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神崇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32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多神崇拜
分类号: K288.57
页数: 51
页码: 1-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东地区多神崇拜包括祖先诸神、自然界诸神、民间俗神、道教诸神等。 、
关键词: 闽东 畲族 神像

内容

第一节 祖先诸神
  畲族崇拜的祖先神灵主要有三类:一是远祖诸神,即共祖忠勇王和各姓始祖盘自能、蓝光辉、雷巨佑、钟志清(琛、深)等;二是肇基祖,这因姓氏和居住地的不同而不同;三是历史上的(包括传说人物)畲族英雄、杰出人物,如雷海清、雷万春、钟景祺(又作钟景期)、南霁云(蓝齐逢)以及畲族籍的土主、法师,如三十二公、李仙娘等。
  畲族供奉远祖和肇基祖灵的场所,通常为各村各姓的宗祠、祖庙、祖厝(最早迁入时居住的房屋)和各家各户大厅的神龛。而供奉历史上英雄和杰出人物的场所多为神庙。畲族对祖先诸神的崇拜,主要表现在岁时节日对祖灵的祭奠上。
  畲村祠堂、祖厝和家家户户大厅(左侧)的神龛都是专门用来供奉祖先神灵的,定时对祖灵上香供祭,成了畲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一村一族每年的祭祖、祭墓及七月半家祭、祠祭等,都是畲村最盛大的节日。节庆期间,畲族村民对祖先的祭奠祈祷的诉求是宽泛的,主要是保佑五谷丰登、子孙人丁兴旺、生活吉祥如意,这种祭奠更多的是民俗成分;而不定时地到神宫供奉祖灵的神坛前祭拜,则多半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有着明确的消灾解厄目的,或因家人染病或六畜发生疫情,或遇到意外的天灾人祸,这时往往要向土主、师公等神灵膜拜许愿,求得神的宽恕和禳解,这种膜拜许愿带有明显的宗教信仰性质和呈现出鬼神迷信的一面。
  一、远祖诸神
  1.盘自能
  盘自能是忠勇王和三公主所生长子。按周宁县东岗村《蓝氏宗谱》:“系盘姓远祖,配夫人张氏,封武骑侯,分居雁门之地,子孙即以雁门为郡。”
  2.蓝光辉
  蓝光辉是忠勇王和三公主所生次子。按周宁县东岗村《蓝氏宗谱》记载:“蓝光辉,畲族蓝姓远祖,配夫人廖氏,官封护国侯,分居汝南之地,子孙即以汝南为郡。”
  3.雷巨佑
  雷巨佑是忠勇王和三公主所生之三子。按周宁县东岗村《蓝氏宗谱》记载:“雷巨佑,畲族雷姓远祖,配夫人葛氏,官封立国侯,分居冯翊之地,子孙即以冯翊为郡。”
  4.钟志清
  钟志清(又作志深、志琛)娶忠勇王和三公主所生的女儿龙娘为妻,官封敌勇侯,以颍川为郡望。
  二、近祖诸神
  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就自发地产生了,在漫长的“以孝为先”的封建社会中,祖先崇拜被不断系统化、制度化。逢年过节,人们都会主动在家或到祠堂里祭拜祖先,以此求得先人保佑,久而久之形成一整套的仪式。祖先崇拜的基础是灵魂万能思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对于家庭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畲族各地开基祖和有名望、官爵的先祖,往往被族人雕塑或绘制成像,供放在祠堂或神庙中,供后代子孙祭拜。
  1.蓝文卿和蓝应潮
  古田县富达村蓝姓祖先蓝文卿,字汝弼。《古田县志》记载:“豪迈富家资,有子八人。唐咸通(860—873年)中,有真觉者,与其众十三人造门求一驻锡处,即指池畔枯木下草庵使居之。①逾年,云衲奔辏,屋宇狭不能容,徙黄平庄,以二千五百八十五斗种收米万一百硕有奇、住屋亭榭三百余间、米仓三十所、田庄十二所、牛三百六十口施之……三年,再施田庄,资为之罄。”
  蓝文卿为了雪峰寺的繁盛,捐出了他在闽侯雪峰山一带的所有资产。明人王应山在《闽都记》中说,他先后共“舍田七千余亩,房屋五百间”外加米仓30间,水牛360头。雪峰禅院所在的蓝田庄、大穆庄、太平庄、天地庄等田产,均为蓝文卿所置。雪峰禅院因获得蓝文卿的倾力资助,“遂为南方丛林第一”。乾符二年(875年),闽王将蓝文卿的事迹上奏朝廷,唐僖宗封檀越蓝文卿为威武军节度使。
  蓝文卿施舍家资后,第五子应惠也在雪峰寺出家为僧,他自己因年老留寺参禅礼佛。蓝文卿次子奔漳浦、三子走江西、四子下汀州上杭、六子守闽清棠里、七子早夭、八子去了浙江丽水。长子蓝应潮夫妇骑白牛进入古田县境内,定居富达。蓝文卿与蓝应潮亦成为富达的祖先神,他们的神像分别供在闽侯雪峰寺和富达蓝公府内。
  2.巴地蓝公
  屏南县甘棠镇巴地畲族村土主宫供有巴地开基祖蓝公夫妇塑像;蓝氏宗祠内亦供有泥塑和木雕祖公像一尊;村口亭中供有近世祖先塑像一尊。3.钟熙侯王
  大林钟姓开基祖钟熙。据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钟昌尧保存钟大焜主修《钟氏联环谱》载:“钟熙原名声远,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曾任福建抚标参府,配偶梁氏,子五,正德七年(1512年)卒。”由宗谱记载可知:钟熙为闽东畲族钟姓最大支派——大林钟氏的开基祖,逝世后被族人尊为当境土主,号称钟熙侯王。
  4.梅坪祖像
  比较殷实的畲村还绘制有祖像,保存着在祠祭时张挂祖像合族祭拜的习俗。古田县大桥镇梅坪畲族村保留有一组祖像,每幅宽约1米、长1.8米,为清代遗物。霞浦县崇儒乡霞坪也保留有类似祖像多幅。
  三、族内英杰
  1.雷海清(田公元帅)
  雷海清,相传为福建汀州人,一说为浙江处州人,又传为雷万春哥哥。唐代梨园名人,以琵琶击安禄山而遇害,在唐军收复长安时,雷海清的神灵也来助战,因战场上烟火蔽天,“雷”字战旗仅隐约现出“田”字,因此有“田公元帅”之称。田公元帅不仅被戏班奉为行业神,还被畲家尊为祈福禳灾的神灵。
  2.雷万春
  雷万春,历史上确有其人。《新唐书》①中有传,载:“雷万春者,不详所来,事巡为偏将。令狐潮围雍丘,万春立城上与潮语,伏弩发六矢著面,万春不动。潮疑刻木人,谍得其实,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知君之令严矣。’潮壁雍丘北,谋袭襄邑、宁陵。巡使万春引骑四百压潮,先为贼所包。巡突其围,大破贼,潮遁去。万春将兵,方略不及霁云,而强毅用命。每战,巡任之与霁云均。……巡之遣霁云、万春败贼于宁陵也,别将二十有五。”雷万春是张巡守睢阳城时的部将,城陷后与张巡、南霁云等三十六人同时被难。在小说《锦香亭》中,雷万春是一位打虎英雄,救过被贬的钟景期,并跟随钟景期抗击安史叛军。雷万春的事迹在畲村也是家喻户晓。今蕉城区英烈庙、白露坑宫均有雷万春塑像。
  3.南(蓝)霁云
  南霁云,历史上确有其人,《新唐书》②传:“南霁云者,魏州顿丘人。少微贱,为人操舟。禄山反,钜野尉张沼起兵讨贼,拔以为将。尚衡击汴州贼李廷望,以为先锋。遣至睢阳,与张巡计事。退谓人曰:‘张公开心待人,真吾所事也。’遂留巡所。巡固劝归,不去。衡赍金帛迎,霁云谢不受,乃事巡,巡厚加礼。始被围,筑台募万死一生者,数日无敢应。俄有喑呜而来者,乃霁云也。巡对泣下。霁云善骑射,见贼百步内乃发,无不应弦毙。子承嗣,历涪州刺史。刘辟叛,以无备谪永州。”南霁云亦为张巡部将,同为睢阳城陷后遇难。畲民认为“南”“蓝”谐音,南霁云即蓝霁云,故白露坑村神宫中亦有蓝(南)霁云神像。
  4.钟景期
  钟景祺(亦写作钟景期),是小说《锦香亭》中的主要人物。《锦香亭》小说十六回,现存有岐园藏版本。书题“古吴素庵主人编,茂苑种花小史阅”;后世又有改题《睢阳忠毅传》、《第一美女传》的版本。素庵主人生平无考,据专家考证《锦香亭》约作于明末清初。书写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武陵书生钟景期,字琴仙,满腹文思,人物俊雅,考中状元后,因揭发安禄山图谋造反,触犯了权奸,被贬四川,在途中遇雷万春,娶雷万春侄女天然为妻,一同赴任。平定安史之乱后,因功受到朝廷的封赏,授官平北公。因小说故事中以真实的“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雷万春作铺垫。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被编成畲歌到处传唱。钟景期也成了文武双全的畲族英雄,被尊为神,不但钟姓的祠堂中有专门祭祀钟景期的牌位,甚至很多畲村还建庙祭拜。如霞浦县的白露坑村就有专门祭祀钟景期、南齐逢、雷万春的宫庙。蕉城区的忠烈庙也有此三人的塑像。
  5.雷大三十二公
  雷大三十二公,本名雷国楚,乳名雷朝宝,奏名行法传,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生。福安县(今福安市)十五都金斗量村人。《福安畲族志》、《闽东畲族志》均有传。
  雷国楚少年时即怀奇志,相传曾师承南少林武僧林铁珠,武功卓著,经他的倡导切磋和整合后,金斗洋畲家拳独树一帜,闻名遐迩。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福宁府杨镇台进剿金斗洋村(传说正面从招坑方向强攻不下,改从溪北洋灵岩寺方向包抄始克),大军压境,全村房屋被焚毁,事后是雷国楚率领村民大兴土木,重建家园。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福安县令阮曙曾题赠匾额“五尺呈奇”。现存金斗洋村后山上的五谷仙宫石雕神龛落款即为“雷国楚倡建”。
  五谷仙宫神龛为石构,左边刻字为:“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年(1773年)九月日吉旦”;右边落款是:“信士雷朝宝、(雷)陈茂、(雷)福奇、蓝元如、钟鸣吉、雷朝光众同叩立”。嘉庆八年(1803年)农历四月初三日,国楚病逝,族内尊称为“雷大三十二公”,墓葬二十一都濑尾壑(今属福安市溪潭镇)。
  1986年日本国《阿罗汉》杂志第5期刊文《畲族与畲族功夫》、198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畲族拳》一书,均记载有雷国楚对传承畲族拳所作贡献的事迹。雷国楚武医并进,是金斗洋武术的杰出代表。畲族尊称为大三十二公。雷国楚逝世后,村民为缅怀他,奉他为神明,在村口的华光宫中塑像供祭。四、师公、法师
  师公、法师主要为闻名一方的畲族巫师(或称“法师”),死后被当地群众奉为当境土主。其神像仍是施行巫术时的武身打扮,有建专门宫庙供奉,或合在其他神宫里塑像立神牌供祭的。
  第二节 自然界诸神
  一、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北极大帝、玄武大帝等。玄武即灵龟,系北方之神,道教职掌北方天界的重要尊神,道教名山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的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和动物崇拜。北方玄武即龟蛇,均为长寿动物,古代人们崇拜的神灵。
  《明史·礼志》记载:“北极佑圣真君者,仍玄武七宿,后人以为真君,作龟蛇于其下。宋真宗避讳,改为真武。靖康初,加号佑圣助顺灵应真君。”所谓玄武七圣即天上的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星总称。书中描绘的真武大帝,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顶罩圆光,足踏龟蛇,形象威猛。其诞辰为农历三月初三。
  玄天上帝是德性正义和光明的象征,在闽东玄天上帝的信仰比较普遍,古田县城东办事处龙光村就建有专门的玄天上帝宫。
  二、巨石神灵
  由畲村附近的巨石演化出精灵的传说,并把巨石作为神灵供奉。如福安市潭头镇小坑畲村一块巨石被村民奉为“石母”,小孩出生求它寄名,母猪生崽求它保佑;福安市社口镇谢岭下畲村有块巨石,称为老虎嘴,高2.5米,宽1.5米,相传夜间可驰往穆阳一带行猎;霞浦县牙城镇茶坑洋边村,有一自然形成的长方形巨石,高约5米,宽2.5米,四方棱角,石表光滑,顶为弧形。在石前左右有二株松、楮树木,其上树枝缠绕,像一把华盖龙伞覆盖其上,村民称之为“皇帝石”。
  据说全村200多人中,就有近百人以石命名的,可见石崇拜之风的浓厚。霞浦县盐田乡西胜长岗村米柯岗上发现一对高约2.4米、宽1.2米的石笋,当地村民称之为“老婆石”,而在它对面山上有一处大小七块石,村民称为“七星石”;在盐田磨石坑村后山有一块形状如圆形石,石中纹样呈八卦形,村民称之为“八卦石”;在崇儒乡上水村有一处崖壁突兀一巨石,村民称为“石壁公”;在崇儒路口进入溪坪村口,有一巨石高约11米、宽11米,形状如弥勒肚,村民称为“弥勒石”,引来村民崇奉,弥勒石上镌有:“大清顺治辛丑冬月季;钦命总督福建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御史李、御参院右副都”等文字,其下设有香炉和石案桌等。这一石崇拜至少有300年文字记载历史,而与它相对的山上则有一尊“观音石”;上水村外有一处石岩,村民称为“石壁公”;在水门茶岗溪尾村,东向牛牯山上,一尊据说被雷电劈成的两块石,石与石之间相距2米、高约12米,整体为菱形,两石对峙,当地村民则称“石人公”。为了增加灵石知名度,村人又在石前建宫,约30平方米,宫内供“马仙娘”,女神崇拜与巨石崇拜并存。
  此外,距茶岗村约20公里高山上,平时人迹罕至,只有节日才有信众前往焚香。而大村内有两对石,村民则称“夫妻石”,在另一山头也有称“夫妻石”的。
  这些奇形怪石,有的地处高山且远在十多里之外山巅,有的在半山坡,有的在村子附近,但每处石人公前,都摆放有香炉和备用香烛等类,同时周围都留有古树。西胜长岗村“老婆石”前建有楼,以方便人们叩拜歇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许多畲族青年夫妇生下子女向石人公寄名,并每年春节期间必须向石人公焚香上祭。
  三、巨树神灵
  畲村周围的风水树,天长日久,拔地参天,畲家认为巨树能显灵。如福安社口塔仔畲村一株大树,被奉为“平水大王”,供以香火。蕉城区金涵上金贝村也将一棵大树,围做“林公大王”,建宫祭拜。霞浦县也有多个崇拜树神的例子,霞浦县崇儒乡溪坪村致有一棵树龄为近200岁的银杏树(旁边长出一株七星柴树),被村民视为神树。霞浦县松港办事处五通侯王宫前的一株水松,被村民当做神树祭拜。
  四、齐天大圣
  闽人的猴神崇拜,可以追溯到汉魏之际,当时就已经很盛行猴神供祭了。被立庙祭祀的猴精除《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或大圣三兄弟)外,还有《闽都别记》中提到的红毛猴精,即丹霞圣母。古田县凤都新建蓝尾村口就建有一座猴神庙。
  五、猪八戒
  畲村也偶有供祭猪八戒的,蕉城区蕉北办事处西山下畲族村九使明王宫内即供有泥塑猪八戒像。
  六、龙王
  龙王职司云雨,对以农耕为主的畲族关系重大,为祈请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保佑农作物丰收,畲村不但有整套求龙降雨的仪式,而且部分畲村还建有龙王庙,供奉龙神。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龙王宫就有龙王塑像。
  七、白蛇将军
  龟蛇也是畲族供奉的动物神灵,在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牛胶岭自然村后,有一座白蛇将军庙。原址为一神龛,是畲民祭祀蛇精白蛇将军的,后来在神龛数米处建白蛇将军庙。同时供奉白马将军。
  八、虎马将军
  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屏南县甘棠镇巴地村均供奉有虎马将军塑像。民间传说在妇女怀孕临产时,要到神宫请虎马将军保佑其生产顺利。
  九、灵犬将军
  蕉城区洋中镇溪旁村建有忠烈王宫,祀唐五代宁德二都飞鸾人黄岳。相传黄岳乐善好施,名重一方,王审知窃号闽王,强征黄岳到帐下,黄岳不从,投水自尽。同时奉命来征召他的闽王使者崇、舒、赵、田四人,连同一只黄岳家的白犬一同赴水而亡。后世封黄岳为广应王、忠烈王,建忠烈庙崇祀。随从黄岳自杀的四位闽王使者被奉为四大元帅,白犬被奉为灵犬将军配祀。溪旁忠烈王宫有灵犬将军塑像。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畲村也有祭灵犬将军的习俗。
  十、牛童
  福鼎、霞浦等县(市)部分畲村有供奉牛童神的习俗,意在祈请农耕顺利、五谷丰登。
  耕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保护、崇敬耕牛是畲村的传统习俗。
  十一、五谷仙翁
  福安市潭头镇鹅山村、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均建有五谷仙宫,供奉主神五谷仙公。
  畲村生产一向以农耕为主,五谷丰登关系到畲民的生存大计,因此供奉五谷神灵的历史由来已久,部分畲村还建有专门的五谷仙宫,供奉神农和五谷仙公。其中以福安市潭头镇鹅山村和康厝畲族乡的五谷仙宫最具规模,并有数百年的历史和专门的祭祀活动。
   第三节 民间俗神
  一、平水大王
  平水王大禹是夏后氏的部落首领,也是炎黄联盟首领,夏王朝的建立者。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033年至前1989年间。
  大禹姒姓,他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相传尧之时,洪水滔天,禹的父亲鲧奉命治水,然而九年了没有成功,于是摄政的舜帝在羽山杀了鲧,且举荐大禹继续完成治水大业。禹接受父亲鲧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立足于疏导,劳身焦思,亲临工地指挥,栉风沐雨,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疏川导滞,治水获得成功,使得百姓得以平地而居,“然而中国可得而言食也”(《孟子》)。因其功绩很大,所以称“大禹”。禹征三苗、伐有扈,以铜为兵器、铸九鼎,命奚仲造车,并“身执耒锸以为民先”,他定九州、行涂山之会,在治水成功的同时,加强了国家机构建设。他建立夏朝后,更是自奉菲薄,注重农时,整治沟洫,躬耕于农,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并形成了军队、官吏、刑罚、监狱等公权力,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为纪念这位治水大英雄,南方各民族一直把大禹当作天神来崇拜。因此“平水王”信仰在畲族乡村极为普遍,在调查中发现闽东供奉平水王大禹神位、神像的宫庙有30多处,在霞浦县盐田西胜、福安溪柄虾蟆头等畲村等均建有禹安宫、禹王宫、大王宫之类专门祭祀大禹的宫庙,而大部分畲村是在该村宫庙众神像、牌位中供上一尊平水王,不时祭祀。几千年来畲族村民就是以这种最原始的香火和顶礼膜拜,表达着对大禹治水丰功伟绩的景仰、崇敬和纪念。
  二、林公大王
  林公大王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亘(一说名叫子芹),南宋庆元年间(1196年)生,是闽东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张君宾在他主纂的《宁德县志》中有简要的记载:“相传神为宋时邑杉洋人,善搏虎。没后能御虎灾,故祀之。”
  周宁县玛坑乡杉洋村保存的《林公传》,记载得更为详尽,其生平事迹约略是这样:林亘的父亲林珠及其兄长林玉二人原居住在长溪县西乡芹洋境溪墘头村(今属福安市溪潭镇芹洋),林珠娶吉坑村徐姓女子为妻,宋淳熙十五年(1189年)迁居云气柏院。林珠不但尚武克邪,还是一位狩猎能手,有较深的道行,因而衣食无忧,日子倒也过得和和美美,略感不足的是,连生三子都不幸夭折了。宋庆元二年(1196年),林珠和妻子徐氏商量后把家正式迁到云气,庆元二年三月十六日生下林亘。林亘5岁才会说话,可是就在那年他母亲病逝了,自此父子相依为命。到了林亘12岁那年,其父又无任何疾病征兆就死了。林亘孤身一人被同村一陈姓乡亲收留抚养。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林亘只身来到杉洋,被杉洋人詹兆源发现并收留。
  年轻的林亘因其得父亲家传,加上天生聪慧敏捷,练就一身狩猎好本领。当时杉洋附近的展旗峰一带,山深林密,虎狼成群而居,不时出没为患乡里,村民谈虎色变。林亘仗着一身功夫,立愿誓除虎患。他选择在嘉定十一年(1218年)十月的一天,正午时分,时年23岁的林亘率领村人直捣虎穴,村人看见张牙舞爪的老虎,逡巡不敢向前,林亘却是铁骨铮铮,沉着应对,连毙三虎于地。当村人将老虎抬回村中时,方圆百里来围观的人不绝于道,威镇宁德、长溪县。百姓皆视林亘为神人。此后,针对深山兽害之烈,林亘制造出大排铳,用以轰击驱逐山猪等野兽,收效显著,远近村民争先仿造,自此山村人畜安泰,生产兴旺,这排铳就是流传至今的神铳。
  除了打虎除兽,林公还上山采草药,帮助村民驱除瘟疫,预防疾病。林亘逝世于宋咸淳五年(1269年)十月初九日未时,时年74岁,临终前他曾与白马大王斗法。他对村民们说:他若血溅事先画的圈内,就只保佑杉洋一村;如果血溅圈外,将保佑邻近各县(即福宁一府)。果然血溅圈外,林公便成了后来福宁府五县畲汉民族的保护神。当时参与呐喊助阵的周、程二人和路边杨柳也都被后人神化为林亘部将,号称周、程、杨、柳四大将军。村人为了纪念林亘,还把白马王塔改作林公塔。林亘生前结义的四位兄弟:林祖仲、林祖超、林祖卿、林文珍,也被后人当做从祀的神明。
  宋元之际,闽东的林公信仰已很盛行。到了明成化七年(1471年),时宁德进士、任刑部尚书的林聪,将民间流传的林亘事迹,写成奏疏上报朝廷。明成化八年(1472年)二月十三日,成化帝敕封林亘为杉洋感应林公忠平王,下诏在杉洋建忠平王祖殿崇祀。
  三、妈祖
  妈祖是中国的海神,又称天后娘娘。据说她的原型是北宋初生于福建莆田湄州屿的渔家姑娘林默。林默水性极好,经常救助海上遇难的客商、渔民,不幸在28岁时因救人而牺牲了。人们修了祠堂纪念她,说她升仙做海神去了。历代都流传着神女显灵救人于海上的故事。她帮助普通人也帮助官军剿灭海寇,因此历代统治者也非常尊敬她。自宋至清,册封达四十余次,其神位越升越高,影响越来越大,天后宫和妈祖庙遍布沿海各地,出海的人们通常祭祀妈祖。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的龙须宫就供奉有妈祖神位。
  四、其他民间俗神
  1.显应侯王
  神为唐代长溪西乡(今福安市)廉村人,开闽进士薛令之孙,俗名薛念,生前为人正直,死后为神。
  2.忠烈侯王
  神为黄岳,唐末人,乐善好施,名重一方,王审知窃号闽王,强征黄岳到帐下,黄岳不从,投水死亡,黄岳死后被奉为忠烈侯王。蕉城区洋中溪旁和雷厝村均建有忠烈王庙,供祭黄岳。
  3.荆山侯王
  霞浦县水门畲族乡一带神宫有供奉荆山广利侯王的,该神宫规模不大,往往和其他神祗一起祭祀。
  4.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为《西游记》南游记中华光大帝妻子,福安一带畲村也有供奉铁扇公主的,一般不单独建庙,而是和其他神一起供祭。
  5.关公
  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关羽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此前宋徽宗曾先后封其为“忠惠王”、“义勇武安王”,此后清顺治帝又给予了他长达二十六字封号的“关圣大帝”。传说关羽掌握功名利禄,不仅能治病消灾驱邪镇魔,还能佑护商贾、招财进宝。由于关圣集节、义、忠、孝、仁、智、信于一身,受到妇孺老幼、庙堂江湖、各行各业的尊奉。部分畲村也有信仰关公的,福安市康厝乡洋里村新宫就供有关公神像。
  6.田公元帅
  田公元帅,有多种说法,一说为戏神雷海青。传说有一次,一个莆仙戏班出海演出突然遭遇风暴,危急时刻,为雷海清显灵所救,当时他帅旗上的雷字被云彩遮挡,只剩下一半田字,因此就被人们盛传为田公元帅了。直到现在,莆仙戏
  班普遍供奉雷海青。奉雷海青为戏神。而雷海青品格高洁、演技超众,也成为千百年来莆仙戏艺人做人做戏的行为准绳。而科仪中指的元帅则另有其人,传说是杭州人,因为睡觉时其嫂在他的额头上画了一只螃蟹,结果他的灵魂返回时认不得身体就死了,死后成了田公元帅,《元帅咒》《游西湖》经文中均有提及此事,显然是另为一人。田公元帅除被认为是戏神外,在闽东畲族中还是猎神、武神,凡习武之家大多设坛祭田公元帅。八月二十三日是元帅节,在畲族法师眼里田公元帅是荡魔降妖之神,牛鬼蛇神的克星。所以神事活动的最后一夜,往往是元帅爷“洗暝”,是荡魔的压轴戏。
  7.邓元帅
  邓元帅,又称五花邓将军,是陈靖姑部将,为护花使者,受命于夫人殿前,传恩麾下。秉护卫之责,辖闱幕内事。救难产于房中,度血魂于湖内,是一位大勇大仁的神祗。
  8.高元帅
  高元帅,又称百花高将军,系陈靖姑部将,统领花神,判明善恶。高元帅三目生辉,照彻人间因果;一灵感应,扶持尘海生民。受命临水宫中,消灾度厄。显灵百花桥畔,赐福延龄。手抱金盆,护送婴儿降世,助三十六宫婆成人之美;身披玉甲,诛戮鬼魅临凡,为十一姐妹马前显威,是一位勇猛善良的神祗。
  9.王太保
  王太保,又称王将军,为陈靖姑部将。相传为福建闽清人,自幼父母双亡,追随闾山许真人学法,学成后,奉师命下山与杨太保同为陈靖姑护法。
  10.杨太保(杨将军)
  自幼以牧羊为生,事母至孝,被闾山许真君收为徒,学成后,奉命与王太保同为陈靖姑护法将军。
  11.师公
  大都为畲汉巫师,因生前名震一方,死后被奉为地方保护神。少数有单独建宫供祭的,大多是在综合神宫内塑像供祭的。
  12.仙娘
  (1)林九娘,陈靖姑部将,相传为罗源人氏,父讳忱,为邑中望族。母许氏,生二男一女。“掌珠独育,慈爱殷渥,秉性温淑,慧中秀外”。父任东都刺史时为奸臣所诽谤,告老还乡,又为妖魔所杀。家遭剧变,境遂中落。陈夫人下闾山未久,收其为义妹,传以闾山正法。王广治作乱时,林九娘协助陈夫人收服之。平时除妖医病,备受世人敬爱。陈夫人祈雨遭害归神,林日夜痛哭,绝食尸解,永伴夫人左右。曾受命于陈夫人,在柏花桥智擒为非作歹的长坑鬼,碎尸锁狱,永不超生。
  (2)李三娘,陈靖姑部将,相传为罗源人氏,嫁陶姓,夫为妖所害,遂无子嗣。上无翁姑伯叔,中鲜孔怀兄弟,归宁母家。家仅七旬老父一人。李三娘寡居在家,柏舟自励,早具慧眼,潜修道术。为陈夫人所赏识,授以闾山正法,陈夫人祈雨遭厄后,李感金兰情谊,追随陈靖姑绝食仙逝。
  13.婆神(三十六婆神)
  原为闽王王鏻宫娥,后赐陈夫人为侍从。据称陈夫人归神后,三十六宫人旋即化作白骨魂随夫人而去,专司人间救产、保婴、育幼工作。三十六人各分管从护胎到育幼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保赤工作。关于三十六宫人的传略,已无从查考,唯姓氏籍贯昭然见之于书。
  她们是:
  第一宫,福州府古田县陈大娘
  第二宫,延平府顺昌县黄莺娘
  第三宫,福宁府宁德县(今蕉城区)方四娘
  第四宫,兴化府莆田县柳蝉娘
  第五宫,建宁府建瓯县陆娇娘
  第六宫,福州府长乐县宋爱娘
  第七宫,泉州府晋江县林珠娘
  第八宫,漳湾漳浦县李枝娘
  第九宫,汀州府连城县杨瑞娘
  第十宫,邵武府泰宁县董仙娘
  第十一宫,福州府连江县何莺娘
  第十二宫,漳州府漳平县彭英娘
  第十三宫,建宁府建阳县罗玉娘
  第十四宫,泉州府南安县吴月娘
  第十五宫,福州府罗源县郑桂娘
  第十六宫,福宁府福鼎县(今福鼎市)张春娘
  第十七宫,建宁府浦城县王七娘
  第十八宫,福州府侯官县倪凤娘
  第十九宫,汀州府长汀县包云娘
  第二十宫,福州府闽县孙大娘
  第二十一宫,福宁府宁德县赵娥娘
  第二十二宫,兴化府仙游县周五娘
  第二十三宫,福州府连江县程二娘
  第二十四宫,福州府闽县叶柳娘
  第二十五宫,永春府宁化县铁春娘
  第二十六宫,福州府永福县云燕娘
  第二十七宫,泉州府惠安县聂六娘
  第二十八宫,邵武府光泽县刘娇娘
  第二十九宫,福州府侯官县翁金娘
  第三十宫,建宁府政和县潘翠娘
  第三十一宫,福州府闽清县凌艳娘
  第三十二宫,泉州府同安县邓三娘
  第三十三宫,福州府闽清县朱巧娘
  第三十四宫,延平府延平县金秀娘
  第三十五宫,泉州府安溪县兰梅娘
  第三十六宫,福宁府霞浦县胡大娘
  14.梨花洞主
  传说梨花洞主原为福宁州(今霞浦县)葛洪山上的女妖,有1300名鱼鳞兵。因为福宁州除去蝗灾,福宁州主请封为梨花洞主。霞浦县沿海畲村均有供奉,霞浦县溪南镇牛胶岭村建有龙颂宫,供梨花洞主。
  15.土主
  各村土主神不一,多为当地拓荒者,是各村的保护神。
  第四节 道教诸神
  畲村无专门道观,只有清一色的神宫,供奉的主要道教尊神有三清三官大帝、许真君,临水夫人陈靖姑等,其中三清许真君多见于法事桂图和受供于职业法师的神坛,三官大帝有供于厅赏者,建神庙崇祀最多的是由民间俗神转化为道教尊神的奶娘陈靖姑。
  一、三清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又称玉清大帝,全称为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在道教宫观三清殿神案上,元始天尊居中而坐,一般头罩神光,手执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清浊未判、阴阳未分,混沌之悍的“无极”状态。其生诞为阳生阴消、昼短夜长的冬至日。
  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太上大道君、太上玉晨大道君。居于禹余天,其气元黄。《大洞真经》云:“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者,盖玉晨之真气,庆云之紫烟,玉晖曜焕,金映流真,结化含秀,包凝立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母妊三千七百年,乃诞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之岳,丹崖之阿矣。”在三清殿神案上,灵宝天尊居于元始天尊之左,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辨,清浊剖判,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其圣诞为阴生阳消、昼长夜短的夏至日。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又称混元老君、太清大帝、降生大帝、降生天尊。居于大赤天、其气玄白。太上老君即老子,是“道”的化身。据《史记》载,老子确有其人,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三清殿的神案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居于元始天尊之右侧,手摇太极神扇,俯视人间万事万物,象征宇宙形成的第三大世纪,其圣诞为农历二月十五。三清是道的化身,也就是道经所说的“一气化三清”,“三号虽殊,本源一也”。
  二、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全称为:上元一品天官赐福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三官信仰源于古代人们对天地水的崇拜。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三官诞日分别为三元日,即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日七月十五日,下元日十月十五日,故三官大帝又称“三元”大帝。由于天官赐福,故人们把天官视为福神,天官身穿大红官服、龙袍玉带,手持如意,五绺长须,面容慈祥,一派雍容华贵气派。近代人们又把天官和员外郎、南极仙翁一起合称福禄寿三星,三星图常挂于中堂,象征多福多禄多寿,喜气盈门。福安金斗洋畲族村即珍藏有一幅四周环以二十四孝图,中间为三星的三星图。
  三、许真君
  许真君,即许逊,字敬之,东晋道士,南昌人,吴赤马二年(239年)正月二十八日降生。传为陈靖姑师傅,《临水真经》中有《法主许真君宝诰》篇。
  相传其母梦金凤衔珠,坠落腹中,遂受孕而生。自幼颖悟过人,年甫三岁即知礼让。他师事著名道士大洞真君吴猛,得“丁义神方”奉修精励,道法高超。后与郭璞访名山,择定洪都西山以为栖隐之地,日以修炼。晋太康元年(280年)曾出任旌阳县令,为政清廉,以德理政,以道化民,爱民固本,治法简易。他将道教方术和儒家的观念相结合,创“太上灵宝净明法”。传说他曾斩蛟镇邪,为民除害。
  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许逊136岁,是年八月里的一天,有仙人降于他的庭院之中,说是奉玉帝之命,册封他为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侠之职,赐给他紫袍、宝带、玉膏、金丹各一盒,并授以升仙之法。八月十五日举家42人同时白日升天。
  四、临水夫人
  陈靖姑,号顺天圣母、顺懿夫人、陈妈夫人、大奶、奶娘。
  五代闽县(今福州市)下渡陈昌之女,18岁时嫁给古田县明经贡士刘杞为妻。传说曾赴闾山学习道法,能降妖伏魔,好扶危济难。24岁时因施法祈雨抗旱,为国除害而殉难于古田县大桥临水,死后为神,为百姓所祭祀。五代时闽王封她为“顺天圣母”,南宋理宗皇帝追赐她为“慈济夫人”,赐额“顺懿”。清乾隆皇帝封她为“太后”。
  陈靖姑在保护妇幼方面善举尤著,故被尊为“救产”护胎佑民女神。其信徒遍布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及东南亚等地,仅在台湾就有大小临水宫130余座。
  附:
  奶娘传①
  天今灵灵地灵灵,观音勒赐陈夫人,②
  父是陈家陈长者,③母是西河葛夫人。
  开宝元年正月半,亥时生下奶娘身。
  五海龙王来吐水,金盆盛水洗奶身。
  一岁二岁多伶俐,三岁四岁是聪明。
  五岁六岁挑针黹,④七岁八岁读书文。
  读得诗书看经卷,奉祀南海观世音。
  双亲见儿身长大,终朝挂念在心头。
  托媒隔壁木八叔,许配古田县黄官人。①
  香珠龙女云头现,夫人摄去仓山前。
  带你闾山②去学法,除邪灭祟救万民。
  夫人未曾几数步,遇着两妖对头人,
  拦在路上莫伊过,③龙女发性气嗷嗷,
  将口龙珠弹过去,通身猴毛都烧光。
  一妖原是长坑鬼,二妖原是红毛猴。
  夫人金簪插落地,学法之后除两妖。
  举头看见石碑字,法门一度三十年,
  十字头上加一撇,三十改过三千年。
  闾山浮在南台上,张沙即刻开闾门。
  观音佛母来作变,河叶化作一条船。
  奶娘坐在河船内,狂风吹去到闾山。
  法主师父厅中坐,借问何州那县人?
  我是江南陈小姐,今来学法救万民。
  师娘接转花厅内,好法十道动娘心。
  一本教娘通三界,二本教娘救万民,
  三本教娘行罡法,四本教娘显威灵,
  五本教娘牵云来遮日,六本教娘尧州水面作旱〓,④
  七本教娘拖山来塞洞,⑤八本教娘孩骨练成人,
  九本教娘催生救产难,十本教娘起土显灵通。
  元和二年天降旱,石上发火井无泉,
  州州县县挂文榜,有请巫师作旱〓。
  官府出帖请巫师,陈二师兄作头名,
  请龙接仙无雨至,又罚罪送及兄身。⑥
  大奶夫人闻见说,亲身就去替兄身,
  奶娘身中又怀胎,骨节酸软路难行。
  怀胎脱在金盅内,①尧州水面作旱〓:
  一声龙角②开龙门,二声龙角五雷鸣,
  三声龙角云便起,四声龙角雨缠缠,
  五声龙角雨头高万丈,显见灵通陈夫人。
  夫人作法未曾了,一点狂风吹奶身,
  娘身草席沉海内,③晓得妖魔破金盅。
  太白仙翁云头现,就差黄花水鸭救奶身。④
  奶娘二十四归阴府,⑤鼓角收回临水宫。⑥
  三斗洋麻⑦分天下,家家护侍奶娘身。
  州州坐塑奶娘庙,村村坐塑奶娘身。
  百花桥头来拨送,麒麟抱送就来临。⑧
  天上渺渺奶作法,地上渺渺奶行罡。
  救男便作男端正,救女便作女团圆。
  一更打鼓声咚咚,奶娘点出九州军。
  二更打鼓声沉沉,奶娘点出九州兵。
  三更请奶奶也去,四更请奶奶也行。
  胎前产后来救夫,除关度煞保儿童。
  五、福德正神(土地公)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某一方地面的神灵,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民间信仰极为普遍,闽东绝大多数畲村,均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公。土地神的形象为穿袍戴帽的白发老翁,慈祥可亲,平易近人。有的土地庙除塑土地公外还塑一老妇,即土地婆,称土地奶奶或土母神。土地不像城隍那样个个都有名堂,但是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农业社会普通民众对丰收和温饱的殷殷期望。
  六、灶君
  “灶”在最基本的意义上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生成和存在。在荒凉的境界里,行人如果看到缕缕炊烟,便会坚定生活的信心,所谓“人烟”正是生命存在的象征,而“烟”正是由“灶”而生的。中国先民信奉灶神(或灶君)是与对火的崇拜联系在一起的。最早的灶神是“种火老母之君”。男权社会产生之后,主要的灶神便成了男性,据说他的原型是黄帝、炎帝或者是火神祝融。①后代民俗流传的灶神多指张单,他是一个喜欢打小报告的神,专门将每家每户犯的小错误汇报给玉帝,因惹不起他人们便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时用糖果、糕点等款待他。实际上是将他的牙粘住,不让他向玉帝面前乱汇报。不过灶神表面上都和蔼可亲,人们称他们“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灶君牌位是灶君的神牌,意义与图像是一样的。它往往被供奉于厨房,有了它等于灶君在此了。
  第五节 佛教神灵
  畲族乡村供祭的佛教神灵主要为观世音和泗洲文佛,其他佛教菩萨一般是寺庙才有供奉。
  一、观音菩萨
  观音又称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佛经说: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他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所以这位菩萨的名号就称为“观世音”。
  佛教中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很多,最流行的是《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品集中叙述了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众生的功德和能力,因此这部经译出不久,就被广泛传抄,并且被称为《观世音经》。此经中说,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如果有众生遭受水火之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入大火就能够不烧、遇水淹即得浅处。如有众生因刀兵相加,或有牢狱之灾难,只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观世音菩萨能给处于危难中的众生以无畏的力量,使他们不畏恐惧。他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求男得男,而且是“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得女,还是“端正有相之女”。
  此经中还说,观世音菩萨能显现各种化身,说法救度众生。一般来说,当他作为“西方三圣”之一,与大势至菩萨一起随侍于阿弥陀佛像身边时,这时的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上有阿弥陀佛像。其他形象及衣物装饰则与别的菩萨像没有多大差别。中国佛教寺院中,在大雄宝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常常塑有立于大海之中、鳌头之上的观音菩萨像。这是依据佛经所说,观音菩萨说法道场在南海之中的普陀洛伽山而创作,此时的观音菩萨,大多被塑成一位中国古代仕女的形象。
  总之,按照佛教经典的说法,观世音菩萨是一位救苦救难的大菩萨。在《观无量寿经》等宣传西方净土思想的佛经中,还说到观音菩萨会随同阿弥陀佛一起接引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因此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就更容易为人们接受。
  畲村观音崇拜之盛,与畲民的祖母神(女神)崇拜有关。三公主是女神,临水夫人也是女神,他们都深受畲民的尊敬和爱戴。其次是救苦救难的观音神话符合畲族民众要求摆脱苦难、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历史上闽东畲村的环境特别恶劣,作为少数民族受到的压迫和剥削远比汉族深重,所以尽管畲族原本以信奉民间俗神和道教神为主,但唯独对观音菩萨爱敬有加、顶礼膜拜的原因就在这里。闽东畲村除家家户户供奉观音外,单独建造的观音堂、庙、亭也比较多。如霞浦县半岭的观音亭寨,蕉城区虎贝院后的观音亭、天丰院的天丰亭,古田县富达和屏南县巴地的观音堂等均是。
  二、泗洲佛
  泗洲佛,又称泗洲古佛、泗洲文佛、泗洲大圣、僧伽等,是唐代僧人,《宋高僧传》卷十八有传。相传本是西域僧人,唐高宗时到长安洛阳行化,后又到吴楚一带。江浙闽一带祀之极盛。他积极介入民间社会,保佑男女恋人,佑人得财得子,佑人科举成名,帮助民众治病求雨、祈福禳灾等。唐景龙二年(708年),被唐中宗延入长安,主持荐福寺。景龙四年(710年)三月二日,泗洲大圣圆寂。唐乾符年间(874—879年),谥为泗圣大师。后被百姓奉为神灵,成为佛教俗神。
  畲村的泗洲文佛庙一般都比较小,比如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半月里村村口的泗州文佛庙占地只有五六平方米,而且很少有佛像,只有纸写的牌位。福鼎市秦屿镇洋里村的文佛庙也差不多。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闽东畲族多神崇拜、祖庙神宫、神事人员、法事器物供品、神事活动、符咒方术、禁忌等内容共7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