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探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695
颗粒名称: 丝路探源
分类号: K928.6
页数: 6
页码: 114—119
摘要: 远眺湖州,沈长山、钱山横卧如云,东苕溪自天目山而下,至湖州,汇西苕溪,注入太湖,东苕溪近汇合处有一段名为钱山漾。溪边稻田碧绿,河滩上时有石镰、石斧之类文物出土。考古工作者于1950年两次开赴钱山漾,发掘到许多竹器,尤其令人惊异的是一个竹筐里竟然藏有绢片、丝带和丝线。部分绢片尚未炭化,经纬细密,丝缕匀整。经过严格的科学鉴定,确认这是4700年前古老的丝织品,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关键词: 南浔镇 大运河 丝路

内容

巍巍唐古拉山的皑皑积雪,蒸发消融,汇合成涓涓细脉,顺沟壑而下,以时间为韧性的刀子,于地球的肌肤,深深划出一条长江,
  一路咆哮,一路歌唱,于曲曲折折之中,汇流于海洋,流出一个永恒的规律——水往低处流。
   低处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那里也在聚汇着源源不绝的流。一丝丝一线线,从层层的桑林丛里流出,从含山钱山漾“世界丝绸之源“牌坊轧蚕花的姑娘小伙们歌喉里唱出,从家家户户的织机声中飘出,从黑黝黝的农夫手指间泻出,一条条,一脉脉,汇成一股浪潮,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沿长江,入黄河古道,进西安,经河西走廊,绕塔克拉玛干,过葱岭,越小亚细亚半岛,西至希腊和罗马。一路荆棘,一路开拓,唱尽“阳关三叠”——人往远方走。
   一条长江水道,浩浩荡荡,由西而东,流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一条丝绸之路,坎坎坷坷,由东向西,走入世界人民的心中。
   自然,经济,政治,文化,道路与河流,山川与海洋,就是在这种互相交替、渗透之中,得以弥补和充实,进化和生存,从而达到一种神奇的默契,一种高度的平衡。水,缘何而流动,路,因何而延伸,一切显得那样自然天成,却又包含着多少艰辛,言语怎能道得清。
   每一条河流,都有它自己的源头。
   正如没有唐古拉山,就没有长江的千层洪峰,万顷波涛。
   每一条道路,也有着它自己生长的源头。
   然而,每一本教科书的白纸上,都显赫印着这样一行文字: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
   那么,这东起西安的丝绸之路的源头,又在哪里?在江南层层叠叠的桑林里?在水乡蚕花姑娘灵巧的双手里?在含山蚕花节的歌声里?在吴越子民的辛勤劳动里?环太湖,峰奇峦翠,渚矾灵秀。东望一览无余的江南平原,兀自凸现着一座含山。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先民们,春节一过,就用一层薄薄的丝绵裹着一包蚕种,怀揣在妇女的胸口,用女性的体温催蚕子成蚁。关切之情,莫过于亲生子女,还亲亲热热道一声蚕宝宝。从此,便将整个身心和希望交付于它们,直到这白色的生灵吐出一个圆圆的句号。
   他们把粉团做成圆圆的,称作茧圆。
   他们把茧圆堆成一座小山,称作茧山。
   他们把红红绿绿的绸纸扎成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称为蚕花。
   似烟一样轻柔,如雾一样朦胧,如镜一样明净的清明时节,一条条大道上,踏着歌声,一条条河道上,荡着桨语。人们云集含山。
   含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位公主为救父亲以身许愿一匹白马,父亲得救后却恩将仇报杀死白马。公主痛不欲生,以身殉情,与白马合葬于含山。第二年,公主坟头长出一棵小树,白马墓旁爬出许多小虫。小虫爬满了小树,吃尽了树叶后做了一个好大好大的茧,一对美丽的蝴蝶啄开茧层,比翼双双飞翔于天地之间。这就是最早的关于蚕宝宝与桑树起源的传说。
   是神话故事启迪了这养蚕的历史,还是饲蚕的人们在劳动中创作了这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人们无须考证,亦明知其内在丝丝缕缕的联系。从此,清明的含山,便成了蚕农的图腾。他们群集含山,唱啊,跳啊,“清明圆子两头尖,吃落去要发癫”。运河上,拳船战鼓锵锵,桨船穿梭如飞;山脚下,货摊栉比鳞次;含山上,原始的“摸蚕花奶奶”伴有“摸发摸发”的传说,作为一种蚕花丰收的预兆而引发阵阵嗷叫与欢笑。集会无人组织,却如此井井有条,那样合情合理,这场面,怎不叫下江南的乾隆皇帝也惊呆。
   清明闹含山,作为一种区域性农桑文化的渊源,这种典型性、代表性是无懈可击的。
   远眺湖州,沈长山、钱山横卧如云,东苕溪自天目山而下,至湖州,汇西苕溪,注入太湖,东苕溪近汇合处有一段名为钱山漾。
  溪边稻田碧绿,河滩上时有石镰、石斧之类文物出土。考古工作者于1950年两次开赴钱山漾,发掘到许多竹器,尤其令人惊异的是一个竹筐里竟然藏有绢片、丝带和丝线。部分绢片尚未炭化,经纬细密,丝缕匀整。经过严格的科学鉴定,确认这是4700年前古老的丝织品,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罗马的大学者普林尼于公元80年左右写下的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自然史》中把丝绸说成是中国“森林里盛产的毛织品”,是钱山漾遗址“中国人从树叶中采取白绒丝,然后加入水,最后由妇女承担络丝和纺线的双重担子”的劳动结晶。
   当丝绸在世界上还是一个谜的时候,在中国,种桑、饲蚕、缫丝、纺织早已得心应手。含山的桑林,湖州辑里村的蚕丝,像春天里那枝关不住的红杏,如春水中探出尖尖头角的小荷,那样引人瞩目,至明代已名扬天下。
   绸事乍毕丝事多,乡农卖丝争赴市。
   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语袭入耳。
   纸牌高揭丝市廛,沿门挨户相接连。
   喧哗沸鼎辰至午,骈肩累迹不得前。
   当时丝绸市场之繁华盛况,在上面这首诗中已描述无余。就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丝绸文化的历史上,率先踏出了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丝绸之路源于吴越,正如长江源于唐古拉山。当大运河两岸的万千桑树,正迅速变换着色泽,由鹅黄而嫩绿,由嫩绿而青翠的时候,蚕花姑娘们则把这江南的女儿绿,当作生活的基调,在游鱼历历的村河中洗刷蚕匾。明亮如镜的河水映照出自己俊俏水灵的身姿,身上的绣衣彩裙霞光般地于流水清波中浮动。云想衣裳花想容,顿觉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了。
   美来自生活,来自劳动,蚕花姑娘知道。正因为知道,才这样忙着采桑,朝也采,暮也采,碧云天地间,把一叠叠相思藏在心胸。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如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相逢于阡陌之间,翠林之中,晨风吹拂下偶尔从绿绿的桑叶间飘飞出一角红裙丝带,便将整片桑林点缀成一幅艳丽的国画,令人销魂夺魄。
   这样的蚕花姑娘养出来的蚕做成的茧,缫成的丝,织成的绸,怎能不与缠绵有关,与温柔有关,与相思有关?怪不得那茧儿有抽不完的丝,稍一不小心,就会弄成“剪不断,理还乱”的千千情结。
   唉,为什么我总要把丝绸穿成自己的肌肤,穿成自己的骨肉?丝绸是离不开这故乡的土地呀,一位思妇耐不住阿里山冬季的孤寒发出如是感叹。她用这长长的丝线一头系在自己的心上,一头漂洋过海,却又牢牢地系在大陆江南的那一片绿色的桑园里,因为那儿有着她桑椹般紫红的童年和留在含山斜坡上那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江南人善良敦厚,机灵纤细,缠绵温和,多情而又多愁的秉性,难道不与桑叶的翠灵,蚕儿的温柔,丝绸的飘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吗?这江南绿色的桑林是丝绸渊源的母亲湖。就是东起长安的丝绸之路,也得归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公元440年,于阗君主与汉族公主和亲,是这位公主悄悄让人找来桑蚕种,偷偷藏在帽絮中,在国家禁止携带桑蚕出关的法令下,带出阳关,繁衍了丝绸技术西传的历史。从于阗南行,越昆仑可至印度;向西北,经叶城和喀什,可通往古代中亚商业繁荣的泽拉夫尚河流域。这位公主的壮举则并非一般蚕花姑娘所能企及的了。在往后的丝绸之路的形成中,从那驿站与驿站之间的累累白骨中,我们看到的则是一条充满阳刚血气的雄性大道。
   从吴侬软语到西域蛮声,从江南缠绵的水声到戈壁坚忍的驼铃,其间多少行人泪,其间多少英雄魂,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丝绸,作为一种经济交流,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沧海桑田,几经轮回,从原始的土壤里长出的第一棵桑苗,从野蚕的嘴里吐出的第一根蚕丝,从简陋的木机中织了的第一匹绫绢,从吴越到西域,从西域到世界,每一步,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步,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步,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举。
   迢迢丝路,播撒下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千年古道,回荡着东西文化交流之歌。透过丝绸之路,人们所看到的,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既燃烧着江南土地上滋长出来的温情,又燃烧着古道上风雪里锻炼出来的强悍。如一支曲子的基调,如一幅油画的底色,如一种生命的染色体,源自躬耕于这片黄土地上的那个勇于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华夏民族——中国善琏含山的精魂。

知识出处

行吟南浔大运河

《行吟南浔大运河》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行吟南浔大运河》是一本关于南浔大运河的书籍,由张加强著。该书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引领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游历南浔大运河的沿线风光,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南浔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作者张加强通过对南浔大运河的深入了解和实地走访,将运河的历史、文化、地理、风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他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南浔大运河的壮美景色和丰富文化,同时也表达了对运河的热爱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该书不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是一本文化读物,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南浔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感受运河之美,同时也能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