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41 / 1811
601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安良旅运站是个体客运专业户中规模较大的企业,1984年开业,初有2辆客车运营宁海至宁波线路,后增至7辆大客车和1辆小客车。1991年完成客运量13.6万人,总营收60万元。是县内经营长途客运规模最大的个体运输企业。
602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有多个联运企业,包括宁海县长运公司联运站、宁海县船舶代理服务站、桥头胡驻甬物资中转站、梅林物资中转站等,其中宁海县联运公司为集体所有制,后由个人承包经营。此外,还有多个个体经营的中转托运站。
603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运输管理包括行政管理、事业管理、非常设管理机构,涉及陆运和水运管理,涵盖运输、运价、车辆、驾驶员、路政、安全、规费等方面,以及公路和航道的养护、技术改造、绿化和码头、航标养护等。
604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以前,交通运输事业落后,管理不正常,所设多为临时行业经营性机构。随着道路设施改善,运输工具进步,促进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相应发展。本章分行政、事业和非常设管理机构三节记述。
605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历经多次变革,从宋代的驿、铺到民国时期的省道局、航政局,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科、交通建设科、交通局等。1973年成立县交通局,单独建制至今未变。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规定、管理市场、规划实施等。
606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交通事业管理机构包括交通监理、航运管理和公路养护机构。这些机构历经多次变革,目前主要负责全县交通安全、路政管理、养路费征收、水上运输管理、航道养护以及县乡公路养护等工作。
607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曾设立多个非常设管理机构,包括运输指挥部、统一运输指挥部、交通安全委员会、公路绿化领导小组、运输市场整顿治理领导小组和渡口安全管理办公室等,这些机构负责协调运输、管理交通安全、领导公路绿化和整顿治理运输市场等工作。
608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运输管理以“三统”(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运价)为主。8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入行业行政管理新阶段。本章分运输管理、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路政管理、安全管理、规费征收6节记述。
609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运输管理经历了从“三统”管理到行业管理的转变,通过加强计划管理、统一运价和调度、整顿市场秩序、核发牌证等措施,逐步实现了对运输业的全面管理。同时,也加强了对个体运输户和私营运输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610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运价管理经历了多次调整,包括短途运价、装卸搬运价格和客运运价。在不同历史时期,运价受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县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运价政策和标准,以保障运输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611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车辆管理历经变迁,从人力车、自行车到拖拉机、简易机动车和汽车,各类车辆管理逐渐规范化。政府出台多项管理措施,包括核发牌照、制定管理办法、限制老旧车辆、规范购车审批程序等,以保障交通安全和运输秩序。
612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就有对驾驶员的规定,建国后宁海县逐步加强驾驶员管理,包括核发驾驶证、培训考试、年检审验等。1980年代起,放宽每车驾驶员数量限制,加强职业道德、交通法规教育,对违章行为进行记分、罚款等处理。
613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路政管理历史悠久,从民国时期的护路会哨到建国后的公路运输局,管理逐渐规范。1980年代后,政府加大路政管理力度,清除路障,迁移贸易市场,拆除违章建筑。1990年成立路政管理队,负责保护路产、审理建筑事宜、制止违章行为。
614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公路安全管理历经变迁,从民国时期到1990年代,政府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设立稽察员、宣传交通法规、组织安全活动、清除路障等。同时,也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政府对此进行了严肃处理,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15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交通规费包括牌证管理费、养路费和其他规费。民国时期开始征收,历经多次调整。建国后,规费收支标准由上级制定,县交通部门执行。1980年代起,开始征收车辆购置附加费和其他多项费用,实行“以收抵支”管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