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闽东” 相关
共 93 条 3 / 7
31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收录了闽东畲族五官科疾病眼科疾病、目赤肿痛、暴发火眼、眼翳、吊眉风等情况。
32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收录了闽东畲族五官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中耳炎、鼻炎、鼻渊、鼻衄、咽喉炎、扁桃体炎等情况。
33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收录了闽东畲族五官科疾病口腔科疾病、牙痛、牙漏、重舌、牙龈炎等情况。
3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闽东地区多神崇拜包括祖先诸神、自然界诸神、民间俗神、道教诸神等。 、
3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为宁德市的地方风物传说,是由钟树义讲述的,主要描述了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的由来。
3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闽东畲族的发式,其中包括了福安装发式、霞浦装发式、飞鸾装发式、福鼎装发式等。
3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闽东畲族的头饰,其中包括了福安式头饰、霞浦式头饰、福鼎式头饰、飞鸾式头饰等。
38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段文字提到,在唐代仅有2支畲民迁入闽东,但频繁迁入闽东的时间是在明清时期。明代迁入了30支畲民,清代迁入了41支畲民。从唐代到清代,一共有73支畲民迁入闽东,其中蓝姓25支,雷姓25支,钟姓23支。畲民的迁徙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是经过泉州、...
39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闽东地区,即福建宁德地区,现有畲族近18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是全国畲族最为集中的地区。目前此地区,畲族遍布9个市县,120个乡、镇,有131个畲族村民委员会,其中畲族人口平均占行政村总人口的60%以上,并维持着较为传统...
40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牛山湾村是畲族人聚居的村庄,但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畲族传统服饰逐渐被现代服饰所取代,传统手工艺逐渐被工业化生产所替代。虽然现代畲服的设计尽量保留了传统元素,但政府和汉族审美意识的影响使得畲服逐渐汉化。
41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猴盾村是宁德市畲族人聚居的村庄,但畲族传统服饰的穿着情况逐渐减少。村里的畲族妇女发式为“凤身髻”,未婚少女则梳斜筒高帽形状。畲族妇女的服饰与年龄、婚姻状况等密切相关。
42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飞鸾镇畲族传统服饰是罗源式的,人口约1400人,从1993年开始,畲民向山下迁移,融入汉族聚居的城镇。现在平时几乎没有人穿畲服,只有逢年过节、照相和结婚时会穿着畲服。畲族妇女服饰比以前华美,但老年人穿的服装花边更少。
43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飞鸾镇南山村的畲族村民多居住在山腰的祖居地,大部分人春节和结婚时才穿畲服。畲族传统服饰的传承现状堪忧,只有个别妇女能够掌握凤凰髻的梳理技巧。不同服饰搭配透露着不同的身份信息。畲族青少年对传统服饰有着自己的审美与设计。
44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兰曲钗师傅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传统畲服制作已有30多年。他强调传统款式基础上的变化,以增加美观和接受群众检验。兰师傅的畲服作品成为罗源式的代表,他也受到其他地区畲族的邀请制作畲服。兰师傅使用现代工业材料制作畲服,需要...
45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霞浦县畲族人口约4.4万,畲族服饰分为两路:西路霞浦式和东路福鼎式。畲族男子结婚礼服为右衽大襟无领长衫,婚礼时新娘穿长裙并戴凤冠。畲族妇女传统发型未婚少女为扁圆形,已婚妇女为盘龙髻。畲族妇女的传统首饰多为银制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