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五代十国、宋朝名纸造纸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2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五代十国、宋朝名纸造纸术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12
页码: 119-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代南唐的澄心堂纸和宋朝的匹纸是古代名纸的代表,澄心堂纸坚韧洁白,工艺独特,而匹纸则长达数丈,展现了造纸技术的精湛。
关键词: 澄心堂纸 匹纸 五代十国

内容

一、澄心堂纸
  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说:“南唐有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一时之甲。”澄心堂纸名冠一时甲天下,可谓盛矣。
  澄心堂,南唐(938~975年)烈祖徐知诰(李昪)在金陵(南京)所居堂名,是他任节度使时所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援引《后山丛谈》文句,辨明澄心堂纸非起于后主李煜,远在李昪开国时就已抄造了。《七修类稿》云:“世以此纸为宋物,殊不知澄心堂乃南唐烈祖徐知诰燕居之名。《南畿志》作藏书处,误矣。宋时即误以为知诰之子元宗(李璟,璟亦作景)所造,《诗文发源》以为后主(李煜)所造,皆非也,故《后山丛谈》辨之。谅后山(陈师道)宋人,且尝见之,辨为烈祖所造无疑。欧阳公亦曰(如此)”。因此,澄心堂纸不是宋代才有,而是五代时的产物。纸因堂而得名,故称澄心堂纸。澄心堂纸极佳,在我国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时诗人在酬答唱和中,曾以高度评价。刘敞(字原父,1019~1068年)从宫中得澄心堂纸百枚后赋诗云:“当时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刘敞赠欧阳修(字永叔,1007~1062年)10枚,欧阳修于《居士集和刘原父澄心堂纸》诗中云:“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欧阳修又转赠梅尧臣(字圣俞,1002~1060年)2枚,梅于《宛陵集·依韵和永叔澄心纸答刘原父》中云:“怪其有纸不寄我,如此出语亦善谈。往年公(欧阳修)赠两大轴,于今爱惜不辄开。”于《宛陵集·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中又说:“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滕开。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现惊喜心徘徊。蜀笺脆蠹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哈。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剪裁。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于今已逾六十载,弃置大屋墙角堆。”诗人们得此纸如获至宝,惊喜若狂,往来吟和,纵情赞扬,足见此纸之佳。
  有人认为澄心堂纸的原纸是出自盛产楮皮纸的皖南歙州、池州地区,将原纸运往金陵进行加工成特优书画专用纸。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李主澄心堂为第一,其出为江南池、歙二郡,今世不复出精品,”此纸加工是朝廷特派剡道(官名)监造的。沈括《梦溪笔谈》说:“后主时监造澄心堂纸承御,系剡道其人。”米芾《书史》中对鉴别澄心堂纸的真伪时说:“古澄心堂(纸)水洗浸一日,明铺于车上,浆捶(即加工用的浆料——编者注)已去,纸无复性(复原)。而今池(州)纸特擣细无筋耳”。
  宋、元时,因澄心堂纸佳,文人墨客均喜用之。正如《蕉窗九录》所说:“有澄心堂纸极佳,宋诸名公写字及李伯时(李公麟)画,大都用此纸。”李伯时晚年号龙眠山人,时人称“宋画第一。”他多用澄心堂纸作画,其中一幅《山庄图》特意注“龙眠自画,则用澄心堂纸,”五代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名作《庐山图》、《夏山标木图》、宋代马和之《魏风葛履图》、郭子仪《单骑降虏图卷》、朱友仁《云山墨戏图》等,皆用澄心堂纸所画。还有不少名人佳作用澄心堂纸制作法帖、印书、著述均见其妙。
  上述艺术珍品所用澄心堂纸,大部分为五代真品,一小部分属后世仿制。澄心堂纸真品所以如此之好,关键在于原料和工艺。《江宁府志》载:“后主造澄心堂纸,甚为贵重”。沈括(1029~1093年)《梦溪笔谈》云:“后主时,监造澄心堂纸承御”。李昪创制澄心堂纸,必定亲自指挥,到后主李煜,又继承先君遗志进行监造,说明管理得当。在用料上,《江宁府志》说得比较明确:“盖此纸以桑皮为原料”。梅尧臣在《答宋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诗中曾有“寒溪浸楮”之句,说明除了用桑皮之外,还要用楮皮。在工艺上,更是关键一环。《江宁府志》说:“后主所置(制)者,工料特精……遂成上方珍品。”梅尧臣则有“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七七年来人不知”等工艺写实之句,它分别讲述了备料、舂料、抄造、干燥等制造澄心堂纸的工序和方法。所造之纸极有独特之处:纸质坚韧洁净,色泽玉白光润,帘纹极细,且隐有龙凤或银锭之状,极为美观。以上所述道出了澄心堂纸精妙之所在。
  澄心堂纸规格不一,纸幅较窄。
  到元朝时,四川、绍兴均有仿制者。《蜀笺谱》:“澄心纸,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中等则名曰玉冰纸,最下者曰冷金笺,以供泛使。”
  二、匹纸
  匹纸,长达几丈的纸,状如疋练,故名。在我国古代,“匹”同“疋”是丝绸等织物的量词。《汉书·食货志下》:“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这与今日“疋”的长度不同。
  对于“匹纸”宋、明文献偶有记载。宋代陶穀《清异录》:“先君子蓄纸百幅,长如一,匹绢,谓之鄱阳百。”陶穀说他的父亲藏有“鄱阳白”纸100幅。屠隆《纸墨笔砚笺》:“宋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陶穀家藏数幅,长如匹练,名‘鄱阳白’。”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卷七:宋代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有彩色粉笺及藤白、鹄白、蚕茧等纸。陈师道(1053~1101年)《泥古录》:“李氏有古纸,长二丈许,光泽细腻,相传四世。”上述关于匹纸的记载表明,中国大约于1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有了匹纸,这说明宋代造纸技术和造纸工具比前代有很大提高和改良。
  这种匹纸,尚有传世样品,北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曾写真书和草书《千字文卷》,其中草书《千字文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长达三丈有余,中无接缝,纸面朱地描以泥金云龙纹图案。南宋法常(1176~1239年)的《写生蔬果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明人沈固对此图作跋云:“纸色莹洁,一幅长三丈有咫,真宋物也”。
  抄造如此长幅匹纸,远远不是一般竹帘、普通纸槽一两个人所能胜任的,需要长长的竹帘、相应的纸槽,以及足够的人力才能办到。关于匹纸的抄造情况,可以从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的记载中得知:“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复有长者,可五十尺一幅。盖歙民数日理其楮,然后于长船中以浸之,数十夫举帘以抄之,傍(旁)一夫以鼓而节之,于是以大薰笼而焙之,不上于墙壁也。由是自首至尾,匀薄如一。”胡侍《珍珠船》中也有“宋间有一种纸,长丈余,就船抄之,世谓玺纸”的记载。这里所说的“船”是指狭长的纸槽。大薰笼究竟是怎样构造,未见资料记载。这是焙干纸张工具的一项改进。
  由此可知,匹纸产于“黟、歙间”歙,隋开皇九年(589年)为歙州,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徽州。黟,,秦置为黟县,唐属歙州,宋属徽州。到宋时,黟、歙均属徽州,即是说,匹纸产于宋代徽州。
  三、竹纸
  宋代竹纸发展很快,后期的市场上十之七八是竹纸,产量之多可以想见。就产区而言,有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七省。而竹纸最盛之地,当推浙江、四川,浙江会稽竹纸最为出名。
  第四章曾谈及晋时已于会稽首创竹纸,到唐时已有所发展。李肇《国史补》卷下:“纸则有越之剡藤,蜀之麻面,……韶之竹笺。”唐人段公路《北户杂录》也曾提到“竹膜纸”,说“睦州出之”。睦州属今浙江所辖。在宋代,江浙一带所产竹纸名冠天下。陈■《负暄野录》卷下:“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又说:“吴人取越竹,以梅天水淋,晾令干,反复捶之,便浮茸云尽,筋骨莹彻,是谓春膏,其色如蜡。如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鉴,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产抗衡。”南宋施宿等撰、陆游父子参与修订的《嘉泰会稽志》在谈到会稽竹纸时,认为有五个特点:“惟工书者独喜之:滑,一也;发墨色,二也;宜笔锋,三也;卷舒虽久,墨终不渝,四也;惟不蠹,五也”足见当时吴、越竹纸质量之佳。
  当时竹纸居于上品者为“姚黄”、“学士”和“邵公”大都以制纸
  者命名。《嘉泰会稽志》对此有明确记载:“然今独竹纸名天下,他方效之,莫能彷佛,遂掩藤纸矣。竹纸上品有三:日姚,黄日,,日学士邵公,三等皆佳。……自王荆公(王安石——编者注)好用小竹纸,比今邵公纸尤短小。士大夫翕然效之。建炎、绍兴以前,书简往来率多用焉。”上述三种“上品”竹纸,大概皆属书写诗词、信扎的小幅笺纸,从米芾《书史》可知这些纸的大体形制:“予尝捶越(州)竹(纸),光滑如金版,在由拳(纸)上,短截作轴入籍番覆,十日数十纸,学书作诗。”在工艺上,宋代竹纸大多无漂白工序,仍为原料本色。米芾在其《评纸帖》中说,在他50岁时(1100年)曾亲自捶打浙江竹纸,加工后命名为“金版纸”。“金版”之说表明,当时竹纸捶后为黄色。北宋初期的竹纸,除色黄之外,也有脆弱的缺欠。《文房四谱》说:“今江浙间有以嫩竹为纸,以作密书(信),无人敢折发之。盖随手即裂,不复粘也。”北宋蔡襄(1012~1067年)《文房杂评》也说:“吾尝禁所部不得辄用竹纸,至于狱讼未决,而案牍已零落,况可存之久远哉!”到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年间,竹纸工艺又有所革新,纸质较前细熟软韧了,于是官府公文案牍由楮纸而正式改用竹纸。周密《癸辛杂识》:“淳熙未始用竹纸。”而官员间私人书信,也喜用竹纸,称“手简”。陆游《老学庵笔记》:“淳熙未,朝士以小纸高四、五寸,阔尺余相往来,谓之手简。而纸肆作手简卖之,甚售。”30年后,苏州孙氏又把竹纸生产技艺提高一步。
  宋时,竹纸除用来书写之外,还大量用于印刷图书,出现了《大悲心陀罗尼经》、《波罗蜜经》等传世的精良竹纸刻本。宋时曾形成五个印书中心地:杭州、建阳、眉山、开封、平阳(山西临汾)。除开封、平阳二地不产竹纸外,其余三处都盛产竹纸。叶梦得《石标燕语》:“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这里透露出纸的产量的质地。宋代竹纸的发达,同印书密切相关。
  四、温州蠲纸
  蠲纸是一种始于唐而盛于宋的洁白坚滑的名纸,也是世界最早的“涂料纸”。唐时产于温州、临安等地。《正字通·虫部》释:“唐人以浆糊纸使莹滑,名曰蠲纸。”到了宋代,温州的蠲纸发展很快,由于不断改进工艺,而成为“此当第一”的名牌纸。宋人程棨《三柳轩杂识》:“温州作蠲纸,洁白坚滑,大略类高丽纸。东南出纸最多,此当为第一焉。由拳(纸)皆出其下,然所产少”。
  “蠲纸”之名来源有二:(1)因质地洁白而得名。在宋代,这种纸涂有胶矾粉浆,两面加工,打光,成为“双光白纸”为宋代最佳名纸。宋代赵与时《宾退录》载:“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猶洁也。”这里的“蠲”字,就是洁白之意,与“涓”相通。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蠲纸”,就是洁白莹滑的纸。因加工时“泽其浆粉,”故又称“蠲糨纸”。(2)因贡此纸被免去赋役,从而得名。《三柳轩杂识》记载:蠲纸,“至和以来方入贡,权贵求索者寝广,而纸产力已不能胜矣。吴越钱氏时贡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云。”这里“蠲”字又是蠲完减免之意。
  温州蠲纸或蠲糨纸,所有原料主要是桑皮。明代宋应星考查说:“永嘉(温州)蠲糨纸,亦桑穰造。”其加工过程,《温州府志》有详细记载:“造蠲纸,以糨粉和正面八朴硝,沸汤煎煮,候冷,药酽(糊浓厚)用之。先以纸过胶矾,晾干,以大笔刷药上纸两面,再候干,用蜡打如打碑,以粗布缚成块搭襄之”。粉糊就是米粉、面粉之类;“朴硝”即“皮硝”为硫酸钠的粗制品,化学成分为Na2SO4·10H2O。
  纸刷上粉糊再上,光。上光之法,不用砑磨,而用蜡打。其主要特点是:此纸两面洁白光滑,与高丽纸相似,又有波状花纹,所以有人称其为“衍波笺。”《正字通》载:“《文房(四)谱》有衍波笺,文似波,即蠲纸。”此纸宜书宜画,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极受士大夫喜爱。《清波别志》:“蠲纸,今出永嘉,士大夫喜其发越翰墨,争捐善价取之,殆与江南澄心堂纸等(价)”。后世有些地方曾仿造温州蠲纸。如临安(杭州)就曾下力仿造,但终不如温州蠲纸。
  五、谢公十色笺
  宋时,与薛涛笺相媲美的还有谢公笺。文献记载,蜀中有一位谢公,名师厚,创十色笺,名曰“谢公笺”亦称“谢公十色笺”。
  元代费著《蜀笺谱》载:“纸以人得名者,,有谢公,有薛涛。所谓谢公者,谢司封景初师厚,师厚创笺样以便尺书,俗因以为名。”又云:“谢公有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即十色也”。明代陈耀文《天中记》亦载谢公十色笺之事,说十色有九色皆与《蜀笺谱》所载相符,只有粉白一色不同。《天中记》成书晚于《蜀笺谱》,字句似乎引自《蜀笺谱》,“粉白”大概为“粉红”之误。
  但是,对于“十色笺”出自何人何地,在历史上又曾出现争议。《蕉窗九录》和《续博物志》认为十色笺为薛涛所制。《天中记》则说:“所云谢公者,富春谢司封”。其意是说谢公并非蜀人。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谢景初,宋人,字师厚,庆历(1041—1048年)进士,知馀姚县,有政绩,以屯甲郎致仕,博学能文,尤长于诗,黄庭坚其婿也。有宛陵集。谢师厚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卒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根据浙江富阳县志载,富阳产谢公十,色笺,考其造纸术是谢公所传。
  六、金粟藏经纸
  浙江海盐金粟山的金粟山藏经纸,又称“金粟笺”、“藏经纸”,是宋代名纸。金粟山下有金粟寺,三国时吴赤乌三年(240年)建,寺中曾藏有北宋时的大藏经纸,即金粟山藏经纸。
  金粟山藏经纸的特点质厚、内外皆蜡,无纹理,为硬黄、硬白类纸,且幅幅纸背均有印记。清代海盐张燕昌为此著《金粟笺说》,以记其妙。文云:“《金粟寺志》:藏经茧纸硬黄,笔法精妙,其墨黝泽如漆,每幅有小红印曰‘金粟山藏经纸’计六百函,宋熙宁十年丁巳写造大藏赐紫思恭志,今仅存百幅”;“秀水蒋春雨藏黄色藏经纸,有书府藏用朱记”。董穀《续澉水志》:大悲阁内贮大藏经两函,万余卷也,其字卷卷相同,殆类一手所书,……间有元丰年度,五百年前物矣,其纸内外皆蜡,无纹理,与倭国纸相类造,法至今不传,想即所谓白麻纸也。海盐县《图经》,金粟寺有藏经千轴,用硬黄茧纸,内外皆蜡磨光莹,以红丝阑界之。经上的印记有红黑两种,但大多为红色。印文也不同,有些印是监造、摺染人姓名,有些是造纸者的名印,后者多为红色印文,如“金粟山藏经纸”、“法喜藏经”、“秀州精严寺净土院大藏经纸”等。藏经纸的制造方法见唐蜡纸。
  在谈到藏经纸的规格时,《金粟笺说》载:“案吾邑藏经有金粟、法喜两种,敬失殆尽……又案金粟、法喜,造纸大小相同;度以宋三司布帛尺,高一尺七寸有奇,长三尺三寸,质量同茧纸兼硬黄法也。”金粟山藏经纸,名重一时,其实以外还有不少藏经纸也很好。张燕昌在《金粟笺说》中谈到,除“金粟”、“法喜”之外,还收集到几幅《大般若经》,末后注“大宋至和二年岁次乙未五月十五日起首募缘写造”字样。这种纸比金粟山和法喜寺的纸稍短小一些,但纸质洁白光莹,不在其下。这些名纸一般都是较厚,由双层或几层制成,所以很难见到帘纹,这就是“无纹理”的原因。
  因金粟山等藏经纸规格特殊,后世文人常有改制者。海盐县《图经》说:金粟山藏经纸“后好事者剥取为装潢之用,称为宋笺”。因为这种纸是几层湿纸抄在一起,故常被人剥开使用。明人文震亨(1585~1645年)在《长物志》中所说“宋有黄、白藏经纸,可揭开用”就是这个意思。揭开的金粟山藏经纸一般都用作书画做装潢。就连清高宗弘历也这样做过,极有雅趣。其奥妙何在?清人周嘉胄在《装潢志》中,深有体会地说:“余装卷以金粟纸、白芨糊,折边永不脱,极雅致”。
  七、椒纸
  “椒纸”这一名称,见于清人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六,文云:“淳熙三年四月十七日,秦玉桢等奏闻:《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书,多为蠹鱼伤牍,未敢备进上览。奉敕用枣木、椒纸,各造十部。四年九月进览。”推测,椒纸可能是用花椒籽或树皮煮汁加工过的,具有防蛀性能的纸。
  据有关史书记载,宋时传至清代的《埤雅》和《史记表传》二书,因系椒纸所印,数百年间“无一蠹伤虫蛀之处”。足见,椒纸防虫性能极佳。
  八、砑花纸
  砑花纸在唐代就有了。如前章所述的鱼子笺,就是砑花纸,又名吴纸。到了宋代,砑花纸有很大发展,文献多有记载。《蜀笺谱》:“凡造纸之物,必杵之使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砑则为布纹,为绮绫,为人物花木,为虫鸟鼎彝,虽多变,亦因时之宜,”又说:“仿姑苏作杂色粉纸,而假苏笺多罗纹,惟纸骨柔滑耳。”《读博物志》:“蜀中之……纸,近年皆废,惟余十色绫纹纸尚存。”可知,唐时的成都,宋时的苏州产砑花纸。
  唐、五代的砑花纸现在很难看到实物了,但宋代却有传世之品,可供今人鉴赏。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李过中(976~983年)的《同年帖》上有波浪纹。北宋米芾(1050~1109年)的《韩马帖》(33×33厘米)纸面上砑有云纹楼阁。宋末李衎(1245~1320年)的《墨竹图》(29×87厘米),纸面呈现飞雁、游鱼图纹、间配“溪月”和“雁飞鱼沉”隶篆字体,构成一种“月明溪静,鱼雁传情”的高雅意境。上面再绘一枝婀娜多姿的墨竹,观赏之余令人陶醉于艺术美感之中。
  砑花纸由于图纹变化无穷,为时人所重,所以,其制作方法则多有载述。苏易简《文房四谱》介绍说:“然逐幅于文版之上砑之,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清异录》亦谈:“姚该〓子侄善造五色笺,光紧精华,砑纸板上乃沉香(木)刻山水林木、折技花果、狮风虫鱼、寿星八仙、钟鼎文,幅幅不同,纹缕奇细,号砑光小本。”陈继儒《泥古录》载:“宋颜方叔创制诸色笺,有杏红、露桃红、天水碧,俱砑为花竹麟羽、山林人物,精妙如画。”综上所述,宋代砑花纸比唐代进步,原纸有多种颜色,砑压后具有图案与文字。
  九、其他名纸——新安皮纸等
  宋朝楮、桑、藤等皮纸也多为后起之秀的新安皮纸所取代。
  徽州宋时称新安,辖境包括歙县、绩溪、休字、黟县等。这里有许多技艺高超的造纸工匠。新安的名纸有原抄纸和加工纸。原抄名纸有麦光纸、白滑纸、冰翼纸、凝霜纸等;加工名纸有碧云春树笺、三色印边龙风笺、印金团花笺、三色金花笺及正反双面打蜡的黄白藏经纸等。《新安志》说,新安纸之所以好,与其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有关,“大抵新安之水,清澈见底,利以沤楮,故纸之成,振之为玉雪……。”因此,后来居上的新安纸,就其质地来说,与前期的澄心堂纸、馀杭由拳纸、温州蠲纸和当代的福建古田纸可相媲美。
  苏轼曾赞:“麦光铺几净无瑕”吴俶的“碧云春树挥毫久”,王令的“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等等,都热情洋溢的赞美新安纸。蔡襄在《文房杂评》中也说:“歙州渍溪纸,乃澄心堂遗物,唯有新色,鲜明过之。今世纸多出南方,如鸟田、古田、由拳、温州、惠州皆知名,拟之绩溪,曾不得及其门墙耳”。因为新安纸品质优良,北宋朝廷所需的公文用纸,大多是从新安征用的。据《新安志》载,每年上贡七种文件用纸,总数约有一百四十五万张之多。另外还要供应学士院纸、存槽纸、盐钞纸、茶宁纸等,称为“官纸”,也是非常精美的。南宋以后,公文书牍都改用新安楮纸做的“劄劄子”,以取耐久。因此,宋代的新安徽州是手工造纸史上重要基地,上继澄心堂纸的遗业,下开泾县宣纸的根基,成为后来宣纸的发源地。宋代除了藤纸、楮纸、桑皮纸以外,还有广东海南岛等地所产的槟榔皮纸。《花木考》载:“槟榔纸类木皮而薄,莹滑、色微绿,宋时入贡以书表。”总之,宋代的竹纸、皮纸居于重要地位,不仅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造纸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