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728 条 109 / 116
1621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造纸业重大发展,普遍使用植物粘液作造纸悬浮剂,如黄蜀葵梗叶、杨桃藤等,提高了造纸质量。
1622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北宋中晚期出现白色生纸,表明掌握了纸浆漂白工艺,推测宋代中晚期造纸业已掌握漂白技术,是造纸技术重大发展。
1623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朝造纸技术进步得益于优秀造纸人才涌现,如诸葛氏等造纸家。其留下的精美纸张和造纸技术印记,见证了当时造纸业的繁荣。
1624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造纸技术显著进步,纸种创新和名纸涌现,如黄纸、彩笺等,引发社会关注。苏易简《文房四谱》等专著对纸的研究具有学术和史料价值。
1625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五代南唐的澄心堂纸和宋朝的匹纸是古代名纸的代表,澄心堂纸坚韧洁白,工艺独特,而匹纸则长达数丈,展现了造纸技术的精湛。
1626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澄心堂纸是南唐特产,极佳,后世多有仿制。以其坚韧光润、帘纹美观闻名,规格较窄,多用于书画。
1627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徽州出现长达几丈的匹纸,需要特制纸槽和多人协作抄造,焙干工具也有所改进。匹纸传世样品见于博物馆收藏。
1628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竹纸发展迅猛,产量多,尤以浙江、四川最盛。竹纸用于书写、印刷,工艺不断革新,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载体。
1629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蠲纸是始于唐而盛于宋的洁白坚滑名纸,因质地洁白或贡纸免税而得名。原料主要为桑皮,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极受士大夫喜爱。
1630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谢公笺是宋时与薛涛笺相媲美的名笺,由谢师厚创制,有十色,历史上对其出处曾有争议,但据记载与富阳有关。
1631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金粟山藏经纸是宋代名纸,质厚蜡光,无纹理,多用于藏经,后世多用于书画装潢,其制造方法已失传。
1632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椒纸是宋时一种具有防蛀性能的纸,用花椒籽或树皮煮汁加工而成。清代史书《埤雅》和《史记表传》用椒纸印刷,数百年未受虫蛀。
1633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砑花纸在唐宋时期得到发展,唐代已有实物,宋代传世品丰富,图纹变化无穷,原纸色彩多样,砑压后有图案与文字。
1634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朝新安皮纸取代楮、桑、藤等皮纸,其质地优良,成为当时重要造纸基地,促进了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
1635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由于造纸和印刷业发展,金属货币逐渐被纸币取代,最初在四川出现的“交子”逐渐演变为官方发行的彩色纸币,但纸币贬值问题严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