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30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管理机构
分类号: F512.755.4
页数: 12
页码: 198-2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以前,交通运输事业落后,管理不正常,所设多为临时行业经营性机构。随着道路设施改善,运输工具进步,促进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相应发展。本章分行政、事业和非常设管理机构三节记述。
关键词: 宁海县 运输管理 机构

内容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宁海驿、铺始于宋。驿设驿丞,铺有铺司,掌理其事。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河泊所,设大使,主管海道漕运、税收等。址在亭头渡北。洪武三十年废。正统九年(1444),迁治西,建河泊所大使厅于泊所塘,后亦废。成化十七年(1481)重建。最后废于崇祯年间。
  民国初期,县衙无交通管理机构,《浙江省修治道路章程》规定:“县道及里道之修治,由各县知事酌拟呈由该管最高级长官核定,由知事会同地方自治团体修治之。”民国5年(1916),成立省道办事处,民国11年3月改称省道局。民国16年省建设厅成立。省道局主管省道,县道归建设厅管辖。宁波设“浙江省管理船舶第四区事务所。”民国19年2月,省成章航政局,改管理船舶事务所为分局。民国22年改上海航政局宁波办事处。管辖范围:北自曹娥江口起,沿海经宁波、镇海、舟山群岛、至海门以南止。宁海行政区划隶属台州府,航政归宁波办事处管辖。
  民国27年,宁海航政一度划归交通部直辖海门办事处,直至抗战胜利。民国34年,宁海航政复归上海航政局宁波办事处管辖。
  宁海县政府置建设科始于民国19年,辅佐县长办理道路、桥梁、水利建设行政事务。至民国37年,建设科几次改称“二科”、“四科”。
  民国38年初,恢复建设科建制,下设两股一室,二股掌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及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
  1949年7月宁海解放。县政府设实业科,副科长1人,科员2人,统管交通工作。
  1950年8月,析实业科、设建设科,统辖交通工作。
  1953年3月14日,设交通建设科,编制2人,交通建设、运输生产、交通管理始有专职机构职掌。1954年增至3人。办公地点,初在市门头庙,后迁址县府大楼。
  1958年10月,宁(海)象(山)并县,成立象山县邮电交通部,内设运输、基建组,分管全县交通运输和工程建设业务,办公地址随同县府迁至力洋。
  1959年4月25日,析邮电交通部,成立象山县交通局、办公地址迂回城关镇原宁海县府大院。
  1961年9月22日,交通与工业合并成立宁海县工业交通局。下设交通股、工程队,具体办理全县交通运输和道路、桥梁、码头等工程建设业务工作,局办公地址在体育巷4号。交通工程队在大米巷6号。
  1962年6月10日,成立“宁海县工业交通手工业局”,内设交通股,具体办理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事项,县手工业联社与局一起,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办公地址在县府大院西(今边防大队驻地)。
  1968年12月10日,成立“宁海县工业交通手工业局革命领导小组。”
  1971年8月27日,析工业交通手工业局,交通再次与邮政合并成立宁海县交通邮政局。局址在县府大院二幢房子内。邮政办公地址在原邮电局。
  1973年11月14日,成立县交通局。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单独建制至今未变。原址在县府大院内。1990年8月迁址颜公河路。
  1978年5月1日,废"革命领导小组”,组长改称局长。1991年干部22人,设人秘、工程、运输、计财4股。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各级政府通知及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指示、法规、法令,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规定和实施细则,加强行业管理,加大改革力度,整顿治理运输市场,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工程质量,掌握施工进度,组织竣工验收,审核工程设计,养护计划及经费、建材;改善经营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高职工队伍政治素质,积极开展业务、技术和文化培训,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需要。
  第二节 事业管理机构
  交通监理机构
  1961年12月5日县人委会决定建立各区交通运输管理站。翌年1月31日,黄坛区交管站组成,后,长街、力洋、一市、岔路、深甽、桥头胡、城关区交管站相继建立。负责辖区内交通运输管理,规费征收等工作。同年,建立“宁海县搬运管理站。”1963年该站裁撤。管理职能纳入县工业交通局运输股。
  1966年10月,各区交管站撤销,管理人员作分别安置。
  1971年5月25日,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批准建立宁海县交通管理站,与县航管站两块牌子、合署办公,统一管理水陆交通运输,址设宁海汽车站。隶属县交通邮政局。
  1973年3月恢复县搬运管理站,9月,长街、桥头胡(包括梅林工作组)、深甽(包括西店工作组)、岔路、力洋、一市等区交通运输管理站相继建立。城关镇、黄坛设工作组,负责办理是项工作。
  1977年1月,析宁海县交通管理站,分设宁海县车辆监理站,掌握全县机动车辆,驾驶人员,路政管理、养路费征收等项工作。
  1980年10月,建立“宁海县公路运输管理站”,专事公路运输管理。
  1985年3月15日,根据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统一部署精神,监理、公管、交管合并成立“宁海县交通监理所”,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职掌全县交通安全、路政管理及养路费征收等工作,管理人员55人。
  1987年10月21日,遵照国务院关于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和省人民政府补充通知精神,县人民政府决定将交通监理移交公安机关,建立“宁海县公安局交通警察队”。陆上交通安全管理由交警队办理。同时成立宁海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宁海县公路稽征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址在宁高路3号。干部9人,职工43人,具体负责贯彻执行交通运输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客货运、搬运装卸、机动车辆维修、联运服务业开业、停业审批、发证、验证、吊销;运输市场管理,统一平衡和安排客运线路班次呈报和批复,组织开辟货运市场,征收养路费、附加费、运管费、公路建设基金;监督、执行国家运价政策,制订检查监督措施;客货运输、财务票证印制、发放、保管、缴销和监督检查票证使用情况,处理运价、票证违纪事件等;稽查和纠正运输违章,处理运输业务纠纷和商务事故;对运输经营单位及个体联户的经营管理和指导,组织经营业务培训和开展咨询服务,引导个体运输走联合道路等;监督修理行业质量、经营作风、价格执行情况,处理质量事故和检验调解修理业务纠纷,并负责组织修理人员技术培训;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开票结算和供油,购车服务工作等。
  下辖9个公管站:
  长街公管站 1973年9月建,址在长街镇长街村,1991年管理人员4名。
  力洋公管站 1973年9月建,址在力洋镇力洋村东。1991年管理人员5名。
  一市公管站 1973年9月建,址在官岭乡一市村,1991年管理人员3名。
  岔路公管站 1973年9月建,址在岔路乡岔路街东约0.6公里处,1991年管理人员2名。
  深甽公管站 1973年9月建,址在深甽镇深甽村。1991年管理人员2名。
  桥头胡公管站 1973年9月建,址在桥头胡镇桥头胡村1991年管理人员4名。
  城关公管站 1973年设工作组,与县交管站合署办公。址在小北门(今车站路1号)。1974年6月改交管站。后统一更名公管站。1991年管理人员7名。
  西店公管站 1973年设工作组,1983年9月改交管站。址在西店镇西店村。1991年管理人员3名。
  梅林公管站 1973年设工作组,1984年2月改交管站。址在梅林镇梅林村。1991年管理人员3名。
  航运管理机构
  1949年7月,宁波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航政办事处,宁海航政属其管辖。
  1954年3月14日,成立宁海航运管理工作组,址在桥头胡黄墩。7月1日,改名宁海航运管理站。宁海、象山两县合并期间,设宁海桥头胡航运管理工作组,负责宁海片航管业务。1961年10月,恢复宁海航运管理站。
  1965年5月1日,航管机构改按水系设置。成立象宁航运管理所。撤销宁海航运管理站,设“宁海中心工作组”。
  1966年1月8日,改按水系为县(市)行政区域设置航管机构,撤销象宁航管所宁海中心工作组,恢复宁海航运管理站建制。
  1971年1月1日,航运管理体制下放,宁海县航运管理站归县统一领导,全民事业单位性质不变。10月21日,成立宁海县交通运输管理站,航运管理站与交通管理站合并,两块牌子,合署办公。
  1978年10月30日,撤销宁海县交通管理站,水、陆管理机构分设,恢复宁海航运管理站建制。
  1985年8月24日,县级航运管理站统一改名县航运管理所,原站以下各工作组均改称航运管理站。航运管理所由县交通局、宁波航运管理处双重领导,址在城关镇小北门(今车站路1号)。
  1987年,干部15人,职工10人(全民6人,集体4人)。1989年3月北迁车站路新址,1990年体制下放,隶属县交通局。1991年37人。主要负责水上运输管理、港航监督、安全管理、航道、码头养护,规费征收等事项。下设薛岙、胡陈港、梅岙、西店航管站及船舶代理服务站。
  薛岙航管站:1969年建,称宁海航运管理站薛岙工作组,址在薛岙码头。1985年8月24日改名航管站(下同,从略)。1991年管理人员4名。
  胡陈港航管站:前身为沥头工作组,1964年址设沥头渡北。1973年10月,胡陈港堵港,撤销沥头工作组,改设胡陈港航管工作组,迁址胡陈港。1991年管理人员3名。
  梅岙航管站:前身为白峤工作组,1957年址设城关镇市门头巷27号,负责管理三门湾海域航政工作。1974年撤销,建梅岙航管工作组。址设梅岙码头。1991年管理人员2名。
  西店航管站:1980年1月增设,办公地址初设第二船队内,1982年迁址西店办公楼。1991年管理人员3名。
  船舶代理服务站:原联运站,1989年1月改称船舶代理服务站。址设车站路1号。1991年管理人员8人。
  公路养护机构
  宁海公路管理段1953年设“大路养路工区”,址在义门村小祠堂。有西店、大路、梅林、冠庄4个道班,养护公路27.3公里。养护机构设置以线路为主,不受行政区划制约。
  1955年,宁(海)高(枧)、西(店)深(甽)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增设黄坛、桑洲、深甽道班。
  1956年,工区迁址城关镇,改称“浙江省宁波地区公路运输局宁波养路段宁海工区”。址在城关小北门路老牛场附近,租民房办公。工区设工长、会计、领工。1958年5月1日宁海工区撤销,并入宁波地区公路运输局宁波运输段宁海汽车站,内设养路办公室,r名副站长分管养护工作。迁址车站路。至此,公路养路机构改按县行政区划设置。
  1959年元旦,接养宁海至象山公路(今盛宁线),境内增设雪坡、茶院、力洋、胡陈等道班。
  1963年12月13日宁波公路总段成立,养运分开,专业养护自成体系。翌年1月1日,恢复“宁海养路工区”,隶属总段,有干部、职工58人,养护总里程150.72公里。
  1969年11月1日改称宁波公路总段宁海公路段。1970年底,宁波地区养路机构撤销,公路养护直属宁波地区交通邮政局管辖。1971年1月1日起,县级养路体制下放,宁海公路段隶属县交通邮政局领导。养护总里程187.4公里。1975年养护里程增至255.8公里,其中专业养护228.5公里。
  1975年,沥青(渣油)路面开始铺设。专业养护道班分砂石路养护和油路养护。西店、黄坛、梅林道班主要保养油路路面,按计划进行大、中修;对管辖路段路肩、边沟、行道树,标志设施负责养护和管理。
  1979年2月2日,恢复宁波地区公路总段。县公路段业务归宁波总段(今市公路总段)领导,政治、行政、人事仍属县交通局管辖。
  1984年5月,干部人事关系划归宁波市公路总段统一管理。党、团组织关系仍由当地党委管,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一直持续至今。
  1987年底,干部职工179人,址在城关车站路2号,占地2.4亩,房屋建筑面积2320.34平方米。1990年9月,迁址城关车站路北端(大弯塘)。占地面积2.7亩,建筑面积1169平方米。1990年改称公路管理段,道班称公路养护管理站。
  1991年,182人,正副段长3人,党支部书记人。内设政工、生产技术、行政、机务材料4股和路政管理队。下辖24个公路养护管理站。主要机械设备:汽车5辆,方向式拖拉机11台、简易养路车1辆,三轮摩托车1辆,压路机3台,沥青洒铺机5台、粒料拌和机2台、洒水车2辆、抹光机2台、破碎机8台、割缝机2台,固定资产原值134.92万元。
  1979、1980年曾评为省级先进单位,1984、1985、1986连续3年评为省交通系统先进单位。
  主要职责,负责县境内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修复水毁,编报并负责路基、路面、桥梁等技术改造工程施工,公路绿化,路政管理工作等。
  县公路养护管理所1982年2月成立。原名宁海县交通局县社公路养护队。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隶属县交通局,址在南门跃龙山桥北。1988年4月,改称宁海县公路养护管理所,定编7人,干部1人,技术员1人,余为职工。下辖农工养护班(点)39个,农工养护人员85名。分东(长街、力洋、一市、桥头胡),西(岔路、双峰),北(深甽)3片(1992年改为6片)分工负责。主要机具设备有汽车2辆(内双排座汽车1辆),手扶拖拉机3台,轧石机3台。
  主要负责县乡公路养护工作。
  县交通建设所
  前身宁海县交通工程队,1991年7月改名宁海县交通建设所。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隶属县交通局。负责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勘测设计和施工管理,编制8人。
  第三节 非常设管理机构
  宁海县运输指挥部
  1959年1月成立。副县长陈星任指挥。邮电交通部部长陈恒旺任副指挥。下设办公室,统筹安排,协调关系。文化大革命开始,解体。
  宁海县统一运输指挥部
  1971年8月23日成立。下设办公室(简称“统办”)。交邮局、财政局、商业局、航管站、汽车站各抽调1名为“统办”工作人员,具体办理统运业务工作。统一运输指挥部主要职责,统一货源,统一运价,统一调度车船,维护运输秩序,整顿运输市场。由于无专职编制,人员逐步抽回,1976年无形解体。
  宁海县交通安全委员会
  1973年3月4日成立。管理交通安全。1987年9月,宁海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副县长项建中任主任,交通安全由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直接管。
  宁海公路绿化领导小组
  1965年成立。领导公路绿化。
  1982年3月,宁海县绿化委员会成立,公路绿化归县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
  宁海县运输市场整顿治理领导小组
  1989年5月2日成立,副县长刘昌来任组长。专事道路、水路运输市场整顿治理工作。下设办公室,址在交通局。1991年8月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副县长刘方林任组长。
  宁海县渡口安全管理办公室
  1990年1月成立。负责全县渡口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址设县航管所。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华艺出版社

本志记载宁海县交通运输事业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解放后的变化。设概述、大事记、设施、运输、管理等部分。记事上限不求划一,下限至1991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据以县统计部门为准。地名采用《浙江省宁海县标准地名录》。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