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物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302
颗粒名称:
人物篇
分类号:
K825
页数:
103
页码:
14-116
摘要:
本篇汇集了多位南宋时期平阳地区的历史人物及其与永嘉学派、学术文化等相关的研究。通过对陈经正、陈经邦、陈傅良、章用中、朱黼、徐谊、彭仲刚、邹臻、周仁勇、缪仲公、缪南美、周元龟、陈元、郑朴翁等人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的考据与探讨,展现了南宋平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才辈出的盛况。
关键词:
平阳县
历史人物
学术文化
内容
陈经正、陈经邦生平事迹考
陈彤
平阳县南雁荡山会文书院的创始人,是北宋后期洛学名儒陈经正、陈经邦兄弟。乾隆《平阳县志》有载:“会文书院,……在雁荡山,陈经正等读书处。”明清之际学术史巨著《宋元学案》,更对陈经正、陈经邦的学术地位作了权威叙述。其卷三二《周许诸儒学案》曰:“陈经正,字贵一,平阳人也,与其弟经邦从伊川(程颐)游。……经邦成大观进士,字贵新。贵一、贵新皆有问答,见《(二程)语录》。……平阳学统始于(二陈)先生兄弟。”作为程门弟子、平阳学统发端者,二陈先生在平阳文化史享有崇高地位,但历代史志对其生平事迹语焉不详,以致学界对其籍贯与会文书院属地意见分歧,给地方文史研究带来一定困惑。本文谨以现有文献档案为依据,结合北宋教育、科举、任官等制度,深入考证二陈先生生平事迹,探求会文书院创建历史真相。
一、籍贯与迁徙
陈经正、陈经邦籍贯有乐溪、浦源二说。
两宋之际名臣兼学者许景衡《横塘集·陈府君墓志铭》载:“平阳陈经德(经邦长兄)状其祖(陈宗伟)府君之行,告其所游许某(景衡)曰:‘惟陈氏世为温人。’……(其祖父陈宗伟)葬于所居(平阳县)宰清乡乐溪村之原。”两宋之际理学家杨时《龟山集·陈君玉墓志铭》亦载:“君(经邦之父)讳某(士珪),字君玉,温州平阳人也。……葬君(陈士珪,经邦之父)于乐溪大岭之原。”许景衡、杨时与经正、经邦同为程门弟子,相知甚深,所撰墓铭明确记载二陈家族“世为温人”,“居(平阳县)宰清乡乐溪村”,此两条史料是二陈先生籍贯铁证。但在500多年之后,明人郑思恭所著《东昆仰止录》却出现了关于陈经正籍贯的歧说:“贵一陈公(经正),(慕贤东乡)浦源人。”宋代平阳县宰清乡乐溪村,即今平阳县水头镇鹤溪社区中元村;慕贤东乡浦源村,即今龙港市平等社区陈家宅村。两地古属同县,今隔鸿沟。
针对以上两说,早在100年前,民国《平阳县志》即据与二陈先生同时代的许景衡、杨时所撰陈经邦父祖墓志,否定了浦源之说。其人物志载:“陈经德(经邦长兄),宰清乡乐溪人。”许景衡、杨时所撰北宋墓志世系清晰,班班可考,非明末《东昆仰止录》所能推翻,民国《平阳县志》对此考证甚为精详,因而今人于二陈先生籍贯,不宜再有争议。
相对于《东昆仰止录》误记“贵一陈公,浦源人”,康熙、乾隆《平阳县志》所载“陈经正,字贵一,居浦源”与许景衡、杨时所撰墓志尚无抵触,甚有可能。所谓“居浦源”,乃为徙居浦源之意。陈经正籍贯确在乐溪,但其或如康、乾县志所述于中晚年迁徙浦源,二者均有史料依据,且相互之间并无矛盾。
但经邦、经正并非亲兄弟,经正或徙浦源,经邦绝对未离乐溪。据《陈君玉墓志铭》载:“(经邦之父士珪)疾已革,召诸子(经邦亲兄弟三人)而戒之曰:‘汝等慎无析居,为鄙俗常态。’义方之训,死犹不忘。”宋人甚重孝道,陈士珪嘱诸子“慎无析居”,陈经邦“义方之训,死犹不忘”,岂能迁离乐溪而远徙浦源?可见经邦兄弟三人始终聚居于乐溪。因此,对于浦源“为陈经邦立”进士坊,民国《平阳县志·古迹志》断言:“此盖后裔追建。”今网传所谓“陈经邦由北港鹤溪来迁,而为浦源肇基始祖”之说违背史实,不可采信。
二、生年与入太学时间
《陈君玉墓志铭》载:“(大观三年),经邦始以(太学)上舍赐第。”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亦载:“(陈)经德与弟经邦,从弟经郛、经正俱游太学。”据此可知,陈经正、陈经邦均为太学生。
史学界过去曾大致推测,陈经正、陈经邦兄弟是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和崇宁年间(1101-1106)入太学的。现经考证,陈经邦确于崇宁元年(1102)补入太学,但陈经正却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补入太学。理由有三。
一是《二程外书》所载,指向建中靖国元年(1101)或更早。《二程外书》卷一一载:“谢显道(良佐)建中(靖国)间(1101)上殿不称旨,(程颐)先生闻之喜。已而,就监门之职。陈贵一(经正)问:‘谢显道如何人?’先生曰:‘由、求之徒。’”据此可知,经正入太学的时间,最晚应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或之前。
二是许景衡所撰陈宗伟墓志,指向了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或更早。墓志称:“平阳陈经德状其祖府君之行,告其所游许某(景衡)。”明确说陈经德游学于许景衡。而在那段时间,许景衡仅于元符三年(1100)在京城。许景衡《横塘集·郭璋画跋》:“元符三年,余将西游京师,璋父子遗余西域像。”《横塘集·小简·与张帅·三》:“今春至京师。”此前此后,许景衡分别在台州黄岩、河北乐寿任县尉。因此,至晚在元符三年(1100),陈经德便已在河南开封读太学了。
三是《宋会要辑稿》相关记载,直接指向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宋会要辑稿·郡县学政和学规》载:(元符)二年(1099)十一月二十七日,诏:“诸州学生,依太学三舍法,限当年十二月到京,随太学补试。”
据以上史料可判断,陈经正与其从兄陈经德,是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作为温州州学所荐上舍生,依照太学三舍法,应诏到京,参加太学补试后,次年春季正式补入太学外舍。考虑到平阳至开封有3500里路,所以,他俩应在当年秋季就已从平阳乐溪启程北上。
而陈经邦入太学时间要迟两年,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春季才入学。理由亦有三。
第一,杨时所撰墓志载: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三月廿一,陈经邦以太学上舍生登进士第。这说明经邦太学毕业于大观三年三月前。徽宗时期,太学学制约在五年至七年之间。从大观三年(1109)起倒推七年,经邦入太学时间,最早不能早于崇宁元年(1102)。
第二,陈经邦是在太学期间见到程颐先生的,《二程外书》卷一一也记载了经邦与程颐先生就《诗说》观点的一段面当面的对话。而《续资治通鉴》卷八八载:崇宁二年(1103)四月卅,皇帝诏曰:“追毁程颐出身以来文字,除名。”还勒令程颐“尽逐学徒”。程颐当时被迫迁居洛阳龙门之南,要求各地学生“不必及吾门也”。也就是说,崇宁二年(1103)四月卅之后,经邦不可能见到程颐。所以,他入太学的时间,最晚不能晚于崇宁二年(1103)四月。
第三,当时太学校规很严。太学生一年里的节假日,正旦节(即春节,相当于寒假)放假时间最长,从大年廿四(小)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此外,只有上巳节(三月三)放一天假,清明节放三天假。平时在校外过夜要登记,每个月最多允许四次在外住宿。陈经邦就读太学,后以上舍登进士第,必是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所以,他只能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寒假期间,才能自开封赴洛阳问学,因而也只能在崇宁元年(1102)春季补入太学。
据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二六载:“(崇宁元年八月廿二),置外学,赐名辟雍。”辟雍为太学外学,以处太学外舍生。据此,崇宁元年(1102)秋,陈经邦转入辟雍读书。
有了入太学的时间认定,即可大致推算陈经正、陈经邦出生年份。北宋后期,平民子弟入太学的年龄规定是弱冠入学,即20岁入学;官宦(八品以下)子弟不受此年龄限制。陈经正于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底“随太学补试”,相当于元符三年(1100)春季补入太学,入学之年20岁,因此,其生年为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陈经邦于崇宁元年(1102)春季补入太学,入学之年20岁,因此,其生年为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经正、经邦同为陈宗伟之孙,虽然经邦之父陈士珪(君玉)是经正之父陈士衡的兄长,但经正是陈士衡长子,经邦是陈士珪(君玉)次子,经正年长经邦2岁,因此,经正为堂兄,经邦为堂弟。
三、程门岁月与荐引人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程颐建伊皋书院于洛阳鸣皋(在今河南省伊川县鸣皋镇),长期在此著书讲学。哲宗元符三年(1100)春,初入太学的陈经德(与经正同时入学),问学于时在汴京的程门温州籍学者许景衡。四月,程颐自峡州还洛。十月,复通直郎,权西京国子监。是年冬,经许景衡引荐,陈经正离开太学,西赴伊皋书院,入程门而习洛学。
陈经邦则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底,随鲍若雨前往伊皋书院。弘治《温州府志·人物志》载:“有友数人俱从(鲍)若雨至洛,就程门受业,若瑞安谢佃字用休,潘旻字子文,平阳陈经邦……。”据此,崇宁元年(1102)腊月祭灶日,陈经邦与太学瑞安籍同学谢佃、潘旻一起,利用正旦节假期,随温州籍同学鲍若雨赴洛问学,并于崇宁二年(1103)元宵节返京继续读书。
崇宁二年(1103)四月,程颐被党禁牵连。朝廷诏河南府“尽逐学徒”。程颐遂迁居洛阳龙门之南,并劝止各地求学者。五月,陈经正被迫离开洛阳,携经邦诸兄弟南归平阳,于是年秋回到乐溪,看望年迈体衰的老祖父(陈宗伟)。十月廿八,陈宗伟卒。
四、讲学生涯与会文阁真伪
崇宁三年(1104)十一月,陈经邦回到太学。大观三年(1109)正月廿三,试上舍生,陈经邦以上舍中等免省。三月廿一,陈经邦以上舍赐第,赐同进士出身,授官将仕郎。
而在陈经邦登第前一个月,大观三年(1109)二月初十,经邦之父陈士珪病故。五月,陈经邦还乡守制,时间三年(实为二十七个月)。
守制期间,经正、经邦的程门瑞安同学曾来南雁荡山讲学。陈玭《游南雁荡山记·旧志条记》有载:“(大观年间),陈经邦、潘旻、许景衡辈会此(山庵)讲学。”据对许景衡生平行迹研究,约于大观四年(1110),瑞安籍程门学者许景衡、谢佃、潘旻来到平阳,在陈经邦等陪同下,游览了南雁荡山东西洞及金鼎峰等景区,并在东洞(时称余公洞)石门庵讲学,留下了许景衡《游南雁荡》、谢佃《南雁月牖》、潘旻《南雁金鼎峰》3首诗。
政和元年(1111)六月,陈经邦守制期满,居家待次。大约在此时,陈经正、陈经邦在南雁东洞石门庵(或周边)建会文书院。
“辟斋舍数楹,与诸弟朝夕讲贯其中”。康熙《平阳县志·人物志》因此记载:“(经邦)与兄经正同受学于二程先生,得其传以归,人奉为师。”
但在南雁荡山之外,慕贤东乡浦源却另有会文阁(亦称会文书院)遗迹。清·何子祥《白沙里观海阁社学记》转述:“金生又云:‘宋儒陈经邦先生会文书院相去止数武,明时有白沙社学,方继学先生讲学其地。’”其出处或为康熙《平阳县志·人物志》所云:“(陈经邦)所居有会文阁,自为记。”
所谓陈经邦《会文阁记》云:“邦自髫龀读书,晚而不倦。……谋于家居之前,创为书阁,且欲远于家务,庶免家人之所讥议。……日与诸友登临于此,以读书缀文为事。休则凭阑寓目,畅气舒怀,一觞一咏,自有余乐”。落款“时崇宁三年岁在甲申三月壬子也”。
清末吾浙硕儒吴承志直斥《会文阁记》为“伪托”。吴先生考曰:“《记》称‘髫龀读书,晚而不倦’,应是暮年之作,然末署‘崇宁三年(1104)岁在甲申三月壬子’,证之篇中所云,多不相合。经德行辈后于横塘(许景衡),是年横塘年止三十三,经邦度不过三十,何得遽以为晚?……(陈)宗伟没于前一年(崇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下距是年三月朔,止百二十余日,经邦如何于忧服中欢然为乐,创构书阁,凿沼开圃于其间?(陈)君玉没于后五年(大观三年)二月,是时尚在,何云欲远于家务,免家人所讥议?检钱氏大昕《宋元辽金四史朔闰考》,是年(崇宁三年)三月甲戌朔月内并无壬子,知此文乃后人羼益,不然全文皆伪托也。”民国《平阳县志·古迹志》亦直接断言:“旧《志》云(会文阁)在浦源,今其地相传犹存遗址,盖后人因南雁山会文书院而附会为之。”
五、宦业沉浮与卒年推测
明·王朝佐《东嘉先哲录·陈迪功》引元大德《平阳州志》载:“陈经邦,大观三年进士,终迪功郎。”大德州志修于元初,其载陈经邦“终迪功郎”必非虚言。
查北宋官制,迪功郎为宋徽宗政和六年之后的选人新阶第七阶。北宋前期,选人第七阶为判司簿尉。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判司簿尉为将仕郎。政和六年(1116)十一月,改将仕郎为迪功郎。因此,陈经邦授迪功郎应在政和六年十一月或之后。据此时间并依北宋新及第进士授官惯例推算,陈经邦宦业沉浮轨迹如下:政和三年(1113)冬,差遣某县尉;六年(1116)十一月,改授迪功郎,迁某县主簿。至于“终迪功郎”的原因,或为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起事,东南大乱,经邦因而弃官还乡,不再复出。
至于二陈先生卒年,目前无明确史料可资考证。但从杨时、许景衡、尹焞等程门学者在南宋初年备受推崇的情况来看,二陈先生卒年若晚于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其生前必有宣召,身后亦必有史载。今观地方史志,即便温籍程门弟子谢佃、潘安固诸人,均亦稍有记述。因而可以推想,二陈先生当卒于北宋末年,未入南宋。
参考文献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宋〕杨时:《龟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2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
〔宋〕许景衡:《横塘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2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
〔宋〕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
〔明〕郑思恭:《东昆仰止录》,温州文献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金以竣、吕弘诰:《平阳县志》,中国书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清〕张南英:《平阳县志》,乾隆二十五年刊本影印本
〔清〕何子祥:《蓉林笔钞》,平阳地方文献丛书(第二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民国〕刘绍宽等:《民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清〕周喟:《南雁荡山志》,平阳地方文献丛书(第一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永嘉学派源流与陈傅良平阳籍弟子
黄进峰
平阳学派在《宋元学案》中自成一派,全祖望把它列在《宋元学案·徐陈诸儒学案》中加以论述。平阳学派以徐谊的心学为特色,结合陈傅良和叶适的事功学派,为永嘉学派中的别派。徐谊与陈傅良、叶适不但在学术上存在交集,而且门弟子也交互在一起。他们为学都是在二程理学范畴中加以发挥,碰撞出缤纷的色彩,丰富了永嘉学术的内涵。下面,笔者拟就洛学入温和陈傅良的平阳籍弟子加以讨论。
洛学入温
(一)第一代
永嘉学术始于北宋皇祐三先生,即王开祖、林石、丁昌期。他们三人均列《宋元学案》。继其后为从学“二程”的“元丰九先生”——周行己、许景衡等九人与平阳陈经邦、陈经正兄弟等。此为洛学入温第一代。
(二)第二代
南宋立国之初,对“二程”洛学有所忌讳,洛学和王学曾一度卷入政治斗争。政治上,秦桧是王学代表,赵鼎是洛学代表。因此在高宗绍兴年间,洛学在温州始显衰微,但经郑伯熊、郑伯英兄弟努力,终将洛学“火炬”传递给薛季宣,薛季宣又传递给陈傅良。“二郑”与薛季宣是洛学入温第二代。
(三)第三代
南宋孝宗年间,秦桧和王学得到第一次清算和纠正,理学和理学之士开始走向正面。尤其是孝宗乾淳年间,洛学发扬光大,开始进入堂堂正正之境。温州的陈傅良、徐谊、叶适三人,都是在孝宗时期进入朝廷,由下级岗位走上中级岗位。他们三人是当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永嘉学派的“三鼎足”,同时也是洛学入温第三代。
陈、徐、叶关系及其平阳籍弟子
(一)陈、徐、叶关系及其平阳籍弟子概况
叶适先是陈傅良弟子,后来二人又结成“师友”关系;徐谊和陈傅良先是同年考中进士,后结成儿女亲家。他们三位不但具有乡谊、师生、姻戚关系,且同朝为官,“守望相助”,共同信守、践行伊洛之学的教义宗旨。
陈傅良平阳籍弟子姓名可考者,有朱黼、章用中、徐冠、徐宏、徐丏、林大备、陈端己、陈岩、陈志崇、周勉、宋佽等十一位。而《宋元学案·止斋学案》中,陈傅良平阳籍弟子仅章用中、陈端己、朱黼三位,遗失了八位。叶适平阳籍弟子姓名可考者,有陈岩、陈志崇、陈昂、邵持正、蔡任五位。而《宋元学案·水心学案》中,叶适平阳籍弟子仅邵持正、陈昂两位,遗失了三位。徐谊是平阳人,我们就不罗列了。
(二)陈傅良学术特点
许多书上都说,永嘉学派是事功学派,这话有点不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经制之学,由经制而求事功。经制之学是指对历朝历代典章制度的研究和运用。永嘉之学是由经制而求事功,经制是基础,事功是份内。专说事功,则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陈傅良的学术特点是对儒家六经及历朝典制进行全面研究,特别注重《周礼》及其运用。这和朱子注重《四书》有点不同。
清代孙希旦著《礼记集解》,孙诒让著《周礼正义》,他们一生都在研究儒家的礼学,是对永嘉学派精神的继承。
(三)陈傅良平阳籍弟子介绍
(1)徐钺诸子
徐钺(1125-1187),居万全乡尚贤里。其祖先由福建迁入平阳,徐谊家族也是由福建迁居万全沙冈。徐钺大徐谊十九岁,大陈傅良十二岁。徐钺和徐谊是否存在宗族关系,这点很值得研究。
徐钺可以说是徐谊的前辈。他结交当时温州名人郑伯熊、郑伯英兄弟,郑氏兄弟又介绍他认识陈傅良。然后,他和陈傅良一见如故。严格来说,徐钺与郑伯熊、伯英及陈傅良在学术传承上属于师友关系。
徐钺有六个儿子,分别是徐冠、徐宏、徐丐、徐容、徐寓、徐定。其中,徐冠、徐宏、徐丐从学于陈傅良门下,徐宏登淳熙八年进士第,官至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徐容、徐寓也曾从学陈傅良、徐谊,最后成为朱门高弟。民国《平阳县志》为他们立传。
(2)朱黼
朱黼(约1140-约1215),字文昭,宰清乡杉桥里人。他年纪比陈傅良稍小,从学陈傅良时间最早。他和叶适定交,又与陈傅良有姻亲关系。朱黼一生未仕,以布衣终老,所著《纪年备遗》一百卷,承传了陈傅良的学问精髓。《纪年备遗》一百卷虽已逸失,但从其中辑出的《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尚存。清代史家对此多有评价,享誉甚高。
(3)章用中
章用中,字端叟(端卿),万全乡章岙人。他从学陈傅良时间很久,又因陈傅良介绍金华吕祖谦、永嘉薛季宣而显名。他和陈傅良众多弟子共同创办了江南书社。
(4)林大备
林大备,字伯顺,金舟乡林湾里人。家里经济条件好,从学陈傅良。陈傅良称他是善士。
(5)陈岩、陈志崇兄弟
陈岩、陈志崇兄弟,慕贤东乡石床里丰山(今鳌江塘下、厚垟一带)人。丰山陈氏是地方名族,家雄于财,曾独力修筑东塘,筑县东驿道数十里。陈岩、陈志崇师事陈傅良、叶适和徐谊等永嘉名士,家族文化源深流长,到宋元之间还有名人出现,后辈与宋末刘克庄、林景熙皆有交往。
(6)宋佽
宋佽,字叔久,万全宋之才后人。他二十五岁发愤读书,原因是他在瑞安沈体仁家里为客时,认识了陈傅良,受到陈的教导。于是,他成为陈傅良的门弟子。他对《春秋》很有研究。
(7)陈端己
陈端己,字子益,万全乡管奥人。《宋元学案·止斋学案表》有他的名字。陈傅良分别为其父母写过《圹志》《墓志铭》。陈端己父名天锡,字百朋,是个居乡善士。
(8)周勉
周勉,字明叔,崇政乡睦源人。他成年后可能随父迁居万全周阳,晚年又定居江南白沙。周勉是睦源名族周茂良的侄儿,兄弟三人同登庆元二年进士第,一时誉满平阳。他熟读《春秋》三传。陈傅良著《春秋后传》,不时也要向周勉咨询。周勉官终知邕州兼安抚使,是个不小的官。周家人物及家学传到明代,县志还有记载。
(四)平阳学子同时师事陈、徐、叶
陈傅良是事功学派承上启下的中坚人物;叶适是事功学派的集大成人物;徐谊是永嘉学派另一支派,被学界定位为平阳学派集大成者。他们在造就平阳学派时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三人门下弟子师生关系,基本都交互在一起。
宋孝宗乾淳年间(1165-1189),宋金暂时和平,经济和学术处于蓬勃发展期。无论是陈傅良、徐谊还是叶适,除了从政,都以传学为人生目标。平阳学子都以他们为人生的榜样,纷纷投拜门下,出现了平阳学子转益多师,同时师事陈、徐、叶的现象。
参考文献
〔宋〕陈傅良:《陈傅良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民国〕刘绍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陈安金、王宇:《永嘉学派与温州区域文化崛起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陆敏珍:《宋代永嘉学派的建构》,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安金:《永嘉学派研究论著索引》,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江南书社创办人章用中
薛茂盛
章用中(?-1181),字端叟,平阳万全章奥(今平阳县万全镇瑞阳村章岙底自然村)人。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三·章用中传》中已有明确记载。他是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宣的徒孙、永嘉学派著名学者陈傅良的得意门生。他于南宋乾道九年至淳熙八年间(1173-1181),在平阳万全章奥创办温州闻名的江南书社,为平阳、瑞安两县的事功学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研讨交流平台,是永嘉学派忠实的传承者和坚强有力的推动者。
民国《平阳县志》记载
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三》有《章用中传》,现录如下:“章用中,字端叟,万全章奥人,父母恣听其学,从傅良游最久,因傅良事金华吕祖谦、永嘉薛季宣,由是显名。与其徒相厉以学,责难劝义,定为期会程式。稽故有诮,惰游有罚,其人严惮之。则所谓江南书社也。死之日,安阳两邑之士交吊聚哭。傅良为祭奠铭墓,极恸之。”
继承薛季宣、陈傅良的思想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永嘉学派创始人,曾知常州(未到任),学者称其常州先生,是一位“官三代”,永嘉(温州)人。薛季宣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河,在永嘉学派的发展历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他在继承原有的永嘉程学一脉的基础上,以“制度新学”为旗帜,奠定了永嘉学派的理论基础。瑞安的陈傅良与章用中等门生一道,为永嘉学派迎来了鼎盛时代。
创办江南书社
章用中应属英年早逝。他年轻时在父母的支持下四处游学,师从瑞安陈傅良时间最为长久,深得陈傅良喜爱。因陈傅良介绍,章用中又师从永嘉薛季宣、金华吕祖谦,所以有了很好的学问背景和基础,同时也名声远扬。但他在科举道路上不是那么顺利,因此在恩师陈傅良、薛季宣的指导下,在本里创办当时读书人的民间组织——江南书社,召集瑞、平两县一些士绅学者进行学术研讨。
制定书社规章制度
章用中制定了江南书社的组织形式、章程和相应的奖惩规章制度,互相交流学术心得,并对懒惰、游嬉的社员采取一些惩罚措施。由于他严厉执行社规,人们对他也很敬畏。章用中在江南书社里与其师徒们互相勉励学习、研讨学术,以道义互相砥砺。师友均属瑞安陈傅良的学生,他们是陈端己(字子益,万全乡管奥人)、徐冠(字一之,万全乡尚贤里人)、徐宏(字蕴之,又字尹之,徐冠之弟)、陈岩(字仲石,慕贤东乡石床里人)、陈志崇(字仲孚,陈岩之弟)、宋叔久(名弥大,号西廑,万全乡宋桥人)、林大备(字伯顺,金舟乡林湾里人)等。
师友道义完成其遗愿
章用中去世时,瑞安、平阳两地读书人都赶来哭吊送丧。章用中妻子叶氏比他早去世,章用中去世后留下两个女儿还未出嫁。同学们处于朋友道义,为他作了安排:按章用中生前遗愿,小女儿许配给他姐姐的儿子——郑氏外甥;大女儿许配给陈傅良哥哥的儿子——陈师宇,这也是章用中生前的遗愿。
故居遗址考证
据民国《平阳县志·章用中传》载:“章用中,字端叟,万全章奥人。”万全章奥,地处平阳、瑞安两县交界象屿山,即今平阳县万全镇瑞阳村章岙底,依象屿山傍瑞平塘河而居,历来是以章氏为主的聚居地。据调查,唐末至宋初,章奥的章氏分为“众山章”和“岩下章”:大房和二房族系称“众山章”,三房族系称“岩下章”。后因人口增加,为便于生活、生产和管理,大部分人聚居于村南瑞平塘河支线“门前浃底”两岸。元时,房屋遭寇焚烧。此时,章奥一分为二,退居南北两地,村名均称章奥底。居南者后因周姓迁入改称章岙周,章岙底与章岙周地名沿用至今。
章用中故居位于象屿山南麓泰顺院,今为万全镇瑞阳村章岙底的村集体厂房,属章奥章氏的“众山章”大房族系。据原平阳县万全镇章岙底村85岁老干部章国权介绍:“章奥(章岙底)原《章氏宗谱》经战乱、火灾、水灾和“文革”时期已失传。现存的章奥《章氏宗谱》为江南章良、章均垟的版本,并非万全章奥真实谱系,找不到章用中的详细记载。”
江南书社(宝积寺)及“端叟之宅”
据现存杜整登科牌坊内的清康熙二年(1663)平阳、瑞安两县界牌题记:“南至平阳县二十五里,北至瑞安县飞云五里。”此与今平阳县万全镇瑞阳村章岙底(章奥)南至平阳县城北门12.5公里,北至瑞安县飞云渡2.5公里的实际距离相符。
陈傅良《止斋集·章端叟墓志铭》载:“距江五里,寺曰宝积。循除而西数十步,有壤隆然者,吾端叟之宅也。”那么,“宝积寺”与“端叟之宅”又在哪里呢?根据《章端叟墓志铭》所述的地形地貌和田野调查分析,章用中创办的江南书社应在距飞云江五里地的宝积寺内,其墓在宝积寺檐阶西面数十步远的隆起土丘上。这与章用中本里——万全章奥象屿山西麓金家湾的宝积寺(今名明心寺)和馒头山相吻合。
以上信息和实地调查情况,与《章端叟墓志铭》描述的宝积寺、“端叟之宅”及江南书社的地形地貌十分吻合。当地俗称的馒头山,海拔仅12米,周边是农田和河流,相对高度仅七八米,山上有许多古墓。馒头山距宝积寺(即明心寺,地处瑞平两县交界,寺院所占地盘有瑞安、平阳两县辖地,相传始建唐元和年间,后改名瑞平院)西首仅三四十米。
宝积寺实地调查
据调查了解,距万全章奥宝积寺1公里多的瑞安飞云街道孙桥地方,亦有宝积寺。孙桥宝积寺是否《章端叟墓志铭》描述的“宝积寺”呢?针对这个疑问,笔者于今年10月15日实地踏勘了该地宝积寺遗址及周边的净土寺和孙桥影剧场,同时走访孙桥老人亭。老人亭里的老人说,孙桥村由孙桥、河岱、栏杆桥3个自然村组成,宝积寺与净土寺相邻,分别在孙桥和河岱的自然村地界上,建于唐代和宋代年间。八旬老人池国康说:“原来,宝积寺前(东)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放生池,后(西)面是宝积寺和尚的坟墩。寺院塌废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孙桥公社在这里建了孙桥中心学校。80年代,学校迁建后给村民建房了。”65岁老人蔡钟余说:“宝积寺后面有一个和尚坟墩。1985年前后,这个坟墩地块被孙桥村以2000多元卖给我亲戚建房,坟墩上共有3对(6穴)墓穴,按照当地风俗进行挟骨迁葬。”
结论
为什么说《章端叟墓志铭》描述宝积寺与“端叟之宅”在万全章奥,而非孙桥宝积寺一带?理由有五:
第一,地理不符,孙桥距飞云江不足四里路,与《章端叟墓志铭》所载“距江五里,寺曰宝积”不符;
第二,孙桥老人都说宝积寺后面的坟墩是释教比丘墓地,非凡夫俗子的墓地;
第三,章用中是章奥人,章奥有山,在宋代万全垟地区内涝严重,经常满水,选择本里山地作墓地是最佳选择。放弃本里山地,而将纯平原的孙桥土丘选作墓地,不符合古人“叶落归根”常理;
第四,章奥的宝积寺在章用中本里,为创办江南书社带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另外,章奥的宝积寺地处温州至福建的交通要道瑞平塘河古驿道旁,有着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优势,为平瑞两县士绅学者往返江南书社带来交通便利;
第五,寺名宝积寺的,在温州乃至全国有很多,并非孙桥独有宝积寺。
综上所述,章用中创办的江南书社与章用中的墓地均在万全章奥。
参考文献
〔宋〕陈傅良:《陈傅良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民国〕刘绍宽等:《民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俞雄:《陈傅良传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陈敏:《平阳姓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平阳章奥《章氏宗谱》
永嘉先生杉桥朱黼
黄进峰
南宋150余年间,是平阳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随着宋室南渡,中原人士南迁江南,以至温州平阳人口剧增。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平阳主、客户达到51144户,男丁达到61290人。比起北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平阳主、客户21836户,男丁36772人,户数翻了一番还多,男丁也增长了67%。
世家巨族、移民文化成为平阳历史、文化的主要特征。甚至许多学术传统,都以家学形式流传。平阳孔氏、宋氏、陈氏、徐氏、薛氏、林氏、黄氏、朱氏、王氏、周氏、顾氏、邵氏、缪氏、章氏、杨氏、郑氏、谢氏、吴氏、胡氏等家族,都称得上属世泽绵长的文化大家族。他们学术传统在遵循孔子儒家思想的前提下,与平阳陈经正、陈经邦兄弟,宋之才、萧振、徐谊、王自中等,以及永嘉许景衡、周行己,全国性人物朱熹、杨时、张九成、邹浩等在学术和交往上,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所述,是南宋永嘉学派重量级人物、陈傅良高足、永嘉史学代表朱黼先生。
一、南雁荡下一名族
平阳水头位于县境西南,鳌江上流,四面环山,中间一片平畴,物产丰茂,交通便利又不当战略要道,政治相对比较安宁。唐宋时有径口里、杉桥里比较著名,并形成了寺前街、杉桥街等比较繁华的集市。
寺前街通指詹家埠到水凤尾一条老石路,中有唐代名刹智觉寺。“蛇鹳相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南宋洪迈曾记入《夷坚志》。寺前街属径口里。唐宋以来,志书对径口里名人记载较少,它毕竟以埠头文化、商业文化为浓。
杉桥街却不同,周喟在《南雁荡山志》中把杉桥朱氏称为雁荡山下一名族,与乐溪陈氏、南湖薛氏、睦源周氏、小龙邵氏相并立,称其为传统文化世家名族。
杉桥朱氏迁来较早,谱传五季时,仕为大理寺少卿的朱幩,避王曦之乱,由福建长溪赤岸迁来平阳;其孙朱孟邹又自金舟乡炎亭(今属苍南),迁来宰清乡杉桥里。杉桥朱家在宋代已是远近闻名的仁德之里,厚德载物,秉仁履礼,耕读传家,书香弥漫,铜臭隔绝。朱家还与永嘉学派先驱周行己及大学者陈傅良沾亲带故,杉桥朱昌年即为周行己妹夫,而朱黼与陈傅良不但是师徒关系,而且还是姻亲。陈傅良大哥之子陈廷植即为朱黼女婿。
杉桥街旧址在今平阳第二中学校址范围内,遗址已被填没,老平二中后门通三桥。三桥河水清冽,两岸树木扶疏,跨河架设三座石桥。原为三座杉木桥,南宋改为石桥,后地名也由“杉桥”变为“三桥”。原街道沿河,有状元府遗址。我在溪心乡工作时,有老同事说,当时在他家门口还有旗杆石。此地出武状元、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朱熠,永嘉学派历史学代表《纪年备遗》作者朱黼,《三易备遗》作者、地方水利工程“朱官堰”创建者朱元升,理学家朱元夫,诗人朱公似,以及武状元朱嗣宗、朱应举等等仕宦人物数十位。直至明中叶以后,水头街取代径口里、杉桥里,崛起而成为北港重镇。
二、朱黼生平
关于朱黼的生平事迹,方志并无详细记载。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三》:“朱黼字文昭,宰清乡杉桥人。父公向,佚其名。母杨氏尝教黼书。黼少与同里章用中、周勉、陈端己、林大备、陈岩、陈志崇、徐宏、宋叔久辈俱受业瑞安陈傅良之门,傅良善言经制,黼亦潜心史学。著《纪年备遗》一百卷、《纪年统纪论》一卷。叶适为《序》……初,陈公君举未仕讲学,文昭年差次,最先进。及后来取名官,弁冕接踵,而文昭蓬累耕南雁荡上,山水叠重,声迹落落,人不知其能传陈公之业也……黼有至行,建阳蔡沈目为孝子。嘉定某年月日卒,年七十余。弟黻,早亡。”
周喟《南雁荡山志》,孙衣言《瓯海轶闻》,郑思恭《东昆仰止录》及王朝佐《东嘉先哲录》,王瓒《弘治温州府志》等关于朱黼的描述大同小异,除了对《纪年备遗》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外,未能勾勒出朱黼更多的生平轮廓。
朱黼的生平及家世有赖于陈傅良《朱公向圹志》,叶适的《纪年备遗序》《祭朱文昭文》等文。若无陈傅良、叶适二位名人为他推扬,朱黼姓名恐今已堙没无闻,真可谓“附骥尾而名显”。
朱黼传略,用现代语言可表述如下:
朱黼(约1140-约1215),字文昭,南宋平阳县宰清乡杉桥里人。父字公向,名己佚。母亲杨氏,曾教其读书。朱黼年轻时,和同县章用中、周勉、陈端己、林大备、陈岩、陈志崇、徐宏、宋叔久一起,在瑞安陈傅良门下学习科举和儒术。陈傅良善于传授永嘉学派的经制之学,朱黼亦潜心史学。他用毕业精力著《纪年备遗》一百卷及《纪年统纪论》一卷,叶适为其作《序》。当初,陈傅良还未考上进士,在温州城南教书,朱黼年龄比陈傅良稍小,但及门最早。陈傅良及后来诸多门人都连翩入仕为官、担任高职,唯有朱黼屡举不第,躬耕于南雁荡山下,山叠水环,声名不著,几乎无人知道他能传承陈傅良的学术精髓。朱黼事母至孝,孝行大彰,理学名人建阳蔡沉称赞其为孝子。他卒于嘉定某年,年70余岁。弟朱黻,早逝。
三、朱黼同学朋友圈
(1)章用中
章用中,字端叟(或端卿),万全乡章岙人。他从学陈傅良时间很久,又因陈傅良介绍,师事金华吕祖谦、永嘉薛季宣,由是显名。他和陈傅良众多弟子共同创办了江南书社。
(2)周勉
周勉,字明叔,系陈傅良高足。崇政乡睦源(今青街乡)人,成年后可能随父迁居万全周阳,晚年又定居江南白沙。周勉是南雁名族周茂良的侄儿,兄弟三人同登庆元二年进士第,一时誉满平阳。周勉熟读《春秋》三传。陈傅良著《春秋后传》,不时也要向周勉咨询。周勉官终知邕州兼安抚使。周家人物及家学传到明代,县志还有记载。
(3)陈端己
陈端己,字子益,万全乡管奥人。《宋元学案·止斋学案表》有他的名字,陈傅良分别为其父母写过《圹志》《墓志铭》。他父亲名天锡,字百朋,是个居乡善士。
(4)林大备
林大备,字伯顺,金舟乡林湾里人。家里经济条件好,从学陈傅良,陈傅良称他是善士。
(5)陈岩、陈志崇兄弟
陈岩、陈志崇兄弟,慕贤东乡石床里丰山(今鳌江塘下、厚垟一带)人。丰山陈氏是地方名族,家雄于财,曾独力修筑东塘,筑县东驿道数十里。陈岩、陈志崇师事陈傅良、叶适和徐谊等永嘉名士,家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到宋元之间还有名人出现,后辈与宋末刘克庄、林景熙皆有交往。
(6)徐宏
徐宏,字蕴之,又字尹之,徐钺次子,万全乡尚贤里人。他登淳熙八年进士第,任古田县主簿,调潭州教授。嘉定五年,升任起居郎兼侍讲,又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等官。
(7)宋佽
宋佽,字叔久,万全乡宋之才后人。25岁发愤读书,原因是他在瑞安沈体仁家里为客时,认识了陈傅良,受到陈的教导。于是,他成为陈傅良的门弟子,对《春秋》很有研究。
(8)陈有功
陈有功,生卒年不详,平阳县宰清乡北山(今属腾蛟镇)人。淳熙五年(1178)武科进士(与林拱辰同科),历官閤门舍人、金吾卫上将军。嘉泰元年(1201)以福州观察使身份,同焕章阁学士李景和出使金国。卒于湖南某知州(府)任上。他与朱黼居相近,年代相仿,虽为武官,却研究学问,应有交集。他逝世时,朱黼有挽诗悼念。诗曰:
生平不肯负所学,高节清风自凛如。逆孺殿岩辞特荐,昵交戚畹绝私书。不矜虏馆穿正鹄,甘向蛮溪佩左鱼。沅芷澧兰香满路,万人恸哭护灵舆。
(9)蔡沈
蔡沈,字仲默(1167-1230),建州建阳人。父蔡元定与朱熹为师友关系,本人也是朱门高足。隐居九峰,终生不仕。学宗朱子,为闽学代表人物之一。作《书集传》,元皇庆二年(1313)定为科举依据,遂为元、明、清士人必读课本。
朱黼母杨氏墓在崇化院后(应在南雁施岩西原),墓碑“宋孺人杨氏墓”石刻系蔡沈所书,旁镌“蔡沈为孝子朱黼书”,可证朱黼与蔡沈存在交集。他们年代相仿,志向和价值观高度一致,同为隐居著书,同为理学学侣。
四、《纪年备遗》
朱黼退隐南雁,笔耕不缀,著成煌煌巨著《纪年备遗》100卷。他依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稽古录》体例,章别论著,始尧、舜,迄五代,三千余篇。述吕后、武则天、王莽、曹丕、朱温,皆削其纪年以从正统。他以《春秋》笔法为正,贵华夏贱夷狄,论制度谈礼仪,上至天文、下及地理、中关人事,包罗万象。特别对于华夏战乱、南北离合,争夺之碎,篡乱之秽,人所厌闻之事,条分缕析,理芜殳蔓,显发精隐,搜举坠逸,扶树正义。文辞质朴,不竞浮华,无偏駮之说,无新特之论。此书令叶适反复阅读,临老不倦。叶适还认为此书价值,超过董仲舒《春秋繁露》,学问迈越马融、郑玄、王肃等历史、经义大家。
《纪年备遗》中的许多观点和结论,朱黼都与座师陈傅良一起敲定。《陈止斋集·答朱文昭》就是陈傅良和朱黼一起研讨汉代士大夫气节问题,纠正了人们对于东汉有节义、西汉无节义的认识误区。他俩还对古丧礼进行了研讨、辨正。
现存《纪年备遗》摘录本——《纪年总辨》28卷,文字约30万,也屡见朱黼质正于陈傅良的许多论辞,议题颇为大胆。如西晋末年,晋室公卿每有迁都避胡之议,惜未采纳落实,导致洛阳、长安二都陷落,西晋灭亡。历史常有重演的一幕,北宋靖康年间,面对金国汹汹兵势,公卿士大夫也有迁都之议,但未认真对待,终致北宋覆亡,二帝被掳。朱黼对此大加惋惜,痛恨不已。
五、白头有母教诗篇
朱黼生世渊源,除自己出于文化世家外,其祖母章氏亦出自平阳大姓,为太学生章升之女,享年七十八卒。母亲杨氏,知书达礼。民国《平阳县志》把朱黼母杨氏,编在《补遗·人物志·列女》之中。陈傅良在《朱公向圹志》称:“公向能教黼,章氏能成公向志,杨氏又世守之,黼故得为知名士云。”
《叶适集·朱文昭母杨氏挽词》高度概括了杨氏作为古代贤母的典范。诗曰:
文昭有贤母,白首教篇章。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古今归石室,笔削纪萱堂。鹿扰鸟驯处,森森宰树苍。
朱黼逝世后,叶适晚年经常怀念故交,爱乌及屋。南雁朱相士,自称深得刘碧云相法,且云为朱文昭族孙,叶适也赠诗于他。诗曰:“南荡书林长砌萝,碧云鞋底晒庭莎。从今湖海须行遍,眼法虽亲要看多。”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古往今来,多少读书人因未能入仕,取得一官半职,坚守初心而贫穷度日。朱黼晚年生活悲苦,坚持著书,从叶适《祭朱文昭文》可领略一二。文曰:“独钓孤耘,蜑浦蛮村;汲汲鲁壁,暗理冥论。蓬蒿当径兮蒹葭门,面肉雍肿兮眼眵昏。书成家而不食,缉野茧以自温。”
参考文献
〔宋〕陈傅良:《陈傅良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朱黼:《永嘉朱先生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温州市图书馆藏本
〔宋〕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版
〔明〕王朝佐、郑思恭:《东嘉先哲录:外两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明〕王瓒、蔡芳:《弘治温州府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孙衣言:《瓯海轶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民国〕刘绍宽等:《民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民国〕周喟:《南雁荡山志》,平阳地方文献丛书(第一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陈敏:《平阳姓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林湾里林族与永嘉学派渊源略考
林茂则
据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宣撰写的《林南仲墓志铭》[1]记载,唐朝会昌、大中年间(841-859),有一位名叫林彦的人,由福建迁入横阳县金舟乡林湾里,人称“林湾里人”。自唐代以来,林湾里人通过不断开荒辟土,逐步发展成为当地望族。
两宋之际,林湾里出现了一位代表人物——林杞[1]。林杞(1095-1168),字南仲,薛季宣《林南仲墓志铭》里的墓主便是他。林杞立志振兴祖业,勠力种桑课农,将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道得以兴起。在自我约束方面,他闲居冠履必整,自奉简素,立坐未尝跛倚;在待人处事方面,和睦宗族,事兄如父,对妻子无惰容,精悍至老不衰;在子女培养方面,子皆儒学,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的学生林大备便是其中一员。作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户,林杞已逐步实现由地方富户向儒家君子的转型。《林南仲墓志铭》是陈傅良应学生林大备之托请薛季宣所作。林大备,字伯顺(百顺),林杞次子,其名与字应取自《礼记·祭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
一、林大备与陈傅良的师承关系
林大备师承陈傅良证据较为明确。线索如下:(1)《林南仲墓志铭》[1]记载:“走(古人自称谦词)之友陈傅良君举,以经学教授州县,亟为走称其生徒林大备者,为平阳善士。”(2)叶适《与吕丈书》[2]中提到:“同志林百顺(林大备),依君举兄为学,志况颇坚。”(3)林大备孙辈族人林栋墓志铭《永嘉林国辅墓志铭》(林希逸撰)[3]亦提及:“(林栋)以诸祖多游陈止斋、楼攻媿之门,议论有源委。”此处的“诸祖”,指的便是林大备等人。
林大备从陈傅良学的时间,可结合下列三方面证据探讨:(1)据叶适写的陈傅良墓志铭《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4]载:“公姓陈氏,讳傅良,字君举,温州瑞安人,初讲城南茶院,时诸老先生传科举旧学,摩荡鼓舞,受教者无异辞。公未三十……”可知,陈傅良未到30岁便在城南茶院教授生徒。
(2)孙锵鸣撰《陈文节(傅良)公年谱》[5]时,据陈傅良文集卷首曹叔远撰写的《止斋集原序》[6]记载:“执经户外,方屦阗集,片言落笔,传诵震响,场屋相师,而绍兴之文丕变则肇于隆兴之癸未”,认为陈傅良于宋孝宗隆兴癸未(1163)授徒于城南茶院,从者数百人,陈傅良时年27岁。
(3)林大备父林杞卒于乾道四年(1168)。乾道五年(1169)冬,陈傅良到常熟薛季宣寓所,完成学业(卒学)。陈傅良约于此阶段携林大备向老师薛季宣请铭。乾道六年(1170)秋,陈傅良补入太学。林大备经过常熟东关时未能遇上薛季宣,薛在给陈傅良的回信《答君举三》[7]中提及了此事,同时寄来了撰写好的《林南仲墓志铭》。墓志中称林大备为陈傅良的生徒,可以推断,林大备应于隆兴元年至乾道五年间(1163-1169)始从陈傅良学,时年约30岁。
值得一提的是,林大备还曾从婺学创始人、东莱先生吕祖谦学。淳熙二年(1175)秋,叶适到访婺州,与陈亮一起到武义明招山,向吕祖谦问学[8]。淳熙三年(1176),叶适写给吕祖谦的《与吕丈书》[2]中提到:“同志林百顺,依君举兄为学,志况颇坚。平时愿叩门墙而不可得,想今已获趋拜,当蒙与进也。”从行文来看,林大备此时或已在吕祖谦边上求学,叶适嘱托吕要多教导提携林大备。叶适称林大备为同志,应与二人同时受教于陈傅良有关。
查《陈文节(傅良)公年谱》[5],陈傅良自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后,一直到淳熙三年(1176),长达四年时间在家候缺。期间与吕祖谦有来往。如淳熙元年(1174)十一月,陈傅良访吕祖谦于明招山,时吕祖谦丁父忧居家[9]。林大备去拜访吕祖谦的时间节点有三种可能:一是淳熙元年(1174)十一月随老师陈傅良一起去:二是于淳熙二年(1175)秋随叶适一起去;三是于淳熙三年(1176)前自行前往拜访吕祖谦,目前尚难定论。
二、进士林思学与钱文子、曹豳等的师承关系
林大备之后数代,林湾里人出现了一个至少绵延4-5代的读书人群体(见表1),并走出了多名进士。如:(1)“昼夜诵书攻文,高吟咏”的林璞,其子林善补高中嘉定元年(1208)进士[10]。(2)“回川先生”林居雅,创建舥艚阴均陡门,其子林思学师从曹豳,高中嘉熙二年(1238)进士[11]。(3)淳祐十年(1250)武举三鼎甲林栋,其子林煜笔力如乃翁[3]。下面,本文就涉及的人物逐一分析。
嘉定元年(1208),平阳义民林居雅响应知县汪季良的号召,变卖家产,创建舥艚阴均陡门,对地方公益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陡门至今屹立[14]。林居雅子林思学是嘉熙二年(1238)进士。据出土的《林思学圹志》[11]载:“(林思学)长而颖脱,从侍郎东甽曹公豳学。既能文,授春秋于回川,家庭自为师生,相继入大学,同经生慕之。”据圹志推算,嘉定十六年(1223)左右,林居雅、林思学父子先后入太学,居太学十五年,父子家庭互为师生,很受同学们羡慕,堪为美谈。嘉熙二年(1238),林思学高中周坦榜进士,初授真州教授。嘉熙三年(1239),史嵩之以京湖安抚制置使拜右相,林思学应辟入幕府,改任督府准备差遣。遗憾的是,林思学在赴任路上感染寒疾去世。
《林思学圹志》明确记载林思学师从曹豳(1170-1249)。据《宋史·曹豳传》[15]:“豳字西士,少从钱文子学,登嘉泰二年(1202)进士第,授安吉州教授。”可见,曹豳是乐清钱文子学生。钱文子(1147-1219),名宏,字文季,号白石山人,绍熙二年(1191)太学上舍两优释褐[16]。据吕祖谦再传弟子王柏《鲁斋王文宪公集》卷一二《跋丽泽诸友帖》[17]:“白石不及登成公之门,而师止斋(陈傅良)。”由上可见,林思学的师承关系可概括为:陈傅良—钱文子—曹豳—林思学,也就是说,林思学是陈傅良的三传弟子。当然,这不能排除林思学先是幼从父亲回川先生林居雅学的可能性。
关于林思学从曹豳学的时间,结合出土的《曹豳圹志》[18]可知,嘉定元年(1208)四月,曹豳授湖州教授,未赴任,丁内外艰,因家贫,在乡里执教十一年(1208-1219)。林思学应于这一阶段从曹豳学。凑巧的是,端平三年(1236)十二月,曹豳任国子司业:[19],全面负责诸学包括太学的教学及行政事务,此时林思学父子都在太学求学,两者应有交往。
从表2相关人员的生年来看,林大备早林居雅约30年,是林居雅的父辈人物,是林思学的祖辈人物。而林思学从弟林栋墓志铭[2]称:“(林栋)君为文简而有法,以诸祖多游陈止斋、楼攻媿之门,议论有源委,其从师取友又皆当世名人。”这里说的游陈止斋、楼攻媿之门的“诸祖”指的是林大备等人,进一步佐证了林大备是林思学、林栋等人祖辈的观点。
对于回川先生林居雅,《林思学圹志》[11]有段精彩的介绍:“回川不为章句儒,以躬行自信,又勇于为谊。”林居雅不拘泥于辨析章句且身体力行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林居雅的师承情况,《林思学圹志》并未提及。从目前有限的资料推断,林居雅师承林大任、大备、大时等家学的可能性较大。若按此猜测,林居雅相当于陈傅良的再传弟子辈,见表3。嘉定五年(1212)前后,尚在温州府学读书的林居雅曾请知温州杨简撰写《永嘉平阳阴均堤记》[10],该文是目前研究阴均陡门的源头性文章,也是研究宋代平阳水利工程史的重要文献。林居雅在太学读书期间担任斋谕,参与太学生日常管理。端平二年(1235),林居雅率太学20斋40名斋长、斋谕,请求加封太学灵通庙,获得批准,留有《请加封太学灵通庙劄子》[16]一文。该文是研究宋代太学灵通庙敕封情况的重要文献。值得一提的是,这40名斋长、斋谕,大多高中进士,作为领头人,足见林居雅之影响力。
三、武举三鼎甲林栋与止斋续传说
值得一提的是,《宋元学案补遗》作者据林希逸撰写的《永嘉林国辅墓志铭》[3]一文,将林栋、林善补、林思学记作“止斋续传”[20]。(《永嘉林国辅墓志铭》原文疑漏字:仪真教【授】思【学】齐相上下)。据该墓志铭,林栋自号“讷庵”,平日话语不多,但对国家大事却从不沉默。淳祐四年(1244),他通过混补法考入武学,读书时积极向朝廷上书。在抨击时政和褒贬人物忠邪方面,他总是冲在前面。淳祐十年(1250),宋理宗殿试策问,林栋说起边关战事,痛心疾首,义愤难平。他说战争祸害刚停下来,却有人开始好大喜功、沾沾自喜,这容易重蹈覆辙。他反对通过议和维持边境安宁,而以朱子理学评判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再以此评判南宋和蒙古的界限,奏疏洋洋洒洒数千言,正气勃郁。林栋最终高中淳祐十年(1250)武举三鼎甲,该榜武状元是福建人陈亿子。
林栋墓志撰写者是同时期国子录——福清理学大师林希逸。林希逸在墓志中称,林栋在武学时文声籍籍,既有永康学派陈亮的气骨,又有横浦学派张九成的学问,其评价不可谓不高。关于林栋的师承,《永嘉林国辅墓志铭》并未具体指明,但从其中记载来看,林希逸认为林栋为文行事与诸祖游陈傅良、楼钥之门有关,而林栋师友都是当时名人,具体师从有待进一步考证,故暂从《宋元学案补遗》之说,作止斋续传。
《永嘉林国辅墓志铭》又称林栋之子林煜是漕贡进士,笔力如乃翁,必能大其家。其女婿则是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方蒙之子方皞如。
四、进士林善补“朱门十哲”说存疑
《宋元学案补遗·林先生栋传》中,还附带了林善补[20]。林善补,字退思,嘉定元年(1208)进士,初授无为军教授,曾任四川茶马司干官。叶适(1150-1223)曾为其母撰写《林夫人陈氏墓志铭》[10]。该墓志铭中提及林善补之父林璞“昼夜诵书攻文,高吟啸”。遗憾的是,林璞早逝。林璞去世后,陈氏夫人从丈夫手中接过了教育儿子的接力棒,“犹力课子学不怠”。
值得一提的是,朱熹文集中有多篇《答林退思》,是朱熹答林善补来信(文集中作“林补”)[21]。关于林善补与朱熹书信来往的时间,陈来先生《朱子书信编年考证》认为《答林退思》应发生在庆元四年(1198)[22]。除了书信往来,林善补至少拜访过朱熹两次。
第一次是庆元四年(1198)。这年,朱熹在写给女婿黄榦的信《答黄直卿书》中说:“南康李敬子与一胡君(胡泳)同来,见在书院,敬子甚卓立,然未细密,胡君坚苦,读《丧礼》甚子细,亦不易得。永嘉林补,字退思者,亦暂来。其人甚敏,然都不曾读圣贤书,只一味胡走作,甚可惜也。”[23]由上文可知,与林善补同一时期去拜访朱熹的还有江西李燔(字敬子)和胡君(胡泳)。李燔和胡泳早几年便已拜入朱熹门下,其所学已卓有成效。而朱熹认为林善补虽比较机敏,但没怎么好好读圣贤书,只一味地胡乱学习。
第二次是庆元五年(1199)。朱熹在《跋彭监丞集》[24]中写道:“庆元己未(1199),君之中表林生补,持此集及叶卿所撰墓铭过余。”可见,庆元五年(1199),林善补曾携带表兄彭仲刚(1143-1194)的《彭监丞集》去找朱熹作跋。众所周知,始于庆元元年(1195)的“庆元党禁”,使朱熹理学在学术和政治上遭到重大挫折,甄别和清洗运动几乎网尽了赵汝愚、朱熹门下的所有知名之士,许多朱门弟子为避祸离开甚至叛离师门,而林善补并未忌讳此事,顶住压力前去拜访朱熹,精神着实难得!
关于林善补的师承,一般认为只是朱熹门人。但笔者认为,林善补可能并非仅取朱熹一家之学,主要依据有如下四点:
第一,林善补与朱熹的书信中多次提及“屈于贫困,寸步不能自致”,叶适《林夫人陈氏墓志铭》[10]也证明了林善补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因此直接去福建拜访朱熹的机会并不多。庆元六年(1200)三月,朱熹即已去世,林善补从朱熹学的时间较短,而当面受教的机会也不多,从朱熹处获得的知识应有限。
第二,林湾林氏家族文人群体的存在,如上文提及的林大备兄弟、“回川先生”林居雅、林善补父林璞等(见表1),足见家族业儒气氛浓厚。而林善补于朱熹逝世8年后(1208)才中进士,林善补受林湾林氏家学的影响应不小。
第三,林善补表兄彭仲刚(1143-1194),24岁即中乾道二年(1166)进士,登第时间早于林善补42年。叶适《彭子复墓志铭》载彭仲刚“其一时师友盛矣,而子复又最先周旋其间”[25],《宋元学案》显示彭仲刚与徐谊(1144-1208)[26]、吕祖谦(1137-1181)[27]、王自中(1140-1199)[28]等皆有关系。可见,彭仲刚本身转益多师,是个饱学之士。彭仲刚很重视教育,绍熙元年(1190)知全州,任上常亲为学子执经讲说[25]。彭仲刚父约于次年(1191)去世,他因此回乡守孝三年[25]。在这期间,林善补与表兄彭仲刚的接触机会应较多,彭仲刚又年长林善补较多,亦兄亦师的可能性较大。巧合的是,叶适在《林夫人陈氏墓志铭》[10]中,对林善补师友交往的评价——“善补经营四方,杰材伟士无不师友”,与叶适在《彭子复墓志铭》中对彭仲刚师友交往评价——“其一时师友盛矣,而子复又最先周旋其间”相类似。彭仲刚去世5年后,林善补拜访朱熹,请为彭文集作跋,因此,不能排除林善补受彭影响的可能。
第四,林善补与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有接触。除前文提及的林善补之母《林夫人陈氏墓志铭》为叶适所写外,林善补赴任四川茶马干官时,叶适还曾作诗《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29]相赠。叶适中进士时间早林善补30年,叶适作诗相赠,颇有长者勉励后辈之意。
从以上四点来看,相较于远在福建建阳的朱熹,林湾林氏家族文人群体及在平阳的彭仲刚、徐谊、王自中和在瑞安的叶适,对林善补而言是近在咫尺。师友范围较广的林善补效仿其表兄彭仲刚转益多师的可能性较大。《宋元学案补遗》将林善补与林栋一起记作止斋续传[20],或许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明初宋濂在《赠侍仪舍人林成之序》[30]一文,首先提出林善补为“朱门十哲”一说。《赠侍仪舍人林成之序》文中写道:“夫成之为退思先生五叶孙,先生实考亭夫子高弟,世称十哲之一。”这一说法,深深影响了近代学者对林善补的师承定位,民国《平阳县志》即引用了宋濂之说[31]。众所周知,朱熹一生以著书讲学为乐,弟子门人遍天下,数量相当庞大。即便经历了“庆元党禁”,仍有部分有才学的弟子紧紧追随。黄榦在《勉斋集》中说道[32]:“向来从学之士,今凋零殆尽,闽中则潘谦之、杨志仁、林正卿、林子武、李守约、李公晦;江西则甘吉父、黄去私、张元德;江东则李敬子、胡伯量、蔡元思;浙中则叶味道、潘子善、黄子洪,大约不过此数人而已。”遗憾的是,关于“朱门十哲”之说,笔者遍查有关朱子门人相关文献如《朱子实纪》《考亭渊源考》《朱子门人》等,似无此说,不知宋濂老夫子所依为何?笔者抛砖引玉,供各位方家参考。
结论
综上所述,林湾里人肇始于唐代,北宋时期已成平阳大族。南宋早期,以林大任、林大备、林大时三兄弟为代表,皆业儒学。到下一辈,林湾里林氏家族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求取功名的气氛,与永嘉学派关系密切,形成一定的文人群体,前后至少延续四五代,并出现多名进士,成功实现了由富而儒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宋】薛季宣《浪语集·卷三三·林南仲墓志铭》
[2]【宋】叶适《水心文集·卷二十七·与吕丈书》
[3]【宋】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二二·永嘉林国辅墓志铭》
[4]【宋】叶适《水心集·卷十六·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
[5]【清】孙锵鸣撰《陈文节(傅良)公年谱》(周梦江点校)
[6]【宋】陈傅良《止斋集·卷首·止斋集原序》(曹叔远撰)
[7]【宋】薛季宣《浪语集·卷二十四·答君举三》
[8]【宋】吕祖谦《东莱集·别集卷十·至陈亮第十七函》&【宋】陈亮《龙川文集·附录上》
[9]【宋】吕祖谦《东莱集·卷四·与周子充书》&杜海军《吕祖谦年谱》第148页
[10]【宋】叶适《水心集·卷二一·林夫人陈氏墓志铭》
[11]【宋】王致远《真州教授林思学圹志》(出土),另可见于民国《平阳县志》卷五十五和杨思好主编《苍南金石志》(2011年)浙江古籍出版社,第225页
[12]【宋】佚名《林居雅妻曾氏圹志》(出土墓碑),另可见于《民国平阳县志》卷五十五和杨思好主编《苍南金石志》(2011年)浙江古籍出版社,第20页
[13]【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十三·人物四》
[14]【宋】杨简《慈湖遗书·卷二·永嘉平阳阴均堤记》
[15]【元】脱脱《宋史·卷四一六·曹豳传》
[16]【宋】卢祖皋《钱文子圹志》(出土)
[17]【宋】王柏《鲁斋王文宪公集·卷一二·跋丽泽诸友帖》
[18]【宋】曹怡老《曹豳圹志》(出土)
[19]【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卷十一·宋封太学灵通庙敕碟碑》
[20]【清】王梓材等《宋元学案补遗·卷五三·止斋学案·止斋续传·林先生栋》
[21]【宋】朱熹《晦庵集·卷六十二·答林退思》
[22]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201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476页
[23]【宋】朱熹《晦庵集·续集·致黄直卿第五十三书》
[24]【宋】朱熹《晦庵集·卷八十四·跋彭监丞集》
[25]【宋】叶适《水心集·卷十五·彭子复墓志铭》
[26]【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六十一·徐陈诸儒学案》
[27]【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七十三·丽泽诸儒学案》
[28]【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十六·龙川学案》
[29]【宋】叶适《水心文集·卷七·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
[30]【明】宋濂《文宪集·卷九·送林成之序》
[31]【民国】刘绍宽《平阳县志·卷三十五·人物志四·林善补传》
[32]【宋】黄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三·与李敬子司直》
陈傅良平阳弟子徐一之考
陈彤
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春,永嘉学派著名学者陈傅良游平阳鸣山,留下一首《游鸣山寺,徐一之兄弟载酒,即席和其韵》。诗曰:
惰归春力不胜驱,风雨尚愁人掺裾。
掠尽残红前日树,催还新绿去年畲。
相将兴尽随花屧,赖有朋来载酒车。
但得从今身尚健,吾乡风物胜匡庐。
对于陈傅良诗题所记“徐一之兄弟”,晚清孙衣言在《瓯海轶闻》卷五三如此解释:“一之为平阳人,盖忠文公诸子。”忠文公,即南宋平阳徐谊。所谓“忠文公诸子”,乃指徐谊二子:徐冲、徐浑。由于《瓯海轶闻》此语凭空而来,并无实据,因此,民国《平阳县志·古迹志》只得含糊语之:“(徐)一之何名,俟考。”
那么,这个陈傅良的“载酒”之“朋”,被《瓯海轶闻》称为“忠文公诸子”,民国《平阳县志》“俟考”的徐一之,他究竟是谁呢?
既非徐冲亦非徐浑
徐谊(1144-1208),字子宜,一字宏父,南宋前期两浙东路温州平阳县万全乡沙岗人。孝宗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卒谥忠文。据叶适《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载:“(徐谊)二子:(徐)冲,迪功郎;(徐)浑,将仕郎。”现经详细考证,徐冲、徐浑兄弟俩人,与陈傅良所述徐一之的情形并不相符。
一是年龄不符。
陈傅良曾为徐一之送行赋诗一首,题为《送徐一之客赣上,兼简赣守薛象先》。薛象先,即永嘉(今温州城区)人薛叔似,字象元。据《薛文节公叔似圹志》,嘉泰元年(1201)二月,薛叔似差知赣州。二年(1202)七月,改知广州。因此,此诗作于嘉泰元年(1201)二月至二年(1202)七月之间。
陈傅良另有一首《送蕃叟弟赴江西帅幕(抚干)分韵得独字》诗,其《分韵诗引》述:“蕃叟入江西幕,同饯者十人。林宗易、(林)自牧、沈仲一、徐一之、朱谷叔、(朱)及之、黄敬之,余兄莘叟,分韵赋诗。”蕃叟,即陈武,字蕃叟,陈傅良族弟。宁宗初年,曾入庆元党籍。弘治《温州府志》卷一〇·人物载:嘉泰二年(1202),“(党)禁解,(陈武)干办江西安抚司公事。”据此,可确定徐一之离温赴赣(州)的时间是嘉泰二年(1202),在陈武饯行之后。
据叶适《徐公墓志》载,嘉泰二年(1202),徐谊赴任江州,次子徐浑随行,未赴赣州。《墓志》如此记述:“(嘉泰)二年,王师北出,以公(徐谊)知江州。辞不获,与子(徐)浑杖策赴郡。”另据陈傅良《承事郎徐公(哲迪)墓志铭》:“(徐)谊年且四十未有子。……(谊父徐哲迪)得孙(徐冲)而公(徐哲迪)病矣。(徐)谊仓皇告归后,盖棺之日(淳熙十年某月某日)始至。”据此,徐冲出生于孝宗淳熙十年(1183)。嘉泰二年(1202),徐冲虚岁二十,不可能在其父赴任江州之际另“客赣上”。
二是居处不符。
在《送徐一之客赣上,兼简赣守薛象先》诗中,陈傅良自注曰:“一之自号,所居曰薖涧。”
民国《平阳县志》引述南宋淳祐进士刘高所撰《西廑先生墓铭》曰:“宋、章、徐、刘四姓相距一二里,徐则有西楼、薖涧、沧浪、竹院。”据此墓铭,平阳县万全乡在南宋中期,宋氏居宋桥,章氏居章岙,刘氏居堂边,徐氏居薖涧,“四姓相距一二里”,而徐冲、徐浑所居沙岗,距离宋桥、章岙、堂边均在十五里以上。
三是称谓不符。
据蔡幼学《宋故宝谟阁待制致仕赠通议大夫陈公(傅良)行状》:“(陈傅良四女)适迪功郎、新福州连江县尉徐冲。”徐冲是陈傅良的四女婿。而陈傅良《游鸣山寺,徐一之兄弟载酒,即席和其韵》诗中却说:“赖有朋来载酒车。”《送徐一之客赣上,兼简赣守薛象先》诗中更道:“美人去作诸侯客。”其《次韵奉酬徐一之送菊》诗亦叹称:“节物更谁知白髮,交情于此见黄花。”陈傅良不可能称女婿为“朋”、“美人”,翁婿之间也不可能“交情于此见黄花”。
四是任职不符。
陈傅良行状明确记载,徐冲是福州连江县尉。而据万历《永福县志·官师》,徐一之官授福州永福县尉。
依据上述四点,可以确定,徐一之既非徐冲,亦非徐浑,而是另有其人。
徐一之其名徐冠
根据现有史料分析,陈傅良诗文所述的徐一之,应是陈傅良平阳弟子徐冠,居万全乡尚贤里薖涧。其父徐钺,系陈傅良好友;仲弟徐宏,亦学于陈傅良,嘉定三年任台谏官。
徐一之与徐冠之间,有四项特征相符。
一是与陈傅良渊源相符。
民国《平阳县志·徐钺传》载:“(徐钺)子冠、宏、丏,俱从傅良游。”而陈傅良诗文之中,与徐一之酬唱颇多。
二是献赋行为相符。
南宋“永嘉四灵”诗人之一的徐照,写有一首《挽徐一之》。诗曰:“生平空献赋,不得似相如。圣代无遗逸,深溪自隐居。僧传诗藁远,鸟宿墓林虚。有弟情还切,碑将谏笔书。”而陈傅良《止斋集·徐(钺)武叔墓志铭》亦载:“冠进《德寿宫赋》,得试礼部。”徐一之“生平空献赋”,与徐冠“进《德寿宫赋》”,应是同一件事。
《宋史》卷三五·孝宗三载:“(淳熙十二年)八月癸亥,诏太上皇寿八十,令有司议庆寿礼。……十二月庚戌朔,帅群臣奉上太上皇、太上皇后册宝于德寿宫,推恩如绍兴三十二年故事。”《宋会要辑稿·选举五·贡举杂录》亦载:“(淳熙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诏礼部将乾道八年至淳熙十一年已令赴省试人,并令再赴今来省试一次。其庆典免解,候过省特作升甲收使。”《宋会要辑稿》所言“庆典”,即《宋史》所述太上皇(赵构,居德寿宫)八十寿庆。徐冠(一之)“进《德寿宫赋》”,故以“庆典免解”,即免于发解试。而《徐武叔墓志铭》所言徐冠“得试礼部”,与《宋会要辑稿》所载“再赴今来省试一次”是同一回事。
三是其弟任职相符。
《挽徐一之》诗曰:“有弟情还切,碑将谏笔书。”诗中“有弟”、“谏笔”,乃指徐一之卒时,其弟任职台谏官。而《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选试》亦载:“(嘉定)三年(1210)二月二十五日,铨试、公试、类试,命监察御史徐宏监试。”
四是名字相符。
民国《平阳县志·徐钺传》载:“子冠、宏、丐……。宏字蕴之,又字尹之。”冠者,第一也。徐冠字一之,徐宏字蕴之,既合词义,亦合情理。
上述考证逻辑,可概括为:陈傅良交游之中,有一位平阳名士,与徐一之相同有献赋行为,其弟于嘉定三年前后任台谏官。符合此三项条件者,只有徐冠。再以“冠”与“一之”词义对比,名字关联,符合结论。
徐冠生平略述
根据现有历史文献,整理徐冠生平如下。
徐冠(?-约1210),字一之,南宋中期平阳县万全乡尚贤里人。
祖父徐几,号休休翁。绍兴年间,与里人兴义学,延名士教子弟,并曾倡筑万全土塘铺石(见乾隆《平阳县志》)。父徐钺,字武叔,与永嘉郑伯熊、郑伯英及瑞安陈傅良交游,讲求经世之学。恩授承务郎,累赠承奉郎。母沈氏,永嘉(今温州城区)沈琪(沈躬行从弟)之女。
兄弟六人。徐冠为长。仲弟徐宏,字蕴之,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兼侍讲,终承议郎。三弟徐丏。四弟徐容,字仁父,绍熙初年从朱熹于漳州。五弟徐寓,字居父,绍熙、庆元年间,两度追随朱熹,及其殁乃归,晚号盘洲叟。季弟徐定。
乾道七年(1171),徐冠与弟徐宏始从学于陈傅良(止斋)。
淳熙年间,与止斋门人章用中等讲学于江南书社,并与处州项安世、温州徐照等名流交往。淳熙十二年(1185),诏太上皇寿八十,令有司议庆寿礼。十三年(1186),徐冠进《德寿宫赋》,以庆典免解试。十四年(1187)正月,赴丁未科省试,同行有处州卢智子。项安世为吟《徐一之从智子行》诗:“有士才如此,流光驶若何。笔端风雨快,胸次古今多。止止杯中物,鸣鸣耳后歌。低头聊小忍,唾手即高科。”七月,丁父忧。服满,授福州永福县尉。庆元学禁起,或归隐乡里,与陈傅良多有往来酬唱。嘉泰二年(1202),远赴赣州往依薛叔似。约卒于嘉定三年(1210),徐照为作挽诗。
徐冠家乡尚贤里今在何地
对于徐冠的家乡尚贤里系今何地,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认为缺乏直接史料,故言“(万全乡)尚贤里无考”。但细观陈傅良诗注、徐照挽诗、乾隆《平阳县志》与《西廑先生墓铭》,发现其中多有片断史料,可形成三处地理座标,从而锁定宋代平阳尚贤里的基本方位。
第一,据《西廑先生墓铭》称:“宋、章、徐、刘四姓相距一二里,徐则有西楼、薖涧、沧浪、竹院。”徐冠家族所居尚贤里,与宋西廑(止斋门人)所居宋桥,章用中所居章岙,刘子璘(刘高祖父)所居堂边,相距仅一二里。第二,徐冠祖父徐几曾倡筑万全土塘(今瑞平塘河)铺石。第三,徐冠宅居雅称“薖涧”,徐照称其“深溪自隐居”。概括以上三处地理特征,即:东临今瑞平塘河,西靠今湖岭诸山,北距宋桥、堂边一二里。据此判断,尚贤里在今万全镇湖岭村一带。徐几与里人所兴义学,或即元代交川书院之前身,遗址在今万全镇湖岭村文昌阁(塘河之中洲渚)。冠弟徐寓晚号盘洲叟,所谓“盘洲”,或即交川书院所在河渚。宋称盘洲,元明称半塘,清中叶以降方称文昌阁。若果如此,则今之万全湖岭,八百年前竟是朱子门人讲学之处,可谓“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
白云苍狗,世事难料。未期止斋鸣山游,竟成盘洲朱子谜。
参考文献
〔宋〕陈傅良:《止斋集》,《四库全书荟要》集部第50册
〔宋〕陈傅良:《陈傅良诗词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宋〕叶适:《水心先生文集》,明正统刻本
〔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儒藏·精华编》第24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宋〕项安世:《平庵悔稿》,清钞赵魏重编本
〔宋〕徐照:《芳兰轩集》,《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明〕王瓒、蔡芳:《温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书店1961年版
〔明〕唐学仁、谢肇淛:《永福县志》整理本,海峡书局2012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清〕张南英:《平阳县志》,乾隆二十五年刊本影印本
〔清〕孙衣言:《瓯海轶闻》,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民国〕刘绍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民国〕孙寿芝:《丽水县志》,方志出版社2017年版
〔民国〕沈瑜庆、陈衍:《福建通志》,方志出版社2013年版
俞雄:《陈傅良传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版
徐谊与永嘉学派关系研究
陈斌
徐谊(1144-1208),字子宜,又字宏父,平阳县万全乡沙冈(今昆阳镇沙岗村)人,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与陈傅良、叶适同朝为官,与陆九渊、杨简交游密切,其学术思想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
一、徐谊生平
徐谊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授池州教授。历任太常博士、太常寺丞。淳熙十三年(1186)丁父忧,十六年服满,知徽州,移任提举浙西常平守。绍熙二年(1191),为吏部郎,任左司郎中,不久迁右司郎中。次年八月初五,国子监发解,点检查试卷。五年正月,太上皇孝宗病故,光宗赵惇被皇后李氏挟制,不主持丧礼,朝议纷纷,政局动摇。徐谊、叶适通过同乡蔡必胜,促成大臣赵汝愚联络韩侂胄,共同拥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为帝,即宁宗。七月,因功升任检正中书门下。八月,兼权刑部侍郎。十一月,任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
庆元元年(1195),因赵汝愚和韩侂胄争权失败,徐谊于二月廿四遭放罢。十一月,责授惠州团练副使,南安军安置。三年,朝廷置伪学名籍,徐谊为“待制以上十三人”第二名。十一月廿五被送袁州安置,后移婺州。嘉泰元年(1201)始听自便。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北伐,起知江州。三年七月,升宝谟阁待制、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并拟追击濠州金兵,朝廷恐妨和议,改知隆兴府。
嘉定元年(1208)七月初一卒于任所,年六十五,赐谥忠文。
二、徐谊与永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关系
1.同乡同榜
徐谊与永嘉学派鼎盛期主要代表人物陈傅良、叶适同朝为官,交谊深厚。徐谊与陈傅良二人同是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黄定榜进士。徐谊是省试第三名,第一二名为蔡幼学、陈傅良师徒。中进士后,作为温州籍的同乡同榜,他们之间的交往密切。叶适为淳熙五年(1178)榜眼,比徐谊、陈傅良二人中进士迟了六年,但由于同乡的缘故,也关系颇为紧密。
2.同朝同道
陈傅良比徐谊大七岁,徐谊又比叶适大六岁,徐谊界于两人中间。三人都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身居高位,为官清正,无论任职地方还是在朝廷,都为国操劳,为民伸张正义。
光宗绍熙五年(1194),陈、徐、叶三人均在朝中任职。徐谊先为吏部郎升任左司郎中,不久迁右司郎中,后任国子监发解点检查试卷;陈傅良任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叶适任吏部员外郎,时称“场屋三温人”。当时,南宋宫廷矛盾重重,光宗、皇后李氏与太上皇孝宗间不和,陈傅良忠言进谏,遭到李后训斥,愤而请辞归里。后来太上皇孝宗病故,光宗赵惇被皇后李氏挟制,不主持丧礼,政局动摇。徐谊、叶适、蔡必胜等促成大臣赵汝愚联络韩侂胄拥立嘉王赵扩为帝,这就是南宋著名政治事件“绍熙内禅”。在这次和平“政变”中,徐谊冒着被“诛九族”的大风险,为南宋朝廷稳定立了一大功。而徐谊因功升检正中书门下公事兼权刑部侍郎,进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
不久,发生了庆元党争,陈、徐、叶三人被权臣韩侂胄列入“伪学逆党”五十九人名单,三人俱被贬。徐谊先被贬惠州团练副使,遣送南安军安置;陈傅良贬官三级,罢去祠官职务,遣送回乡;叶适降两官,放罢。徐谊受祸最重,沦落十年。
3.同袍同泽
陈、徐、叶三人私谊颇为深厚。陈傅良曾为徐谊父徐寅写《承事郎徐公墓志铭》,与徐谊可谓知己。叶适为徐谊写了长达三千字的墓志铭,再另撰祭文,详述徐谊生平事迹、道德功业,记述其学术思想。
陈傅良诗词中有关徐谊的诗共两首。其一为《乙巳岁首寄彭子复、徐子宜》,诗中彭子复即彭仲刚;其二为《瑞安宰刘伯协载酒游赵园,叔静、道甫、子宜、行之同集》,诗中道甫即王自中,子宜是徐谊,行之是蔡幼学。可见他们之间常有诗酬来往,交往密切。叶适曾为徐谊写过《安抚待制侍郎徐公挽词二首》。
作为同来自温州的陈傅良、徐谊,除了在学术上有密切的交往与政治上的相互支持,还是儿女亲家。陈傅良有二子七女,其四女嫁徐谊长子徐冲。
三、徐谊学术思想与永嘉学派的异同
1.事功的底色
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为代表人物的永嘉学派,倡导义利并举、制度事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南宋时期,以叶适为集大成者的永嘉之学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立。
徐谊由于其著述失传,今人无法窥其宏大的思想学术体系,但从他留下的只言片语及他人对其学术思想的分析与评价,可以看出,徐谊的学术思想深受永嘉学派影响,以事功为底色。如周密(1232-1298)在《癸辛杂识》中,便记载了徐谊关于《尚书·秦誓》的言论:“尝闻徐谊子宜之言云:‘立言之人与作史记之体不同,不可以他文比也。故圣人以《秦誓》次于帝王之后,亦世衰推移,虽圣人不能强黜之。汉儒虽以秦为闰位,亦何尝以汉继周耶?若如诸公之说,则李昇自称吴王恪之后,以可以续唐矣。’”
《宋元学案》也列徐谊为“徐陈诸儒学案”案主,称其同道钱文子为“永嘉同调”,视徐谊为永嘉诸子之一。徐谊又被列为《止斋学案》“止斋学侣”,其门人赵希錧同时学于陈傅良。全祖望称“平阳学统,始于(陈经正、陈经邦)先生兄弟,成于徐忠文公宏父”,徐谊是永嘉之学别支平阳学派的集大成者。
2.心学的倾向
但是,徐谊学术思想中也有明显的象山心学的倾向。《宋元学案》对徐谊的学术史定位有“陆象山弟子”和“象山同调”二种。全祖望称:“三陆先生讲学时,最同调者,平阳徐先生子宜、青田陈先生叔同也。”在《忠文徐宏父先生谊传》后,王梓材加案语称:“先生传,黄氏原本列《金溪学案》,其传云:‘先生禀学象山,有省同赴考南宫试,论出《天地之性人为贵》。象山视其文曰:某欲说底,却被子宜道尽,但某所以自得受用底,子宜却无。先生谓象山曰:与晦翁月余说话,都讨不落著,与先生说话,一句即讨落著。’是说犹《象山年谱》,故以先生为陆氏门人,而谢山不以为然。”黄宗羲认为徐谊是陆象山门人,而全祖望认为徐谊是象山同调。
徐谊之学“以悟为宗”,实际上是对徐谊合乎陆象山心学精神的学术思想提炼。象山心学注重尊德性、先立大体的为学宗旨,与注重“担柴挑水,无非妙道”“不立文字,明心见性”修行顿悟有很强的对应性。徐谊直接借用“觉悟”和“无相为宗”用语风格,把“以悟为宗”作为学问宗旨,其立言更为大胆、直接、形象。
徐谊虽以“以悟为宗”标榜,但不失其永嘉事功、经制之学的底色,所以,徐谊的学术思想为永嘉学派的另一支派平阳学派。
参考文献
〔宋〕陈傅良:《止斋集》,《四库全书荟要》集部第50册
〔宋〕陈傅良:《陈傅良诗词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宋〕叶适:《水心先生文集》,明正统刻本
〔宋〕周密:《癸辛杂识》,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8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周梦江:《叶适与永嘉学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王宇:《永嘉学派与温州区域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吴光、洪振宁:《温州研究集刊:叶适与永嘉学派》,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徐谊:宋代平阳学术史上的顶峰人物
黄进峰
徐谊(1144-1208),字子宜,又字宏父,卒谥忠文,享年六十五岁,平阳县万全乡沙冈人。生活在南宋高、孝、光、宁四朝,《宋史》卷三九七有传,但记载比较简略,主要由叶适的《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剪裁而成。徐谊在学术上,达到了宋代平阳历史的顶峰,也是当时一流人物。徐谊的一生主要可分求学、从仕、学术交流三个大方面,限于篇幅,笔者拟“从其大者”简述如下:
一、徐谊早年的求学情况
徐谊出生于南宋绍兴十四年。当时高宗临朝,秦桧当国,岳飞己死,宋金已议和罢战。徐谊的先祖叫徐寅,辅佐过闽王王审知,徐寅的孙子不愿意做官,隐居在平阳,自号“处士”。徐谊曾祖以上的事失载,祖父辈名叫仲熙、世充,父亲迪哲,都是居乡善士,致力于地方公益。
徐谊在登第前的生活、求学情况,《宋史》及《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都没有记载。但从元代曾坚的记录来看,徐谊、蔡必胜的父辈邻里相居、感情甚笃,徐、蔡属少年同学。蔡父为他们聘请了饱学乡儒,指导他们共同习文学武,打下了坚实的立身基础。
徐谊年轻时应与王自中、叶适、陈亮一样,都有过游学、求友、探索学问的经历。金华吕祖谦是他们的师辈。吕氏长期在金华明招山讲学,现在虽还找不到充足证据可以证明,徐谊年轻或初仕之时登拜过吕祖谦之门,但从楼钥、薛象先、徐谊等共同撰写的吕祖谦祭文中“钥等登公之门,尝闻余论一二”的措辞来看,似乎徐谊也是吕氏门生。写祭文时,徐谊身份是枢密院编修官。
二、徐谊的从仕经历
徐谊在孝宗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时年二十九岁,与永嘉陈谦、薛叔似(象先),瑞安陈傅良、蔡幼学同榜。
徐谊还通过了教授资格选拔,他在官场的第一个职务即是池州州学教授。由于他学养深厚,对儒学别有体会,而且擅长于教学,教授池州时,江苏以及浙江老家等地学子都慕名而来,聆听他对宋代新儒学的理解和讲说。如南宋名臣、后来为国捐躯的丁黼,就是徐谊在池州教授任上的门生。
由于徐谊在池州教学出名,朝廷调任他为太学博士。随后,又改任枢密院编修官。约四十岁时,升任太常寺丞。
在一次轮对时,徐谊对宋孝宗破坏“三省制度”的专行独断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讽谏。徐谊借题发挥,批评孝宗曰:“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
徐谊在任太常寺丞时,其父逝世,徐谊回平阳老家守制三年。一直到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光宗受禅登极,他被朝廷外放知徽州。陛辞时向光宗说了诛心之话:“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
徐谊在知徽州时,勤勉任事,为了更好地了解下情,他经常微服简从到老百姓的家中恳谈,了解民间疾苦。徐谊重视州学教育,聘请乡儒李缯出任州学教师。任内不但平反了一桩久悬未决的刑事案件,还呼应朱熹“正经界”的做法,对土地进行“造簿实税”,为老百姓蠲除了上万缗的税赋负担,因此得罪了地方土豪,受到他们的捏造攻击。还好朝廷信任他,让他转任浙西提举。离任时,徽州百姓敲锣打鼓、担酒送食为他饯行。
绍熙二年(1191),徐谊以朝奉郎身份出任浙西提举。当时浙西水利严重失修,许多官员准备以老办法把水疏导到海里。徐谊却是个在行的农田水利专家,为了旱涝保收及水流的疏泄有序,他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三条独特、有效的建议:一、旧田的水利设施应当加以疏浚整修;二、不要擅自反复地把浅水、芦苇荡改造成高田、稻田;三、对已经开垦还未填土的应马上恢复原状。
徐谊这些有关水利建设的文章,都被收录进三吴地方文献之中。徐谊在浙西任常平使者期间,不但兴水利、建社仓,还关心地方历史文化建设。
绍熙四年(1193)夏,徐谊回到朝廷,任吏部郎官,随后迁右司郎官,又擢升为左、右司郎中。绍熙五年,南宋朝廷发生重大的政治危机。因为光宗患精神分裂症,许久没有向退居太上皇之位的孝宗请安,对孝宗驾崩也未能临丧致祭。此举严重违反儒家礼制,以致都下不安,天下汹汹,几有不测之事发生。徐谊目睹此状,出于对国家的一片忠心,提议宗室赵汝愚负起历史责任,果断扶立嘉王(宁宗)继位。在徐谊参与的周密谋划之下,通过蔡必胜、叶适、韩侂胄等人努力,宁宗得以顺利接班。此事史称“绍熙内禅”。
为奖赏徐谊的定策之功,朝廷任命他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然后,兼权刑部侍郎、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这是徐谊从政生涯中最大的一个官职,是朝廷的要员。
然而,政治风云忽变。由于赵汝愚与韩侂胄的不和,朝政分成清流和官僚两党,宁宗听信韩侂胄的谗言,认为赵汝愚与徐谊等在“内禅”过程中有“异谋”。于是,把赵汝愚贬官,最后迫害至死;徐谊作为赵汝愚的左膀右臂,也在严谴之中。韩党炮制“庆元党禁”,把具有理学思想的士大夫如赵汝愚、周必大、朱熹、徐谊等都归入到“黑名单”中加以禁锢。
徐谊原本属于“整死”对象,由于贵人吴琚相助,在党禁末期得以从南安军贬所逐渐内移,最后回到平阳老家侍奉母亲。
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执意北伐。徐谊被朝廷任命为二线战略要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知州。徐谊这年六十三岁,且身体欠佳,但为了国家,义不容辞。
由于北伐战争的失败,导致金兵渡淮南侵长江沿线。江州立刻升级为前线。由于徐谊招募了浙东青壮从军,加筑了城墙,还创制了新型的快捷战船,金兵在江州沿线占不到便宜,南宋沿江战线自武汉到整个长江下游,都依靠江州的防御得以加强。
朝廷提升徐谊为集英殿修撰,还以宝谟阁待制的身份接替叶适出知建康府(今南京)。由于徐谊决策主战,朝廷定策主和,为防徐谊生事,又把他改知隆兴府(今江西省南昌市)。
嘉定元年(1208),徐谊积劳成疾,在隆兴府任上殉职,舆榇回归故乡,享寿六十五岁。后来,朝廷盖棺论定,赐谥他为忠文。这个谥号与乐清王十朋一样,与苏东坡的文忠差不多。整部历史,能得到朝廷谥号的人寥寥无几,这可是平阳历史上荣誉最高的一个谥号。
三、徐谊的学术及弟子
平阳学派从大范围讲,也在永嘉学派之内。稍晚于许景衡、周行己、刘安节、刘安上的平阳乐溪人陈经正、陈经邦兄弟也亲炙于程门。陈氏兄弟虽学于程颐,却具有大程子——程颢的心学倾向,稍后的万全宋之才、县城孔延都承传程门高足杨时的理学。徐谊正是处于这样的学术氛围中,加上他的天资禀赋以及后天造化,才使他成为平阳学统传承的一个枢纽,并以心学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他与同时代的陈傅良、叶适、陈武、钱文子、王自中、陈岘等永嘉诸儒以及朱子、吕祖谦、陆九渊、陈亮等著名人物均有学术交集及政治、生活交往,有的还成为莫逆之交。
《宋元学案·周许诸儒学案》称:平阳学统始于陈经正、陈经邦兄弟,而成于徐谊。此学案只简略论述二陈兄弟以及同时辈的蔡元康、潘安固传承洛学的情况,而把徐谊及刘轸、刘天益父子作为“平阳续传”下列在“学案表”中。清代全祖望有感于平阳学派的真实存在,又特地把徐谊及青田陈葵以及乐清钱文子的学术,辑出一卷命名为《徐陈诸儒学案》。
《徐陈诸儒学案》把徐谊认定为永嘉、金溪同调,意思是:徐谊的学术宗旨与永嘉薛季宣、陈傅良、叶适这一派以及金溪陆九渊、陆九龄、陆九韶兄弟这一派基本相同。
全祖望借用叶适的话,把徐谊的学术概要为:“诸儒虽争为性命之学,然而固滞于言语,播流于偏末,多茫昧影响而已。及公(徐谊)以悟为宗,悬解昭彻,近取日用之内,为学者开示。修证所缘,至于形废心死,神视气听,如静中震霆,冥外朗日,无不洗然自以为有得也。”但由于徐谊作品的遗失,现在要准确讨论徐谊的学术宗旨,已经变得很困难。徐谊尚存的诗文成为“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永乐大典》(残卷)收有徐谊所撰《论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这篇文章让心学宗师陆九渊深为叹服,以为“某欲说底,却被子宜道尽”,从此与徐谊结为至交同道。《论天地之性人为贵》全文如下:
知三才有同然之性,又知君子有尽性之道,而后可与言人矣。夫人也者,禀乎天地而同乎天地,配两仪而三之。夫孰有贵于此者,物交物而丧其真,于是乎始与天地不相似,纷争之故起,戕贼之祸兴,往往失其所以为人。世之言性者,至是而始无所据,惟君子为能知其初,则知吾所以为人者矣。夫且存而养之,察吾固有之纯全,广大周流动循其则,而使无一用之不尽,极而至于位天地、育万物,无往而不可,则尽吾所以为人者矣。是其为贵虽夫人有之,而独于尽性者得之,故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此夫子论性之要言也。自是言之不明也,学者不胜其多端,相持不决,而有异端之论,捷出而乘之,废弃斯人之所以贵,一切委之浑然,谓人与物同乎一性,无有差别也。而后儒者之功用,所谓率性之道,修道之教者,毫末无所措,何也?觇其生生之原,浑然而无别,固将悠然委听若万物然;视听言动,不必于礼,心思智虑,一归于无,圣贤德业,盖几于熄,所谓人者,又何有焉?
呜呼!古今论性失其归者多矣,未有与夫子背驰,而为害之极至此者也。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昔尝排之矣,孰知夫是说之不熄也?飞潜动植,虽同乎一气,造物之巧,无所加焉,物之为物,生始乎乾坤,而不能同乾坤之用。人之为人,亦生始乎乾坤,而终有以赞乾坤之机,此性之妙,所以独尊乎人,而与三才并列者也。圣人之论盖止于是,而无异说焉。此论一明,则学者之学,有所因而致其力,有所见而造其极,尽其所以为人,而同其功用于天地;此论不明,则学者之学,虚无放诞,高言相夸,失其所以为人,而卒于草木禽兽无择,君子所不可不辨也。
呜呼!孰能推明此理,以定异说之滔滔乎?夫人之贵也,屈伸同乎天地之辟阖,动静同乎天地之昼夜,嘘而春,吸而秋,推而言之,罔或少间,人见其若此也,盖有本之者焉。天地之本,不容言也,其可见者形于一元之运,分于阴阳,照于日月,泽于雨露,动于雷霆,凡所以为天地者,皆此性之形见也。人之本,不容言也,其可见者发于一心之运,为仁义,为文武,为礼仪三百,为威仪三千,为参天地赞化育之功,凡所以为人者,皆此性之形见也。有生之初,不为圣贤有余,不为愚鄙不足,人人有贵于己者,此也。世之人斫丧于嗜欲,颠置乎得丧,三纲五常,散乱纷杂,而所贵者,乃不可考,此岂性之罪也哉!此岂足以与于三才之列哉!
惟君子知其可贵也,则于吾身之中,确然有以见天地之全,而尽其可贵也。则于吾身之中,凝然有以具天地之全,使夫人而能致知以察之,自尽以体之,皆自致乎君子之域,则天下皆其人也,皆可贵者也,世固有是理也。
大道之行也,以先觉觉后觉,至于人人有士君子之行也,则亦有是事也。夫子之言,盖信而有证矣。夫子之言性,初不多见,曰性相近也。曰成之者性,曰成性存存。虽寥寥数语,而推明此性之尊,初无暧昧不明之处。既而子思有率性尽性之说,孟子有性善之说,与《六经》之文,探赜索隐之辞,仁义礼乐之具,所以开明乎此性,而防检乎?此性明白于天下,异论当无所厕其迹也,奈何荀卿为孔氏而有性恶之说:杨雄为孔氏,而有善恶混之说;韩愈为孔氏,而又有三品之说。夫子之所以推尊斯人之性,而指示天下者,经三说而溃乱矣。三子之驾说,将以明道也,孰知其害道之至此也!虽然,若三子者,未必敢于为异论也。见之不明焉耳,犹有扶持名教之心焉。盖未废夫修为之说也。
呜呼!未有若混人物之性于无差别之域,废吾儒功用者之为祸深且酷也。学者于此,要当相与明目而辨之。
徐谊著名弟子可以分为平阳籍与非平阳籍。平阳籍可考的有彭仲刚(师友)、黄中、徐寓、陈岩、陈志崇、陈守仁、刘轸、刘天益等;非平阳籍可考的有丁黼、赵希錧、杨简等。
平阳籍的彭仲刚及黄中都是在职官员,徐寓、陈岩、陈志崇、陈守仁、刘轸、刘天益也是平阳乡土名士。
彭仲刚(1143-1194),平阳县金舟乡彭堡(今属苍南县)人,与徐谊处于亦师亦友的关系。彭氏为乾道二年进士,任过金华县主簿、临海县令、敕令所删定官、国子监丞、知全州,简派知濠州未及赴任。为官清正,在任有声。
黄中,平阳县归仁乡松山(今属苍南县)人。绍熙四年以探花及第。官任签判、知南安县、秘书郎、著作佐郎兼资善堂小学教授、起居郎兼侍讲,知袁州、知泉州,以右文殿修撰致仕。
非平阳籍的弟子丁黼、赵希錧、杨简都是显宦和一代名臣。
丁黼,字文伯,西汉《易》学大师、将军丁宽后人。世居徐州沛、砀之间,随宋室南渡,世代以忠君报国自矢。淳熙年间登进士第,后官任军器监、四川制置副使守成都。嘉熙三年(1239),蒙古军大举进犯成都,城破,丁黼率军巷战,壮烈殉国。朝廷赠恤并赐谥恭愍。著有《延溪集》《六经辨正疑问》《诸史考》。
赵希錧,字君锡,宋太祖九世孙。有文武干才,曾从陈傅良为师,后卒业于徐谊。登庆元二年进士第,累官承宣使、节度使,封信安郡公。卒后,追授少保、信安郡王。
杨简,字敬仲,浙江慈溪人,人称慈湖先生。杨简原从学于徐谊,是徐谊让他转投陆九渊为师的。杨简登乾道五年进士第,曾知温州,封爵慈溪县男,卒谥文元。
参考文献
〔宋〕陈傅良:《陈傅良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孙衣言:《瓯海轶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王宇:《永嘉学派研究》,中国学术流派研究丛书,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道学名臣彭仲刚
陈文苞
彭仲刚(1143-1194),字子复,平阳县金舟乡彭堡(今苍南县金乡镇彭家堡村)人。其父彭汝砺是处士,素爱读书,严格教育子女,乡里称之为“善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曾作《挽彭通直》一诗,赞誉彭汝砺家教之严:“前辈如同郡,流风仅几人。不令儿巧宦,所尚世清贫。及老犹书卷,通班但幅巾。吾铭虽未就,乡誉胜坚珉。”
彭仲刚自幼聪慧,岐嶷拔群,是平阳大儒徐谊和王自中的弟子,与松山黄中、白沙刘轸等同学,师友称他“淳笃之资,博敏之学”。乾道二年(1166),彭仲刚登萧国梁榜进士,自此步入仕途。
初筮金华东莱门人
彭仲刚初任金华县主簿,注意收集当地的田籍帐簿,编成文册以备用。彭仲刚富有吏才,办事务实。当时衢州发生大水,百姓淹死无数,上级拨下救济粮,浙东常平司派遣彭仲刚到衢州核实情况,再发粮赈灾。彭仲刚认为,复核情况可以杜绝下级官吏徇私舞弊之事,但衢州大水现在比房屋还高,受灾如此严重,待核实完毕,这一来一回,百姓早就饿死了。提举常平司听后,全权委托彭仲刚将赈粮迅速发下,当地无数百姓得以活命。
在金华任职期间,彭仲刚与理学家吕祖谦(1137-1181)志趣相投,朝夕相处,互磋学术。那时彭仲刚在学界尚未成名,而吕祖谦已是名满天下的东南大儒,但吕祖谦极为欣赏彭仲刚的谦虚好学,在《与刘衡州子澄》一信中曾言:“近日士子相遇聚学者,近三百人。……其间有志趣者亦间有之。城中相识如新当涂潘教授景宪、金华主簿仲刚,皆向学甚锐。朝夕过从,颇以有益。”吕祖谦去世后,彭仲刚作《祭东莱文》,在祭文中称“昔我初筮,有目如懵。微公开明,几堕坑穽。”这种师友之情,使他终生感念。彭仲刚注意提携新秀,其中就有后来永康学派的创立者陈亮(1143-1194)。在为彭仲刚父亲撰写的《祭彭子复父文》中,陈亮自称:“昔公之子,初官金华,我从之游,道义靡他,拜公堂上,质实无暇。”他在祭文中对彭仲刚的提携之恩铭记在心。
临海县令尤袤赞扬
淳熙四年(1177)秋,彭仲刚任临海县令,当时临海县官廨已于乾道九年(1173)毁于大火,此后历任县令都无心重修,便因陋就简,在原地临时搭建几间房子办公,结果官员无法办公,文书无处存放。知台州尤袤早有修廨之心,却难觅合适的人选。彭仲刚来临海当县令后,尤袤早就听闻此人能干务实,便将他叫来,将修廨之事交由他负责。彭仲刚说,修廨可以,但是役大用夥,请求上级拨款。尤袤答应拨三十万钱供其使用。彭仲刚不负众望,他“聚财有方,用人有节,举事有渐”,于淳熙六年(1179)将临海县廨顺利建成,尤袤作了《临海县重建县治记》一文。在文中,他称彭仲刚“经营有成,仁智并举”,称之为古之“循吏”。县廨内有虚照堂、平心堂和琴堂,彭仲刚皆有题咏,如《题虚照堂》:宇空发天光,所患在自窒。机乘不容穟,事至纷若栉。是中有物横,满眼皆墨漆。斯堂亦空欤,为我作虚室。《题平心堂》:一泓不盈寸,天地同其流。微风相倾欹,浩浩怀山丘。牛马已不辨,况能鉴微不。我欲称物施,舍是将安求?
彭仲刚在临海的政绩甚多,试举几例:
乾道九年(1173)的一场大火烧毁了临海县廨的厅壁,壁上记录的历任临海县令名字也付之一炬。彭仲刚遍访故老,查阅档案和资料,终于访得三十位县令的名字,彭仲刚将之重刻于石,并于后面留下空白,以供后人增补。
又如,按照朝廷的役法,贫困地方的家庭被征收得倾家荡产,但彭仲刚在临海不按成规,将所治的疆域划分为几个乡,调查和掌握各乡的富户和贫户的情况,而后均分徭役,士民对此都乐于接受。提举浙东常平朱熹听到不少地方郡民对朝廷役法颇有微词,唯独临海没有说法,觉得很奇怪。当他得知彭仲刚的改革举措后,认为此举尽管与朝廷现行役法不一致,但朝廷对此也没有禁令。所以朱熹赞扬说:“今彭君所行……真可谓得法外意矣!”后来又读到彭仲刚所作的户口财赋之书,感到“彭君之志不但为百里规模而已也。”彭仲刚在临海改革役法之举,后来被收录于《朱子语类》一书中。
彭仲刚每到一地,都注重调查研究。曾有人献上一幅临海地图,彭仲刚看了以后说:“很好,但还有遗漏。”他指着图中的某处山岭说:“这里有某某居住,这里有松林水步,你怎么忘记画上呢?”那人大惊,因彭仲刚说得丝毫不差。原来彭仲刚上任,就已将临海物产、疆域、人口等情况调查清楚,了然于胸。彭仲刚在临海施政,得到士民交口称赞。孙应时《送彭子复临海令满秩》赞曰:“君侯古循吏,及物如春醲。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据嘉定《赤城志》载,临海士民以前曾经为临海前县令颜度立过“去思碑”,如今他们评价彭仲刚是“治声甚著,人谓可以继颜度”,“其惠爱恻怛酷相似,而综理详密殆过之”。
彭仲刚处理狱讼细致深入,但不自以为明察。为化民成俗,他在郑至道《谕俗》(一卷)基础上,再作《须知》三卷、《琴堂谕俗》五篇(《崇忠信》《尚俭素》《戒忿争》《谨户田》《积阴德》)。向民间传布后,因浅近易晓,家喻户晓,讲理明白,深入人心,故争吵、斗殴、狱讼为之大减。后来,《四库全书》将郑至道和彭仲刚的《谕俗》一并收入其中。
道义自负 全州青天
彭仲刚治理临海受到朝廷赏识,授两浙运司均斛官,但廷臣都说“此人落州县可惜”,遂被召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后又转任国子监丞。彭仲刚才华横溢,尤以善解经义闻名,不少同事遇到难题,都向他请教。据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载,同事曾以《月子弯弯》歌词“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要他破题,彭仲刚思考良久,说:“运于上者无远近之殊,形于下者有悲欢之异。”众人听了无不叹服。
淳熙九年(1182),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朱熹到台州视察灾情,收到举报,称知台州唐仲友为人为官不正,有贪污受贿之嫌。朱熹遂弹劾唐仲友“促限催税、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伪造官会”,因唐仲友是当朝宰相王淮的姻亲而受其庇护,然而朱熹连续六次上书,朝廷才将唐仲友免职,但朱熹认为对唐的处罚太轻,于是愤而辞职。
在这场争斗中,彭仲刚在朝中多次上书,极力为朱熹辩护,遭朝中政敌猜忌。陆九渊给己罢官回乡的朱熹写信,里面写道:“彭仲刚子复者,永嘉人,为国子监丞,近亦遭论。此人性质不至淳美,然亦愿自附于君子。”可见陆九渊是将彭仲刚引为同道中人。“往岁求言诏下,越次上封,言时事甚众,其辨天台事尤力。自此已有睥睨之者矣。”这里的“天台事”是朱熹弹劾唐仲友之事。
淳熙十一年(1184)三月,彭仲刚任考试官不久,因主张道学而与另一位考官相违,遭言官弹劾,罪名是“心术回邪,学术乖谬故也”,遂被罢官。
未久,彭仲刚被起知全州。任上,他减费宽税,执法公平,禁止下面官吏敛财扰民。这种爱惜民力、轻徭薄赋的做法深得民心。彭仲刚还重视发展教育,创办学校,选择品行端正、学问精深的儒生作为师长,有时还亲自给学子讲经释律。父亲去世,彭仲刚回乡丁忧,全州士民舍不得他离去,相送到境外十里。许多人哭着说:“何时才能再有这样的父母官?”
彭仲刚丁忧结束后,起知濠州,但未赴任。绍熙五年(1194),宁波、绍兴地区大旱,饥民遍地。朝廷任命彭仲刚为提举浙东常平,令他赴任救灾。可惜他因病去世,年仅五十二岁,朝中内外无不惋惜。舒璘在给楼钥的一封信中写道:“彭子复竟下世,令人伤恨,今浙东仓使不知为谁,乡里岁事,狼狈之甚,乞白庙堂择人以惠一方。幸甚!”皇帝也为之嗟叹,“复蒙荣谕褒阶朝奉郎,钦奉御赐葬祭巨典”。
道学名臣 千秋扬名
彭仲刚生前与当时的理学人物均有交往。他摒弃门户之见,吸收百家之长。在金华受业于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吕祖谦,后又与理学家陆九渊、朱熹志同道合。
彭仲刚与陈亮、陈傅良、叶适等交往则更深入。他治学不限于一师,所学也不是游谈无根,而以实践为宗旨。叶适在《彭君子复墓志铭》中称他学冠东南,为政不附合、不苟从,实事求是,故赞叹道:“其材为实材,德为实德,此先生之学之大致也。”
彭仲刚任职国子监,其学识才干完全可以创立学派。但他弃虚务实,注重实践。彭仲刚有位亲戚林善补,金舟乡林湾里人(现炎亭北岭脚一带),登进士第,授无为军教授。他是朱熹弟子,曾携彭的遗著《彭监丞集》赴武夷精舍,请恩师作序。朱熹遂作《跋彭监丞集》。如今《彭监丞集》已失传,而《跋彭监丞集》一文尚存于《晦庵集》中。
楼钥(1137-1213)在《攻媿集》中曾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名叫姜子谦的人,要到一个地方担任知县,由于没有从政经验,就向楼钥请教治县之法。楼钥觉得近世如吕惠卿(1032-1111)的著作《县法》已流行甚广,便向他推荐彭仲刚《临海》一书,认为该书“尤精详,可取而观也”。可见,彭仲刚治理临海的经验已在当时被推广了。这里的《临海》一书,可能就是彭仲刚亲撰的《须知》《谕俗》。
彭仲刚诗文也甚佳,可惜传世作品不多,目前仅存三首诗。除了《题虚照堂》《题平心堂》外,还有《三台峰》:“雁荡奇峰绝比伦,巍然森列应天文。光联奎壁期公辅,名显瑶阶欲致君。峻极冷擎中夜月,峥嵘突出半空云。进行正尔需贤佐,光岳钟灵气未分。”《东莱文集》有一篇《祭东莱文》。此外在芦浦南监《杨氏宗谱》中发现一篇《南监地舆记》,但此文真实性待考证。
参考文献
〔宋〕吕祖谦:《吕祖谦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2020年版
〔宋〕陈傅良:《陈傅良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宋〕陈亮:《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朱熹:《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版
〔宋〕舒璘:《舒文靖集》(钦定四库全书)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宋〕孔炜:《宋故浙东提举彭仲刚墓志铭》,《彭氏宗谱》(民国)
〔宋〕尤袤:《仲刚君重建临海治记》,《彭氏宗谱》(民国)
〔明〕王朝佐、郑思恭:《东嘉先哲录:外两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王懋竑:《朱熹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
〔清〕孙衣言:《瓯海轶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11年版
南宋平阳邹臻、周仁勇科榜考及其史实钩沉
陈彤
在历代《平阳县志》中,有两位以“文武榜眼”形象入史的南宋平阳籍进士。由于他们的科榜名次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记载,因而对其科举榜名的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他们中的一位是邹臻,另一位是周仁勇。
武榜眼确有其事
据隆庆、顺治、康熙《平阳县志》记载,邹臻、周仁勇分别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咸淳元年(1265)参加武举考试,成为武榜眼;其后,又分别于咸淳四年(1268)、七年(1271),通过换文,转为文进士。而在乾隆、民国《平阳县志》里,邹、周二人却分别于景定三年、咸淳元年登武进士第,然后通过武举换文,分别于咸淳四年、七年,成为文榜眼。诸志原文摘录如下:
隆庆、顺治《平阳县志》卷五·人物·选举:“邹臻,(景定三)壬戌武举,廷对第二。(咸淳四年戊辰),换文。周仁勇,(咸淳元)乙丑武举,廷对第二。(咸淳七年辛未),换文。”
康熙《平阳县志》卷九·选举:“武榜眼:邹瑧(臻)、周仁勇。邹臻,(景定)壬戌武举,廷对第二,(咸淳戊辰)换文。周仁勇,(咸淳)乙丑武举,廷对第二,(咸淳辛未)换文。”
乾隆《平阳县志》卷十二·选举,民国《平阳县志》卷二十八·选举:“景定三年壬戌(武进士):邹臻。咸淳元年乙丑(武进士):周仁勇。咸淳四年戊辰:邹臻,武举换文,廷对第二。咸淳七年辛未:周仁勇,武举换文,廷对第二。”
在乾隆县志修纂之前,现存最早的三部《平阳县志》,都明确记载邹臻、周仁勇是武榜眼(后换文进士);乾隆县志出来后,两人突然变成了文榜眼(原为武进士)。后志推翻前志却无出处,违反了修志的基本原则;而民国《平阳县志》沿袭乾隆旧志谬误,又进一步误导了此后平阳(含今苍南)关于文武榜眼的历史叙事。
文榜眼另有其人
今据宋末元初刘壎所著《隐居通议》、明万历《续修严州府志》记载,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陈文龙榜的文榜眼,是两浙西路建德府(即严州)寿昌县(今属浙江省建德市)人傅崧之,并非邹臻;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张镇孙榜的文榜眼,是两浙东路台州临海县(今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区)人杜文甫,并非周仁勇。原文摘录如下:
万历《续修严州府志》卷十一·选举·甲科:“咸淳四年陈文龙榜:傅崧之,寿昌人,榜眼。”
《隐居通议》卷三十一·杂录·前朝科诏,收有《咸淳七年(1265)同年小录》,其中记载:“亚献杜文甫,……第二名,……本贯台州临海县。”
万历《续修严州府志》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与隆庆《平阳县志》成书时间(1571)十分接近。前者记载傅崧之是咸淳四年文榜眼,后者记载邹臻是景定三年武榜眼,同为现存文献对此最早的记录。两书观点互补而不抵触,且同时代并无他说,应予采信。而乾隆《平阳县志》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晚于隆庆《平阳县志》189年,晚于万历《续修严州府志》146年,其关于邹臻是咸淳四年文榜眼之说凭空而来,不足为据。
《隐居通议》的作者,是宋末元初知名学者刘壎。刘壎(1240-1319),字起潜,江南西路抚州南丰县(今属江西省)人。南宋咸淳九年(1273),刘壎与知抚州陈文龙(咸淳四年状元)结为至交,从而对咸淳年间科举始末有了深入了解。所著《隐居通议》一书,可考订最早条目撰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最晚条目撰于元延祐四年(1317)。其中《咸淳七年同年小录》,是研究南宋科举制度的第一手史料。其关于咸淳七年文榜眼是杜文甫的记载,内容翔实可靠。而关于此榜文榜眼是周仁勇的说法,则出自《隐居通议》成书440多年后的乾隆《平阳县志》,二者史料价值不可相提并论。现经对比乾隆《平阳县志》与前志异同,可断定周仁勇由武榜眼转型文榜眼一说为传抄笔误。
邹臻、周仁勇的武举换文,所走路径均为参加锁厅试。宋制,武官敦武郎(正八品,后改训武郎)以下者,可经锁厅试再赴殿试(即无须解试、省试),以换文资。鉴于邹、周二人武举登第年份距换文时间均达六年,故可推知二人皆经两次锁厅试,始得换文。其中,邹臻于咸淳元年、四年两度参加锁厅试,周仁勇于咸淳四年、七年两度参加锁厅试,之后方入围殿试。可见,乾隆《平阳县志》称邹、周二人武举换文而成榜眼,此事谈何容易!
邹臻是陈傅良外孙
隆庆、顺治《平阳县志》卷五·人物·选举均载:“邹臻:陈止斋甥。”陈止斋,即南宋著名学者、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号止斋,温州瑞安县湗村(今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甥”在此处有两种含义:一为外甥,二为外孙(甥男)。
据清人孙锵鸣整理《陈文节公(傅良)年谱》,陈傅良出生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九岁时(绍兴十五年)父母病故,遗下其兄妹四人。而邹臻于景定三年(1262)才参加武举考试,此时距绍兴十五年(1145)已有117年。因此,邹臻不可能是陈傅良的外甥,而只能是其外孙。
据陈傅良《神道碑》《行状》《墓志铭》,陈傅良卒时,有二子七女。其前六女皆有婿,仅幼女未嫁。而陈傅良卒于嘉泰三年(1203),此时距景定三年邹臻登第仅59年。据此推测,邹臻之母应即陈傅良之幼女。
邹臻所居乡里史志无载,但历代《平阳县志》明确记述了南宋时期平阳另外五位邹姓名人的居里。乾道、淳熙年间武进士邹识、邹翊兄弟,嘉定十年武进士邹宏、邹瑾、邹琳兄弟,皆居黄奥(凰奥),别无他徙,可见南宋时期平阳邹氏聚居此地。据此推测,邹臻亦应居于黄奥。
平阳黄奥(凰奥)有三,分属万全乡一都、凤林乡十八都、归仁乡三十三都。但曾任浙东路分兵马钤辖的邹宏,于淳祐元年(1241)在万全鸣山留有石桥题刻:“淳祐辛丑季冬吉日,邹路分宅及众位舍钱发扬重建。”民国《平阳县志》因此断定邹宏居万全黄奥。其按语曰:“辛丑(即)淳祐元年,邹路分为浙东路钤。邹宏居黄奥,与鸣山正近。”今昆阳镇鸣山村西南偏西方向,有水亭村黄岙自然村,两地直线距离仅1.1公里。从黄岙村出发,沿河边小路,穿过城西垟坑的一片田垟,再过小塘河石桥(疑即邹宏题刻的淳祐桥),即至鸣山村。以此来看,南宋平阳邹氏聚居之黄奥,即今昆阳镇水亭村黄岙自然村。
邹宏石桥题刻60年后,即元大德五年(1301),平阳州署“更新后堂”,诗人林景熙为作《公溥堂记》。其文略曰:“会故家邹氏以楼屋售,高广适称,酬其直,徙以构。”故家,即世家大族。元初能“徙以(木)构”“更新(州署)后堂”的平阳“故家邹氏”,所居以距州署远近而论,则非万全黄奥莫属。此可为民国《平阳县志》淳祐桥按语佐证。
南宋末年,在文天祥抗元大军中,也有一个邹臻。《宋文丞相信国公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七《纪年录》载:“(景炎三年六月),公(文天祥)又奏,乞除邹㵯右文殿修撰、枢密都承旨;江西安抚副使兼同都督府参谋官赵孟溁遥县郡团练使;左骁卫将军、江西招捕使兼同提刑都督府谘议官杜浒,带行军器监:广东招谕副使兼同都督府参谋官邹臻,带大府寺丞;同都督府参议官陈龙复,带行兵郎;广东招谕司使兼同都督府参议官章从范,带行閤门祗候;同都督府计议官丘梦雷、林琦、葛钟,各带行架阁;同都督府干办公事朱文翁,同都督府准备差遣。旨特依奏除。”文天祥奏章中的“广东招谕副使兼同都督府参谋官邹臻”,与平阳黄奥的武榜眼邹臻是否同一人?对照奏章所列名单,凡同都督府参谋官、参议官、谘议官、计议官、干办公事,皆为文天祥都督府所部(文天祥以枢密使、同都督,先后开府于南剑州、兴国),而右文殿修撰、枢密都承旨邹㵯,乃文天祥同乡,江南西路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省吉安市)人。据此,抗元军中的邹臻,其籍贯应与邹㵯有一定关联,但又不能完全排除其与平阳邹臻是同一人。因为,平阳邹氏亦有可能从吉州迁来。元大德五年,平阳“故家邹氏”之所以“以楼屋售”,或为举族回迁吉州。自此以后,《平阳县志》便再无邹氏名人记载。
杜文甫更值得尊敬
康熙《平阳县志》卷十二载:“周仁勇,字德裕,(周)一鼋从弟。……周一鼋,字谦受,居睦程。”乾隆、民国《平阳县志》延续了这一说法。据历代《温州府志》《平阳县志》舆地、建置等志,睦程实为缪程(一作穆程)。民国《平阳县志·建置》载,慕贤西乡有对口、麟头、四岱地名。其《今乡都村庄表》案:“旧《志》有缪程、上令二村,今麟头、对口间尚称缪程里。……四岱俗作四大,旧缪程地。”据此,周一鼋、周仁勇兄弟应居慕贤西乡缪程里。但今平阳、苍南文史界多以周仁勇居睦源(今属平阳县青街乡)。其理由是,南宋时期缪程是缪氏聚居地,而睦源有周氏望族聚居,周仁勇兄弟居里“睦程”为“睦源”之误。对此说之是非,本文不作深究。
今苍南县灵溪镇沪山村,坚称周仁勇祖籍沪山,后迁睦源。当地建有“周仁勇墓”,2004年8月又建成榜眼牌坊。正面镌字“榜眼及第”,背面镌字“文武榜眼”。其文曰:“周仁勇公,字德裕,宋度宗咸淳元年中文榜眼,宋度宗咸淳七年中武榜眼。”
《苍南文史资料》第三十辑《苍南榜眼·周仁勇》一文,呼应了沪山村说法,并对周仁勇后半生可能发生的各种历史进行了推演。其文曰:“周仁勇考中咸淳七年文科榜眼,离南宋王朝灭亡只有8年。宋亡后,有着强烈抗元意识的前朝官员,元统治者都会给予严厉打击。很可能是周氏族人怕连累九族,不敢在《周氏族谱》中把他荣耀一番。……周仁勇可能没在元朝任职,如果在元朝任职的话,就会留下更多信息。”
真正的咸淳七年文榜眼杜文甫,其真实事迹完整记载于民国《临海县志》。该志卷二十四·人物·忠义:“杜文甫,字实翁。……师事王珏。登咸淳辛未(1271)进士一甲第二名。历瑞安军节推。德祐初(1275),除国子博士。及元代,宋翰林学士赵与熛荐于朝,守令为劝驾,公(杜文甫)自谓宋臣,辞以疾。御史程文海奉旨宣召,终不起,自号南峰山民。”杜文甫的恩师王珏,是咸淳四年进士。德祐元年(1275),权知台州。元兵南下,王珏与兵部侍郎陈仁玉率众御敌,城陷而投泮水自尽。山河破碎,临难不苟,师生忠义,感人至深。
参考文献
〔宋〕陈傅良:《止斋集》,《四库全书荟要》集部第五十册
〔宋〕文天祥:《新刻宋文丞相信国公文山先生全集》,明崇祯刻本
〔宋〕林景熙:《霁山先生白石樵唱》,明嘉靖刻本
〔元〕刘壎:《隐居通议》,《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明〕朱东光、侯一元:《平阳县志》,明隆庆五年刊,万历刊本
〔明〕吕昌期、俞炳然:《续修严州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清〕马腾霄、陈文谟:顺治《平阳县志》,清顺治八年刻增修本
〔清〕金以埈、吕弘诰:康熙《平阳县志》,中国书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清〕张南英:乾隆《平阳县志》,乾隆二十五年刊本
〔清〕孙锵鸣:《陈文节公年谱》,《敬乡楼丛书》第二辑之六,民国18年校印
〔民国〕刘绍宽等:《民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民国〕何奏簧等:《临海县志》,民国24年铅印本
温州市志编纂委员会:《温州市志》,中华书局1998年版
《苍南文史资料》第三十辑(苍南状元),2014年2月编印
南宋平阳籍特奏名进士缪仲公宦迹详考
陈彤
缪仲公(1137-1212),字南美,南宋前期温州平阳县人,里居不详,历任乐平县主簿、郴州节度推官、荆湖南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墓铭、方志对其科举、任官年月记述均不清晰,《宋登科记考》仅称其为“宁宗朝特奏名(进士)及第入官”,因榜年失载,附于“阙年特奏名登进士第”之列。为此,本文谨依据《昌谷集·缪南美墓志铭》《宋会要辑稿》与万历《郴州志》,康熙、嘉庆《郴州总志》,康熙、同治《乐平县志》等历史文献相关记载,详考其特奏名登进士第年份及宦迹,以探索南宋特奏名进士出官与磨勘规律。
庆元五年特奏名登进士第
南宋名臣曹彦约《昌谷集·缪南美墓志铭》曰:“(缪仲公)得官暮景”,“主饶州乐平簿,调郴州推官”,其品阶“自迪功郎迁从事郎,改承事郎”,差遣“由主簿以入郴幕、更帅幕”。据此可知,缪仲公特奏名登进士第后,初授迪功郎(选人第七阶,从九品),差遣乐平县主簿,然后由迪功郎迁从事郎(选人第四阶,从八品),由县主簿调郴州幕职官,最后改官承事郎(京官第二十八阶,正九品),以荆湖南路安抚司幕职官致仕。对于其由县主簿调郴州幕职官的时间,万历《郴州志·秩官表》有载:“缪仲公,(嘉定)二年(1209),(以)从事郎任(郴州推官)。”据此,缪仲公的乐平县主簿任期迄于嘉定二年(1209)。
查《宋登科记考》,嘉定二年之前,宁宗朝进士科目共有五榜: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五年(1199)己未科,嘉泰二年(1202)壬戌科,开禧元年(1205)乙丑科,嘉定元年(1208)戊辰科。缪仲公特奏名登进士第年份,为此5年中之某年。
据《缪南美墓志铭》载:“(乐平县)丞职有阙,南美兼领其事。……邑庠(乐平县学)举废养士,(缪仲公)以教导居职,冠带济济,咸所推敬。明年奏名礼部,邑登善士既倍数常时,又多执经行辈(按:指县学生)。”再查同治《乐平县志·选举》:光宗绍熙四年(1193),乐平县有许溪等4人登进士第;宁宗庆元五年(1199),仅邹近仁1人登进士第。至嘉泰二年(1202),彭唐卿、许泾、洪友成、程濬川、王佐、程玘6人登进士第,为历年最多。此后开禧元年(1205)、嘉定元年(1208),登第人数均不及嘉泰二年。据此,《缪南美墓志铭》所述“明年”,即嘉泰二年(1202)。此年之前,缪仲公已任乐平县主簿。因此,缪仲公特奏名登进士第的年份,为庆元二年(1196)或五年(1199)。
曹彦约曾是缪仲公任主簿时的乐平知县。曹彦约(1157—1228),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人。淳熙八年(1181)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官至宾谟阁待制,兵部、礼部侍郎。他在《缪南美墓志铭》中回忆:“(缪仲公)主饶州乐平簿,当某(曹彦约)令兹邑。”同治《乐平县志·职官》载:“曹彦约,……(庆元)五年(1199)二月,以宣教郎任(知县)。晁公亿,嘉泰三年(1203),以承议郎任(知县)。”据此,曹彦约于庆元五年(1199)二月知乐平县,嘉泰三年(1203)调离。缪仲公始任乐平县主簿的时间,在曹彦约知乐平县同时或稍后,因此,其特奏名登进士第年份,当为庆元五年(1199)。《宋会要辑稿·选举八·举士·亲试》载:“(庆元)五年四月十八日,上御集英殿,引见……特奏名谢藻已下七百八十九人。”缪仲公当在此“七百八十九人”之列,时年63岁。这个年龄,符合南宋大多数特奏名进士登第的通例。
庆元六年铨试授官迪功郎注官主簿
据《宋会要辑稿·选举》载,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69)至理宗端平二年(1235)期间,特奏名进士授官常格均为“赐同进士出身、同学究出身,登仕郎、将仕郎(选人第九、第十阶,用以奏补未出职吏人),上下州文学、诸州助教(文散官末等、次末等,无特许不掌事)”。具体为:特奏名第一等第一人赐同进士出身,第二人、第三人赐同学究出身,其余授登仕郎;第二等授将仕郎;第三等上州文学参军;第四等下州文学参军;第五等诸州助教,不出官。
既然如此,为何缪仲公作为特奏名进士,却能初授迪功郎而不是登仕郎、将仕郎,差遣县主簿而不是州文学、诸州助教?这就涉及到了南宋官制中的铨试制度。
南宋高宗以来,每次科举殿试结束后,正奏名进士第五甲,特奏名进士第一、二等人,均仅赐散官(非真命官),未获参选注官资格,须依选限守一选(即候1)。次年二月廿五,吏部举行铨试。正奏名进士第五甲,特奏名进士第一、二等人,与其他守选人(如荫补人、选人)一起,赴吏部铨试(一般以十取五)。中选后,再经吏部长贰、郎官帘试,依成绩分三等,稍优一人与堂除差遣,中等若干人不依名次注官,下等若干人与注官。
根据铨试制度,结合缪仲公初授官情况,可得出如下结论:宁宗庆元五年(1199)五月初七,缪仲公特奏名登进士第,名次在第一等(非前三名)、第二等之间。获赐散官后,依选限候选。六年(1200)二月廿五,缪仲公赴铨试中选,帘试中等,遂不依名次,注官江南西路饶州乐平县主簿。因其获职事官差遣,故寄禄官(散官)改授迪功郎。
需要注意的是,在庆元六年(1200)二月,因龙飞恩例,正奏名进士第五甲并未参加铨试。《宋会要辑稿·选举二·进士科》载:(庆元)五年五月七日,诏:“该龙飞恩例,……内第五甲免铨试。”本不出官的特奏名五等,则无须赴铨试而得出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三·九·恩科》载:“(庆元五)四月二十九日,诏今来龙飞恩例,特奏名进士如试在第五等不应出官者,依绍熙元年四月十八日指挥升等推恩。”尽管如此,特奏名进士第一、二等人,与其他守选人(如荫补人、选人)一起,仍然参加了吏部铨试。《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选试》载:“(庆元)六年二月二十五日,铨试、公试、类试。”
经查《宋登科记考》,并核对相关当事人墓志铭、行状(行述)文字,宁宗庆元五年(1199)五月,特奏名登进士第以第一、二等候选,六年(1200)二月铨试、帘试后授官迪功郎、注官县主簿(或县尉)的,至少有缪仲公、何普、范可信、袁方、曾兴宗、钱弼6人,而非个别现象。相关史料详见魏了翁《鹤山集》卷七一《荣州司户何君(普)墓志铭》,袁燮《絜斋集》卷一六《叔父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行状》,刘宰《漫塘集》卷二九《故广西经略司干官范承事墓志铭》、卷三三《钱贤良行述》。
开禧二年迁从事郎
庆元五年(1199)二月,新知乐平县事曹彦约到任。他翻阅税籍后,感叹曰:“邑户才逾三万,而是籍四万户。客户不与焉,是诡挟也。”(见同治《乐平县志·食货·户口》)全县实际户数只有3万,户籍簿上却有4万户。这1万户所谓客籍,大多是为规避税役而虚立户头的“诡户”。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与恶果,13年后,已是吏部侍郎的曹彦约如此回忆:“乐平弊于黠吏,以诡户愚百姓,丞簿不恻怛,反资以辨白直曲为囊橐,役法颠倒,祸及贫悴。长官者掣肘,不敢孰何解。”因此在嘉泰元年(1201),原任县丞调离后,空缺职位即由主簿缪仲公兼摄。在知县曹彦约支持下,缪仲公顺应民意,严明法律,取缔7000余家为规避税役而虚立的诡户,废除正项赋税之外的一切临时加税,“穷讨弊源,彻底澄汰,徭役遂均”。
在兼摄丞事的同时,缪仲公还“以教导居职”,系衔管勾学事。对此,康熙《乐平县志·秩官》如此解释:“(乐平)县初无学官,以令佐兼之,故以管勾学事系衔。”此前,乐平曾经“邑庠举废养士”,在缪仲公“居职”之后,县学崇儒蔚然成风,生员“冠带济济,咸所推敬”。嘉泰二年(1202)五月廿六,彭唐卿等6人联袂登进士第。“奏名礼部,邑登善士既倍数常时,又多执经行辈”,乐平人物一时称盛。
缪仲公虽代摄丞职、管勾学事并颇有政绩,却因未获赐同进士、同学究出身,不能磨勘升迁县丞、县令。嘉泰元年(1201)七月至开禧二年(1206)五月间,先后有陈石、孟焕、余禹平三任县丞履职乐平,缪仲公却始终只是主簿。
《宋史·职官九》记载:“判司簿尉(迪功郎)奏举职官,无出身六考,注初等职官(从事郎)。”据此推断,开禧二年(1206)年底,缪仲公以选人磨勘,历六考,循三资,迁从事郎(选人第四阶,从八品),时年70岁。因年龄关系,其官阶此后不再参与磨勘。
嘉定二年调郴州推官
开禧三年(1207)夏,荆湖南路郴州桂阳县黑风峒(在荆湖南路、江南西路交界处,今属湖南省桂东县)发生徭民仇杀纠纷。地方官府与驻军干预不当,引发变乱。徭民击杀飞虎军(荆湖南路驻军)亲兵,桂阳县却未向路州上报实情。嘉定元年(1208)二月,黑风峒徭民首领罗世传(即罗孟传)起兵反宋。不久,被江南西路安抚司招安,授官承节郎。
黑风峒事件暂告平息后,朝廷追责知郴州赵彦棪、郴州通判陈景衡。五月廿三,“知郴州赵彦棪更降两官,永不得与亲民差遣。先是降两官放罢,既而臣僚言其养寇残民,故有是命”。陈景衡同时罢去。调武经郎潘持美知郴州事,奉议郎赵崇楷通判郴州。潘持美,温州平阳县人。淳熙八年(1181)登武进士第,时任閤门舍人。
嘉定二年(1209),知郴州潘持美辟举同乡、乐平县主簿缪仲公“入郴幕”。宋制,特许内地少数民族聚居府州之牧守辟举幕职。缪仲公遂以从事郎调郴州节度推官,时年73岁。郴州仅辖郴县、永兴、桂阳、宜章4县,州署不设判官,即由节度推官主持签厅公事,协助知州、通判处理州政,其行政地位较为重要。
缪仲公任职郴州期间,遭遇了更大规模的徭民暴动,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血雨腥风。
嘉定二年(1209)秋,江南西路安抚司诱降并处斩了桂阳曾口峒徭民首领李伯琥。此次诱降杀降事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十一月,赤水峒徭民首领李元砺(系郴州桂阳县举人)、水口峒徭民首领李新相继起事,黑风峒徭民首领罗世传亦复起响应。徭民聚众数万人,“祸连江西,吉赣四州劳于戍守”。
十二月,缪仲公的老上司、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曹彦约,改任荆湖南路转运判官。曹彦约忆述:“(缪仲公)调郴州推官(之时),则某(曹彦约)亦将输此道(即荆湖南路)。”嘉定三年(1210)三月,曹彦约由运判改知潭州,除直秘阁、荆湖南路安抚使,督捕“峒寇”。
四月,李元砺部突入广南东路,大败官军于南雄州(今广东南雄)。六月,回师荆湖南路、江南西路,联合罗世传部,连挫池州、江州诸军,直逼桂阳、茶陵、安仁和吉州等地,郴州首当其冲。在郴州攻防战中,节度推官缪仲公恪守职责,积极参加了城防谋划。“郡每夜骇,有职者不救去无几。南美恪居官次,赞画城守”。战后,他负责战俘与平民的甄别事宜。“寇作于郴之属邑,稍及近郊,齐民或落其手,胁使执役。不幸而为官所捕,即以死坐。……(缪仲公)平谳无辜,不稍阿流俗。”其体恤民艰的仁心、力排众议的勇气,颇得时人赞许。
十一月,曹彦约率军击破李新所部。李新重伤而死,部属皆降。接着,击溃并包围李元砺一部,并离间罗世传与李元砺两部关系。十二月,罗世传缚李元砺以降。次年(1211)二月,曹彦约平定李元砺余部。九月,罗世传复叛,为其部属所杀。从开禧三年(1207)夏始,至嘉定四年(1211)九月止,历时5年的南宋湖南徭民大起义最终宣告失败。
嘉定三年致仕改官承事郎
嘉定三年(1210)十二月,知郴州潘持美任满还朝,复职閤门舍人;另调武翼郎叶漴知郴州。叶漴,字仲高,台州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人,嘉泰二年(1202)武举第一人。
此时,缪仲公的老上司,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曹彦约,见缪仲公年逾古稀而沉浮选海,彷徨无计将“老于选调”,遂辟举其为荆湖南路安抚司幕职官。“既群凶荡攘,遂与帅幕之议”,“檄来入幕,又当领帅事时”。《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安抚使》载:“(荆湖南路)安抚使许置参议、主管机宜文字各一员,干办公事四员。……参议辟通判已上资序,……机宜今后并差第二任知县资序人。”据此可知,缪仲公所任安抚司幕职,既非参议官,亦非主管机宜文字,而是干办公事。
到任安抚司后,缪仲公己年满74岁,即自请致仕改官。“淡然无营,不特求解职而已;引年自列,遂得致其事。”安抚使曹彦约欣然荐举。据《庆元条法事类·改官关升·荐举格》,安抚使“岁举承直郎以下改官”有定额3人。经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雷孝友最后评定,“(缪)南美有操守,厌服士评”,准予引年致仕,改官承事郎(京官正九品)。缪仲公遂还归乡里,居于清容轩。其“归乡有善行”,乡人“推许仁勇”。晚景自娱,著有《清容俚稿》。
嘉定四年(1211),将作少监杨简出知温州。“揭月旦道左(每月评论温州乡党人物),推许(缪)南美仁勇,不以属他人”。杨简(1141-1226),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庆元府慈溪县(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南宋著名学者。
嘉定五年(1212),缪仲公卒,享年七十六岁。曹彦约为撰墓志铭。
参考文献
〔宋〕曹彦约:《昌谷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宋〕叶适:《水心先生文集》,明正统刻本
〔宋〕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明嘉靖铜活字印本
〔宋〕黄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元刻元延祐二年重修本
〔宋〕刘宰:《漫塘刘先生文前集》,明正德刻本
〔宋〕杨简:《慈湖先生遗书抄》,明万历刻本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明〕邝璠、熊相纂修:正德《瑞州府志》,明正德十年刻本影印
〔明〕胡汉:万历《郴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清〕陈邦器等纂修:康熙《郴州总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
〔清〕王祚永修、王基昌纂:康熙《乐平县志》,康熙十一年刻本
〔清〕朱偓、陈昭谋:嘉庆《郴州总志》,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清〕董萼荣、梅毓翰:同治《乐平县志》,板藏翥山书院本
傅璇琮主编:《宋登科记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修订本),中华书局2021年版
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荣村:《黑风峒变乱始末》,台湾宋史座谈会编辑,《宋史研究集》第6辑
缪南美居里及世系考
陈文苞
《宋登科总录》载:“缪仲公(1137-1212),字南美。温州平阳县人。久困场屋,宁宗朝特奏名及第入官,仕至郴州推官。”宋·曹彦约《昌谷集》卷一九《缪南美墓志铭》载,缪南美为平阳缪氏之后。而平阳缪氏祖地在慕贤西乡缪程里(今属龙港市)。但查《温州府志》《平阳县志》及《缪氏宗谱》等资料,并无特奏名进士缪南美的记载。因此,笔者拟在以上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考证缪南美的世系与故里,为缪程缪氏找回失载的进士。
居慕贤西乡缪程里
缪氏是一支古老的家族。始祖缪佑官至监察御史,生有二子,长承霸,次承保;承保之子延亮生有三子,名曰铜、钱、录。缪铜生于唐会昌元年(846),后随林氏在闽为官。咸通元年(860),缪铜任满回乡,值浙东发生裘甫起事,遂定居横阳县,以姓为地名,初名缪家埕,又称缪程、睦程、穆程;因后世缪氏聚族成里,故又称缪程里。
弘治《温州府志》载:“(平阳县)慕贤西乡十六都:浦边、黄浦、缪程、对口、上令。”隆庆、顺治、康熙、乾隆《平阳县志》均载:“慕贤西乡十六都:浦边、黄浦、缪程、对口、上令。”从明弘治至清乾隆年间,慕贤西乡十六都地名一直相沿未变,皆有“缪程”地名。至民国《平阳县志》则载:“江南镇慕贤西乡十六都:浦边、黄浦、对口(以上旧《志》)、麟头、长连屋、都口(以上新增)。”其案语曰:“旧《志》有缪程、上令二村,今麟头、对口间尚称缪程里,上令在南港镇十六都。”可见,至民国时期,缪程、上令两个地名消失,新增麟头、长连屋、都口三个江南之地即“缪程”分化而来。又载:“缪公祠,在十六都对口,其里古名缪程。祀宋知州缪元德,祠其故居也。”“南港镇慕贤西乡十六都:四岱俗作四大,旧缪程地。”四大村地处江西垟,今属灵江。从上述慕贤西乡十六都舆地变迁,可知睦程里大致范围:北至麟头,南至对口,西至四大,东至都口。以上区域范围,除江西垟四大村今属苍南县灵溪镇灵江社区外,几乎皆属今龙港市。
缪铜定居睦程后,其后簪缨望族,至宋代出现了缪若虚、缪隆、缪云龙、缪次袭、缪梦达、缪梦远、缪元德等一大批文武进士,可谓满门显贵。
《缪南美墓志铭》如此叙述缪仲公世系:“鲁缪公之后以谥为氏,唐咸通中宦于闽,近择横阳之地而居者,其上世。”可见缪南美乃平阳睦程缪氏之后。又载:“曰亲仁乡燥溪之原者,其葬处。曰癸酉十二月壬寅者,其葬日也。”缪南美葬于亲仁乡燥溪,即今藻溪镇。藻溪南山有睦程缪氏祖山,葬于此地缪氏后人不少,如进士缪元德。可见,缪南美是缪程缪氏之后。缪程缪族有“千丁”之号,遗憾的是,《缪氏宗谱·仕宦录》却无“缪南美”之载。明季倭寇蠡起,蹂躏居民;顺治迁界,居民流离失所,谱牒多有遗失,记载缪南美世系的谱牒,或在明清之际动乱中消失。
世系互见于墓志与福安缪谱
《缪南美墓志铭》载:“文珂者,其曾祖。讳敏,以收方腊功,补进武校尉,隐居不调者,其祖。讳从才、从广,补通州助教者,其考。……以犹子奉命入继,曰伯垕者。其长子曰梦岩,梦履、梦过者,其次子以至其季子。有家三人皆仕族,一在室者,其女;幼而未名二人者,其孙。”
据此,缪南美的世系比较清楚:曾祖缪文珂。祖缪敏,征方腊有功,补进武校尉。父从广(从才疑衍字),补通州助教。嗣子伯垕;嫡子梦岩、梦履、梦过;一女轶名。孙二,年幼未名。
查考《温州府志》《平阳县志》及睦程缪氏仕宦录,皆无进士缪南美的记载。但福建缪长钻先生在福安缪钱派下《依钱公福安城山乾隆谱》中,找到了缪铜世系图,找到了其中清晰记载缪南美的世系图:文珂—安仁(进武校尉)—扩—仲公—伯堂、梦岩、伦叔、季枢。据此,首先解开了其父缪扩名字的疑问。“扩”字“从广”,可知“从才”为曹彦约撰《墓志铭》的衍字。
对照《墓志铭》,安仁应是缪敏,扩应是从广,仲公即缪南美,伯堂应是伯垕,梦岩同,伦叔应是梦履,季枢应是梦过。
有趣的是,从广(扩)的兄弟传朋生两子:仲连、恕。仲连之子缪梦达,恕有两子缪梦远、缪直谅。缪梦远两子,缪琰、缪元德。缪梦达和缪梦远兄弟同登宋乾道二年(1166)丙戌右科进士,缪元德等淳祐四年(1244)进士,知吉州,后回乡建朝阳书院。若论辈分,缪南美乃是缪梦达和缪梦远兄弟的从父(即族叔),支派最近。
居家有轩 墓在燥溪
缪南美年轻居乡时就以诚信而著称,声闻于乡,父亲早逝,侍母以孝。其兄早亡,以兄子视若亲生。缪南美长子伯垕,系其兄之子过继而来。
嘉定四年(1211)后,缪南美致仕回乡。晚年居家有轩,名清容轩,有诗文集《清容俚藁者》,可惜不传。嘉定五年(1212),缪南美去世后,安葬于亲仁乡燥溪。其子不远千里到湖南,请曹彦约撰写了墓志铭。
参考文献
〔宋〕曹彦约:《昌谷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明〕王瓒、蔡芳:《弘治温州府志》,《温州文献丛书》第二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清〕马腾霄、陈文谟:《平阳县志》,清顺治八年刻增修本
〔清〕金以埈、吕弘诰:《康熙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黄山书社2022年版
〔清〕张南英:《平阳县志》,乾隆二十五年刊本影印本
〔民国〕刘绍宽等:《民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傅璇琮主编:《宋登科记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缪氏宗谱·仕宦录》
宋末直臣学者周元龟生平考略
蔡新祥
昆阳城西雅山村,地处马鞍山、雅山之麓,古称雅山里。这里自宋代开始便人文荟萃。清代平阳诗人苏椿曾赋《雅山四贤诗》,将家居雅山的南宋太常寺簿周元龟、琼莞安抚陈梦诗、礼部架阁林景熙与明广东按察使吕洪并称“雅山四贤”。本文现就四贤之首周元龟的生平历史作大略考述。
诗礼箕裘 嘉熙进士
周元龟(1198-1273),字锡畴,号苍岩,南宋后期平阳县西郭外雅山人。其生平资料散见于宋元之际林景熙《宋朝请大夫太常寺簿知台州周公墓志铭》《鞍山斋记》与明代弘治《温州府志》、民国《平阳县志》等。
据林景熙《霁山集》载,周氏家族世居马鞍山下,“箕裘诗礼逾二百年”(一说“垂三百年”)。以周元龟生年上溯,其始迁祖应于五代时期徙居平阳西郭外。周元龟幼承家学,天资聪颖,读书迎解,落笔惊人。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周元龟以临安府学通晓《六典》类申,被荐举参加漕试人混同考试,而获省试资格。次年二月省试毕,即参加寄应太学补试,以混补入太学。修业一年后,终于在嘉熙二年(1238),荣登戊戌科周坦榜进士第,时年四十一岁。《宋史全文》于此有载:“(嘉熙二年闰四月廿七),御集英殿。赐进士周坦等敕,[凡]四百二十三人。”
是科平阳成绩辉煌,平阳人周坦夺魁。昆阳柏垟周氏宗亲喜迎周坦状元回乡,彩旗联云:“来迎天下文章伯,归拜昆阳父母家。”(见明·郑思恭《东昆仰止录》)另有十五位平阳人考取进士,分别是:林茂实、林明善、尹进、陈梦发、蔡垲、郑应麟、蔡址、周椅、陈伋、刘次春、蔡杲卿、周元龟、林思学、宋文炳、林希潮。整个温州三十八人登第,其中永嘉十人、瑞安九人、乐清三人,平阳居各县之首(据弘治《温州府志》)。
不附权贵 仕途坎坷
周元龟考取进士后,初官迪功郎。淳祐元年(1241)后,先迁庐州教授,再历江淮诸司干官。十年间,“扶彝伦,赞婉画,卓有能称”。淳祐十一年(1251),改官知县。
宝祐二年(1254),周元龟选入太府寺,提辖左藏库(中央财库)。提辖位虽不高,但左藏库却是储才之地。其任满后,外调可得通判或知州,内迁则为寺监丞或馆职。
但在两年后,即宝祐四年(1256),却发生了佞臣丁大全恃宠以隅兵驱逐右丞相的政治事件。当年十一月,刘黻、陈宜中、林则祖(平阳人)等六名太学生联名上书,揭发并声讨佞臣罪行,反被削籍发送边远州郡拘管。士大夫翕然推许,称刘黻等为太学六君子。丁大全为此大怒,拟擢周元龟为台谏,并暗示他以言官身份攻击支持太学生的官员。周元龟正色拒绝:“台谏,天子之耳目,不可以市私恩;直士,国家之元气,不可以报私忿。祖宗三百年,学校公论所自出,奈何摧折之乎!”次日,被外放某州通判。
开庆元年(1259)九月,丁大全被劾罢官。景定四年(1264),周元龟回朝为官,任主管官诰院。官诰院属吏部,被视为御史候选之地。当时权相贾似道正强力推行公田法,遂派周元龟赴江南东路督买限田。元龟不赞同强推此法,次日便被言官所劾,外放为另一个州通判。林景熙因此高度评价周元龟:“公素疾邪,其于不义富贵,视之若浼,故随仕辄已,进尺退寻。”又曰:“夫岂不知唯唯之为福,谔谔之为祸,然宁此勿彼,何也?富贵,电光也;名节,日月也。”
景定五年(1264)十月,周元龟被召为太常寺主簿。年底,改知台州。未及赴任,“道得疾,及(家)门而疾革”。咸淳九年(1273)五月初一卒于家,年七十六。官至朝请大夫,文官从六品(第十七阶)。子男三:长子益昌,台州黄岩县主簿;次子晋昌,邵武军户曹:三子鼎昌,台州户曹兼宪干。
心学传人 著述甚富
南宋中期,“徐(谊)忠文公方起平阳,于永嘉诸儒中又别为一家”。《宋元学案》命名徐谊之学曰“平阳学案”,即平阳学派。徐谊之学虽有永嘉事功底色,但他“以悟为宗”,与陆九渊的象山心学为同调。而陆九渊大弟子杨简,就是徐谊介绍与推荐于陆九渊的。
周元龟家族是一个诗书传家的大族。周元龟父亲周堙好古笃学,人称戒轩先生。周堙与著名学者杨简、魏了翁均为讲学好友,其学术属象山心学一派。
周元龟家学渊源,著述甚富,有《苍岩杂著》八十卷。又喜编纂,有《训鉴大搜》《文苑心嗜》《师友四骚》《观史大议》《管见类要》《词科类稿》《奇字法语》等七种百余卷。“其所树立,父教也”。
周元龟的学术传人,最知名的是其外甥、释褐进士郑朴翁。郑朴翁,字宗仁,号初心。清·孙衣言《瓯海佚闻》论曰:“宗仁盖为陆氏之学。”周元龟的侄子周景灏,字行之,咸淳四年(1268)进士,亦是雅山名人。
参考文献:
〔宋〕林景熙:《林景熙集补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元〕佚名:《宋史全文》,中华书局2016年版
〔明〕王朝佐、郑思恭:《东嘉先哲录:外两种》,《温州文献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明〕王瓒、蔡芳:《弘治温州府志》,《温州文献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赵亮熙、王舟瑶:《光绪台州府志》,《中国海疆旧方志》,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清〕孙衣言:《瓯海轶闻》,《温州文献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民国〕刘绍宽等:《民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傅璇琮主编:《宋登科记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南宋平阳武进士、抗元义士陈元
蔡新祥
南宋抗元战争中,平阳曾涌现出诸多抗元义士。宋元鼎革之际,这些出于报国情怀和乡土情谊,投身抗元队伍,牺牲或流落在外的平阳人不少。平阳丰山人陈元就是其中一位以身殉国的武进士。
出身丰山大族
陈元(?-1278),南宋平阳县慕贤东乡石床里丰山(今鳌江镇塘下、厚垟一带)人。据苏伯衡《平仲集·玄逸子碣铭》载,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陈元登武进士第,初官承节郎,江陵副都统司准备差遣。后入右丞相陈宜中幕府,战死于景炎之难。追赠武义郎。
清晰反映丰山陈氏世系的历史文献,现有南宋陈傅良《止斋集》的《祭丰山陈国器》《跋叶正则所为陈仲石墓志》,叶适《水心集》的《东塘处士墓志铭》《陈君墓志铭》,刘克庄《后村集》的《南窗陈居士墓志铭》,宋元之际林景熙《霁山集》的《宋贡士晋斋先生陈公墓志铭》,元明之际苏伯衡《平仲集》的《玄逸子碣铭》,数量十分可观,内容非常丰富。
从以上文献可知,丰山陈氏先祖陈霆霁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自福建赤岸来徙。传十世,生陈瑾,字国器。《东塘处士墓志铭》称其“独用一家力,栽石取底,东达之海,阅闰而成。人以为君德,更号曰‘东塘陈氏’”。十一世陈岩(字仲石)、陈志崇(号长斋,上舍释褐),“皆师友(陈)傅良、叶适,而周旋徐谊、陈武、蔡幼学间”。十二世陈守仁(号南窗),从学于徐谊,“踵门卒业,尽得其秘传”。十三世陈万福(号晋斋,乡贡进士)、陈节庵,“出壁藏数千卷,丹铅手勘,……熟讨穷研”,入元徵而不起。十四世陈元,咸淳辛未科武进士。十五世陈建孙。十六世陈弥春、陈弥让。十七世陈镐,号玄逸子,学经于乡先生郑如圭。十八世陈雷、陈耸(临江府清江递运官)。十九世陈丙、陈阜。
从丰山陈氏仕宦情况来看,除了陈志崇上舍释褐之外,陈元是其中唯一有功名出身的武进士。
曾历潭州之战
经考证,陈元曾参加抗元战争的潭州战斗。由于史料缺失,其细节已无法详考。大致是:潭州城破后,陈元突围,后转折回到温州,投奔当时南宋右丞相陈宜中,再次加入抗元队伍,最终以身殉国,死于景炎之难。
除了《平仲集·玄逸子揭铭》所载,笔者在《宋史·李芾传》找到相关记载:“德祐元年(1275)七月,(李芾)至潭,潭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乃结溪峒蛮为声援,缮器械,峙刍粮,栅江修壁,命刘孝忠统诸军。吴继明自湖北至,陈义、陈元自戍蜀归,芾奏请留之戍潭,推诚任之,皆得其死力……”
李芾(?-1276),南宋衡州(治今湖南衡阳)人,字叔章,号肯斋,李椿曾孙。初以荫补为南安司户参军,历知德清县、浙东提刑等职。咸淳元年(1265),知临安府。忤权相贾似道,被诬以赃罪罢官。元军陷鄂州,起湖南提刑。贾似道败,擢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德祐元年(1275)九月,元将阿里海牙进围潭州。李芾率军民死守三月,除夕城破,举家自尽。追谥忠节。
南宋前期,荆湖北路有荆南(江陵)、鄂州两支屯驻大兵。孝宗乾道九年(1173),曾“合荆、鄂二军为一”。淳熙四年(1177),鄂州江陵府都统司仍驻鄂州;而以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司(原荆南)单独置司,驻江陵。实际上又分为两司。
陈元为江陵副都统司准备差,属副都统制司所辖七军。春夏三军出戍,秋冬四军出戍襄阳,家属全留江陵。淳熙十年(1183)前后,以一万人带家属戍襄阳,而留八千人于江陵。嘉定十年(1217),留驻江陵的副都统制、八千人及家属也全部调往襄阳,江陵只设留守机构,江陵副都统制司也移驻襄阳。襄阳成为荆湖北部重镇,后在抗击蒙军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江陵副都统司属官有计议官、主管机宜文字、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等。准备差遣品级为承节郎(从九品)。陈元殉国之后,南宋朝廷追赠其为武义郎。
参考文献
〔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清钞本
〔宋〕林景熙:《林景熙集补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明〕苏伯衡:《苏平仲集》,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刊本
〔清〕孙衣言:《瓯海轶闻》,《温州文献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民国〕刘绍宽等:《民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雷家宏等:《湖北通史·宋元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南宋平阳遗民诗人郑朴翁
郑振国
郑朴翁,字宗仁,号初心,温州平阳县万全乡焦下(今平阳县昆阳镇石塘村蕉雅自然村)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生,元大德六年(1302)三月廿五卒,终年六十三岁。
郑朴翁与宋末诗坛大家林景熙生同里、学同师、同出处,后人将他与林景熙、史伯璿、陈高合称为平阳“宋元四先生”。其中,林、史、陈三人皆有诗文传世,历代文献对他们的事迹也多有着墨,唯独郑朴翁“默默无闻”。因大量著述失传,他“忠孝不迁”的品格德行、“沉毅直方”的气质风范、“精实可传”的学说著作,被一层又一层的历史尘埃所湮没。
出生焦下,少年攻书仙坛山
林景熙称郑朴翁曰“七山人”。“七山”,即初心斋(朴翁书斋名)窗外的小金山、大金山、湖屿山、竹山、步廊山、叶岭、鸣山。这七座小山罗列于万全平原西南部,宛若天上北斗七星,故称七星山。林景熙“欹枕寒生双瀑涧,开门春满七星山”(《寄七山人》)诗句,形象地概括了此地形胜。章祖程在林景熙《寄七山人》诗中注:“平阳州治北有七星山,郑初心先生隐居于此,称为七山人。”乾隆《平阳县志》载:“焦下山,在县北十五里,高于众山,四时云气滃然。其巅有洞,泉流至芗林寺后,为瀑千寻,宛若雁宕龙湫之胜。”
郑朴翁幼年失怙,其母周氏(太常寺主簿、知台州、平阳城西雅山人周元龟的胞妹)知书达理,亲自为其授业启蒙。郑朴翁在母亲教导下,学业进步很快。稍长,在仙坛山读书。古代很多人寄居寺院读书,如宋代名臣萧振就曾在橘坡山白云寺读书,因此郑朴翁很可能也在仙坛寺苦读。清代平阳学者鲍台在《吕氏舍山图记》中写道:“春花秋月,暮鼓晨钟,郑朴翁读书之台;云霞半绕,葛稚川栖真之石。”此文被民国平阳学者黄梅僧录入《仙坛山志稿》。仙坛山不仅有葛洪炼丹地,亦有郑朴翁读书处。
上舍释褐,名暴如雷临安城
宋理宗宝祐年间,郑朴翁的舅父周元龟在太府寺任左藏库提辖。年未弱冠的郑朴翁跟随舅父来到行在临安(今杭州),进入府学读书,因博闻强记而名声大噪。
景定四年(1263),24岁的郑朴翁补入太学外舍,开启了11年的太学求学历程。在太学期间,郑朴翁与林景熙、连文凤是同窗,与林更是莫逆之交。当时,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依次升迁,有着非常严格的考试制度。《宋史·选举志》载:熙宁初,生员始入学为外舍,定额七百人;外舍升内舍,员二百;内舍升上舍,员百。可见太学内的竞争相当激烈。
郑朴翁在太学里埋头苦学,层层递进。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升入内舍。七年(1271),内舍考核合格。八年、九年,在年终大考中,成绩优异。十年(1274),在礼部试名列前茅,由太学上等上舍生释褐。
《宋史·选举志》载:内舍行艺与所试之业俱优,为上舍上等,取旨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以俟殿试。俱平若一优一否,为下等,以俟省试。崇宁元年,每春季太学、辟雍生悉公试,同院混取,总五百七十四人。以四十七人为上等,即推恩释褐;一百四十人为中等,遇亲策士许入试;一百八十七人为下等,补内舍生。凡上等上舍生,暨特举孝弟行能之士,不待廷试推恩者,许即引见释褐。
闯过层层关卡,郑朴翁最终以上等上舍生的身份释褐,无需再经过殿试,直接授予官职,相当于进士及第。初授迪功郎(从九品)、福州教授,调常州录事参军,不久迁国子监学正,进阶从政郎(从八品)。
耕隐芗林,往来瓯越廿余霜
南宋灭亡后,以“致君泽民”为初心的郑朴翁,选择了耕隐故里的芗林瀑下,“不食周粟”,不再出去谋求仕途。这也印证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两大选择:“进则朝廷庙堂,退而江湖山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郑朴翁与林景熙交情甚笃,他们不仅生同里、学同师、同出处,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同样的志向。清瑞安大儒孙锵鸣《东嘉诗话》“陈则翁”条云:“初心志节,亦霁山一流人,实皆当时同调者也。”
后来,应会稽(今绍兴)王英孙之邀,郑朴翁与林景熙一起来到越中,在王家绛帐传经,教授生徒。王英孙(字才翁,号修竹),宋少保端明殿学士王克谦之子,官将作监簿,家资丰饶。宋亡后不仕,延聘四方游士于家中。
在绍兴期间,郑朴翁参加了谢翱、王英孙组织的宋末遗民诗社“汐社”,以赋咏相娱乐,并结识了唐玉潜、胡汲古等一批文人故旧。明正德年间进士季本云:“予尝考王英孙,号修竹,为宋勋戚之裔,好义乐施,延致四方名士,林(景熙)、郑(朴翁)、谢(翱)、唐(珏)皆其客也,结社稽山之麓、与寻岁晏之盟,慷慨激昂形诸吟咏。”
郑朴翁往返于绍兴等地二十余年,“糠秕万事,游神高邈”,流露出了古代文人的洒脱气质。
拾葬帝骸,千秋忠义垂青史
元世祖至元廿二年(1285),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发掘会稽南宋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等“六陵”,劫取陪葬的金银财宝,并将陵中遗骸抛撒在草莽之间。
“六陵”是南宋皇室的暂殡之地——“攒宫”。南宋皇室期待有朝一日能“恢复中原,归袝陵寝”。然而事与愿违,非但没能恢复中原、收复疆土,反而落得个皇陵惨遭盗掘、故帝死不安宁的下场。“六陵”被盗掘不仅是民族歧视的暴行逆举,更被南宋遗民认为是自己的奇耻大辱。
当时,郑朴翁、林景熙正客居王英孙家中,闻讯后非常气愤,便与唐珏、谢翱等人或扮为乞丐,或扮为采药者,肩背竹篓、手持竹夹,潜往拾取陵骨。他们把高宗、孝宗等遗骸装为两函,托言佛经,秘密移葬,并在坟头种植冬青树以作记号。郑朴翁在《悼国赋》中感叹:“吾适生于流离兮,惟欷歔而不忍言。国统正于蒙古兮,金枝霜木其凋残。遗骸于草莽兮,吾则暨同志托佛经于越山。耻狗彘以自污兮,宁啮雪瀑下之芗湾。”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十月,会稽人为林景熙、唐珏修建了双义祠,文徵明作《双义祠记》,林、唐二人的忠义之名广为流传。虽说郑朴翁参与拾葬“六陵”遗骸,但他的义举“关注度”不及林、唐二人,民国《平阳县志》中郑朴翁传也没有写到。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许多散落的诗歌、史料中得到证实。谢翱诗《山阴道中呈郑正朴翁》写到此事:“杨柳远天色,野风来水涯。异乡同梦客,今雨故人家。越树夜啼鸟,禹陵冬落花。悠悠江海意,为尔鬓先华。”郑朴翁太学同窗连文凤(字百正,号应山)在《寄常州簿郑宗仁》诗序写到:“稽山禹穴,莽为狐兔,神龙遗蜕,散乱榛芜。孝子仁人,一夕悉取而归之,有人心者能无愧乎?闻此悲泣,寄以诗。”诗中更是有“千年爱护神龙骨,万里凄凉老鹤心”句。
清人毕沅《续资治通鉴》载:“方珏等之始谋拾骨也,宋将作监簿山阴王英孙持其议,东(平)阳郑宗仁襄其役,长溪谢翱为之筹画。”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在《冬青义士祭议二与绍守杜君》中道:“冬青之役,王修竹、郑朴翁确然而功者也。”
郑朴翁参与拾葬“六陵”遗骸之义举,彪炳青史,垂范千秋。
晚耽黄老,著述颇丰惜失传
郑朴翁与林景熙互为至交,但晚年在学问上各有研究方向,也有各自不同的心得,经常产生不同意见,甚至偶尔会“固争极辩”。
郑朴翁“晚慕颜子坐忘,竹云一榻,竟夕不寐”。“坐忘”是道家修行的一种方式,出自《庄子·大宗师》孔子与颜子对话。颜子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林景熙还专门写信,以“真知实践”四字规劝他。或许是因为年少时“致君泽民”的理想抱负成了泡影,郑朴翁归隐后的思想逐渐趋向消极。
晚年郑朴翁学兼黄老,有道家倾向,炼药、服丹、著《易》成为他的“新常态”。这些在林景熙写给他的诗中可窥一斑:“养花疏石髓,炼药伏山精”(《寄郑宗仁》);“笑问刘安鼎,相看已二毛”(《寄芗林故人》);“欲觅九还凭寄语,青牛何日度函关”(《寄七山人》),比较密集用到了道教中的词语、典故。
林景熙不仅通过诗歌、书信对这位同窗故友表达关心,还曾来到焦下,在郑朴翁家中过夜,留下了《郑宗仁会宿山中》一诗。民国《平阳县志·古迹志》以此诗为“郑朴翁宅”作注。当代学者陈增杰先生在《林景熙诗集校注》中注:“山中,即指焦下山。”在芗林,他们共同回忆往事故人、诉说同窗旧谊,“挑灯怀旧梦,移席近春泉”。同时,也不免感叹光阴驹隙,“共话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郑朴翁写得一手好文章。“公之文兮,烂其河汉”(林景熙《故国子正郑公墓志铭》)。其在科场应试所作文章,当时就“脍炙海内”,直到元朝仍在传诵。他一生著述颇丰,有《续古》杂著二卷、《厚伦》诗一卷、《礼记正义》一卷、《四书指要》二十卷、《易说》若干卷,可惜都失传了,只留下一篇让人读之涕零的《悼国赋》。
郑朴翁有孙名如圭,字伯玉,深得家传,常与史伯璿讲性命之学。史伯璿还让自己的得意门生徐兴祖跟随郑如圭学习。
参考文献
〔宋〕林景熙:《霁山集》,章祖程注,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宋〕林景熙:《林景熙诗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明〕王朝佐、郑思恭:《东嘉先哲录:外两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民国〕刘绍宽等:《民国平阳县志》,平阳县图书馆整理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清〕徐承烈:《越中杂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民国〕黄光:《仙坛山志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周林:《元初南宋遗民诗社“汐社”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李山岭:《宋遗民诗人胡侨事迹著述考略》,嘉兴学院学报,2018.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本书分为史论篇、人物篇、风物篇、美文篇及附篇五大类,内容包含了平阳文化看两宋风流遗韵、平阳宋韵遗存的地理布局、陈经正、陈经邦生平事迹考、永嘉学派源流与陈傅良平阳籍弟子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