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图书馆
南浔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浔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838 条
2023年
1838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1838 条
B 哲学、宗教
1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39条
D 政治、法律
101条
E 军事
13条
F 经济
412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94条
H 语言、文字
5条
I 文学
59条
J 艺术
37条
K 历史、地理
510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7条
Q 生物科学
1条
R 医药、卫生
22条
S 农业科学
83条
T 工业技术
166条
U 交通运输
11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1条
Z 综合性图书
1条
颗粒列表
共 1838 条
113
/
12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1681
双林人将文化刻在运河的桥上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双林的桥文化,除了对联,还有民歌和传说,民歌中最流行的是下面这首桥歌: 叽里咕噜小鸡桥,吱吱咯咯到竹桥。走勿完格长板桥,一步跨过二条桥。卖鱼要到渔婆桥,放生要到放生桥。中秋团圆望月桥,七夕相会乌鹊桥。生意做到顾家桥,好事做到便民桥。强凶霸道...
1682
锦绫绮:大运河的三朵姐妹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出土文物告诉我们,中国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了足以令世界惊讶的丝织品,丝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古代典籍中的大量记载,与田野考古相结合,成为研究中国丝绸文化生成和嬗变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683
双林绫绢,如运河浪花灿烂绽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双林在桑蚕业的发展中,除了丝绸之外,还创造了另一种丝绸业瑰宝,即双林绫绢。这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在距今47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湖州钱山漾就有了世界上最精美的丝织绢片。绢片的原料是家蚕丝,经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8根,...
1684
双林美食:一杯运河水沏泡的清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自古以来,杭嘉湖平原就是美食家的天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宋代苏轼的“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等诗句,都是我国不同时期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们仰慕江南美味的真情流露。位于杭嘉湖平原中心的双林,历来是美食...
1685
我从桥上走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江南多水,自然多桥。河将两岸隔断,桥却不鄙下躬将两地连接起来,成为一种美德,而从这桥上跨越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脚印,更多的则是岁月、历史、风雨沧桑以及一个又一个与这桥有关的故事。
1686
又见荻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雪花依然翻飞,回廊下的店铺照常开张,村民穿行其间,三三两两,恬然宁静。里行埭前的河道上,长春桥、积善桥、秀水桥横卧其间,像一位位长者,或许正在回忆曾经的繁华,和当年从这些石桥走出荻港的年轻人。
1687
宙四圩:一个让运河环绕的村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宙四圩的四周虽然有河流环绕着,但是村民为了图个洗洗刷刷的方便,早在唐朝的时候,在村庄的中央挖了一雌一雄两个池塘。两个池塘还用一条明沟相连通,雄池塘居南,雌池塘坐北。雄池塘的水多了就往池塘放一点过去,雌池塘的水多了就往雄池塘匀一点过去。这种水...
1688
悦鸿村:大运河上的文化传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一只受伤的鸿雁从远方飞来,栖落在村口的樟树上,村上的人喜欢鸿雁,为它疗伤,想把它留下来,但鸿雁有鸿雁之志。鸿雁飞走了,给村子留下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悦鸿村。鸿雁飞走了,来了一个又一个与鸿雁志向一样远大的人,其中有一个人——丰子恺。
1689
大运河孕育的两部农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运河两岸的农耕文化能够留存下来,除了明代茅坤种桑养蚕建华林园,并且在华林园撰写农书之外,应该还要感谢明末清初的两个人,一位是练市的沈涟川,他撰写了《沈氏农书》;一位是练市沈涟川的邻居,桐乡炉头的张履祥,他撰写了《补农书》。
1690
徐霞客行船经过的古运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他经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
1691
蚕神:一朵蚕花沿运河古道开遍丝绸之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中国是丝绸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国,养蚕、缫丝、织帛,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它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美丽、喜悦和欢乐。
1692
蒙公,一支湖笔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笔、墨、纸、砚,是书写和绘画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我国素称“文房四宝”。笔在文房四宝中起源最古。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花纹,商代卜骨上未经锲刻的朱书或墨书的文字,都显然是用笔描绘和书写的。
1693
运河、含山、笔塔,江南山水文化的奇妙组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大运河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刻下的又一条有形文明线。它北起北京,南迄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连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千米,无疑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河道。
1694
运河体育竞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一年四季有农忙农闲之分,农闲的时候,人们也同样不会闲着,他们会想出许许多多好玩的把戏,下面这些民间竞技就是当年农耕文化对现代体育的历史阐述,像油菜花开遍运河两岸,鲜艳夺目。
1695
丝路探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
类型:
正文
远眺湖州,沈长山、钱山横卧如云,东苕溪自天目山而下,至湖州,汇西苕溪,注入太湖,东苕溪近汇合处有一段名为钱山漾。溪边稻田碧绿,河滩上时有石镰、石斧之类文物出土。考古工作者于1950年两次开赴钱山漾,发掘到许多竹器,尤其令人惊异的是一个竹筐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