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卍”字灯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76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卍”字灯会
其他题名:
迷宫灯会
分类号:
J528.7
页数:
2
页码:
135-13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卍”字灯会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民间艺术
灯
内容
“卍”字是焚文,含义为“吉祥之所集”。释加牟尼胸部所示的“卍”字,是“瑞相”和“万德吉祥”的标志。唐代武则天将“卍”读音为“万”。相传“卍”字灯会是清代毛卜喇村人李发仁先生从北京引进的,故又名北京“卍”字灯。闹灯时选一大空场,按灯谱栽杆横竖各十九排,每排十九杆,共361根成方形,杆距2米,杆高2米。在主场正中竖一主杆,高7-8米,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挂360个小型花灯,象征农历360天(又说代表360尊神)。杆间按图谱用绳子联结,观灯者只能按规定线路行进,左旋右转,盘旋迷宫,趣味无穷。在进出口还要扎一彩门(呈八字型),门口挂八仙灯。门眉上从正月十三日至正月十六日依次按序上书悬挂《上元一品》(寓意天官赐福)、《中元二品》(寓意地宫赦罪)、《三元三品》(寓意水官解厄)、《天下太平》(寓意百病不生)。横额、灯场四角各挂四大龙灯。彩门对面(距门20米)用彩灯(十二生肖灯)作屏障。灯场后面还要设置“鳌山”(夯土筑成,底座东西长16米,南北宽9米,高4.8米。鳌山长9米,宽6米,高12.3米,呈“金字塔”型)用360盏花灯按天逐次排成不同祝福的字样。闹灯时还有秧,歌队顺道盘舞,热闹异常。灯会于正月13-16日共四天,届时人山人海,欢歌笑语,盛况空前。
2006年6月“-卍”字灯会被甘肃省政府列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