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3202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3202 条
B 哲学、宗教
33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58条
D 政治、法律
541条
E 军事
107条
F 经济
865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176条
H 语言、文字
16条
I 文学
94条
J 艺术
26条
K 历史、地理
570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60条
Q 生物科学
4条
R 医药、卫生
65条
S 农业科学
121条
T 工业技术
177条
U 交通运输
8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46条
Z 综合性图书
4条
颗粒列表
共 3202 条
51
/
21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751
第十一章 民居习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章共三节,分述了永昌县择居习俗、建筑形式、炊具和用具民居习俗的介绍。
752
第一节 择居习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居民择居习俗的习俗介绍。
753
第二节 建筑形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庄房、室内家具与卧具建筑形式习俗的介绍。
754
第三节 炊具和用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永昌县家用饮具、用具的介绍。
755
第十二章 采集民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采集是永昌县群众的一项重要经济补偿活动的介绍。
756
第十三章 编制民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章共两节分述了永昌县草编制品、毛类编制品编制业的介绍。
757
第一节 草编制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利用芨芨草、柳条编制生产、生活用具工艺的介绍。
758
第二节 毛类编制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粗细褐子、毛线编织民间工艺的介绍。
759
第十四章 民间艺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章共十四节分述了永昌县“卍”字灯会、节子舞、永昌曲子、念卷、清河腰鼓、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的介绍。
760
第一节 “卍”字灯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卍”字灯会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情况介绍。
761
第二节 节子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新城子镇赵定庄村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当地人叫它“打节子”,又称“霸王鞭”。关于节子舞的起源,在史书上已很难找到,听老人们讲,宋代时就已在当地广为流传。
762
第三节 永昌曲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永昌曲子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演唱曲调,流行地域遍及城乡各个角落,风格和内容都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763
第四节 龙灯社火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社火,作为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也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
764
第五节 念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念卷是永昌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文艺形式。史书记载,“卷”即“宝卷”,由佛教“变文”演化而来,属于讲唱文学。文体为韵散夹杂,讲时用散文,唱时用韵文。韵文绝大部分采用七言诗。念卷自宋真宗时产生算起,至今已近千年。
765
第六节 皮影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永昌皮影戏又叫“影子戏”或“弥头戏”,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戏曲艺术。主要通过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动物、景物等图案,形成活动或静止的画面来展示情节,表演故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