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砑花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33
颗粒名称: 八、砑花纸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127-1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砑花纸在唐宋时期得到发展,唐代已有实物,宋代传世品丰富,图纹变化无穷,原纸色彩多样,砑压后有图案与文字。
关键词: 砑花纸 唐宋时期 原纸色彩

内容

砑花纸在唐代就有了。如前章所述的鱼子笺,就是砑花纸,又名吴纸。到了宋代,砑花纸有很大发展,文献多有记载。《蜀笺谱》:“凡造纸之物,必杵之使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砑则为布纹,为绮绫,为人物花木,为虫鸟鼎彝,虽多变,亦因时之宜,”又说:“仿姑苏作杂色粉纸,而假苏笺多罗纹,惟纸骨柔滑耳。”《读博物志》:“蜀中之……纸,近年皆废,惟余十色绫纹纸尚存。”可知,唐时的成都,宋时的苏州产砑花纸。
  唐、五代的砑花纸现在很难看到实物了,但宋代却有传世之品,可供今人鉴赏。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李过中(976~983年)的《同年帖》上有波浪纹。北宋米芾(1050~1109年)的《韩马帖》(33×33厘米)纸面上砑有云纹楼阁。宋末李衎(1245~1320年)的《墨竹图》(29×87厘米),纸面呈现飞雁、游鱼图纹、间配“溪月”和“雁飞鱼沉”隶篆字体,构成一种“月明溪静,鱼雁传情”的高雅意境。上面再绘一枝婀娜多姿的墨竹,观赏之余令人陶醉于艺术美感之中。
  砑花纸由于图纹变化无穷,为时人所重,所以,其制作方法则多有载述。苏易简《文房四谱》介绍说:“然逐幅于文版之上砑之,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清异录》亦谈:“姚该〓子侄善造五色笺,光紧精华,砑纸板上乃沉香(木)刻山水林木、折技花果、狮风虫鱼、寿星八仙、钟鼎文,幅幅不同,纹缕奇细,号砑光小本。”陈继儒《泥古录》载:“宋颜方叔创制诸色笺,有杏红、露桃红、天水碧,俱砑为花竹麟羽、山林人物,精妙如画。”综上所述,宋代砑花纸比唐代进步,原纸有多种颜色,砑压后具有图案与文字。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苏笺
相关人物
宋时
相关人物
李过
相关人物
米芾
相关人物
李衎
相关人物
苏易简
相关人物
陈继儒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姑苏区
相关地名
成都市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砑花纸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