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158 / 2677
2356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日寇飞机轰炸漳州。为学生安全计,是年秋,在校长尹日新主持下,龙溪筒师内迁南靖县和溪乡,以南菁社的南河楼为校舍。1938年5月厦门失陷后,闽南局势骤紧。1939年秋苏克惠继任校长,同年夏,日寇猖狂侵扰沿...
2357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龙溪简师内迁时,正处于民族危机深重,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面对艰危的时局,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爱国热情高涨。在和溪的一年中,该校的抗日救亡活动极为活跃。一批进步学生与漳州的芗潮剧社和龙溪县抗日后援会有密切联系,师生同唱同演抗日救亡歌曲和话剧...
2358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因战争环境加上国民党政府所拨教育经费短少,该校内迁办学条件极为艰苦。无论在南靖和溪时的南河楼,或迁山城时的南苑楼抑或溪雅滨的黄氏祠堂,还是北迁建宁县城西的江西会馆和李家祠堂,都是租借旧房,且多巳破损,由于迁徙频仍,图书设备也损耗甚多。面对各...
2359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龙溪简师内迁九年多中,辗转于南靖和建宁,校址先后变动四次,单在南靖就转徙三处,长达八年半,是抗战时期内迁南靖时间最早与最久的中专学校,它和内迁的大同中学等一起,对南靖地方教育的发展有较大影响。1942年秋起该校在山城开办附属小学,作为教研和...
2360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第一届的龙溪暑期补习学校于1923年7月在钟南小学开始。学校的负责人是叶国庆、郑江涛。教师有沈雪夜、林谷堡、吴方桂、林又明、沈君泽、郑鸣岐等。学校仅开英、汉、算三科。学习时间只有五十天,不收学费,只收讲义费。招收学生有小学毕业的,准备考入初...
236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记述三十年代初,即从1932年秋至1934年初,十九路军由淞沪调驻福建,发动“福建事变”以至失败之后,在这期间漳州民间创办报纸的情况。该报根据事实予以揭露,并加评论。该报社预知此事必将引起该哨卡的不满,因此在揭露的翌日,报社有关人员...
236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44年3月至1945年3月,我在《闽南新报》工作整整一年。这个年月距离现在虽然已经44年了,但大体上还能记得当年一些较为重大的工作活动。1943年10月,我在桂林接受福建《建设导报》的邀请到了永安,担任该报采访部主任兼国际版编辑。但工作...
2363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48年5月,漳州各中等学校师生为响应全国学生反美扶日的爱国运动,在中山公园举行集会声援,并游行示威。7月间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规模反攻,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时候。在这形势下,我们一群青年伙件平时在漫谈中,对于国民党的黑暗统...
236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88年春天,中央文化部在古城西安召开了全国民间美术工作会议,漳州的木版年画在会上又一次得到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学者专家的热情赞誉。行家们普遍认为,漳州的木版年画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富有民间艺术色彩,与台湾省乃至东南亚各国的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
2365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颜氏家族原是泉州府永春县五社卓埔村人。先祖曾在福州当过总兵。六世祖颜一贯和颜福两兄弟,一个曾在潮汕地区当知府,后来由于子嗣不旺,辞官来到漳州杨老巷总兵府定居;一个原为大田县令,在任期间,因衙门杖刑过重,致犯人死亡,他深感官场黑暗,内心惶惶不...
2366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总的面貌大致相同,但各地风格则均有明显的区别。漳州的木版年画也有它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漳州的木版年画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都是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明、清时代,不同造型的门神画巳达数百...
2367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从明代至今,颜氏家族从事木版年画的制作巳经数百年。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工艺精湛的雕版家,他们对雕版艺术都十分内行,又很认真招聘高手人才担任刻工,所以漳州木版年画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臻善至美。去年,在北京举办的“福建民间美术展览”,漳州的木版年画...
2368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石溪金石书画社”是四十多年前石码的文人结社,萌自1941年春,经“筹维至再,历经二寒暑”后,于1942年6月成立。初名为“石溪金石书画研究社”,后来才改称为“石溪金石书画社”。遂有书画家郭蕴珊、周碧初、郑静安等倡议组织“石溪金石书画研究社...
2369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京剧社俗称“票房”,是业余文娱活动的组织之一。在二、三十年代,漳州曾有京戏班数台,如金漳升、正吉升、胜福连、群芳班等,在漳属各县巡回演出,有些乡镇每逢迎神赛会的节日,就集资延聘京戏班在宗祠或神庙前的广场上搭台演唱。有时雇请二、三班竟演...
2370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糖是日常必需的食用品,民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春薯作粿需要大量用糖,尤其是糖果、糕饼、蜜饯、茶料等行业都是以糖为主要原料之一,所以糖的用途很广。我国在海禁未开之前,没有洋糖进口,糖可自产自给。北方不产蔗,只靠糖菜制糖,数量少质量又差,市场供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