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温州蠲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29
颗粒名称: 四、温州蠲纸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蠲纸是始于唐而盛于宋的洁白坚滑名纸,因质地洁白或贡纸免税而得名。原料主要为桑皮,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极受士大夫喜爱。
关键词: 蠲纸 唐宋 桑皮

内容

蠲纸是一种始于唐而盛于宋的洁白坚滑的名纸,也是世界最早的“涂料纸”。唐时产于温州、临安等地。《正字通·虫部》释:“唐人以浆糊纸使莹滑,名曰蠲纸。”到了宋代,温州的蠲纸发展很快,由于不断改进工艺,而成为“此当第一”的名牌纸。宋人程棨《三柳轩杂识》:“温州作蠲纸,洁白坚滑,大略类高丽纸。东南出纸最多,此当为第一焉。由拳(纸)皆出其下,然所产少”。
  “蠲纸”之名来源有二:(1)因质地洁白而得名。在宋代,这种纸涂有胶矾粉浆,两面加工,打光,成为“双光白纸”为宋代最佳名纸。宋代赵与时《宾退录》载:“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猶洁也。”这里的“蠲”字,就是洁白之意,与“涓”相通。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蠲纸”,就是洁白莹滑的纸。因加工时“泽其浆粉,”故又称“蠲糨纸”。(2)因贡此纸被免去赋役,从而得名。《三柳轩杂识》记载:蠲纸,“至和以来方入贡,权贵求索者寝广,而纸产力已不能胜矣。吴越钱氏时贡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云。”这里“蠲”字又是蠲完减免之意。
  温州蠲纸或蠲糨纸,所有原料主要是桑皮。明代宋应星考查说:“永嘉(温州)蠲糨纸,亦桑穰造。”其加工过程,《温州府志》有详细记载:“造蠲纸,以糨粉和正面八朴硝,沸汤煎煮,候冷,药酽(糊浓厚)用之。先以纸过胶矾,晾干,以大笔刷药上纸两面,再候干,用蜡打如打碑,以粗布缚成块搭襄之”。粉糊就是米粉、面粉之类;“朴硝”即“皮硝”为硫酸钠的粗制品,化学成分为Na2SO4·10H2O。
  纸刷上粉糊再上,光。上光之法,不用砑磨,而用蜡打。其主要特点是:此纸两面洁白光滑,与高丽纸相似,又有波状花纹,所以有人称其为“衍波笺。”《正字通》载:“《文房(四)谱》有衍波笺,文似波,即蠲纸。”此纸宜书宜画,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极受士大夫喜爱。《清波别志》:“蠲纸,今出永嘉,士大夫喜其发越翰墨,争捐善价取之,殆与江南澄心堂纸等(价)”。后世有些地方曾仿造温州蠲纸。如临安(杭州)就曾下力仿造,但终不如温州蠲纸。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程棨
相关人物
赵与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临安区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温州蠲纸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