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漳州民歌演唱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3597
颗粒名称: 忆漳州民歌演唱会
分类号: I277.257.3
页数: 4
页码: 97-100
摘要: 1948年5月,漳州各中等学校师生为响应全国学生反美扶日的爱国运动,在中山公园举行集会声援,并游行示威。7月间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规模反攻,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时候。在这形势下,我们一群青年伙件平时在漫谈中,对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都表示不满。8月间福建音专同学杨炳维、郑克成等都回到漳州来,并介绍李文勇和我们互相认识。他们说准备利用暑假期间,在漳州举办一次民歌演唱会,发动群众,开展学生运动。因为我们大都是音乐爱好者,很赞同这个活动。
关键词: 漳州市 民歌 演唱会

内容

1948年5月,漳州各中等学校师生为响应全国学生反美扶日的爱国运动,在中山公园举行集会声援,并游行示威。7月间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规模反攻,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时候。在这形势下,我们一群青年伙件平时在漫谈中,对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都表示不满。8月间福建音专同学杨炳维(省音专学生、中共地下党员,现中国音协福建分会副主席、厦门音协主席)、郑克成(小学教师、现厦门鹭江大学校长)等都回到漳州来,并介绍李文勇(暨南大学职工)和我们互相认识。他们说准备利用暑假期间,在漳州举办一次民歌演唱会,发动群众,开展学生运动。因为我们大都是音乐爱好者,很赞同这个活动。经过反复讨论以后,认为由我参与这个活动的筹备工作较为适合,因为:(1)我是现任音乐教师,人地都较熟悉,便于发动和组织,而且名正言顺;(2)我的住家在小巷底(台湾路漳南道巷1号),环境较为僻静,又有较大的客厅,可以作为排练和住宿的场所;(3)公开演出时可以租用我家合营的光明戏院(即现大众戏院,我当时还挂名为该院副经理),便于接洽。
  这样,我们组织了爱好音乐的青年(包括中小学师生和社会青年)六、七十人(演唱者约六十多人、后勤十多人),除上述主持者外,记得还有余瑞珠、林朝旺、郑润生、蔡国钦、郑英杰、陈志伦、王绍远、潘锦銮、陈佩芳,和巳去世的高海瑞、陈文星、颜清江等。
  为筹集部分参加演唱者的膳宿和会场布置的费用,应先借些现款垫付,俟演出后以门票收入清还。经过商议后,由我向林朝旺借出其房产契据作为抵押,向友人商借黄金二两(当时币值时刻贬值,市面以银元或黄金作为货币使用)应用。
  在当时的形势下,国民党的军警、宪兵、保安队、便衣侦探等控制很严,要如何应付才能获准演出呢?这是个关键问题。我们经过精心策划后,认为必须分工进行联系,取得地方上国民党中有权势者的支持,以他们的名义作为盾牌。于是由杨碧海(杨逢年之子)、郑克君(郑克成之兄、县三青团职员)、林朝旺(航民小学校长)出面,以亲属、交谊、工作等关系,说通了魏永绥(国民党龙溪县党部书记长)、杨逢年(龙溪县参议会议长)、陈毓光(龙溪县参议会副议长、航民小学董事长)等人的赞同,公开地以杨逢年为演出人、陈毓光为舞台监督、郭梅影(龙溪县三青团宣教股股长)为前台主任而演出。演唱会会场的布置用具,大多由林朝旺从肮民小学借出应用(因当时原国防剧社的道具等大部分存放于该校内)。
  在筹划、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以及事后,我意识到这演唱会是根据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示而举办的。因为杨炳维(地下党员)、林绒(地下党员)、林镜泉(地下工作者)等,曾多次在现新华东路林成记家里研究策划,同时也邀请原中共漳州工委副书记周兴民参加研讨。
  8月间,民歌演唱会公开地在光明戏院演出,出售门票并附送《国风歌曲》。该书由厦门大学和漳州几个音乐爱好者编集,厦门新绿书店出版发行,且分发或出售给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以撒下革命火种。
  我们在会上演唱的歌曲,除少数是当时较流行的抗战歌曲外,主要的是选择反映苏区和老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呼声和民间呐喊小调,如《老天爷》、《茶馆小调》、《古怪歌》、《你这个坏东西》、《山那边哟!好地方》等。
  我们原定演出三天,可是第一天演唱后,宪警和便衣侦查人员,巳从有些歌名,尤其是一些歌词中有讽刺现实和向往解放区的字眼而有所震动。翌日早上宪兵就到戏院来查看演出广告,并要索取我们演唱所用的歌曲,我说歌曲集早已分送给有关部门审阅了而推诿过去。虽然宪警们有所异感,但因怕伤及魏、杨、陈等地方当权者的面子而未立即干预;我们也因有恃无恐而在第二天继续演唱。当时我认为我们绝大部分是在职的音乐教师和在学的学生,没有什么言论和具体行动会涉嫌,所以也没有顾虑地继续参加。但当晚主要参加者杨炳维、郑克成、李文勇等就漏夜避开了。我对此并不了解,因此第三天就没有再演唱了。
  第四天上午,警察局就叫我到局里去,局中一伙人因经常在戏院进进出出,较为熟悉,在谈话中较随意地查问了这些问题:(1)你们为什么原定三天,只演两天就停止了?我推说因为戏院巳与厦门出租影片商签定了放映时间,不能再拖延了。(2)你们的“歌曲集”是从那里来的?我回答说那些歌曲是全省流行的,也是青年学生喜听爱唱的。(3)参加演唱的是些什么人?现在那里去了?我很坦然地答说,参加的都是音乐爱好者,有的是音乐教员,大都是大中学校的学生,假期快结束了,他们急于回家或回校准备入学。
  他们虽一直追问上述那些问题,但我还是按旧话反复应付。此后,我每在戏院门口出入时,总似有人钉着我,但时间长了,他们虽一直追问上述那些问题,但我还是按旧话反复应付。此后,我每在戏院门口出入时,总似有人钉着我,但时间长了,也就不了了之。
  这次民歌演唱会是有中共地下党员参与组织和策划的,通过这个活动,鼓动青年的革命意气,1949年秋,当解放战争在本省展开时,就有杨炳维、郑克成、李文勇、林绒、林镜泉、王绍远、潘锦鸾等先后进入游击区参加武装斗争。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外科学家陈荣殿,爱国华侨韩希琦,爱国民主人士林仲姚,诏安县三位同盟会会员传略,台湾抗日志士张国明,第三党在漳州的早期活动,中国农工民主党漳州市组织活动概况,四十九师张贞部被改编经过,中美合作所第四地区指挥站,“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龙溪支会概况,“义社”在漳州,邵蕙君之死,中统在漳州的组织活动,国民党《中央日报》(漳州版)“流产”经过,我所知道的漳州《南报》,第八中学和第八初级中学琐记,漳州华英小学校史,进德女子中学史略,漳州一所侨办中学,抗战期间龙溪简师内迁纪略,解放前龙溪暑期补习学校和厦大校友中学,三十年代初漳州报纸出版概况,我在《闽南新报》一年,忆漳州民歌演唱会,漳州木版年画与颜氏家族,“石溪金石书画社”小记,漳州业余京剧活动,解放前的漳州糖业,抗战期间龙溪县田赋收入和粮食管理,龙溪县银行概况,漳州驰名老牌刀剪,旧社会“花会”的祸害,浦头话沧桑,漳州市郊区钟姓畲族的族源及其习俗,解放前漳州武术门派的源流概述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蔡何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