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15 条 479 / 668
7171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伊斯兰教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 族信奉伊斯兰教,以清真寺为中心进行 宗教活动。1987年4月,批准县城安敦路 西侧修建清真寺,成立清真寺管理委员会。2002年1月,县民政局在312国道 8281公里路西划定回民公墓区200亩。2003年8月1...
7172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1987年,基督教传入瓜州,时有自由信教、传教者6人。1989年增至30人,1994年为156人,其中组织者和骨干19人。1995年,按国家规定,清査未经批准走乡串户讲经布道、发展教徒、搞家庭聚会和随意设理宗教活动场所的违法行为,周边县市陆...
7173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20世纪90年 代小宛农场二、三分场接 收部分武威、张掖移民,个 别信奉天主教。1997年,瓜 州天主教信教人数发展到 213人,聚会活动点4个。 1999年,县委统战部依政 策纳入正常管理,建立小 宛农场天主教民主管理小 组,二分场6队设...
7174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手抓羊肉以布隆吉尔草原羊羔 肉为主料,用传统工艺烹制而成,肉味 鲜嫩,香味扑鼻,具有浓郁草原特色,分 黄焖、白条、清炖、红烧几种做法,是上 等佳肴。
7175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风味羊排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羊羔肉为主料,辅之以盐、香 油、辣椒、孜然,选料精细,烹制独特,既有新疆烤羊肉特色,又有蒙古烤全羊风味,食之香辣可口,是地方名菜。
7176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酸菜大肉炖粉条用当地冬季腌制的酸白菜,同猪肉、粉条一起佐以多种调料炖制而成与拉条子面拌食,是瓜州农家冬春季节最喜食的家常菜。
7177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咸沙葱瓜州夏秋季节天雨过后,南北山地局部生长野生植物沙葱,当地人适时采集,经传统方法腌制成咸菜。食时浸泡降咸,佐以 黑醋、熟油和油泼辣子,色味俱佳,清香爽口,当地人普遍喜食。
7178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臊子面俗称碱面。瓜州人 喜食的家常饭。面条以优质面粉加碱调和手工擀切,薄面细长臊子汤由羊肉(大肉)、红白萝 卜、洋芋、粉条、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切成细小丁状加多种佐料调制而成。熟面条经凉水过后加入臊子汤食用,汤香面滑,回味悠长。
7179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拉条子是瓜州居民曰常面食之 一。用优质面粉加少量食盐调和为面团间隔搓揉2至3次,用擀面杖推开,切条,双手拉制成宽、细拉条子,煮熟捞出用凉水(或开水)过后装盘,拌以荤素炒菜,佐黑醋、油泼辣子、蒜泥等食之。
7180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杏壳娄又叫杏皮子、猫耳朵。把面粉调和成团,用擀面杖推开,切条,手 搓成圆条,切为面丁,用拇指在面案上 搓成干杏皮状,煮熟滤出过水,拌荤、 炒菜干食,也可烩入肉菜汤食。当地人平常喜食,农历冬至食汤杏壳娄是瓜州民间风俗。
7181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焖饼子羊肉、大肉、鸡肉任选其 一,带骨切断成块,红烧,加水煮汤,将精面调和擀制薄饼放入汤中焖煮,做成 焖饼子,带汤食用。
7182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揪片子调和成团精粉软面,用擀 面杖将面推开后切成条状,用手捻宽抽薄,随沸锅揪成2厘米见方面片,汇入肉菜,带汤食用。也可不放任何佐料,调些绿菜,称为甜揪片子。瓜州农村居民多在晩餐时食此面食。
7183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扁豆面将精选的扁豆加适量碱面浸泡变软,加入清水煮烂成汤,下入手工擀面条,面熟后调入油泼葱花。汤 红、面白、葱绿,味道可口。
7184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凉粉优质面粉调和成团,置入清水,手工搓揉,使淀粉与面筋分离后沉淀,倒去上面的清水,将淀粉加盐煮成稠糊状,冷却后切成条状装盘,拌上芥菜、香醋、酱油、蒜泥、油泼辣子等佐料, 加少量绿色鲜菜食用。五味俱全,清凉 爽口 ,为酷暑天去燥解暑之佳品。
7185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酿皮子用洗凉粉方法制得淀粉糊,将面糊少量舀入铝制圆盘中摊平, 放入开水锅内蒸煮片刻,就做成柔软黄亮的酿皮子。吃时将酿皮切条,佐以精 盐、陈醋、酱油、芥末、油泼辣子、蒜汁, 加少量油白菜,香辣可口,别具风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