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图书馆
甘南州图书馆
机构用户
甘南州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561 条
2023年
2561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2561 条
1
1条
B 哲学、宗教
6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84条
D 政治、法律
527条
E 军事
93条
F 经济
701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254条
H 语言、文字
23条
I 文学
10条
J 艺术
14条
K 历史、地理
307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1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74条
Q 生物科学
6条
R 医药、卫生
95条
S 农业科学
145条
T 工业技术
42条
U 交通运输
11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9条
Z 综合性图书
1条
颗粒列表
共 2561 条
20
/
1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286
第二节 粮食政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成立初,甘南实行粮食自由贸易政策。1953年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此后粮食产品一律纳入国家计划,由粮食部门统一经营。1955年国家对粮食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到1965年又实行粮食征购“一定三年”的政策,确定三年内...
287
第三节 票证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藏族自治州内的粮食供应曾长期统一实行“四证”、“三票”制度。“四证”是: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迁移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和市镇饲料用粮供应证。“三票”是:全国通用粮票、甘肃省地方粮票和甘肃省地方料票。
288
第二章 粮油征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第一次财粮科长会议,专题研究粮食征购工作,明确了征收农业税、牧业税和统购粮工作的方针与任务。当时农业税的征收政策是:农业区发挥税收的积极作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继续贯彻“种多少田地,...
289
第一节 粮食征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79年3月,国家调整了粮食统购价格,统购价提高20%,超购加价幅度由原来30%改为按新统购价加50%。同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粮食从由国家粮食部门独家经营,开始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渠道流通、多种经营方...
290
第二节 油脂料收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61年至1965年期间,全州对油脂购销政策作了较大调整,规定了农民留油、国家统购的合理比例,实行先留后购,以保证农民自身对油脂的需要。在完成国家统购任务以后,留给农民的食油由农民自行处理,允许进入农村集市进行自由买卖。集体和个人利用空闲...
291
第三节 粮油收购价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62年开始粮食议购议销,当时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经营量尚不大。真正实施是1980年之后,其议购价格的作价原则就是随行就市,略低于市价,根据粮种质量和市场供求情况,适当掌握,低进低出,高进高出。
292
第三章 粮油销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地区粮油供需以“茶马互市”和自由贸易的形式为主,牧民用自产的马、牛、羊、毛皮等畜产品及麝香、熊掌、山货或土特产到邻近地区交换粮油,1斤羊毛兑换1斤面粉,1只中等羊换28斤面粉。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群众大多在集市上自由买卖粮油,...
293
第一节 城镇销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城镇粮食销售以国家机关、工厂、部队、学校和城镇居民为主要对象。1974年2月,调整了劳别等级划分与定量标准,将三等九级改为三等十三级。同年7月,全州推广按职工人数、工种、劳别、分别等级定量的口粮包干管理办法,将职工粮食定量分成基本口粮和工种...
294
第二节 农牧区销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成立初期,甘南除临潭县、舟曲县为主要农业区和夏河、卓尼县的部分农业区外,其余均为牧区。因山高地寒,劳多收少,农民一年所收仅够或不够维持生计。牧区吃粮要爬山涉水,往返数百里牛马驮运,历时几个月到集市兑换口粮。从1953年到1954年,为...
295
第三节 油脂销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从1957年开始,甘南藏族自治州对油品供应实行凭证定量办法。定量标准为:机关工作人员(包括脱产的区、乡干部)、工矿企业职工、文艺、学校、医务、集体起伙的学生,每人每月14两,市镇居民包括儿童在内每人每月8两,一般居民每人每月7两。
296
第四节 市场销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9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各县市场活跃,议价粮油品类繁多,粮食部门议价粮油经营主要转向调剂稀有品种。各县从外地调入粳米、大米、糯米、花生等品种,以调剂群众生活,薄利多销,加速周转。因粮食部门检斤验质制度较严格,价格稳定,依质论价,信誉好,广...
297
第五节 销售价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甘南州的粮油销售价分别经历了自由贸易(1949年至1952年)、统购统销(1953年至1985年)和多渠道经营(1985年以后)几个历史阶段,其销售价格分别为自由贸易价、统销价、市场交易价和议价等。
298
第四章 粮油储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1957年至196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内仓库实行“五定”(定仓库、定人员、定器材、定费用、定损耗)的管理办法。对粮食仓库容量、堆垛间隔、距离、包管器材配备、低值易耗品和物料用品的消耗,商品损耗和保管人员等,做了具体定额,并建立严格的粮油进出...
299
第一节 设施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共和国建立后,甘南接收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粮食仓库很少,库容量极低,仅有临潭"夏河两县的重要集镇有库存,且不足15万公斤。为了满足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剿匪军队粮秣的需要,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改建和新建粮食仓库。
300
第二节 仓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正文
七十年代以来,国家对粮食仓库建设大量投资,将仓库建为水泥或沥青地面,水泥或石灰墙面,对粮仓内防鼠、防雀、防霉变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到1990年,全州已有“四无”粮仓(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害、无雀害)25个,“四无”粮站8个。30多年来,一贯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