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宋朝开始制造漂白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22
颗粒名称: 四、宋朝开始制造漂白浆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1
页码: 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宋中晚期出现白色生纸,表明掌握了纸浆漂白工艺,推测宋代中晚期造纸业已掌握漂白技术,是造纸技术重大发展。
关键词: 北宋 生纸 漂白工艺

内容

北宋中晚期出现了白色的生纸,这关系到纸浆漂白工艺的掌握。查考《大百科全书·麻纺织史》记载:“在宋元时麻纺出现了半浸半晒、日晒夜收的漂麻纤维的方法。这种日光漂法,在宋末元初也为安徽徽州府歙纸所采用。《蕉窗九录》记载:“宋代有歙纸,今徽州府歙县,地名龙须者,纸出现其间,光滑莹白可爱。”元弘治《徽州府志》:“抄楮皮纸时,滑水倾槽内与白皮相和,搅打匀细,用帘抄成张。”明确指出抄造时,皮色已白。
  从画史考证,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载:北宋米芾(1051~1107年)作画“纸不用胶矾,又不肯在绢上作一笔。”米芾用生纸作名画《潇湘白云图卷》,用水墨横点写烟峦云树,是代表作。其子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纸本(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集第三本,浙江美术学院图书馆存),图卷后有字幅,字幅上说:“此纸渗墨本不可作□仲谋勤请,不容辞,故为戏作,绍兴□□孟春健康□□官舍,友仁题,羊毫作字,此纸作画。”(注:口为模糊的字迹)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及纸幅,附米芾《春山瑞松图》,都可看到墨迹在纸上有些渗化,墨黑纸白。表示生纸已达到白色的程度。
  再结合我国韧皮纤维在安徽手工纸制造过程中,沿用日光漂法的实际,推测我国造纸工业的漂白,也出现在宋代中晚期。漂白技术的掌握,是宋代造纸技术重大发展。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希鹄
相关人物
米芾
相关人物
米友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安徽
相关地名
徽州府
相关地名
歙县
相关地名
绍兴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