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粮油储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29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粮油储运
分类号: F259.21
页数: 9
页码: 770-778
摘要: 1957年至196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内仓库实行“五定”(定仓库、定人员、定器材、定费用、定损耗)的管理办法。对粮食仓库容量、堆垛间隔、距离、包管器材配备、低值易耗品和物料用品的消耗,商品损耗和保管人员等,做了具体定额,并建立严格的粮油进出库制度、保管制度及粮油普查、清仓盘库制度。
关键词: 粮油储运 粮油管理

内容

第一节设施建设
  一、粮仓建设
  共和国建立后,甘南接收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粮食仓库很少,库容量极低,仅有临潭"夏河两县的重要集镇有库存,且不足15万公斤。为了满足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剿匪军队粮秣的需要,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改建和新建粮食仓库。到1954年,全州已拥有粮食仓库85座,仓容总量达813万公斤,其中原来的简易仓容量142万公斤,原有的一般公房、祠庙改建容量63万公斤,新建粮仓3座,仓容量300万公斤,其中夏河100万公斤,临潭150万公斤,卓尼50万公斤。租借仓库容量248万公斤,货场容量25万公斤。粮食仓储困难大大缓解,基本满足了军需和甘南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
  五十年代粮仓建设的方针,在布局上是面向城市,照顾农村,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选择交通便利地区,并照顾到常年遭受灾荒的地区;在仓型上采取仿苏式仓为主。
  1954年由基建拨款建成的仓库库容350万公斤,其中:临潭3座,库容250万公斤;碌曲2座,库容100万公斤。1955年至1958年,全州新建粮食仓库30座,仓容2615万公斤。同期,国家共拨维修费22.32万元,维修补建仓容2475万公斤,门市部800平方米。
  六十年代初期,粮食入库量和库存量急骤下降,因此国家大幅度压缩粮库建设。1960年至1965年,全州国家基建拨款完成新建仓库13座,仓容940万公斤。六十年代末,在粮食经营量和库存量继续上升,国家仓库建设跟不上粮食储存需要,资金、材料非常缺乏的情况下,推广了黑龙江省明水县一把草、一把泥建设“土圆仓”的经验。这种“土圆仓”基本不用钢材、木材和水泥,到1976年8月,甘南州历年建造的“土圆仓”已达52座,总容量321万公斤,总造价7.6万元。其中倒塌了7座,容量4万公斤。到七十年代末,仍然使用的还有37座,库容22万公斤。同时房式仓库建设也得到了发展,1978年底,全州已建成总库容量达1334万公斤的各类粮食仓库,储粮紧张状况得到了缓解。此后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粮食入库量大幅度增长,为此,除国家基建拨款外,将更新改造资金、简易建筑费和利润留成(包括减亏分成)等三项资金重点用于仓库建设。
  1981年至1990年,全州新增粮站17处。至此全州共拥有粮站61处,占地面积44277平方米,仓容总量达5865万公斤。
  二、油罐建设
  油罐建设在甘南始于1980年以后。由于州内生产的油品一般都调往各县及州外销售,很少长期储存,因此,周转库存油品大都以油桶存装为主。唯生产量较大的夏河、合作两个加工厂,于1980年后由省粮食局先后投资12.1万元, 建成了夏河7万公斤储油罐和合作4万公斤储油罐。
  第二节仓储
  —、仓库网点分布
  自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洮州立社仓为始,历代时毁时续。至明初有“洮州仓”(隆庆中期改建为监牧厅),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兵备布政司参政毕自严创建丰赡仓,清同治五年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同知李日乾又重建,有仓威14间,可储粮3200余石。光绪五年(1879年)洮州厅同知叶克信还在新、旧二城建立社仓各1处,以备荒年赈济贫民。洮州大仓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前后储上色粮311石,下色粮251石,共合562石。洮州社仓于光绪五年由洮州同知叶克信捐粮2119石多;旧城社仓有本粮1038石。1939年临潭全县决定6个区建立社仓,储粮由各地自筹自捐,以便由缺粮者借贷,出借年息每斗2升。临潭社仓捐到各种粮食2.5万公斤,到1949年本利达5万公斤。1947年全县对社仓进行了清理,共有各种粮食3730石(约合28万公斤)。
  1953年,为顺利完成甘南剿匪部队的粮秣运送任务,省粮食局协同部队后勤部门,在旧城(临潭城关镇)、黑错(今合作)、夏河、双岔、阿木去乎、西仓、洛大设立7个临时支前供应站,这是共和国在甘南建立粮食供应机构的开端。同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后,正式设立了临潭、卓尼、夏河、舟曲、黑错5个粮食供应站。
  1954年4月,在完尕滩和合作设立粮站。12月2日设立博拉粮站,并改各县原来的供应站为城关粮站。当年卓尼县城关粮站新建仓库3座,仓容量150万公斤;临潭城关粮站新建仓库1座,仓容量150万公斤,在新城新建粮仓2座,仓容100万公斤。碌曲县在东海新建仓库2座,仓容量100万公斤。年末,全州粮食库存量157.4万公斤。
  1955年至1956年期间,在夏河城关新建粮库2座,仓容量250万公斤。阿木去乎建仓1座,容量100万公斤,完尕滩建仓1座,容量50万公斤。临潭城关新建粮仓2座,容量300万公斤;新城建仓1座,容量150万公斤;羊沙建仓1座,容量75万公斤;冶力关建仓2座,容量125万公斤;王旗建仓1座,容量100万公斤。卓尼城关新建仓库2座,仓容量100万公斤;新堡建仓2座,容量50万公斤。舟曲新建立节粮仓1座,仓容60万公斤。至1957年8月,全州共投资22.32万元,修(补)建仓库总容量达2475万公斤,面积800平方米。全州各县城关和重点乡镇都有了粮油购销站,年末库存粮食已达2563万公斤,油品库存41万公斤。
  1958年至1965年,舟曲、临潭、夏河、卓尼、迭部县都增设了粮站,合作成立了中心粮站。至此,全州已建成(增建修理)30个粮站,粮食经营网点初具规模。年末库存量.1366万公斤,油品库存22万公斤。
  1970年至1980年全州又增设了迭部白云粮站、旺藏粮站,舟曲丰迭、八楞粮站,玛曲曼尔玛、欧拉粮站等一批粮站。全州粮油购销站发展到44个,占地面积29556平方米,容量4891万公斤。共有仓124座,其中有苏式仓8座,基建房式仓5座,简易仓(土木结构)71座。另外建有土圆仓36座,租用民间祠庙仓1座,水泥晒粮场24026平方米。各县情况是:临潭县7个粮站,占地7581平方米,仓容1278万公斤;卓尼县7个粮站,占地3042平方米,容量519万公斤;舟曲县8个粮站,占地3600平方米,容量504万公斤;迭部县5个粮站,占地2800平方米,仓容695万公斤;碌曲县4个粮站,占地2176平方米,仓容325万公斤;玛曲县3个粮站,占地1850平方米,仓容245万公斤;夏河县9个粮站,占地5073平方米,仓容825万公斤;合作中心粮站占地3434平方米,仓容309万公斤。全州年末粮食库存3391万公斤,比1954年增长了一倍多,油品库存70万公斤。
  1981年至1990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扶持力度加大,投资增加,先后又增设粮站17处。全州共拥有粮站61处,占地面积44277平方米,仓容量达5865万公斤,水泥晒粮场20265平方米。其中夏河县8个粮站,仓容1060万公斤;临潭县9个粮站,仓容1229万公斤;卓尼县12个粮站,仓容880万公斤;舟曲县12个粮站,仓容700万公斤;迭部县6个粮站,仓容420万公斤;碌曲县6个粮站,仓容392万公斤;玛曲县7个粮站,仓容455万公斤;合作粮油公司仓容630万公斤。全州年末库存粮食4566万公斤,食油库存96万公斤。甘南草原上粮食供应机构遍布各地,平均两个乡就有一个粮站。有的边缘地区一个乡设立一个粮站(点),居住在最边远的牧民购粮也不过30里路左右,结束了甘南人民爬山涉水、千百里跋涉购粮的历史。
  二、仓储保管
  1957年至1965年,州内仓库实行“五定”(定仓库、定人员、定器材、定费用、定损耗)的管理办法。对粮食仓库容量、堆垛间隔、距离、包管器材配备、低值易耗品和物料用品的消耗,商品损耗和保管人员等,做了具体定额,并建立严格的粮油进出库制度、保管制度及粮油普查、清仓盘库制度。这一时期,甘南州的各县新建正规粮食仓库不多,大部分供应站还是使用农仓、民房、庙宇之类代为粮仓。设备简陋,鼠、虫害难以防治,防盗防火安全难以保障,定额管理流于形式,不得不以较多的人力物力加以保粮。1966年“文革”开始,多年在困难中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被破坏,各项规章制度被当作修正主义的“管、卡、压”而废除,使已基本转入定额管理的局面陷于停顿状态。
  1976年以前,各县粮食入库检测没有较为先进的质量检查化验仪器,凭验质人员的实践经验检测,入库的粮油,一般种类、干湿、新陈等分开储存,合理存放,有利于出陈储新,减少重复搬倒,节省费用开支。所有出入库的粮油,都必须及时登记帐目、卡片。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全州插样器、水份测定器和温度计始在各粮站使用,但虫粮、杂质、色泽气味等仍靠感观鉴定。
  1982年,合作中心粮站化验室成立,这是全州粮食系统唯一的一个粮油质量检测点。容重器、分样器、快速水份测定仪、谷物选筛、害虫选筛等较为先进的检化仪器开始使用。1990年开始运用电子测温器,粮油进出库有了较科学的检测。
  三、仓害防治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全州粮食保管人材缺乏,粮食保管条件落后,正规的标准粮仓很少,加上甘南气候寒冷,又都属于销售仓库,粮食防治工作基本都是土法防治,依靠保粮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感官测定。各基层粮站都把搞好清洁卫生作为防治虫害和鼠害的基础工作,在保管、搬倒、整晒各个环节,防止混入尘杂,感染害虫和吸附异味污染粮油。储存粮油区域内不准饲养家禽家畜,建立货位堆垛卡片,标明货位号码、品种、数量、等级、水份、温度、杂质、虫害、来源、入库时间及占用包装器材数量、质量等情况,出库时及时认真登记下卡。发现虫害数量小的,一般采用在晒场冷冻和烈日曝晒后,再用风车吹打分离的办法,数量大的结合供应和加工进行处理。
  六十年代后期,对虫粮防治开始使用化学药品。1969年,合作粮油公司和舟曲县调入一批严重虫粮,省粮食厅派防治队人员协同州粮食局做了化学药剂薰蒸处理。1989年,迭部、舟曲两县发现大批虫粮,由省局防治队派人做了薰蒸杀虫处理。
  七十年代以来,国家对粮食仓库建设大量投资,将仓库建为水泥或沥青地面,水泥或石灰墙面,对粮仓内防鼠、防雀、防霉变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到1990年,全州已有“四无”粮仓(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害、无雀害)25个,“四无”粮站8个。30多年来,一贯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保粮方针,坚持每年春秋两季粮油普查,年终一次清仓查库工作,保证粮油的安全储仓。
  第三节粮油调运
  一、粮食调入
  共和国成立初,甘南粮食工作的力量非常薄弱,农牧民对粮食的需求非常迫切。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组织粮源,从州外大量调入粮食,确保军、民的生活需要。当时由于公路尚未全面开通,交通条件差,运输困难,运粮全靠人力和畜力。为胜利完成甘南剿匪部队的粮秣运供任务,省粮食局从1952年8月开始,协同剿匪部队的后勤部门,抽派干部在旧城、黑错(今合作)、夏河、双岔、阿木去乎、西仓、洛大设立了7个支前供应站,先后组调汽车944辆.雇用牲口4179头(匹)。在10个月内,共运供面粉205万公斤,大米40万公斤,马料366万公斤,是年,省上调配甘南粮食531万公斤。
  从1954年开始实行粮食调拨统一管理,由州人委编制计划报省政府核准后,按指令性计划执行。是年12月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粮食办公室”,并设立了临潭、卓尼、夏河、舟曲、甘南(今合作)粮食供应站,都在县城城关。从州外调入粮食2113万公斤。其中小麦925万公斤,大米171万公斤,其余为杂粮。
  1958年全州执行统一的《粮食调运暂行规则》和《粮食调拨作价办法》。州外粮食调入依据全州定量需粮实际,参考当年购销差制定全年调入计划并报省政府核定,做为全年调入控制指标纳入全省粮食调拨计划。州政府根据各县编报的月、季度计划,加以适当平衡后报省政府和省级中转站,按月、季度计划严格执行。调入粮食的品种和数量以及接收地点均作为计划的内容。州内各县之间的粮食调拨,也参照《暂行规则》制定严密的调出、调入计划。州政府根据全州粮食经营网点布局,组织合理流向和合理运输。
  全州从州外调入粮食由1953年的536万公斤,逐步上升到1963年的2017万公斤,后又逐年下降到1973年的453万公斤,后来再次逐年上升,到1989年达到6770万公斤,1988年实行“五包干”(粮油产、购、销、调、财务包干)时为7910万公斤。品种由小麦、杂粮等,逐步转向调入面粉、大米、优粉、粳米等。尤其是1979以后,精米、精面的调入量大幅度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运输线路主要以甘川公路和兰郎公路为主。舟曲、迭部等县主要以甘川公路为粮食调出、调入线路;兰郎公路为夏河、合作、碌曲、玛曲等县的粮食输入之路。七十年代后期,陇西转运站设立,临潭、卓尼、舟曲、迭部4县的粮食调出调入多在陇西一线。
  州内粮食流向,主要从临潭、卓尼、舟曲调往碌曲、玛曲等县和从夏河、合作调往碌曲、玛曲、迭部等县。往返运输的原因是各县之间的余缺调剂、品种调剂和成品原粮之间(加工)的调剂。在调拨中不断改进管理办法,调整不合理运输,计划一次安排到站(点)。减少同品种对流,迂回往返,重复装卸等,以减少各项费用开支。
  粮食运输工具在五十年代,农牧区全靠人力和畜力,主要靠牲口驮运,山区和林区靠人力背运,沿川地区靠木轮车、胶轮大车等原始工具。大量的军粮供应全靠牲口、牛车、人力运送。
  随着州县各条公路的开通,五十年代末期有了少量的汽车运输,牧区、山区、林区继续沿用原来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从七十至八十年代,县乡公路逐步开通,粮食供应网点不断增多,州上建立了运输公司,州粮食局成立了汽车队,全部用汽车运输。到1990年,全州平均两个乡就有一个粮站。有的边缘地区一个乡设立一个粮站(点),各粮站、点均有公路相通,结束了人、畜驮运的历史。
  二、粮食调出
  甘南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临潭、舟曲、迭部等县,五十至六十年代夏河、碌曲、卓尼等县也占很大比重。1949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2%,1978年占29.47%,1985年占29.69%。种植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体。1953年粮食作物耕地面积49.44万亩,1970年达114.62万亩,1985年为105.71万亩。1990年由于部分地区退农还牧,粮播面积降为97.91万亩。由于受高寒阴湿,热量不足,无霜期短的影响,一般夏收作物面积占80%,秋收作物占20%。粮食调出品种主要以蚕豆、豌豆为主。1972年出口蚕豆136万公斤,1973年出口蚕豆75万公斤,1974年出口蚕豆9.5万公斤。
  1953-1990年度甘南州粮食调入统计
  三、油脂料调拨
  甘南州是一个盛产油料的地方,所产油料为油菜籽、胡麻、大麻等,其质量好,出油率高,历来都是集贸市场上的重要商品。共和国成立初期,甘南藏区五种经济成份并存,油脂经营主要通过市场自由购销。建州后正值国家对粮油实行统购统销,但各地行政区域刚刚建立,在油脂管理上未形成完整的办法,对油脂的统购与粮食统购同步进行,未另定时间,也未另立名目,采取自上而下地逐级下达任务,并经过群众自报,民主评定后,将上级分配给各村的任务落实到户,定出入库期限,按期完成。当时粮食统购统销业务由自治州人民政府粮食办公室管理,油脂业务由贸易公司供销社管理,双方在业务上形成脱节。1957年3月,自治州决定油脂管理业务移交粮食部门统一经营。油脂商品流转纳入了国家计划。粮油业务管理体制统一后,贯彻统购统销政策,禁止私商及其任何单位的经营油脂,逐步形成了由国营粮食商业独家经营的、单一的流通渠道。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粮、油形势好转,粮油统购统销制度虽然继续贯彻执行,但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指导思想下,油脂工作有了一些新的突破。1981年提出“支持生产,积极收购、扩大销售,组织出口”的油脂工作方针,省政府下达供应半高价油指标,开始对县(包括县城)以上的城市和工矿区的居民、工商行业和集体伙食单位计划外供应半高价油。半高价油是对计划供应的一种补充,即解决了城市居民的食油需求,改善了人民生活,又搞活了油脂经营,加速了商品流通。从1983年起,油脂收购取销原有定购基数,改为固定计价的办法,按“倒四六”计价。农民交售食用油脂(料),不论数量多少,都是40%按统购价,60%按超购价计算。1985年,全州取消油脂(料)的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并调整提高了油料收购价格。在销售上实行统销价、半高价、比例价、议价并存的格局。
  1988年,全州又实行粮油产、购、销、调、财务“五包干”,一定三年不变,三年统算的办法。全州油脂包干收购90万公斤,销售38万公斤,调出州外52.5万公斤。1990年统算,年年完成任务。
  1954-1990年度甘南州粮食调出(包括出口)统计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