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35143条
基础文献
43条
析出资源
3904条
图表
4833条
人物
2188条
机构
633条
事件
19512条
地名
146条
专题
1469条
作品
2110条
实物
30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滕州年鉴2019
官桥镇志
滕州印象
滕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
枣庄诗选
枣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
枣庄胜景
枣庄人物
历史人物志上卷
鲁化厂志 1966...
枣庄市志
枣庄煤史
枣庄文化通览
中共滕州党史大事记
滕州大事记
枣庄战事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滕州...
枣庄名人
枣庄革命画史
滕州古树名木
枣庄文物
王学仲艺术馆馆藏精品...
滕州年鉴2020
枣庄柳琴戏
滕县的战火
枣庄民俗
善国善书-滕州文献志
枣庄名胜古迹
薛国沧桑
天南地北滕州人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院志
滕州党史人物第一集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
大宗村志
鲁南革命史
棗莊文物博覽
枣庄市市中区志
滕州拔尖人才
枣庄泉志
枣庄运河
滕州市政协大事记
印象羊庄
检索条件
共 35143 条
128
/
2343
1906
三、贾氏父子与《金瓶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明朝万历年间问世的世情小说《金瓶梅》,通过对市井生活的深刻描绘,折射了晚明社会的黑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又因为露骨的性描写被斥为坏人心术的“第一淫书”。
1907
第二节 泇运河的开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泇运河是明代漕运史上一项巨大的工程,是漕河官员与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泇运河的通航,改变了京杭大运河苏鲁交界区段借黄行运的历史,正常年景的通航时间,每年增加90天,使运河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
1908
一、黄泛阻运与徐州、吕梁二洪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徐州、吕梁二洪的水流较以前更为湍急,是南北漕运通道上的重要障碍。永乐朝开通京杭大运河之初,黄河水流充足时,漕粮之船能够通过此二洪,水少时难行。吕梁洪上闸设洪夫1050名、稍水123名,下闸设洪夫500名、稍水90名。黄泛和徐州、吕梁二洪,成...
1909
二、“泇河之议”与珈运河的开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京杭大运河在淮阴至徐州段,有330里与黄河并行,从江南北上的漕船,借黄河行运。其间,由于张居正的阻挠,迟迟没能付诸实施。张居正死后多年,万历皇帝才做出开伽决定,彻底解决了“黄泛害运”的问题,使国家命脉得以畅通,同时成就了台儿庄几百年的繁盛。...
1910
三、开泇功臣舒应龙、刘东星、李化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开凿泇运河,是明代运河整治的重要工程。在开凿过程中,舒应龙、刘东星、李化龙三位大臣起到了关键作用,被后人称为“泇河三公”。明清两代朝廷,星继其事,李公化龙毕其功,在当日言事诸臣,好以口舌持短长,或忌或阻啧有繁言,而三公殚心国事,不恤人言,尽...
1911
第三节 泇运河与台儿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泇运河的开通,对保证京杭大运河通畅、漕粮北运以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台儿庄借运河之利而繁荣,成为水陆重镇。清康乾时期,每年有将近万艘漕船和数万艘商船在台儿庄等待过闸,大量船民和商贩汇集台儿庄,给当地居民提供了经商机会,改变了人们...
1912
一、明代筑城与漕道八闸的创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泇运河解决了黄泛阻运的漕运难题,但是,从微山湖到台儿庄的85里河道,西高东低,微山湖的湖底比台儿庄高7米,为解决水源下泄难题,漕河官员想出了建立闸坝的方式。万历年间,在韩庄至台儿庄之间85里河道上,自西向东依次建起韩庄、德胜、张庄、万年、丁...
1913
二、清代繁盛与运河重镇的勃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尽管运河已经不是国家唯一的南北运输通道,但台儿庄的商贸业仍维持了一定规模。台儿庄成为中转南北货物的水旱码头之后,官府和商家的进驻使台儿庄人口猛增,商贸繁荣,成为峄县40个集镇之首。
1914
三、优势凸显的黄金水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自明朝万历至清朝咸丰这300多年里,运河的商品流通量远远超过其漕粮运输量,“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续”,“商船往来,日以千计”。清代前期,台儿庄以北的“枣庄、田家庄、齐村居民以此为业,往以煤故致资数百万”。乾嘉时,台儿庄北的民营煤窑时有...
1915
四、商贾云集,文化繁荣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兰陵书院在台儿庄一直是重要的教育基地,甚至是衍生教育的母体。它的出现,带来了台儿庄教育的繁荣,至光绪年间,知名私塾学校发展到32所,加上周边乡村的私塾共有70多所,另有义学与教会学堂10多处,为台儿庄培育出大批文化名人。
1916
五、台儿庄城区的水工设施及衙署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台儿庄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南北为丘陵地带,是洪水走廊。在3170平方公里的汇流区域内,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以上,最高年份为1400毫米。台儿庄的官署机构有县丞署、参将署、总兵行署、守备署、闸官署。
1917
六、民居博览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台儿庄处在京杭大运河中间的咽喉地段,汇聚了南来北往之客,容留了三教九流之徒,大批外地客商在这里落地生根,并兴建了不同风格的住宅和商铺,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台儿庄成为接纳、融汇不同建筑风格的城市,成为民居博览城。
1918
第四节 泇运河两岸的尚勇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为国家漕运通道,运河沿岸的码头成为物资集散中心。台儿庄作为南北交流孔道,在地理上占据重要位置。进人晚清,黄河改道,张秋以北的运河断航,漕粮改为海运,沿运船夫纷纷失业,反抗的烽烟再起。老百姓为了自身安全,耍刀习武,形成特殊...
1919
一、清初峄县的“盗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所谓“盗户”,实际上是明末清初曾经活动在峄县一带的农民武装分子,后来被清王朝采用剿抚兼施的手段平息。为了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使之不再闹事,于是就地安插归农,登记造册时谓之“抚户”,俗称“盗户”。
1920
二、惊动清廷的抢劫龙袍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在台儿庄运河沿岸和北部山区,由“九山王”王俊领导的反清武装,形成气候。顺治八年,在德胜闸抢劫了为顺治皇帝护送龙袍的贡船,惊动朝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