣庄定居。泇运河开通之后,各地商人、船家、工匠、艺人汇集台儿庄寻求发展空间,带来了各地的文化元素。《中华全国风俗志》对枣庄所在的峄县民风给了这样的评价:“其质直怀义,类鲁;其宽缓阔达,类齐;其轻剽任气,类楚。”由于生产条件差,安全无保障,窑工们求助神灵保佑,并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禁忌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些在窑工圈子中形成的煤窑文化,渐渐越出煤矿范围,在周边的商业区和农村得以普及。
  一、煤炭生产和窑工生活枣庄窑工来自四面八方,生活习惯各式各样,他们心中各有神灵,经历过的男婚女嫁、生老病死仪式可谓五花八门,他们带来的方言土语、风俗信仰、游乐习尚也是各有特色。这些异地的风俗文化,在煤窑圈子里传给枣庄本土的窑主和窑工,影响了煤炭生产过程和窑工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窑井选址枣庄最初的煤炭开采,是农民从自家土地里采挖露头煤自用,而后才运到集市出售或以物易物。商业性质的合伙开矿、豪绅霸占、官商合办,到清代雍正年间才渐次出现。在采挖露头煤阶段,没有煤窑,所以不可能形成煤窑文化。当规模开采出现之后,有了职业采煤工人,窑主也以此安身立命,煤窑文化才开始生成。在勘测煤炭资源、确定窑井选址方面,《峄县志•物产略》有这样的记载:“至其辨煤开井,皆贱者为之……其始相地,必审其石何质,土何色。质与色既分,又尝其土与石之臭,而煤之佳恶浅深决焉。故窑有柴炭、大炭、泥炭、碴子、碛石诸名。其煤以大炭为最,碛石次之,碴子又次之,泥与柴最下。至创办之初,深若干尺有何石,又若干尺有何土,又若干尺有何水与泥。至水过大,须若干工可得煤,皆以意命之,不爽铢黍,此其大较也。……盖其精微,虽西国之深于矿务者,不能远过也。” ®这种靠直觉和经验确定打井位置、判断煤层深度和煤质优劣的方法,在早期开窑时,备受推崇。
  (二)煤炭开采进人18世纪,枣庄一带的露头煤基本采挖净尽,浅层煤也基本采空。为了继续开采,窑主和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尝试,使用当时能够制作的提升工具,使煤窑深度由十几米深人到几十米以下。已经采过表层煤的矿井,在井底掘井,常常能够采到更加优质的煤炭。19世纪初,枣庄的煤田大都归峄县崔姓、宋姓、黄姓和梁姓等“八大家”所有。随着煤炭需求量增加,煤田开采范围也不断扩大,工人增加,开始了分工协作生产,管理也随之加强。一般的煤窑,有窑主聘请的 “老总”负总责,井下设“班头”,监督井下工人生产,井上设“筐头”,各负其责。
  (三)服饰穿戴在民国之前,老百姓的服饰不能越制,要严格按照等级穿戴。窑主和工头有了钱,如果没有考取功名,必须是“草民”穿着,不许打扮成儒生模样。他们的妻女可以穿金戴银,但是衣服上不能出现黄颜色。一般的工人,不下井的时候,穿戴与普通农民没有明显区别,基本上老粗布缝制的衣服。衣服的颜色,有的是用靛蓝染成的老蓝色,有的是用石榴皮煮水染成的灰黄色。纽扣均为用手工缝制的“绦子”打成的蝴蝶扣,五枚或七枚,忌讳四枚、六枚,因为“四六不上线”,即不走正路。下井时没有统一工作服,而是自己的破烂衣服。在井下,常常是衣不遮体,甚至只穿裤头。清代男子留辫子,下井时,盘在头顶,戴上柳条帽,以防因辫子而引发事故。
  (四)结拜异姓兄弟俗称“拜把子”、“拜仁兄弟”。一伙仁兄弟通常为8人,也有10人甚至更多的。结义之前,已经是性情脾气相投的工友,有了结拜意愿之后,先商定排序,按照年龄排出老大、老二直到老小。同族兄弟不能结拜,但是一伙仁兄弟当中,可以有几位同族兄弟甚至不同辈分的同族人加人。结拜仪式庄严而神圣,要歃血为盟,磕头换帖,对天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不渝。举行仪式之后,信守结义规则,承担相应义务。平时定期聚会,相互照应,共同对外。哪位兄弟的父母过世,所有兄弟都像孝子一样戴孝守灵。有事到一起协商,若有争执,老大有决定权,如果以团体名义与外人打交道,由老大出面或带队。需要互通情况,由老大指使老小跑腿通知。每年,集体出资为老大买一顶礼帽,为老小买一双鞋。如果某位兄弟出现不测,各位弟兄共同负责养活其子女。
  (五)酒菜祭灶祭灶的习俗,遍及祖国各地。枣庄矿工祭灶要大摆酒菜,仪式比农家隆重。农家祭灶在小年,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矿工则是二十四。祭灶的程序是:下午,先将“灶老爷”和“灶君奶奶”的画像,贴到厨房的墙壁上。并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春联和“一家之主”的横批。再用高粱杆扎一尊灶老爷偶像和一匹马,供在灶台上。在灶老爷尊前,摆上酒菜,一家人给灶老爷烧香磕头,乞求灶老爷到天宫汇报时,不要说他们的坏话。这个仪式带有年终忏悔的意味。用酒菜贿赂灶老爷,是将其当做家庭成员,也是枣庄一带以酒席笼络感情的民俗表现。祭祀完毕,放一挂鞭炮,把灶老爷放在马上,与纸钱一起点燃。送灶老爷骑着马奔向天庭。因为祭灶是很严肃的事情,必须由家长主持。如果这一天赶上夜班,不能在家主持祭灶,就改在次日进行。久而久之,井下工人的祭灶日就改在二十四日,比农家祭灶晚一天。
  二、窑规与禁忌《峄县志》称:“煤井之凿,前此未有也。万历中,游手黯民,簧鼓其说,一时嗜利者懵然信之。掘垂泉,伤地脉,峄之衰微兆于此矣。且聚四方不逞之徒,于荒山广野间,符盗菽逃,榷埋劫杀,往往见告。” 尽管用语不逊,却为今天研究枣庄煤炭开采史提供了依据。
  有些地主豪绅看到采煤有利可图,便利用各种手段扩大煤田的地权。他们勾结官府,圈占可能有煤或已开采煤炭的土地,将地下煤炭资源据为己有。这样,别人开凿的煤窑就被这些人合法霸占。地主摇身一变成为窑主。靠着经济和人际关系的实力,促成官府认可对豪绅有利的窑规:其一,农民开办小窑,必须得到土地所有者的同意。土地所有者为窑主,出资开采者只是经营者。外地煤商与当地农民合伙开矿,土地所有者拥有煤窑所有权和停采封井权。其二,窑工必须向窑主宣誓,终生在这一家煤井挖煤,一辈子都不离职。如果逃跑,抓回来进行毒打,然后强迫下井劳动,成为“二工”,工资减半。其三,县衙支持窑主落实窑规,负责打击“犯上作乱”的窑工。逢年过节,窑主要向县衙“送彩”,以取得支持和关照。这些窑规的存在,县官和上面的官员每年受贿几千两白银,而圈占了土地的豪绅,稳固地霸占了煤田所有权。到19世纪初期,枣庄地区的煤田基本被峄县的大地主霸占。
  在矿区,形成了许多带有迷信色彩的禁忌,规范着窑工的言行。
  (一)语言禁忌窑工在原始的土井采煤,生命安全没有保障。为求得平安,窑工们祈求神灵保佑,忌讳不吉利的话语,形成了煤窑所特有的禁忌。
  年轻工友,忌讳称呼老年工人为“老师傅”。其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在南大井施工中,挖通了一座废弃的小煤窑,从中扒出几百具尸骨,资方在把这些尸骨运上来为其修建“白骨塔”时,把这些死难者统称为“老师傅”。二是遇难后的矿工尸体上井,提升工作人员喊:“老师傅上井了! ”提示在等待井上的家属。
  忌讳“死”、“完”、“灭”、“鬼”、“神”、“塌了”、“失火”、“砸死”这些词汇,不仅矿工及其家人不能说,不采煤的邻居也不准说,夫妻争吵或工人之间骂架,也不能出现这些字眼。他们认为,这些与死有关的词汇,能够给窑工带来厄运。有些日常用语,窑工的说法也与农民不同。挖煤用的“铁锨”,窑工叫“铲子”,因为“锨”与“仙”同音,“锨”意味着“仙去”。“木刹”叫“楔子”;顶板塌落叫“冒顶”,出了工伤事故叫“遭着啦”,井下“失火”叫“走水”。
  (二)行为禁忌在日常行为上,忌讳抚摸矿工的头部,有“男人的头,女人的脚,许看不许摸”®的说法。忌讳生人下井,严禁女性靠近井口,在下井的路上,忌讳和妇女打招呼。下班之后,换上平时穿的衣服,再与女性交往可以毫无禁忌。矿工吃饭时如果不小心摔了饭碗,当天便不能下井,工头允许旷班。矿工戴的柳条帽(后来改为胶壳帽),忌讳别人敲打或扔在地上,认为亵渎了保护头部的帽子,在井下会遇到危险。下井时忌带任何引火工具,井下照明用的灯具,有专人管理,不许窑工靠近。使用矿灯的人,不许把矿灯直射对面别人脸部,因为在事故中遇难的人,才允许用矿灯直接照射脸部察看是否死亡。忌讳在井口烧纸,因为死了人才烧纸。顽皮孩子如果在井口点燃纸张,除了孩子要受到毒打,家长还要用装死的方式为窑工免灾。
  井下的所有动物都被视为吉祥物,尤其敬畏老鼠,奉为祖师爷,这是因为人们认为人类开窑井,是跟会打洞的老鼠学来的。在井下见到老鼠,忌讳直呼其名,要尊称为“灰八爷”。工人在井下用餐,见到老鼠,要分给它一点吃。据说,有老鼠栖身和自如走动的采面,没有瓦斯、沼气等隐患,给人安全感。如果老鼠在井下惊慌失措,就是不良信号。老鼠搬家,说明要发生冒顶、透水事故。为此,井下形成了不准伤害老鼠的禁令。
  (三)出行禁忌工头或窑主外出,要选择黄道吉日,黑道日不能出门办事。窑工在每月的农历初五、十五、二十五不出远门,不能在外住宿。初一、十五,不走亲戚,不看望病人。下午不能去看望伤号。靠煤窑谋生者及其家人,编了出行与回家的顺口溜:“三六九,往外走;要回家,二五八。”三、窑户行话中兴公司来枣庄开矿之前,枣庄一带的窑主,被称为“窑户”。后来,所有以采煤为业的家庭,都被称为“窑户”。后一种是广义的窑户,泛指所有靠煤窑谋生的人。无论窑主还是产业工人,在日常用语中,都使用在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话。比如在生产中,“水鸡子要来”是透水的前兆;“掉渣”指顶板受压,提醒工人立即离开此地。有些行话,在外人听来莫明其妙,但工人们听到提示性的行话,即刻警觉起来,做出反应。
  枣庄矿区的窑户行话很多,使用比较频繁的有:窑:即矿井,引申为整个枣庄矿区及其周边集镇。乡下人去枣庄说是“上窑”。
  煤黑子:旧社会对煤矿工人的称呼,带有贬义性质。而矿工自称煤黑子,则带有自嘲的意味。
  电棒子:监工、把头在井下用的手电筒。
  螺丝镐:井下铁轨使用的弯道器。
  迎头:井下掘进作业的工作面。
  窝棚:也叫“窝铺”,建井时的临时工棚,在地面上挖半米,在上面搭建一个类似茅草屋的屋顶,供窑工临时栖身。这种窝棚也叫“地窨子”。
  窑衣:下井时穿的工作服。
  走钩:绞车开始运行。毒瓦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
  老窑:古时采掘过的废弃矿井。
  老空区:井下采过煤而没有支护的地方。
  过卷:在绞车运行中,该停而没有及时停下,产生钢丝绳过卷事故。
  挂汗:掘进迎头出现透水前兆。见到此状,应及时报告,避免水灾。
  水鸡子叫:采掘工作面在透水前传过来的水声。
  毂辘马:井下使用的简易有轨拖车。
  冒顶:井下的顶板脱落。
  木仨(塞):加固用的木楔。
  老塘:采空区。
  倒料:回柱作业时,把木料撤回再用。
  躲避峒:井下为避险而开挖的小峒室。
  掉渣:顶板受压的征兆,应马上撤离。
  浮煤:工作面上未运走的剩煤。
  掌子面:井下采掘的工作面。
  矸石:夹在原煤中含有一定可燃成分的石块,与原煤一起运至地面,分拣出来之后,堆积而成矸子山。
  铜蛋:煤层中的硫化铁,可以提炼硫磺。
  罐笼:煤矿上下运输用的容器,用绞车提升。中兴公司从德国西门子公司购进的提升设备,一直用到20世纪80年代。
  裸体峒子:采完煤之后没有支护的巷道。
  封井:采空后的矿井,用土石填平或把井口堵上。
  四、窑神崇拜与窑神庙枣庄人把烧制砖瓦和陶瓷器物的构筑物和采煤的矿井都称为“窑”,而且各有自己的“窑神”。砖瓦窑和瓷窑的窑神是太上老君,煤窑的窑神说法不一,不同时期的窑神庙供奉的窑神各不相同。
  枣庄的煤窑神崇拜,应该在打井采煤之后。因为当时没有科学的勘探手段,完全凭感觉确定井口位置,如果该处没有表层煤,往下几十米见不到煤层,就意味着投资落空。有时候找到了煤层,因为水大而无法开采。既有煤又没有水的窑井,在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塌方。井浅、煤优、无水又不塌方的窑井,往往是可遇不可求。于是,人们认为有神灵决定着开窑的成败。因为中国开采煤窑的历史较短,无法将窑神续上传统的神谱,就从民间自然信仰和道教神谱中寻求窑神。
  传统中国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度,老百姓一直保持着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枣庄早期从事采煤的窑主,文化水准不高,没有立足历史文献确立窖神的学养。他们敬畏神秘因素,相信有窑神的存在,但是不能确定到底是哪尊神灵。于是从原始思维出发,凭着直觉认为,窑神与水和火有关。在民间,龙王神通广大,司掌雨水,可以作为窑神;雷电能够生火,雷神也能充当窑神。但是,在枣庄一带特别是运河沿岸,已经有龙王庙,雷神庙和火神庙遍及乡村。如果把龙王、雷神或者火神作为窑神,就彰显不出煤窑的特点。
  清嘉庆元年(1796),山西煤商智太祥来到枣庄,与枣庄乡绅王琢合伙投资采煤。因为开井不见煤,就到附近的龙窝寺(今甘泉寺)烧香,许愿只要能够得到窑神保佑,找到煤层,就重建龙窝寺的殿宇,并在旁边建窑神庙。不久,打出了有煤的窑井,获利可观。嘉庆六年(1801),王琛和智泰祥履行承诺,重建了龙窝寺的大殿,又为寺僧赎回30多亩庙地。在龙窝寺旁边建了窑神庙,请当地文人孙镇撰写了碑文。碑文道:“至问窑神为谁?则曰:老君也。夫老君之为窑神,余不得而知也。然人心之所向在,是神即在是矣。”孙镇引用四句诗表明自己的立场:“乃知人心幻,事多凭虚构。及夫意造成,鬼神亦俯就。”®由此证明,受请为窑神庙撰写碑文的孙镇,也不知道窑主为什么把“老君”作为窑神供奉。
  枣庄有4座供奉煤窑神的窑神庙:一是甘泉寺旁边的窑神庙,民国年间已经不存,只保留下来庙碑。二是位于今立新小区内的窑神庙,把龙王和关羽作为窑神供奉,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毁。三是位于今枣庄市防疫站院内的窑神庙,占地百余亩,有3座殿宇,塑有窑神金身,每年农历腊月十八有窖神庙会,祭祀活动非常隆重。四是雷村窑神庙,位于中兴公司东井以东的雷村,占地百亩,供奉火神和太上老君。每年农历正月初七,煤窑和瓷窑的窑主都来进香祭祀。
  历史上的煤窑文化,带有迷信色彩,是窑工在特殊环境下生存而形成的习惯。这种具有原始思维余韵的生活诉求,在一定条件下对窑工的言行形成固化效应,拥有锁定功能。但是,一旦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窑工对自然现象有了科学认识,多年形成的煤窑文化则发生变异。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矿区能够成功开展工人运动、建立根据地的重要原因。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