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阳县” 相关
共 2927 条 14 / 196
196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鳌江至平阳内河运输航线历史悠久,经历多次变迁,随公路运输发展而逐渐衰落,最终于1984年停运。
197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 类型: 后记
198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篇通过对平阳地区宋韵文化遗存的研究,展现了两宋时期的风流遗韵及其地理布局,探讨了平阳宋韵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影响。
199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平阳拥有1700多年历史,文化高潮在两宋时期,表现于学风、科举、望族、文献、诗歌、音乐戏曲及风物。建议建立两宋风流遗韵文化馆以展示这一文化特色。
200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平阳宋韵文化主要分布于县城周边及南雁荡山一带,涵盖学风、科举、望族、文献、诗歌、音乐戏曲及风物。
201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平阳以书院、学统、武状元、古琴文化著称,其中南雁荡山为文化荟萃之地,汇聚读书声、著述入四库、武魁诗篇与古琴音韵,文脉千年传承不息。
202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北塘河位于平阳县北,是平瑞塘河的俗称,南宋时已形成村落。这里文风鼎盛,名人辈出,如陈傅良、林景熙等文人留下诗篇。沿岸学风盛行,造就了大批人才。河道上曾建有多座桥梁,如今多为后人修建。北塘河承载着千年宋韵记忆。
203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篇汇集了多位南宋时期平阳地区的历史人物及其与永嘉学派、学术文化等相关的研究。通过对陈经正、陈经邦、陈傅良、章用中、朱黼、徐谊、彭仲刚、邹臻、周仁勇、缪仲公、缪南美、周元龟、陈元、郑朴翁等人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的考据与探讨,展现了南宋平阳地...
204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北宋洛学名儒陈经正、陈经邦兄弟创立会文书院,推动平阳学术文化繁荣,成为平阳学统奠基者。
205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洛学入温的历程及陈傅良平阳籍弟子的学术贡献。
206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章用中是永嘉学派的重要传承者。他师从陈傅良,创办江南书社,推动学术交流。其故居与江南书社位置考证为今平阳县万全镇瑞阳村章岙底。
207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宋时期,平阳经济文化繁荣,世家巨族与移民文化交融。朱黼作为永嘉学派的重要人物,受业于陈傅良,致力于史学研究。
208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平阳县林湾里自唐末迁居以来,通过不断积累发展,至两宋之际已成为望族。林大备作为林湾里代表人物,师承陈傅良并受学于吕祖谦,其后代延续学术传统,多人中进士。林居雅等人为地方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209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宋学者陈傅良在平阳与徐一之交往甚密,但徐一之的身份一直成谜。经过考证,确定徐一之实为徐冠,是陈傅良的弟子,其父徐钺与陈傅良为好友。徐冠曾进献《德寿宫赋》,并与其弟徐宏一同学于陈傅良。
210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徐谊的生平事迹、与同乡的学术关系及其学术思想的特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