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2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式
分类号: TS941.742
页数: 7
页码: 37-43
摘要: 本节记述了闽东畲族的发式,其中包括了福安装发式、霞浦装发式、飞鸾装发式、福鼎装发式等。
关键词: 发式 闽东 畲族

内容

闽东畲族男子的发型已与当地汉族无异。只有在举行婚礼时才戴红顶黑缎官帽或宽沿礼帽。黑缎官帽,俗称红缨帽,或“红包帽”,为专用礼帽,整体青黑,宽沿外敞,顶缀以2厘米大的铜质圆球或红布球,球顶下垂以红丝线编成的缨穗。民国以来,畲族男子婚礼上逐渐改戴圆沿礼帽(高帽)。畲族女性的发式保留了传统民族风格,且因地而异。畲族妇女头梳凤髻、戴凤冠,身着凤衣,腰间扎的飘带向后绑,好像凤凰翎尾一般,整个配搭起来有如凤凰鸣啭之势,相传这与畲族始祖传说故事有关。
  传说,畲族始祖忠勇王平番有功,被高辛皇帝招为驸马。在忠勇王与高辛帝的第三公主成亲时,帝后给了公主一顶十分珍贵的凤冠和一件镶着珠宝的凤簪,祝福公主像凤凰一样生活吉祥如意。婚后,公主生下三男一女,公主就把女儿打扮成风凰模样。当其女儿长大出嫁时,美丽的凤凰鸟就衔来了五彩斑斓的凤凰装,这种装束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20世纪70年代后,绝大部分畲族中青年女性都改梳与当地汉族相同的发型,只有少数偏远乡村的中、老年妇女仍保留传统发式。在重大节日或一些特殊场合,青少年也有临时梳扎传统发式,或套戴用红绒线缠扎的假发圈,作为民族发式的一种象征性标志,参加盛会。
  一、福安装发式
  福安市、周宁县、寿宁县和蕉城区北部区域的畲族妇女的发式叫“凤身髻”,俗称“凤凰中”。清代张景祁《福安县志》称畲族“妇人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指的就是这种发式。
  凤凰中发型的梳法是:已婚妇女梳头时,将头发分成前后两部分,将后面头发用红毛线扎成坠壶状向头顶方向梳拢,与前面的头发合并后,沿前额从中央往右再经后背梳成扁平状盘旋绕头盖一匝,头发若不够长者则需续上假发(大多数人都需续假发)。绕头一匝的头发高达脸部的二分之一,中间用红色毛线缠绕固定,上部略向外张,故又称为“碗匣式”或“绒帽式”。为了使梳成的碗匣扁平挺直,则需用数支发夹夹住头发,顶部压一条两指宽的银簪,并插银耳钯、豪猪簪各一枚,这种发式俗称“凤凰中”。梳成后,发式正面宽大平整如黑色缎帽,侧面看如富贵凤身。
  未婚少女过16岁,头发也梳成截筒高帽形状,但不向外张成碗匣型,而是把前面部分头发向后拢,与脑后头发合并后从脑后从右往左缠绕呈直筒形;头顶也不压以银簪,而是用红绒线代之。已婚妇女耳朵两旁分别挂有耳坠。未婚少女耳朵两旁只挂一个拇指大的银圈。
  畲族妇女发间,以黑色、蓝色、红色的绒线环束,标志出老、中、青不同的年龄。要是丧偶的妇女还用绿色或白色的绒线圈头。
  蕉城区以城区为界,市区以北的畲族服饰习惯称八都装。八都装畲族妇女的发型,与福安装类似,是脑后梳成爪辫状,向上绕成“盘匣式”。发间环束深红的羽毛带或深红色绒线。正面额前发高为脸部的二分之一,发顶中横压一条银簪,斜插耳钯、豪猪簪,耳戴一副大圆环的银耳坠。未婚小姑娘的发型,均用红绒线参在发中一起编成辫子盘绕在头上。至15~16岁时梳成“平头型”,插两只小银簪。
  八都装妇女的发型与福安装的“盘匣式”略显不同的是福安“盘匣”为直筒形,而八都“盘匣”向外张,形似“碗匣”。
  二、霞浦装发式
  霞浦装(亦称福宁西路式)畲族女性传统发式,有已婚和未婚之分。已婚妇女的发式是典型的古典式畲族“盘龙髻”(又称“凤凰髻”),又称为“凤尾髻”。
  这种发式梳理起来较复杂,云髻高鬓,夹以大量假发扎成。梳扎时,先把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后部约占三分之二,其间置放一支长约20厘米、直径约3厘米裹着黑布的竹箨卷筒,用红绒线扎紧其中段,往上折,呈斜角,使后端头发膨松在后脑勺突出。呈瓜辫形,前端与假发用红绒线扎紧,让假发至前顶呈侧扁形垂下,前部头发分成左右两股,旋成小股,从左往右绕过头顶,至前顶与垂下的发束汇合缠扎,接着陆续增添假发,把整股头发从左往右盘绕于头顶,呈螺旋状,用发夹固定,最后用大银笄横贯发顶中央,形成昂扬屈曲、独具一格的盘龙状高髻。中老年妇女发型,是在脑后结一盘髻,类似汉族妇女“髻纽”,但较大而扁平,套以发网(俗称“髻纽锰”),插戴发夹和银花,过额前裹黑色丝织头巾。
  未婚少女的发式较为简单,通常盘梳成扁圆形,用红色绒线(或棉纱线、毛线)两束,一束自上而下压于发角,一束自前往后围一圈,压于发顶,形似红边黑绒帽,额前留“刘海儿”(齐眉)。或将红色绒线夹杂发中,编成辫子,挽盘头上成圆帽状。一般不佩戴饰物,有的中间别以一两样银饰或头夹。
  三、飞鸾装发式
  蕉城区飞鸾镇南山、新岩、向阳里一带的畲族妇女的头发则梳成“盘螺式”“凤凰头”,用红色绒线缠发梳扎至头顶,约达15厘米高。弯至额头,缠圈成一块直径8厘米大的圆型发桃,盖在额顶上,并横拴小银簪,畲语称“凤凰头髻”,状若昂首欲飞的凤凰。
  梳凤凰头之前,往往先要准备一些饰物,主要为:一根长约30厘米、外径约1.5厘米的竹管,把一束紫红色毛线用红头绳扎住一头,穿过竹管拽紧,让这束毛线与竹管相连,再用大号(8或者10号)铁丝30厘米插入毛线一端,与毛线束混为一体,用同色毛线绕紧,并把铁丝部分弯成直径12厘米的180度弧形,此时露在被外圈毛线缠绕之外的毛线束约有70厘米长。另备大红、紫红、黄、黑各色毛线数束,均截成约200厘米长短,用同色毛线从当中扎住,提起,变为100厘米长短的毛线束。
  此发式,头发需能绕过自己下巴方可。梳头时,先将头发拢于脑后卷成两股,将竹制发饰的尾端套在两股头发中,将两股头发高叉缠绕着发饰,发式的底端靠背部,用一块自织的宽约4厘米、长约12厘米的毛线衬托着,毛线衬的颜色可凭各人自选。发饰的另一端弧形部位顶着头部中央,另用一根黑头绳子绕过发根把发饰固定在头上;用黑色毛线束从发饰的尾端连头发一起缠绕至竹管与铁丝交接处,换用大红毛线缠绕至与原固定在竹管内的毛线束一起,在头顶正中顺时针绕成发髻心后,再用黄色、大红毛线缠绕发髻外,形成红黄相间的、直径约8厘米的漂亮凤头髻。在毛线髻两侧,贴额头再用两支发夹固定额前的头发。
  不同的年龄,此发式也有不同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突状的发式也相对变小变扁;到了老年,就不再用竹制发饰,而只是将黑毛线缠绕发梢,再翻别头顶,用红毛线随意地在头顶缠个螺纹髻。姑娘在举行婚礼当天的发式,也是按老年人的发式,把头发栊在脑后分成两股,相互卷绕盘于头顶,在头顶上盘个红色发髻,再把飞鸾式凤冠戴在头上,用银簪固定住,凤冠上的各种珠饰垂在两肩,格外地艳丽夺目。
  未婚少女发式比较简单。通常是把头发高高地束在脑后,再用一束约80厘米长的红毛线跟头发并在一起,另用一大束约200厘米长的红毛线把头发和并在一起的毛线缠绕紧后再从右向左盘绕头上,看上去像是头上套着一个大红色的发圈,特别的青春朝气。
  四、福鼎装发式
  福鼎市和霞浦县水门、牙城、三沙一带畲族姑娘发式称为福鼎式,梳法比较简单。先把头发向脑后梳直,在脑后拢成一大把,扎上10厘米宽的毛线,与左、右鬓发分成三股,打成长辫,辫尾绑上长长一大束红毛线。而后把长辫从脑后由左向右,连同辫尾红线一圈又一圈地盘过额头,并用发夹固定,最后把红毛线尾塞入脑后发际。
  畲族姑娘举行婚礼时梳的发型较为讲究。其梳法是先把头发分成前后两部分,先将前部分右侧头发,往左边拢,扎上一节10厘米宽的红毛线,用发夹固定在左耳上,再抓拢后部分头发,用红毛线扎成束,然后把三束头发交叉编成辫子用红毛线扎紧,从左往右盘于头顶,以便戴凤冠。
  畲族已婚青年妇女的发型,是在梳好前部分头发后,再把后部分头发抓拢,用红毛线扎成束,先编成辫子,在脑后结成髻。再取右耳上头发,也编成辫子,从左向右绕脑后鬓发,增大发鬓,盘好后,把辫尾塞入髻下,然后套上髻网,用眼簪和发夹固定。有的少妇还把前额余下的一些短发,梳直剪平,卷成“刘海儿”覆于额前。中老年妇女不在额前梳“刘海儿”,套一黑色丝织头巾(即绉纱巾),在髻上插发夹银花。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服装种类、发式、头饰、服装款式、服饰工艺、服饰材质、服饰调查;建筑、雕雕、壁画、编织、刺绣、剪纸、银饰、陶瓷等内容。

阅读