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择居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75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择居习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126-12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居民择居习俗的习俗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民俗
择居习俗
内容
民居建筑讲究风水,建住宅时,要请风水先生(俗称阴阳先生)看风水,相地舆,以求吉避祸。此俗历史很久,现时在农村依然存在。民居建筑一般都背阴向阳,即坐北朝南。住宅中,尊卑关系分明,居中面阳(南)为尊,面东西者次之,面最北者最低。一家之中长辈住上房,两侧为晚辈子媳所住。也有因地形而建的住宅,虽然方向无法选“正”,但住房时尊卑次序依然严格。村落的形成一般由起初的家庭逐渐繁衍而成。村庄多选择在向阳通风、依山傍水、接近水源、地质坚固、交通便利的地方。
建房时,立木前以红布包五谷杂粮,用五色彩布条,系红筷子一双悬挂在正梁中央,梁下献面桃,焚香祭奠,称作“供梁”,群众说是“补土”、“压地方”。有的地方习俗略有不同,上梁前木工在中檀上挂红彩,先在做好的中檀上凿一方孔,孔内装五谷杂粮和金银钱币,再用椿木(俗称木王)楔塞填孔口,中线处裹上包进毛笔、历书等物的红布兜,用铜钱钉固。
柱子必须上小下大的正立而不能倒置。立木之日必须选择有利于修缮的吉日,上午7---8时架梁,取“天开卯时”之意,以求吉利,上梁时主人和吉相贵人在早已备好的香案前祭叩拜,中檀在鞭炮声中迅速架好。掮梁人的属相有严格的规定。中梁挂红,短的三尺六寸(取“三十六天罡”之意),长则七尺又二(取“七十二地煞”之意)。贴红对联,多用“周公卜定三吉地,鲁班造就福绿门”联语,横额为“上梁大吉”。架好梁后,木工还有跑梁习俗。挂椽每间24根定数,合24节气意。旧时忌用铁钉。
新宅落成后,择日搬迁,请阴阳宣读祭文“祀土”,亲朋好友持喜嶂、喜联或实用物什前来恭贺乔迁之喜,俗称“燎烟”,又叫踏院。旧时农村燎烟时,先要祭灶。主家将米面灶具率先拿到新房,安顿好“灶神”,尔后献贡上香祭祀。燎烟之日,鸣放鞭炮,男主人抱一盆冒烟的火,女主人怀抱碗筷、祭品,同时提一壶凉水,一齐进入新居,将凉水在新灶上烧开,就算燎烟了。有的还杀鸡祭灶,这是典型的古俗。随着时代的前进,这种习俗目前只保留了部分内容。燎烟之后,主人要以烟酒糖茶甚至宴席款待祝贺者。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